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販賣恐懼是一門好生意:從《小麥完全真相》到《超級食物裡的毒》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圖片取自網路

圖片取自網路

恐懼的氣味,比麥香更濃


十年前,《小麥完全真相》(Wheat Belly)在全球熱賣。

它告訴我們:「現代小麥已經變成毒藥。」

十年後,《超級食物裡的毒》(Toxic Superfoods)又出現在暢銷榜,宣稱菠菜、堅果、茶、可可都在以草酸來慢性毒害我們的身體。


看似不同的主題,卻有著同一種味道——焦慮。

在健康成為信仰的時代,恐懼就是最暢銷的商品。


恐懼行銷的三步驟:從顛覆到依附


 首先,這類的書會以顛覆常識的說法當開場:「你以為健康的東西,其實正在毒害你。」

 這樣一句話,就足以讓人停下滑鼠、掏出錢包。


 接著,他們會把「敵人」用一個陌生的名詞包裝起來:現代小麥、植物凝集素、草酸鹽……

 這些名字越陌生,越能激起不安。

 而「主流醫學」「食品工業」「營養學體系」就成了方便的陰謀對象。


 最後,他們提供你一個「超簡單」的救贖方案。

    要健康?超簡單!戒小麥、買壓力鍋、改吃低草酸飲食。

 他們宣稱,只要照做,就能「排毒」、重獲健康。

 於是,恐懼被轉化為一種可行動的儀式。

 人因此獲得一種幻覺:只要我照做,我就能夠保持健康。


科學的模糊與話術的明確


這些書的高明之處在於——不全錯,但也不全對。

草酸確實會形成腎結石,

小麥的升糖指數確實偏高,

植物凝集素在特定情況下也能干擾腸道吸收養分。


但問題在於:他們把「特例」包裝成「普遍真理」。

當個人經驗變成科學證據,

當個案敘事取代統計學,

「我治好了自己」成了「人人都該跟我一樣」。


這就是恐懼行銷最擅長的話術:

把複雜的現象簡化成一句口號,

讓人以為自己「覺醒」,其實只是換了一種迷信。


信仰式健康:從知識到依附


《小麥完全真相》的追隨者大買無麩質食品;

《植物的逆襲》的讀者戒掉豆子、買壓力鍋;

《超級食物裡的毒》的粉絲建立低草酸社群。


似是而非的科學知識被重新包裝成「生活戒律」,

遵守「新」飲食規則就像遵守宗教誡命。

而質疑的人,往往被視為「還沒覺醒」。


這正是所謂的「健康 PUA」:

先讓你懷疑自己到底吃了什麼,再讓你信任他們的語言。


當出版社邀我為恐懼背書


幾年前,有出版社寄來一本《植物的逆襲》的試閱本,希望我幫忙寫推薦文。


我看完書介後,沉默了幾天,最後回覆一句話:

 「我不推薦這種書。」


不是因為我自命清高,而是因為我看得太清楚:

這本書並不是在幫人理解如何維持健康,而是在販賣恐懼。

它先讓你懷疑自己吃錯了,再讓你相信作者能帶你脫離危險。

那不是教育,而是情緒控制。


那次經驗讓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在健康市場裡,「知識」早已成為華而不實的包裝,「焦慮」已成為商品。

出版社並不真的關心科學真偽,只在意話題是否「能賣」。

一旦恐懼能帶來點閱與銷售,真相的位置往往被擠到版面邊緣、甚至消失。


恐懼背後的生意經


這些書的商業邏輯異常穩固:

用「揭露真相」吸引注意;

以「個人成功故事」建立信任;

推出延伸商品:排毒營、線上課、專屬食譜與補充品。

說穿了,那跟內容農場網站上的「醫生不告訴你的事」又有什麼兩樣呢?

唯一的不同是,內容農場只要你點擊、這些書還要你買產品。


所謂「健康意識提升」,其實是焦慮的市場化。

知識變成行銷素材,恐懼變成可被重複利用的能源。


十年了,為什麼我們仍然容易被嚇?


