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復禮 第三】克己以復禮 自律即自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現今社會受西方文化影響,每個人都像一個「原子式自我」(atomistic self)。大家喜歡強調自己的感受與喜好:我覺得這樣、我想要那樣、我有自由這樣做、我有權利那樣做。

現代社會把「跟住自己的感覺走」視為最高價值。

但如果一個人只是順着自己的欲望和情緒行事,表面上看來是自由,其實往往是「身不由己」。你以為是自己在做選擇,但真正替你作主的,可能是外在環境和內在欲望。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從現代角度看,「禮」不只是社會規範(social norms),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善意。而合乎禮,其實也是一個人「應該成為的樣子」,那就是你最好的版本:君子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禮本身就帶有約束性,因此才需要「克己」。但克己不是壓抑,不是放棄,而是選擇你真正想成為的那個人。

當你克制自己放下手機去健身的時候,你選擇了做一個健康有活力的人;當你在課堂上克制搗蛋的衝動,專心上堂,你選擇了做一個尊重知識,對自己成長負責的人。

一個被欲望牽動的人,以為自己在行使自由,其實只是潛意識「反應」。能克制自己的人,才真正有能力去「選擇」。

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也說過: 外在的因素和本能的欲求,都屬於不能改變的「他律」(heteronomy)。被他律推着走的行為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是基於服從。

