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台灣人意識形態批判(一):一等國民測驗

在《台灣人意識形態批判》系列中,我將探究台灣族群意識形態中所潛藏的問題。雖然大多數哲學家認為要先定義什麼是「台灣人」和「意識形態」,才能深入討論,但我要反其道而行。
我要先進行一場「思想實驗」。如果你是台灣人,就請拿出你的腦來實驗一下,看看你到底是「哪一等國民」。

思想實驗

請想像下面的情境。
在藍綠多次交替執政後,台灣的族群與藍綠衝突仍遲遲未解。國軍之中,有一群中下層軍官對此不滿,他們暗中集結成一個黨派。因為他們標榜「十月十日革命精神」,因此自稱為「同萌會」。
某年的國慶日,各黨派政治人物聚集在總統府觀看慶典活動,同萌會就在這時發動軍事政變,逮捕了所有藍綠政客大頭,並且組成了新的軍事政權:萌政府。
萌政府的獨裁者是涂拉伯委員長。涂委員長對台灣族群衝突的現況很感冒,他認為都是血統太純粹的人在破壞社會融合,純閩南家庭排斥外省人,純種的外省人也瞧不起其他族,這就是藍綠惡鬥的根本原因。
涂委員長認為,只要以混血方式結合為一個新的台灣族,就不會有族群問題了。他打算透過政治手法,推動「全民大混血」。因此萌政府主張,只要你祖上有人是不同族,或是你和不同族的結婚,就可以算是「混血人」。混血人就會有很多福利。
但推動混血,就要先界定「誰是什麼血」,然後才能「混」。為了讓區分標準明確,因此萌政府頒佈了〈國民分類辦法〉,這套辦法非常複雜,如果你看不下去,可以直接跳過,看後面的結論。