因為焦慮比真相更容易消化。

當健康資訊過多、研究結果各說各話時,人們就渴望簡單答案。

「戒小麥」「排草酸」「避凝集素」

這些口號比任何流行病學數據都好記。


而在演算法主導的媒體環境裡,

有情緒的錯誤,比沒情緒的正確更容易傳播。


諷刺的是,《小麥完全真相》和《超級食物裡的毒》,

都出自臺灣自稱「知識品質保證」的天下雜誌集團。

當出版社以「天下」為名,人們自然以為內容必有深度、有根據。

但所謂「品質」在這裡,指的其實不是科學品質,而是市場包裝品質。


拒絕被焦慮收買


真正的健康,不是只靠戒掉某種食物就能達成,而是戒掉那些讓我們失去思考能力的恐懼。


當我們學會懷疑那些「非吃不可」與「非戒不可」的口號,

我們也在為科學、公眾與理性留下呼吸的空間。


我們會草酸中毒嗎?

回到《超級食物裡的毒》的說法。我們會因為日常飲食造成草酸中毒嗎?從毒理學與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草酸中毒」在正常飲食下幾乎不可能發生。以下分幾個層面說明:


草酸(oxalate)確實存在於植物中,但靠著日常飲食的量,要產生毒性還差很多。


草酸鹽在菠菜、甜菜葉、馬鈴薯皮、堅果、可可等植物中常見,是植物用來調節鈣與防禦食草動物的代謝產物。

人類攝取後,大部分會在腸道中與鈣結合形成草酸鈣沉澱,隨糞便排出。


只有當飲食極端偏單一(例如連續幾週只喝高草酸青汁或菠菜汁);

或腸道吸收異常(例如脂肪吸收障礙、短腸症);

或慢性腎臟病,導致排出能力下降,才有可能讓血中草酸濃度升高到危險值。


一般人要「吃到超量」幾乎不可能!


舉例來說:

菠菜的草酸含量約 320-1260 mg/100g。

但要達到急性中毒劑量(約 5-15 克草酸),我們得一次吃下半公斤以上的生菠菜,而且還不能搭配乳製品或任何含鈣食物,草酸吸收率才會高。

實際上有誰會這樣吃呢?一餐吃一斤生菠菜?

而芋頭、野生菠菜、芋葉中的草酸,是以草酸鈣針狀晶體存在,會對口腔造成的物理性刺激。這些症狀是瞬間出現刺痛、灼熱感,不是慢性毒性反應。


至於所謂的「慢性草酸中毒」的說法,目前並無確切醫學證據;

主流醫學文獻(如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僅記載兩種情況會導致草酸沉積(oxalosis):

