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設計六大領域——讓吃變得更有趣(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台灣推動食物設計至今,不論是講座邀約或是工作坊的分享,有許多朋友或是聽眾對這個新興領域充滿好奇和興趣。不過由於多數人都是第一次接觸,且台灣尚未有完整的食物設計教學系統與課程,大家都不知道怎麼玩食物設計,更不用說怎麼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切入食物設計。究竟第一步要怎麼開始,又如何開始?今天開始要分享食物設計實務的操作面與案例,讓大家可以一起創作更多有趣的作品與靈感的激盪。

 

基本上,食物設計可以從六大領域來切入:

 

一、 Design For Food——為食物而設計

 

一般可能很難想到模具或工具的設計與製作也會是食物設計的一環。事實上不一定都是能吃的才跟食物設計有關係,有目的或需求而製作需要的圖形或外觀的食物模具,例如:大人小孩都喜歡吃的雞蛋糕,有公雞、手槍、派大星、花朵等各式各樣的造型的模具,或是讓用餐歷程或是烹飪過程得到更順暢的使用經驗之工具,皆歸類於食物設計中「為食物而設計」(Design For Food),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產品設計(Product Design)。




 





在台南旅行,發現安平附近的巷弄裡有一間販售劍獅燒的點心文創小店,這是為了製作出劍獅燒外觀的蛋糕而設計出來的模型,就是屬於Design For Food。攝影/Amber

 

好的Design for Food的作品,不是製造一堆虛有其表、但對世界沒啥貢獻的產品,或是徒有創意造型的杯子或胡椒罐等;反之,好的產品設計是為了達到傳遞理念或文化的目的,例如劍獅燒就是讓民眾認識台南劍獅文化。好的產品設計就是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讓某件事操作起來更便利,或解決大家可能都會遇到的操作問題,例如奇想的奶油刀可以在不插電、不需導熱的狀態下切開冷凍奶油,這就是結合科技材質與設計美學的Design for Food。

 

二、Design With Food——用食物來設計

 

以食物做為設計的元素與素材,凡是為了有目的性的傳遞一個想法、一個訊息或是增加五感體驗而改變食物的質地、外觀、顏色、味道等,我們可以將這類的作品歸類於「Design With Food」,例如:分子廚藝巨匠Ferran Adrià揚名立萬的烹飪料理,如哈密瓜仿魚子醬、橄欖油線圈、芝麻紙與海綿鳳梨等等讓人驚奇讚嘆卻又摸不著頭緒的餐點,你會覺得他不僅僅是位廚師,同時也是科學家、哲學家、發明家,更是不折不扣的食物設計師。 

 






哈密瓜仿魚子醬。Photo source: Biosmonthly

 

接下來要介紹來自米蘭的藝術家兼設計師Sara Asnaghi的作品,他用可食用的食材雕塑一系列不同種類的大腦。Asnaghi的靈感是受到哲學家Feuerbach說的「we are what we eat 」而啟發,傳遞概念是我們所吃的食物大多是經過化學加工或是基因改造的過程,試圖反思化學添加物與基改對身體、對社會與環境的影響。




 





也許你有吃過豬腦,但是你一定沒看過、也沒吃過用五穀雜糧、麵包屑、彩虹糖製作成五顏六色、色彩繽紛的大腦吧。Photo source: ifoodesign

 

Asnaghi的大腦作品歸類於Design for food的食物設計領域,Asnaghi的大腦作品全部都用可食用的食材來製作出大腦的模型,包括穀物、糖、米、咖啡、義大利麵、辣椒和扁豆、種子製作而成。目的是要我們思考商業廣告的操作背後也是鼓勵我們吃的比真正需要的還多,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究竟我們吃了什麼、如何吃、為什麼要這樣吃。

 






白飯不在侷限於盛裝於碗中看似單調的角色,運用食材與創意想法,以畫龍點睛的作法完成俏皮靈活的食物設計。攝影/Amber

 

農會的婆婆媽媽為了讓孫子、小朋友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他們將白飯精細無比地變化成生產者和在廚房烹飪的大廚,讓小朋友在這吃盤料理時,能想到手上看似理所當然的食物,背後都有每一個環節中辛苦的勞動者參與生產。看到這些媽媽們極具創意的作品,下回當你拿起一支香蕉、捻起一枚櫻桃,或是要摘下一片薄荷時,很可能腦海裡就會浮現如何將它們做成某個造型來傳達一個靈感或議題,創意來自生活,當然也可以來自食材。

 

三、Design About Food 與食物有關的設計

 