〈國民分類辦法〉
第一條(申報族裔) 1. 於本辦法施行之日起,所有國民應主動申報為閩南族、客家族、外省族、原住民族或新住民族。如一個月內未申報,由戶政機關逕行指定一族裔身份。 2. 可從父系或母系申報自身族裔,但只可選擇一種族裔身份。難以確定父母族裔者,由戶政單位指定一族裔身份。 3. 原住民族與新住民族之族裔身份需依公文書認定。 第二條(國民分類之判準) 1. 如為閩南族、客家族、外省族,則初判為「第二類國民」,原住民族與新住民族則判為「第一類國民」。 2. 初判為「第二類國民」者,若父母為不同族裔之第二類國民(如一閩一客),或父母之一為「第一類國民」,得申請改判為「第一類國民」。 3. 父母經改判為「第一類國民」後,子女均得同時改判為「第一類國民」。如經收養者從養父母。 第三條(婚姻) 1. 不同族裔「第二類國民」結婚(如閩與客),或「第二類國民」與「第一類國民」結婚,則於婚姻登記日起得改判為「第一類國民」。 2. 若「第一類國民」之夫妻離婚,本屬「第二類國民者」即改判回「第二類國民」。 第四條(外籍人士) 1. 與外籍人士婚配者,均判為「第一類國民」。 2. 外籍人士轉為本國籍時,為新住民族。
簡單來講,這個分類辦法的「結論」是:
第一類國民包括了「原住民或新住民」、「跨族群婚姻的後代」、「自身與不同族群結婚」,或是「有外籍配偶者」。其他為第二類國民。
我相信多數台灣人只要認真找資料,應該都可以取得第一類國民資格。
但還是有不少人,可能高達有數百萬人,仍是家庭族群背景相同的第二類國民。就數量推敲,這些人很可能是以閩南族為主(人數較多,內部婚配機會高),客家與外省的比例相對較低。
這些閩南人原本屬於社會多數,但在新的分類法後,將會與其他「第一類」閩南人區隔開來,變成「第二類國民」,是新的少數,而且會和人數不多的「純」外省人與「純」客家人同病相憐。
為何要同病相憐?
因為在分類完之後,萌政府宣布:「台灣內部過去的族群衝突,都是因為族群之間閉關自守,以自身文化為尊。為了促成族群融合、拓展國際觀、保障原住民權益,自即日起,第一類國民將享有較低的稅負與健保費,各級學校優先入學機會,可參與公宅分配抽籤,享有低負擔比之國民年金……」
這第一類國民,就成了「一等」國民,第二類國民,就是「二等」國民了。
你如果是一等國民,可能會覺得這制度沒差,福利好像還增加了呢!萌政府真是讚。
但你若是「二等國民」,則可能會匆忙去尋找第一類國民交往,或與不同族群的二等國民婚配。
那些只在族內通婚的家庭,那些純閩、純客,與純外省的家庭,於政治上就可能會站在同一陣線了,因為他們都成了新制度的受害者。就算他們彼此仍不通婚,也可能聯合起來對抗萌政府,罵這政府是納粹。
1934年校園中的納粹禮。Bundesarchiv, Bild 183-2007-0329-501 / CC-BY-SA 3.0
但第一類國民可能會起而反駁,說納粹是種族淨化,但這個分類法是促成種族融合呢!這些第二類國民,才是「純血主義」的納粹吧!
因此社會將形成鄙視少數派的氛圍,認為這些人是充滿種族歧視想法的守舊者,「善良百姓」應以家庭內的多元文化而自豪。
這會造成什麼進一步的影響呢?
這新法除了改變台灣人的生活,更會破壞台灣人現有的族群意識形態。
我把「意識形態」定義為一種概念系統,是人們整合自身知識與價值觀的特定模式,我們會參考意識形態的標準來認識世界,並規劃個人的行動。而一個社群之所以是社群,能讓其成員產生向心力,通常就是因為擁有一套融貫的意識形態。
當然,「族群」也是種社群,族群的面目與界線越明顯,其意識形態也就越鮮明。
回到思想實驗。現今台灣主流的「閩南人意識形態」「客家人意識形態」與「外省人意識形態」,都會受到萌政府新制度的打擊而破碎、重組,形成新的台灣人意識形態,一種具有各族群「文化基因」的意識形態。除了原住民以外的單一文化會被視為「病態」,多元文化才是「正常」。
這似乎可以化解台灣的族群衝突?
但這制度會引發更多的問題。二等國民的家庭將受到很大的衝擊,為了稅負和教育機會,許多夫妻可能因此故意離婚,也會出現許多假結婚(正如某些國家的國籍法造成大量假結婚)。對這些家庭的成員來說,特別是其幼年子女來說,這種制度是不正義的。
但這個思想實驗仍可給我們某些啟發,即「你是什麼人」,不是本質的差異。

