緻宸中醫說日常|淺談糖尿病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糖尿病這麼可怕?——從代謝症候群談起的中醫防病思維

在台灣,每四位成年人就可能有一人有代謝症候群。腰圍、血糖、血壓、血脂只要三項超標,就落入高風險族群。多數人知道代謝疾病的危險,但高血壓常會頭痛、肩頸僵硬,反而容易察覺;高血糖、高血脂卻往往「無聲無息」,直到併發症出現才發現不妙。

其中,糖尿病影響全身大小血管,長遠來看,對死亡風險的影響在代謝疾病中居冠


糖尿病其實不是「糖跑到尿裡」這麼簡單

古代沒有驗血設備,只能從「尿液吸螞蟻、多喝、多尿、四肢易壞死」推測。現代的糖尿病定義已不同,主要根據:

空腹血糖
正常:< 100 mg/dL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損):100–125 mg/dL
糖尿病:≥ 126 mg/dL(需兩次以上檢驗確認)
飯後 2 小時血糖(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2h PG)
正常:< 140 mg/dL
糖尿病前期(葡萄糖耐受不良):140–199 mg/dL
糖尿病:≥ 200 mg/dL
糖化血色素(HbA1c)
正常:< 5.7%
糖尿病前期:5.7%–6.4%
糖尿病:≥ 6.5%(需兩次以上檢驗確認)
若有典型症狀(如多飲、多尿、體重下降)
以下任一項異常就足以診斷糖尿病:
隨機血糖 ≥ 200 mg/dL
空腹血糖 ≥ 126 mg/dL
HbA1c ≥ 6.5%

而要預防糖尿病,最核心的關鍵其實非常務實:減重
研究顯示,體重若能減掉約 7%,糖尿病風險可下降一半以上。可見飲食與運動的力量。


中醫怎麼看糖尿病?——「消渴」的古老智慧

早在先秦、兩漢,中醫對糖尿病就已有記錄,稱為「消渴」,有「高消、消中、肺消」等說法。

中醫認為,糖尿病與以下問題有密切關聯:

  • 腎精虧損(對應胰島素功能失調)
  • 陰陽失衡偏於火熱(對應多喝、多尿、口乾、末梢病變)

依症型常見處方包括以下幾種,當然仍需由中醫師辨證後調整:

  • 陰虛型:白虎加參湯
  • 氣陰兩虛型:六味地黃丸+補氣藥
  • 陰陽兩虛型:腎氣丸

中藥為什麼能改善代謝?現代藥理給了有趣的答案

不少中藥會間接影響腸道分泌的「腸泌素」,也就是最近大紅的減重西藥(如猛健樂/瘦瘦針)所作用的路徑之一。

臨床上,麻杏甘石湯相關的研究證據最為完整,能有效抑制食慾。若再加上荷葉,對「想吃、忍不住吃」的狀況特別有幫助,而且相較西藥更少胃脹氣、反胃等副作用。

對於以下狀況的患者,中醫其實是很好的補充與替代方案:

  • 西醫減重藥效果有限
  • 或副作用難耐受

日常生活就能開始的中醫防糖尿病法

1. 飲食調整

  • 少油少鹽,避免重口味
  • 飯前喝一杯水,降低過度食慾
  • 益氣養陰的茶飲(如含荷葉的輕荷茶)能降低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