Design About Food 在食物設計領域中一個非常有趣的分類,設計的型式主要是來自於食物的靈感與對食物的關注或啟發,但本身是不能吃進肚子裡的,例如雞蛋造型的椅子或是壽司造型的隨身碟等。

 



raw-image



除了壽司造型的隨身碟之外,現在還有壽司造型的手機殼。Photo source: unwire.uk




 





 英國知名的Wool Butchery,用針織品生產販售不能吃的肉類食品。Photo source: clemencejoly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很喜歡之前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Moder Food Flow的作品。在牆上一塊塊的牛肉,看起來新鮮可口,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它是一個長的像牛肉的盤子。發現了嗎?這就是Design About Food的例子,食物設計不代表都是「可食用的」才叫食物設計,它還包含了以食物為媒介素材,產品外觀如同食物一樣來傳遞產品要表達的意思,只是它不能吃下肚而已 。




 





每一塊肉(應該是每一個盤子)的外封膜貼了一些資訊,藉此提醒我們吃下肚的肉從哪裡來的。攝影/Amber

 

在這個作品裡,設計師欲表達的想法是我們的飲食習慣因為工業和食品業的進步而改變,肉食的需求大量增加,動物生長的效率也得跟著越來越高。看似物美價廉的工業化食物,在人造環境裡生長的肉類,俐落標準化並且迅速的生產著,然而低廉的價格,來自於我們看不見的社會成本。 

 

 這塊「美牛」就是提醒我們吃下肚的牛肉是來自基因改造玉米飼養而來

  • 飼料換肉率7:0
  • 來源:集中飼養場
  • 副作用:狂牛症
  • 能量:液化脂肪、合成雌激素、抗生素、青眝飼料等一堆看不懂的添加物

 

反芻動物經由青草獲得能量,他們是自然的奇蹟。但我們卻經由工業化的飼育過程,把它們變成我們最不需要的東西:另一種消耗化石燃料的機器。——《雜食者的兩難》

 

