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7|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會做破碎的夢,或許是因為你睡著了:聊新媒體與知識經濟

在中國文章〈關於新媒體,都是夢破碎的聲音〉的結尾處是這樣說的:
時代的機遇和變化讓新媒體人接收信息的速度比其他行業更快更多,而這種快和多恰恰給新媒體人帶來了一種幻覺。 一方面,覺得自己是站在大浪裡最前端的人,海上風和日麗,陽光燦爛的時候,浪裡的水花偶爾濺起拂過臉龐,感嘆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但當大風大浪來臨,船隻劇烈搖擺的時候,他們也許是第一批會被海浪吞噬而來不及做任何反應的那一群人。 关于新媒体,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 数英 有困境,有瓶颈,有迷茫,但是却不知如何走出去。www.digitaling.com

關於「新媒體」
所謂新媒體有很多種,也有不同的解釋和定義。我不打算提出什麼說法、也無意謂某種說法背書;廣義來說,只要是網路媒體、沒有紙本的媒體、或是自己認為型態(包括表現方式、商業模式、傳播載具)是新的,自稱新媒體大概都沒有太大問題。
但如果照上面這篇引文的「訪問」(天曉得是真的訪來的還是聽說的)範圍來看,基本上所謂「做新媒體」不論掛的是總監還是小編,反正就是到處搜刮內容、或是以高點閱率(相對於傳道解惑或是報導新聞)為主要目標來寫作,最後多半還是透過廣告之類以「計量」為主的方式來賺錢。

問題出在計量上
很多問題就出在「計量」上。為了在既定的讀者、每位讀者既定的上網閱讀時間中搶到比較大的份量,吸引前十秒鐘的注意力是很重要的(只要點進來、廣告顯示成功,十秒鐘之後人是留下、還是跳走、讀了多少,就不重要了)。
以計量(也就是點閱率)來計算營收績效,有兩個好處:
  1. 比較具體:相對於虛無縹渺、見仁見智、而且成績目前還無法量化的「文章品質高低」,計量簡單明瞭、有顯示(理論上)有效果;
  2. 容易著力:相對於用高品質文章來慢慢建立讀者群,聳動標題或是可愛貓狗一番兩瞪眼、立即見效,而且成本要低得多。
也就是說,簡單、易懂、吸引短期注意力、好吸收、不太需要用腦的內容,會是市場上用來賺錢的主流,但這樣也會有一些缺點:
  1. 在相對固定的讀者群和閱讀時間內,擠壓了高品質內容的生存時間;
  2. 因為這類內容相對容易生產、容易複製、容易偷取,在「大家都得賺錢」的前提下被大量生產、複製、偷取,造成垃圾資訊重複氾濫;
  3. 不同來源的這類內容之間因為同質性高(諷刺的是,很多時候還是從同一來源偷取的重複內容),所以也彼此擠壓競爭,造成引文中所描述的小編/總監實際上不知所云的悲慘生活。