1. 原發性草酸尿症(genetic primary hyperoxaluria):這是一種罕見遺傳疾病。

2. 次發性草酸尿症 —— 通常因為長期脂肪吸收不良或過度補充維生素C(代謝後生成草酸)。


至於「一般人吃高草酸蔬菜導致關節炎、疲勞、神經痛」這類說法,目前缺乏足夠的雙盲、對照臨床試驗支持。這些主張多來自個人經驗或網紅書籍,沒有雙盲臨床試驗證據。


唯一需要限制高草酸食物的,是曾經得過草酸鈣腎結石的人或腎功能受損者。

即使如此,醫學建議通常是「多喝水、均衡攝取鈣質」,而不是完全戒除含草酸的植物。


恐懼比草酸更傷身


草酸確實存在,但它不是什麼劇毒,而是生命代謝的一部分。

要吃到傷害自己,幾乎得靠極端飲食法或盲信健康教主。

正如古代毒理學家 Paracelsus 所說:「劑量造就毒性。」

讓恐懼取代常識,才是現代人真正的問題。


關於《小麥完全真相》的真相,可以參考我的舊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308會員
1.1K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10/18
今天在看《齊瓦哥醫生》時, 注意到有一段不平常的文字。 於是我開始去找英文版、後來還去找了原來的文本, 但真正讓我驚訝的,是英文、中文與俄文三個版本的差異。 不知道未來的電子書,是否能有「原文即時翻譯」的功能呢?
Thumbnail
2025/10/18
今天在看《齊瓦哥醫生》時, 注意到有一段不平常的文字。 於是我開始去找英文版、後來還去找了原來的文本, 但真正讓我驚訝的,是英文、中文與俄文三個版本的差異。 不知道未來的電子書,是否能有「原文即時翻譯」的功能呢?
Thumbnail
2025/07/15
本來想要貼在博客來,但是博客來不給貼網址。 老實說,雖然《生物學學理解碼》有點太龐雜,但基本上還是覺得不錯,於是又買了《生物學學理解碼2》 卻沒想到,裡面的錯誤實在太多。
Thumbnail
2025/07/15
本來想要貼在博客來,但是博客來不給貼網址。 老實說,雖然《生物學學理解碼》有點太龐雜,但基本上還是覺得不錯,於是又買了《生物學學理解碼2》 卻沒想到,裡面的錯誤實在太多。
Thumbnail
2025/04/25
身為一個龜毛的讀者,每次看科普書看到有錯誤,都會覺得糟透了。 但是,以前看過的錯誤,都是翻譯問題。通常只要能找到原文,都會發現原作沒寫錯。 直到今天。
Thumbnail
2025/04/25
身為一個龜毛的讀者,每次看科普書看到有錯誤,都會覺得糟透了。 但是,以前看過的錯誤,都是翻譯問題。通常只要能找到原文,都會發現原作沒寫錯。 直到今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一則令人興奮的消息: 「美國讓小麥畝產暴增三倍,糧食自由時代就要來臨!」 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裡的情節,對吧? 但這次的主角,確實來自真正的科學研究。只不過,現實沒那麼「神奇」,但卻同樣令人讚嘆。 研究真的存在嗎? 是的!這項研究確有其事。 2025年10月,《美國國家科
Thumbnail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一則令人興奮的消息: 「美國讓小麥畝產暴增三倍,糧食自由時代就要來臨!」 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裡的情節,對吧? 但這次的主角,確實來自真正的科學研究。只不過,現實沒那麼「神奇」,但卻同樣令人讚嘆。 研究真的存在嗎? 是的!這項研究確有其事。 2025年10月,《美國國家科
Thumbnail
「2025 臺灣原生植物曆」七月 ~ 高山方舟雲海之上,生機盎然柔韌 你我高聳站立,或匍匐呼吸銳利生存,又繁艷地生長不畏艱困,和這座島嶼一樣【玉山小檗】 台灣高山小太陽 在台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帶,玉山小檗也是台灣特有種,僅生長在雲霧繚繞的高山灌叢中。枝條帶刺、葉緣鋸齒、秋季結果,果實小巧呈