看完以看完以上三種類型,是不是覺得食物設計真是一門大學問,因為背後包括了跨領域的知識背景,例如工業設計、食品設計、心理學、美學設計等。下回再跟大家分享另外三種,分別是吃的空間設計Food Space Design、吃的設計Eating Design與食品設計Food Product Design,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一起來交流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食物設計_探索餐盤外的世界
39會員
37內容數
當我們談到「食物」,提及「思考」,就是食物設計。食物設計談的不只是食物本身,還有背後看似不相關的概念或實驗,但這些「不相關的」、「看不見的」往往超越了生理層次,反倒讓你我能用不同的觀點看見食物本質的意義,一窺餐盤內外的世界…
2024/06/23
在歷史裡,勞工與奴隸不存在姓名,白人殖民者刻意抹去壓迫與不公的痕跡。正當二十一世紀安靜地將這一切都流放時,Yassine Ben Abdallah以糖蜜、以利刃,捅破了這場沉默。 The Bittersweet Memory of the Plantation (種植園裡苦樂參半的記憶),是一場由
Thumbnail
2024/06/23
在歷史裡,勞工與奴隸不存在姓名,白人殖民者刻意抹去壓迫與不公的痕跡。正當二十一世紀安靜地將這一切都流放時,Yassine Ben Abdallah以糖蜜、以利刃,捅破了這場沉默。 The Bittersweet Memory of the Plantation (種植園裡苦樂參半的記憶),是一場由
Thumbnail
2023/07/30
人們著迷於在食物中尋求瞬間的快感與解放,同時也渴望逃進電影的時空化解糾纏已久的煩惱、滿足現實無法完成的理想,將情感與記憶曖昧又若無其事的包裝販買,便是食物與電影的誘人之處。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用了十分流暢又具有故事性的文字緩緩描繪出在二十四部美食電影中,作者所看到的世界
Thumbnail
2023/07/30
人們著迷於在食物中尋求瞬間的快感與解放,同時也渴望逃進電影的時空化解糾纏已久的煩惱、滿足現實無法完成的理想,將情感與記憶曖昧又若無其事的包裝販買,便是食物與電影的誘人之處。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用了十分流暢又具有故事性的文字緩緩描繪出在二十四部美食電影中,作者所看到的世界
Thumbnail
2023/05/29
今天來聊聊餐桌上最不起眼、卻不可或缺的角色——「餐具」的進化史。 與花招百出的鍋碗瓢盆杯碗皿比起來,餐具的種類似乎顯得單調且無趣,要說真有什麼特別的,大概也就是用兩支筷子劃分出的東西飲食文化而已。 但正是因為人們重視餐具的實用性大於花俏搶眼的外表,才有了這篇歷史故事能與大家分享餐具豐富有趣的進化過程
Thumbnail
2023/05/29
今天來聊聊餐桌上最不起眼、卻不可或缺的角色——「餐具」的進化史。 與花招百出的鍋碗瓢盆杯碗皿比起來,餐具的種類似乎顯得單調且無趣,要說真有什麼特別的,大概也就是用兩支筷子劃分出的東西飲食文化而已。 但正是因為人們重視餐具的實用性大於花俏搶眼的外表,才有了這篇歷史故事能與大家分享餐具豐富有趣的進化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台灣伴手禮高規格製作的曲奇餅乾禮盒 熊介巧曲奇伴手禮-是由日本烘焙技術整合制作管理行銷, 在吃膩坊間一成不變的烘焙食品後,決定創造最幸福美味的餅乾,使用天然的食材, 做出高品質產品,因而產生(熊介巧)這個品牌。 最好的食材、自然的配方、手工打發及低溫烘烤, 比別人多一點點的堅持,採用日本
Thumbnail
台灣伴手禮高規格製作的曲奇餅乾禮盒 熊介巧曲奇伴手禮-是由日本烘焙技術整合制作管理行銷, 在吃膩坊間一成不變的烘焙食品後,決定創造最幸福美味的餅乾,使用天然的食材, 做出高品質產品,因而產生(熊介巧)這個品牌。 最好的食材、自然的配方、手工打發及低溫烘烤, 比別人多一點點的堅持,採用日本
Thumbnail
生平第一次做糕點,就獻給了中式小喜餅,原來每一口扎實的口感都來至烘焙者的用心,才有我們喜歡吃的點心零食。 不成想一個小小的傳統手工美食來至於這麼多繁雜手續,只為了能讓人聞者心動吃者動心,自己做過才知前人的辛苦研發都是值得的。 傳承著每一道點心的心血結晶,每一代文化的精華;因應每個人不同的喜好與選
Thumbnail
生平第一次做糕點,就獻給了中式小喜餅,原來每一口扎實的口感都來至烘焙者的用心,才有我們喜歡吃的點心零食。 不成想一個小小的傳統手工美食來至於這麼多繁雜手續,只為了能讓人聞者心動吃者動心,自己做過才知前人的辛苦研發都是值得的。 傳承著每一道點心的心血結晶,每一代文化的精華;因應每個人不同的喜好與選
Thumbnail
你是否好奇,品牌設計師如何塑造一個甜點品牌?設計師觀看的甜點和你觀看的又有何不同?來看看我們經過什麼設計流程,施點小魔法,告訴你這個很好吃!
Thumbnail