2. 情緒調節

  • 中醫講「肝腎同源」,壓力、焦慮、憤怒都會傷腎
  • 可用太極、靜坐、腹式呼吸調和氣血

3. 規律作息與運動

  • 避免熬夜
  • 散步、八段錦皆能促進代謝與氣血循環

從減重開始,讓自己的未來更輕盈

糖尿病雖然悄悄發生,但真正致命的是它引發的心臟病、中風、腎臟病、感染等併發症。與其等問題出現,不如提前預防。

減重是一個最划算、回報率最高的健康投資。

靠意志力飲食控制很難?那麼適合自己、能持續的策略最重要。
中醫、西醫其實並不衝突,反而能互補。 了解自己的體質,選擇能長久走下去的方法,就能離糖尿病越來越遠。


緻宸中醫誠摯關心與您有關的「淺談糖尿病」!
文章撰寫:緻宸中醫診所-郭昱劭醫師
編輯統整:緻宸中醫診所

更多資訊歡迎追蹤Facebook粉絲專頁「緻宸中醫診所」!
緻宸中醫診所 (04)2560-6565
台中市大雅區雅環路一段340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緻宸中醫診所
9會員
52內容數
「緻宸中醫」是由一群有熱情及使命感,想讓中醫變得更好的年輕醫師們集結而成。本院各類用品全指定品質優質的廠商,致力於給您最好的就醫品質及療效。
緻宸中醫診所的其他內容
2025/09/28
心臟疾病已成為國人第二大死因,尤其心肌梗塞的發生與冠狀動脈阻塞息息相關。本文從現代醫學角度解析心肌梗塞成因,並深入探討中醫如何從「心痛」角度切入,透過針灸、方藥、飲食、情志、作息與運動等全方位養生之道,協助國人預防與復健心臟疾病,達到從防病到養生的目標。
Thumbnail
2025/09/28
心臟疾病已成為國人第二大死因,尤其心肌梗塞的發生與冠狀動脈阻塞息息相關。本文從現代醫學角度解析心肌梗塞成因,並深入探討中醫如何從「心痛」角度切入,透過針灸、方藥、飲食、情志、作息與運動等全方位養生之道,協助國人預防與復健心臟疾病,達到從防病到養生的目標。
Thumbnail
2025/09/21
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常見「短期記憶消失、長期記憶保留」的特徵。 西醫用藥物延緩病程,中醫則從「腎與髓海」切入,透過補腎、化痰、活血及針灸調理。 中西醫結合不僅能減緩病情,也能改善焦慮、失眠,幫助患者與家屬更安心面對。
Thumbnail
2025/09/21
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常見「短期記憶消失、長期記憶保留」的特徵。 西醫用藥物延緩病程,中醫則從「腎與髓海」切入,透過補腎、化痰、活血及針灸調理。 中西醫結合不僅能減緩病情,也能改善焦慮、失眠,幫助患者與家屬更安心面對。
Thumbnail
2025/05/06
哮喘,絕非只是偶爾氣喘吁吁的小毛病,而是身體氣機失調的重要警訊。它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更可能因環境、氣候或情緒波動而急性發作,讓患者苦不堪言。本文從中醫角度出發,帶您深入了解哮喘的成因、常見體質分類、治療方式與生活調養建議,協助患者走向長期穩定控制與健康生活。
Thumbnail
2025/05/06
哮喘,絕非只是偶爾氣喘吁吁的小毛病,而是身體氣機失調的重要警訊。它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更可能因環境、氣候或情緒波動而急性發作,讓患者苦不堪言。本文從中醫角度出發,帶您深入了解哮喘的成因、常見體質分類、治療方式與生活調養建議,協助患者走向長期穩定控制與健康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嗨~糖友們! 這是一位白天在醫院看報告、下班在健身房舉鐵的雙重身分男子──醫檢師+健身教練,今天要跟你們聊聊一個很多人問、但又怕講錯的問題: 「糖尿病能運動嗎?」 「走路算不算運動?可以重訓嗎?」 「會不會動一動就低血糖昏倒?」 放心啦~今天這篇,就是專為你量身打造的糖尿病運動攻略地圖
Thumbnail
嗨嗨~糖友們! 這是一位白天在醫院看報告、下班在健身房舉鐵的雙重身分男子──醫檢師+健身教練,今天要跟你們聊聊一個很多人問、但又怕講錯的問題: 「糖尿病能運動嗎?」 「走路算不算運動?可以重訓嗎?」 「會不會動一動就低血糖昏倒?」 放心啦~今天這篇,就是專為你量身打造的糖尿病運動攻略地圖
Thumbnail
👨‍⚕️ 身為醫檢師,我每天在實驗室看見不少血糖報告;身為健身教練,我更知道運動對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今天,想跟你聊聊一個關鍵的「小幫手」:GLUT-4! 🔍 什麼是 GLUT-4? GLUT-4(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是一種「葡萄糖運輸蛋白」,專門存在於 骨