Thumbnail
「2025 臺灣原生植物曆」七月 ~ 高山方舟雲海之上,生機盎然柔韌 你我高聳站立,或匍匐呼吸銳利生存,又繁艷地生長不畏艱困,和這座島嶼一樣【玉山小檗】 台灣高山小太陽 在台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帶,玉山小檗也是台灣特有種,僅生長在雲霧繚繞的高山灌叢中。枝條帶刺、葉緣鋸齒、秋季結果,果實小巧呈
Thumbnail
7月的麥子早又黃了,杏子正熟,吃著可口美味的果子, 從心頭湧現酸酸的感覺。是杏果的酸味還是思念的情懷?
Thumbnail
7月的麥子早又黃了,杏子正熟,吃著可口美味的果子, 從心頭湧現酸酸的感覺。是杏果的酸味還是思念的情懷?
Thumbnail
十味觀香蔥蒜醬和避風塘蟹香蒜酥是提升料理美味的祕密武器!香蔥蒜醬適合拌麵、炒菜、加蛋捲,百搭又好吃;避風塘蟹香蒜酥則能讓海鮮料理瞬間升級,蝦蟹鮮味搭配獨特雞油比例及香脆蒜酥,風味絕佳。兩款醬料皆為全聯福利中心月銷破萬瓶的熱銷商品,是廚房必備好物!
Thumbnail
十味觀香蔥蒜醬和避風塘蟹香蒜酥是提升料理美味的祕密武器!香蔥蒜醬適合拌麵、炒菜、加蛋捲,百搭又好吃;避風塘蟹香蒜酥則能讓海鮮料理瞬間升級,蝦蟹鮮味搭配獨特雞油比例及香脆蒜酥,風味絕佳。兩款醬料皆為全聯福利中心月銷破萬瓶的熱銷商品,是廚房必備好物!
Thumbnail
鈴音響起,風聲吹過,熾熱的火焰在土地下轉化,萬獸與植物在光的洗滌下,變得通身透亮。阿寒仔細聆聽森林的迴響,說:「慶典開始了呢。」 我趕緊束好頭髮,披上麻製短衣,帶著大壺果酒與鈴鐺,推開門:「走吧。」 我與阿寒為大日山脈工作許久,總是帶著米與鹽,一點點釀好的果酒,按照當天太陽落下的角度,舉行祭祀。
Thumbnail
鈴音響起,風聲吹過,熾熱的火焰在土地下轉化,萬獸與植物在光的洗滌下,變得通身透亮。阿寒仔細聆聽森林的迴響,說:「慶典開始了呢。」 我趕緊束好頭髮,披上麻製短衣,帶著大壺果酒與鈴鐺,推開門:「走吧。」 我與阿寒為大日山脈工作許久,總是帶著米與鹽,一點點釀好的果酒,按照當天太陽落下的角度,舉行祭祀。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一種特別的灌溉方式——跑水灌溉法,此方法能根據不同作物需求,進行高效率分區給水,並利用毛細現象保持土壤濕潤,避免土壤板結。透過分區設計、蓄水池設計等,達到節省水資源、肥水不落外人田,並促進生物多樣性的目標,最終目標是打造食物森林生態系。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一種特別的灌溉方式——跑水灌溉法,此方法能根據不同作物需求,進行高效率分區給水,並利用毛細現象保持土壤濕潤,避免土壤板結。透過分區設計、蓄水池設計等,達到節省水資源、肥水不落外人田,並促進生物多樣性的目標,最終目標是打造食物森林生態系。
Thumbnail
一、艾多美纖活食代2.0 我喜歡的口味依序排列是: 綠茶>原味>可可 不論哪一款口味,可能因富含膳食纖維的關係,我當早餐喝了以後,當天會上約三到五次廁所,將體內東西排得乾乾淨淨。 艾多美是跳舞的舞伴送我的。她是有艾多美會員, 透過她,我試過艾多美濕紙巾、衛生紙、蜂膠牙膏、葉黃素(韓
Thumbnail
一、艾多美纖活食代2.0 我喜歡的口味依序排列是: 綠茶>原味>可可 不論哪一款口味,可能因富含膳食纖維的關係,我當早餐喝了以後,當天會上約三到五次廁所,將體內東西排得乾乾淨淨。 艾多美是跳舞的舞伴送我的。她是有艾多美會員, 透過她,我試過艾多美濕紙巾、衛生紙、蜂膠牙膏、葉黃素(韓
Thumbnail
貓草就是小麥草!非常好種植,關鍵只在種子新不新鮮。本文以種給貓吃的角度出發,介紹了貓草的栽種方法,讓您的貓咪享受健康的吃草樂趣,及滿足貓咪咬植物的渴望。
Thumbnail
貓草就是小麥草!非常好種植,關鍵只在種子新不新鮮。本文以種給貓吃的角度出發,介紹了貓草的栽種方法,讓您的貓咪享受健康的吃草樂趣,及滿足貓咪咬植物的渴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