對計量問題的反抗
要因應(很難說「消滅」)上述的問題,有「消極」和「積極」兩類作法。所謂消極作法,主要用意在於減少無謂的大量複製,一來減少內容氾濫,二來即使要用爛內容賺錢,也只保障原創者可以賺到。理論上方法如:
  • 以嚴刑峻法嚇阻盜用內容(最好是可以);
  • 以區塊鏈之類的技術,來協助著作權所有者追蹤原創內容的流向、以及被使用的方式(但這離實際應用也還有一段距離);
  • 放棄遏阻複製的方式,以CC授權之類的方式反向操作,推動內容轉載、甚至鼓勵使用,再以因此增加的內容傳播設法獲利。這一點理論上做得到,但是很難,也有無法追蹤「扭曲文章內容、改動作者名稱」(如後面所提到的「假文」問題)所造成的負面效果。
比較積極的方法則包括(當然,這其中有很多「理論上」):
  • 推動將文章品質轉換成量化指標的作法,讓高品質文章可以在經過語意分析、內容分析、資料查核(有些這類分析確實是可以透過人工智慧和語料庫來做)之後,得到相對客觀的評分;並且在某種質、量指標交互運算的演算法之下,讓好文章得到合理的評價和報酬。 這一點已經有人在做,例如美國的寫作平台Medium,就不採用其他地方常見的「打賞」方式,而是由作者自行設定文章是否收費;讀者在繳交每月5美元會費之後,由Medium根據點閱、互動量、以及包括品質在內的一些指標(但計算方式沒有對外公開),來決定如何將收集來的會費分配給各篇付費閱讀文章。 由於即使是不繳費的讀者,也可以每月試閱三篇文章,所以Medium也還不算是完全封閉的付費牆。 此外,記者出身的法國專欄作家Frederic Filloux,就在學界推動各種「量化文章品質」的技術;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可行(例如下面這篇引文所述,從網頁結構的技術面入手),但碰到不同語言的語意分析,又會是一大障礙。
判定新聞內容品質的另類方法:網頁結構分析/Frederic Filloux 本文是筆者一系列內容品質評分系統研究的一環。只要簡單查看任何HTML頁面的組成要素,就能得到許多內容可靠性的線索。問題在於各大內容傳播平台,並沒有在這些線索上花過心思。
  • 積極經營自有品牌,文章成為純粹的行銷工具,所以無所謂防止盜用轉貼、也不需要積極追蹤質或量的指標;只要擴散能力強、能達到銷售或其他目的就好了。 當然,在這種模式之下,「量」和「擴散能力」還是有著鬆散的正向關係:而且因為內容的目的在於經營品牌,所以「質」方面也必須跟上,甚至(表面上)必須令人有「這個人的文章就是因為品質好,才那麼受歡迎」的印象。 然而,這種印象多半是商業操作的結果(這裡說「操作」並沒有貶意;我們創造的、或是消費的很多好東西,都是商業操作的成果)。

知識消費市場的商業操作

舉例來說,這些都是精心規劃的商業操作:
  • 幫你讀書,號稱讓你在短時間內吸收精華;
  • 讓你有覺得很快就知識充滿、法喜充滿的印象(這裡不說「假象);
  • 讓你覺得掏點小錢買書或聽講,有針對知識焦慮、時事焦慮的療癒效果;
  • 在某些知識傳播受限的地方,為你的思考和困惑打開一個暫時的逃避缺口(或許就是一般口頭常說的「腦洞大開」),讓你覺得花幾塊錢就能買到一份足夠劑量的自體多巴胺,實在是很值得。
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時間上不需連續、從主要架構中拆解出來的片段知識或開解,並且精準打中人們對時間不足、知識不足、自由不足的焦慮,然後從中獲利。
簡言之,就是「將破碎化的知識放在商業架構,而非學術架構之中賣錢」;這也是說書人(商業架構)和學校(學術架構)之間的差別。
再次強調,我不認為商業操作有什麼不好、也不需要去比較說書人和學校之間的優劣;一來因為兩者本質一開始就不同,而且一個是做學問、一個是求滿足,只要童叟無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沒什麼好挑剔的。
唯一的差異是,因為兩者的學習本質不同,你或許有機會透過學校教育、甚至自學而成為某方面的學者;但透過碎片知識則比較難,變成「知識虛胖」的機會可能比較大。
但如果你的目的並不是成為學者,而是隨時可以掉兩句實用書袋的知識消費者,那就不用計較這一點了。

碎片知識的市場

所謂碎片知識的問題,並不在於是以碎片型態呈現,而是「去脈絡化」的問題。有些知識即使「碎片內容正確」,但是在去脈絡化之後,會變得不完整、容易錯誤解讀、或是被創造者有心扭曲,這是比較危險的事情。
所謂脈絡(Context),用最簡單的白話來說就是「上下文」,這對於某些知識是很重要的;但因為碎片化的本質,就是將知識抽離脈絡,所以很難去適當容納或說明它,也因為如此,相對容易從這裡出現出現問題。
舉兩個對照的例子:
  • 「人類有206塊骨頭」是相對不需要脈絡的知識(所謂「相對」,是因為後面還有些知識,例如「人出生時其實有大約270塊骨頭……」,但基本上即使去掉前提例外等等,這個敘述還是可以獨立存在的。
  • 「財星500大的CEO都看這本書」的敘述(這種說法很常出現在農場類別的所謂管理文章標題上):有證據證明他們都至少摸到過這本書嗎?「看」的定義是什麼?他們都是自己去買的,或者其實是出版社寄給他們每人一本,於是就可以自稱他們都看過了?
也因為如此,如果你已經自己建立(或是透過某些體系「被建立」)了一個知識架構、或是用來過濾訊息的邏輯體系(例如看到「財星500大……」時就會提出質疑),因而清楚自己追求的方法和目標,就可能對於來自他人轉述的去脈絡碎片沒有那麼大的興趣。

