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捷運成了一面鏡子:我從「界線被侵犯」學會的事
一、那趟普通的下班捷運
那天,我只是像往常一樣,準備搭捷運回家。人多、車廂擁擠,我靠在車門旁的玻璃牆邊,一邊滑手機、一邊放空。
直到一個陌生男人走近,拉著旁邊的欄杆,身體卻整個靠了過來。
他沒有碰到我——卻以一種「包圍」的姿勢,把我圈進他身體的範圍裡。
起初我還在猶豫:「是我太敏感嗎?」
但身體比理智更早說話——我開始覺得呼吸變淺、胃發緊、喉嚨乾。那是一種被侵犯、卻又說不出口的感覺。
二、身體會先知道「不對勁」
我觀察了一下,隨著捷運停靠,車廂裡的人逐漸變少。
理論上應該有更多空間,但他卻仍維持同樣的距離。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
界線被侵犯,不一定要發生「接觸」,有時只是那一步太近、那個氣場太逼人。
於是我下意識地轉身,用背包擋在身前,讓自己重新有了安全的空間。
他這才移開。
那個瞬間我感覺到自己終於「回來」——
回到身體裡,也回到那份主導感。
三、保護自己,不需要理由
過去的我,或許會想:「他又沒碰到我,這樣會不會太小題大作?」
但現在我明白了——不舒服,本身就是最清楚的答案。
我們不需要等到被碰觸、被冒犯,才允許自己說「不」。
身體的不安,就是界線的警鐘。
而保護自己,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
四、後來我學會更相信「身體的智慧」
走出捷運站後,我仍然感覺不太舒服。
但那不適中,也藏著一種微妙的力量——我知道,這次我做對了。
我沒有再壓抑、忍耐、或假裝沒事。
我選擇行動,選擇相信身體、相信那份直覺。
這堂宇宙課題教會我:
當你開始懂得為自己劃下界線,你不只是學會拒絕別人——
你也在重新擁抱那個值得被保護的自己。
後記
有時候,宇宙派來的「考驗」並不是要我們受傷,而是要我們練習——
用更溫柔、更堅定的方式,說出:「這裡是我的界線,請不要越過。」
延伸觀看|那些讓我們壓抑的故事】
在那趟捷運上,我才真正明白——
我們不是不知道不舒服,只是不習慣為自己站出來。
如果你也曾有過
明明心裡覺得怪怪的、
卻還是選擇忍耐、安靜、退讓的時候,
或許這支影片會陪你找到答案。
在影片裡,我分享了自己一路走來,
那些把「不敢說不」藏在心裡、
把委屈吞進肚子的故事,
以及我如何一步一步學會
——把力量長回自己身上。
👉 《那些讓我們壓抑的故事》
願我們都能慢慢練習:
當身體說不舒服的時候,
我們不用再說服自己「沒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