你是否好奇,品牌設計師如何塑造一個甜點品牌?設計師觀看的甜點和你觀看的又有何不同?來看看我們經過什麼設計流程,施點小魔法,告訴你這個很好吃!
Thumbnail
這次要分享的這本書,並不是近期發行的出版品,相信熱愛食物設計的大家一定有些人早已 反覆讀過幾回,也有些人在書店徘迴時曾偶遇它幾次,卻因為忙碌而至今尚未好好的認識 它。 今天,我想以閱後心得的方式寫下在我的視角裡所看見的,並非拘謹死板的目錄解析說書。 因此無論是早已看過、或還未看過這本書的 UOVO
Thumbnail
這次要分享的這本書,並不是近期發行的出版品,相信熱愛食物設計的大家一定有些人早已 反覆讀過幾回,也有些人在書店徘迴時曾偶遇它幾次,卻因為忙碌而至今尚未好好的認識 它。 今天,我想以閱後心得的方式寫下在我的視角裡所看見的,並非拘謹死板的目錄解析說書。 因此無論是早已看過、或還未看過這本書的 UOVO
Thumbnail
《星級零食神廚》是一部以製作零食為主軸的料理競賽,十二名廚師要重現並且製作原創的零食,來爭取第一名和五萬美元的獎金。而比起一般的料理,每個叫得出名的零食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方,要重現經典零食不容易,而要有原創性且可以方便攜帶、容易保存又能吸引人購買的零嘴,更是讓比賽難上加難,考驗著每個廚師製作能力。
Thumbnail
《星級零食神廚》是一部以製作零食為主軸的料理競賽,十二名廚師要重現並且製作原創的零食,來爭取第一名和五萬美元的獎金。而比起一般的料理,每個叫得出名的零食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方,要重現經典零食不容易,而要有原創性且可以方便攜帶、容易保存又能吸引人購買的零嘴,更是讓比賽難上加難,考驗著每個廚師製作能力。
Thumbnail
● 大江東去  浪淘盡  ● 四方聚客  饗美饌  ● 喜迎賓客  皆盡歡  台灣天氣潮濕有時讓人少食,因為整個人悶住了。 有時必須透過運動排汗除濕,讓人精神抖振。 爾或來些美食入胃,提振元氣。 牛肉捲餅是我提振元氣清單之一,WHY? (大四喜牛肉捲餅) 牛肉捲餅餅皮外酥脆內有嚼勁,捲上牛肉加上大蔥
Thumbnail
● 大江東去  浪淘盡  ● 四方聚客  饗美饌  ● 喜迎賓客  皆盡歡  台灣天氣潮濕有時讓人少食,因為整個人悶住了。 有時必須透過運動排汗除濕,讓人精神抖振。 爾或來些美食入胃,提振元氣。 牛肉捲餅是我提振元氣清單之一,WHY? (大四喜牛肉捲餅) 牛肉捲餅餅皮外酥脆內有嚼勁,捲上牛肉加上大蔥
Thumbnail
當冬夜漸冷,人寂聊時總會喚起某些回憶。 回憶也總是伴隨各種人生滋味,非局中人不能道。 而我最常回憶的是過往的「年」。 那種全家「聚」在一起,一起忙著桿水餃皮、包水餃,下水餃的過往時刻。 小朋友一邊幫忙著,一邊看著媽媽奶奶端著一道道「手路菜」上桌。 聞著香氣,吞嚥著口水、忍到了菜全上桌了。 大夥就么喝
Thumbnail
當冬夜漸冷,人寂聊時總會喚起某些回憶。 回憶也總是伴隨各種人生滋味,非局中人不能道。 而我最常回憶的是過往的「年」。 那種全家「聚」在一起,一起忙著桿水餃皮、包水餃,下水餃的過往時刻。 小朋友一邊幫忙著,一邊看著媽媽奶奶端著一道道「手路菜」上桌。 聞著香氣,吞嚥著口水、忍到了菜全上桌了。 大夥就么喝
Thumbnail
(每逢周末早上,年輕人喜歡Brunch(早午餐), 我則喜歡蹓躂到住家附近一家古早豆漿店。 為的就是一碗現磨豆漿和外焦裡酥的現做燒餅 (兩樣都賣到10點左右就沒了)。 所以真的要早早起床,一碗濃郁豆漿加上燒餅真的絕配。 燒餅剛烤好時,外焦裡酥、一掰開一股濃郁的香伴隨熱氣湧出。 咬一口燒餅時中間焦黃酥
Thumbnail
(每逢周末早上,年輕人喜歡Brunch(早午餐), 我則喜歡蹓躂到住家附近一家古早豆漿店。 為的就是一碗現磨豆漿和外焦裡酥的現做燒餅 (兩樣都賣到10點左右就沒了)。 所以真的要早早起床,一碗濃郁豆漿加上燒餅真的絕配。 燒餅剛烤好時,外焦裡酥、一掰開一股濃郁的香伴隨熱氣湧出。 咬一口燒餅時中間焦黃酥
Thumbnail
大安區以及台北車站都有店的新形態雞蛋糕。 如果雞蛋糕是你曾經的童年回憶,你應該要來試試看這個全新版本,但骨子裡依舊是雞蛋糕的好東西。
Thumbnail
大安區以及台北車站都有店的新形態雞蛋糕。 如果雞蛋糕是你曾經的童年回憶,你應該要來試試看這個全新版本,但骨子裡依舊是雞蛋糕的好東西。
Thumbnail
現代的社會無論是什麼什麼都講求創意,特別是吃的,你說對吧?  許多女生對於蛋糕以及下午茶真的是毫無抵抗力啊,蛋糕已經不僅僅只是好吃了,現在還必須要有創意,才能吸引現代人的口味。現在WhosCake就為你介紹2020年最獨特的5種造型蛋糕,但是,你還有勇氣吃嗎XD?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現代的社會無論是什麼什麼都講求創意,特別是吃的,你說對吧?  許多女生對於蛋糕以及下午茶真的是毫無抵抗力啊,蛋糕已經不僅僅只是好吃了,現在還必須要有創意,才能吸引現代人的口味。現在WhosCake就為你介紹2020年最獨特的5種造型蛋糕,但是,你還有勇氣吃嗎XD?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