知識內容和脈絡的關係

前面提到學校和說書人的不同,還有一點就是許多context還是得透過「教授」和「學習」的過程來完成,不是那麼容易靠自己來建構。
當然,還是有高人能從無到有,建構出自己的知識體系;但學習作為「骨架」的context需要思考、推論、辯證,跟學習作為「肉」的知識(多半只要吸收理解就好)方法是不一樣的。
舉例來說,學習、創造、運用主觀的「歷史觀」,跟聽見、理解、記得客觀的「史實」,就是相關但不同的兩件事。
註:關於「史觀」和「史實」,實務上來說都有很多不客觀、捏造、隱藏、為勝利者服務的地方,但這裡就先忽略了。
有架構的學習,是可以疊合、內化、融會的;去脈絡化的學習則比較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漂浮在說書人的口水上),即使沒有走錯路,站在學習的解度也容易事倍功半。
只能說,這年頭一肚子碎片、但是蓋起樓來整個歪掉的「專家」很多啊。
但重點是,並不是說碎片化學習不好,而是要看「碎」的是型態還是內容。如果已經有架構,內容破碎並沒有關係。
我自己有很多知識是看漫畫(例如捏壽司的手法)、或是看洗髮精瓶子上的英文字學來的(例如「protein」),如果是用這些破碎知識往架構上添肉,或是仍然保留著有脈絡的學習(讀整本書、上課、或是討論),但藉由碎片來補強,那就還是有幫助的。

說到羅輯思維

從一開始那篇引文談「新媒體夢碎」,牽扯到破碎知識,其實自己也有點意外;主要是因為文中提到了先前被兩岸媒體大量轉述的〈羅振宇的騙局〉一文,原來是被炮製出來的假文。
關於這篇假文的前後故事,請參閱以下這篇文章:
如果羅振宇是種騙局,那還有什麼是? 簡單記述我對這個大命題底下的一些提問(也間接包裹一些自己的觀點)。
我要說的是,因為種種緣故,我對羅振宇販賣的知識和商品一向興趣不大;但我並不會說他的體系是個騙局。因為:
  • 前面說過,只要誠實交易,商業操作並沒有錯;
  • 即使無法帶來長期的個人成長,至少你在接受到知識或商品時已經獲得滿足,他賣給你的是這個,你也很清楚;
  • 沒有好的骨架去容納你買來的這些肉,是你自己的問題。
也因為如此,當有人寫文章說是「羅振宇的騙局」,我第一時間就沒信了他的,也因此幸好沒有中招。所以說,有自己的思考架構是很重要的;優點是就跟買魚買肉一樣,會有一些基本的過濾和鑒別能力。
但這也是有缺點的:在形成自己特有的判斷和挑選習慣之後,難免也會因為自己的成見和挑三撿四,錯過一些可能很不壞的好魚好肉。
題外話:這一點在挑漫畫看時特別明顯。

結語
講完了。
因為從新媒體談到計量帶來的問題,再談到一些可能透過品質量化來解決的方式,再扯到破碎知識的市場;這是有脈絡的,但我沒有特別安排,只是順著自然延伸出來的思考路徑來走。
這篇應該沒有提供什麼知識,但或許對於思考上述這類問題有一點幫助。
如果您現在已經是知識經濟體系之下的活躍消費者(有付錢才算),那麼無論您接收的是來自誰的資訊、有什麼樣的滿足、甚至因而達到了什麼成就,都請受我一拜。
因為,無論有沒有架構、碎片知識有什麼好壞,這些都是站在第三者立場的風涼話;要得到知識上的心理層面滿足是很難的,如果有人能夠提供、您也藉由付費成為這個經濟體系(沒人付的話算什麼經濟)良好正向循環的一部分,大家心裡得到某種療癒,這樣就夠了。
至於「新媒體」,原本就沒有什麼嚴格的定義。對於某些人來講,它就跟送快遞一樣是一份工,對某些人則是達成自我使命的一條捷徑;對某些人來說,則是快速弄一筆錢來燒燒的幌子。這些跟許多原本的產業並沒有什麼不同,有希望、有失望、有騙局、有夢碎。
有時候,也許是發現得太晚,或是太早睡著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