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來場未來食物的蟲蟲野餐饗宴吧!

 

在野餐籃看到螞蟻大餐是非常令人不舒服的畫面,但你知道這個畫面在2050年可能非常普遍,因為它們有可能就是你我的主食。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如果要餵飽2050年地球多達90億的人口,我們需要生產比現在多50%的食物,但到時哪來這麼多食物呢?其中一個解決辦法就是開始吃昆蟲。

 

別懷疑吃昆蟲這件事可能即將發生,日本設計師小森Wataru Kobayashi還因應這個未來可能的趨勢,設計了一款蟲蟲野餐具組,讓我們能提早「適應」這個可能離我們不那麼遙遠的情景......

 

 

 

BUGBUG是一個野餐餐具組,設計的理念是讓「以昆蟲為食」的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能更有趣。例如其不銹鋼喙夾子長的就像小鳥的嘴巴,使用者就像小鳥般吃著美味的蟲蟲大餐,還有不銹鋼叉和櫻桃木筷子也是未來新時代的餐具,讓你更能方便地享用蟲蟲大餐。

 

餐具組還包括一個瓷器培養皿和勺子,培養皿的紋理與稍微凸起的紋路就好像真正的石頭,設計的用意是讓你在戶外用餐時都能被大自然擁抱一般。最特別的是由Piñatex製成的人造皮革殼,這是一種來源於鳯梨纖維製成的可持續材料,內襯有樹皮布,完全取代動物皮革,讓你方便收納攜帶這些餐具。

 

小林說,他不是在為我們那看似遙遠的未來做準備而已,BUGBUG的目的希望能讓大家儘早在2020前就先習慣適應新餐具的使用。他認為,在糧食危機發生的前30年,先讓兒童了解食用昆蟲的意義是必要的,畢竟在世界許多地方,甲蟲、蟋蟀等昆蟲已經是當地的傳統食物。而且,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我們已有超過1500種可食用的昆蟲可供選擇。但如果這些未來的食物使你覺得不安,那不妨先來來套BUGBUG野餐組提早先適應一下。

 

註:小林的蟲蟲野餐具組歸類在食物設計六大領域的Design For Food,是根據食用目的或使用需求,而設計出的輔助食物道具,以類似工業設計的概念,創造出和食物相關的產品運用。

 

延伸閱讀:

Design For Food 為食物而設計

 


編輯:蔡宜蒨

Photo source: Wataru Kobayashi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食物設計(Food Design)不等於食物藝術(Food Art)。食物設計的面向可以很多元,不只可以從產品設計或策展的角度切入,更可以結合食物教育方式,讓食物成為訊息的傳遞工具,包括食物零浪費、食材永續等議題,藉此讓人們可以重新審視食物與人、環境、社會的關係,思考如何吃得好、吃得公平、吃得正義。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