Thumbnail
👨‍⚕️ 身為醫檢師,我每天在實驗室看見不少血糖報告;身為健身教練,我更知道運動對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今天,想跟你聊聊一個關鍵的「小幫手」:GLUT-4! 🔍 什麼是 GLUT-4? GLUT-4(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是一種「葡萄糖運輸蛋白」,專門存在於 骨
Thumbnail
這幾年過得太放肆,都忘了自己有糖尿病家族病史,也年紀不小了(但還是充滿少女心哈哈~) 前年中秋節吃柚子吃得很開心,沒有節制,之後身體就怪怪的,出現頭暈、不舒服的問題,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血糖過高、紅字!於是開始吃血糖藥控制,但飲食沒調整依舊吃吃喝喝...於是乎...吃藥也沒有控制好血糖,抽血報告醣
Thumbnail
這幾年過得太放肆,都忘了自己有糖尿病家族病史,也年紀不小了(但還是充滿少女心哈哈~) 前年中秋節吃柚子吃得很開心,沒有節制,之後身體就怪怪的,出現頭暈、不舒服的問題,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血糖過高、紅字!於是開始吃血糖藥控制,但飲食沒調整依舊吃吃喝喝...於是乎...吃藥也沒有控制好血糖,抽血報告醣
Thumbnail
本文分享我的糖尿病健康檢查經驗,包括糖化血色素、肝腎功能、膽固醇和PSA等項目的檢驗結果。檢驗結果顯示多數項目正常,糖化血色素為6.0,醫生指出這個數值良好,並且說明我的血壓和尿酸也在正常範圍。雖然檢驗結果令人滿意,但我仍需努力減重,目標體重為90公斤。
Thumbnail
本文分享我的糖尿病健康檢查經驗,包括糖化血色素、肝腎功能、膽固醇和PSA等項目的檢驗結果。檢驗結果顯示多數項目正常,糖化血色素為6.0,醫生指出這個數值良好,並且說明我的血壓和尿酸也在正常範圍。雖然檢驗結果令人滿意,但我仍需努力減重,目標體重為90公斤。
Thumbnail
糖尿病是一種長期血糖水平異常升高的代謝病症,可導致多種併發症,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最近,一位30歲男子因糖尿病併發症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專家指出,飲食控制是管理糖尿病的關鍵因素之一。雖然蔬菜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並非所有蔬菜都適合糖尿病患者。 醫生特別提醒,以下幾種蔬菜含糖量相對較高,
Thumbnail
糖尿病是一種長期血糖水平異常升高的代謝病症,可導致多種併發症,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最近,一位30歲男子因糖尿病併發症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專家指出,飲食控制是管理糖尿病的關鍵因素之一。雖然蔬菜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並非所有蔬菜都適合糖尿病患者。 醫生特別提醒,以下幾種蔬菜含糖量相對較高,
Thumbnail
簽書會那天,台下的讀者林小姐問我:「我好不想吃血糖藥喔,血糖藥通常要吃到什麼時候呢?」
Thumbnail
簽書會那天,台下的讀者林小姐問我:「我好不想吃血糖藥喔,血糖藥通常要吃到什麼時候呢?」
Thumbnail
維持健康是個長期抗戰。所以不論是運動、控制飲食、還是吃藥,你都該趁早找到一個能夠「長期承受」的方法。選擇一個能「長期承受」的方法壓低血糖、保持健康,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用意。
Thumbnail
維持健康是個長期抗戰。所以不論是運動、控制飲食、還是吃藥,你都該趁早找到一個能夠「長期承受」的方法。選擇一個能「長期承受」的方法壓低血糖、保持健康,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用意。
Thumbnail
  糖尿病患者常聊到自己幾年前就知道血糖高,但醫生說『還不到糖尿病的程度』所以選擇再觀察。在發現身體不適的時候,血糖可能已經飆到三四百。究竟,血糖高到底該不該重視?這是不治之症還是尚有機會呢?
Thumbnail
  糖尿病患者常聊到自己幾年前就知道血糖高,但醫生說『還不到糖尿病的程度』所以選擇再觀察。在發現身體不適的時候,血糖可能已經飆到三四百。究竟,血糖高到底該不該重視?這是不治之症還是尚有機會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