你可以想像:我們能自由奔跑,是因為雙腳能穩穩踩在地上。如果在冰面上跑,由於沒有支撐點,就會失去控制,最終只會摔倒。

有了穩固的支撐點,才能運用力量。支撐越穩,自由度越高;沒有支撐,就只能被外物牽着走,受他律操控。

精神上的支撐點就是克己和自律(autonomy)。人的尊嚴與精神自由,正源自這種克己自律的能力。而這,也是人與動物的分別。

自律的人,才能保持選擇的方向。克己不是古老的規條,而是現代人最需要的能力。

因為如果你不能克己自律,將來就會有其他人或力量替你做選擇 -- 潮流、環境、朋輩、甚至你自己的欲望本身。

那就不是自由,是漂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修身以齊家,養志以傳承
2會員
4內容數
陳式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亦為資深IT審計師出身。多年深研太極與儒家之道,並將身心修煉的工夫融入日常修行。一手握劍,一手執書;傳拳亦傳心。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老子與孔子的哲學思想比較:老子主張無為而治,順應自然;孔子強調仁愛、禮義,注重社會秩序。本文探討兩者思想的異同,並分析其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
Thumbnail
老子與孔子的哲學思想比較:老子主張無為而治,順應自然;孔子強調仁愛、禮義,注重社會秩序。本文探討兩者思想的異同,並分析其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
Thumbnail
以郡縣制為基礎的皇權專制自秦始皇前221統一中國始,到1912年清王朝退位止,共持續了2133年。秦採用法家思想統一天下,且用法家思想治國,二世而亡,只持續了15年。漢朝建立後,因民生凋蔽,初期主要奉行『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黃老之術,以恢復元氣。到了漢武
Thumbnail
以郡縣制為基礎的皇權專制自秦始皇前221統一中國始,到1912年清王朝退位止,共持續了2133年。秦採用法家思想統一天下,且用法家思想治國,二世而亡,只持續了15年。漢朝建立後,因民生凋蔽,初期主要奉行『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黃老之術,以恢復元氣。到了漢武
Thumbnail
儒家思想! 之前看到有格友討厭「儒家思想」,這樣的態度非常可以理解,儒家思想非常注重階級,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身為什麼角色就做什麼事,這種墨守成規的態度⋯絲毫無法變通,難怪電視劇常常有人說「腐儒、腐儒」,但這真的是「儒家思想」嗎?或許孔子當初提出的時候有這種框架,不過應該沒有這麼嚴重!這點已
Thumbnail
儒家思想! 之前看到有格友討厭「儒家思想」,這樣的態度非常可以理解,儒家思想非常注重階級,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身為什麼角色就做什麼事,這種墨守成規的態度⋯絲毫無法變通,難怪電視劇常常有人說「腐儒、腐儒」,但這真的是「儒家思想」嗎?或許孔子當初提出的時候有這種框架,不過應該沒有這麼嚴重!這點已
Thumbnail
今天的我療癒了關於「耐心」的主題 我發現我是一個對於繁瑣事務容易感到不耐煩的人,當遇到舉凡學習投資理財、學習語言、處理報稅等事情時⋯⋯簡直是噩夢一場。 於是我開始思考「為什麼?」 「耐心,是在喪失自由的前提下學習美德」而對於耐心的理解是「不自由的」 以下:是我曾撰寫的文字:
Thumbnail
今天的我療癒了關於「耐心」的主題 我發現我是一個對於繁瑣事務容易感到不耐煩的人,當遇到舉凡學習投資理財、學習語言、處理報稅等事情時⋯⋯簡直是噩夢一場。 於是我開始思考「為什麼?」 「耐心,是在喪失自由的前提下學習美德」而對於耐心的理解是「不自由的」 以下:是我曾撰寫的文字:
Thumbnail
1958 年 1 月,唐君毅、張君勱、牟宗三、徐復觀四人聯署發表<中國文化與世界>宣言,宣言後改稱<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發表於《民主評論》,可視為當代新儒家思想之綱要。 根據編者案語,寫作緣起如下: 此宣言之緣起,初是由張君勱先生去年春
Thumbnail
1958 年 1 月,唐君毅、張君勱、牟宗三、徐復觀四人聯署發表<中國文化與世界>宣言,宣言後改稱<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發表於《民主評論》,可視為當代新儒家思想之綱要。 根據編者案語,寫作緣起如下: 此宣言之緣起,初是由張君勱先生去年春
Thumbnail
近日,山東新泰80後集體閃亮登場當地政壇,給全國人民帶來巨大的震驚。人們紛紛指責這是在搞公共權力世襲化。其實,權力世襲化在中國各級官場中早已屢見不鮮。但山東新泰之所以引起爆炸式的反應,衝擊波一浪接著一浪,在於其表現得是那麼地肆無忌憚、迫不及待與全盤通吃。加之80後也很吸引眼球。 新泰事件充分說明了
Thumbnail
近日,山東新泰80後集體閃亮登場當地政壇,給全國人民帶來巨大的震驚。人們紛紛指責這是在搞公共權力世襲化。其實,權力世襲化在中國各級官場中早已屢見不鮮。但山東新泰之所以引起爆炸式的反應,衝擊波一浪接著一浪,在於其表現得是那麼地肆無忌憚、迫不及待與全盤通吃。加之80後也很吸引眼球。 新泰事件充分說明了
Thumbnail
是說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傳統上對於宗教信仰比較寬容,除了歷史上少數幾個毀佛迫害異教的皇帝外,只要宗教團體不違法作亂,通常朝廷都放任民間信仰自由發展。不像阿拉伯或歐洲國家,有很長的政教合一歷史,政治與宗教結合,設立國教,迫害屠殺「異教徒」。也因此爆發過許多次的宗教戰爭........
Thumbnail
是說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傳統上對於宗教信仰比較寬容,除了歷史上少數幾個毀佛迫害異教的皇帝外,只要宗教團體不違法作亂,通常朝廷都放任民間信仰自由發展。不像阿拉伯或歐洲國家,有很長的政教合一歷史,政治與宗教結合,設立國教,迫害屠殺「異教徒」。也因此爆發過許多次的宗教戰爭........
Thumbnail
儒家思想始于周公,而成于孔孟。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卻並不是「主旋律」。但汉朝以降,儒生们发现,法家打造的郡县制这一巨大的躯壳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而皇帝也发现,由儒家思想来填充这个躯壳,对他们的统治更有利。这样一来,由儒家思想来主导法家打造的郡县制就绵延了两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的爆发。
Thumbnail
儒家思想始于周公,而成于孔孟。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卻並不是「主旋律」。但汉朝以降,儒生们发现,法家打造的郡县制这一巨大的躯壳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而皇帝也发现,由儒家思想来填充这个躯壳,对他们的统治更有利。这样一来,由儒家思想来主导法家打造的郡县制就绵延了两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的爆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