政治力建構的意識形態

許多台灣人認為現有族群的區別,是來自生活習慣、語言、基因之上的本質差異,因此要建立新的「台灣族」,也要從這些要素入手。但台灣當前的族群分別,並非完全建構在這些要素之上。
生物基因做為族群區別要素的說服力最弱。一位嫁入外省裔家庭的原住民女性可能會受到父權體系的影響,而成為外省人意識形態的捍衛者,「比外省人還外省人」,因此基因差異並非構成她認同的關鍵。
語言呢?在母語崩解,台灣人全面改用「台灣式國語」的現在,語言亦不再是區別族群的核心要素。就算是講「台語」(閩南語)的人,也不太確定自己的先祖原屬什麼族群。
生活習慣更是混同了,只在婚喪喜慶上有一些差異性,但這種差異正快速抹平。不是因為當事人有意同化,而是因為儀式的簡化或廢除,或是因為商業化承包而變得一致。
所以,不只是基因,不只是語言,不只是生活習慣,你是因為受到多種刺激而「想像」自己是某族群。這些刺激中,最強大者,還是「政治力」的刺激。
如果是政治力決定「你是誰」,那我們過去很可能用了錯誤的切入點來思考台灣的族群問題。
台灣的藍綠對抗、統獨爭議,許多人認為是族群之別造成了這種結果,而族群之間的差異是不可解的,因為是「生來註定」的。「我是外省人」或「我是台灣人(閩南人)」成為政治思考的起點,因為「不可能」改變族群身份,只能讓這個差異性發展下去,最後導致毀滅性的族群衝突。
像由「我是外省人」推得「我只能支持藍營」,也「應該和閩南人為主體的綠營發生衝突」。
但「我是外省人」這個認同,其實是政治塑成的,不是生來註定的。現有的五個族群,是政府在舊有族群的差異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某些邊界與整合某些差異,而產生出五種族群意識形態。
原本清代鬥爭激烈的「漳泉之分」消失了,成為統一的「閩南人」。語音差異甚大,甚至難以互通的各地客家人被整合成一個「客家」。而外省族群內部的各省之別也淡化。
因為政治上的資源分配(像是補助款或公職缺額的分配),「閩南人」「客家人」和「外省人」概念被建構出來,成為標準區分格式。「原住民」與「新住民」的概念形成過程也很類似。
在政治力建構出這些區分格式之後,你「開始覺得」你是XX人,而且接受了這種分類概念之下的意識形態。
某些人「開始覺得」自己應該講客家話,即使自身家族已經有五代以上不在客語的脈絡中,但他在學習客語時,也會產生一種行動價值上的神聖感。這就是被政治力建構出來的想像。
語文教育也是政治力建構族群想像的手段之一。Vmenkov @維基共享 (CC BY-SA 3.0)
所以,「我是外省人所以我支持藍營」或「我是台灣人(閩南人)所以我支持綠營」並非自然現象,而是政客透過政治力,讓你認為自己是「外省人」或「台灣人(閩南人)」,並從這種身份認同產生政治行動。
在思想實驗中,萌政府將台灣人分等,為的就是要摧毀舊有族群門牆。當多數人認定「這新制度不會影響到我,好像還有賺耶」的狀況下,可能會壓迫少數接受這種分類,並且樂於活在萌政府所設定的新族群價值觀之中。
這就是用政治力定義出新族群,人們會在這種法律架構之下,重構一套新的族群意識形態來適應這種架構。也只有政治力能進行大規模的資源分配,並且促使人民行動,產生新的認同。
其實就算沒有思想實驗,我們也可以從現實的台灣觀察到政治力在劃分族群上的使力痕跡,而之所以要採用這思想實驗,只是要讓你換個角度瞭解族群和政治的真實因果關係。

族群意識形態將隨著時間消失?

但瞭解這因果關係很重要嗎?
現在有許多人主張「早就沒有在分本省外省啦!」「這種區分會隨時間消失啦!」
但我認為,不見得。
還是有不少人嘗試努力「喚醒」族群意識形態。他們重新定義這些意識形態的邊界,甚至還替這些意識形態增加了新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是過去不被重視,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像是苗栗高鐵站旁的客家圓樓。
而這些被刻意「擴張」,甚至「發明」的部份,有不少是基於惡意、基於政治利益的考量。
意識形態中的良善部份、無害部份,當然可以任其發展、保存,看能否透過文化基因重組的過程,在將來發揮正面價值。
但一些錯謬與惡意的部份,也需要揪出來破解之,讓它進到歷史的垃圾桶。因為這些惡意的部份,對於信仰這種意識形態的當事人有害,亦會阻礙社群追求卓越。不論各族群是否要融合,這些想法都是有道德問題的。
在這個系列中,我將一一探討日常語言與社會議題中的族群意識形態謬誤。第一個要看到的,就是藏在外省人意識形態之中的「大屠殺想像」。
延伸閱讀:
封面圖片:荷蘭人Johannes Vingboons所繪的福爾摩沙地圖。公有領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