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7/1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台灣能不能?足球狂熱就是民族主義狂熱

世足賽期間,台灣能不能發展足球,又成了一個話題。雖然影響因素很多,其實足球的發展,很多時跟意識形態有關係。
足球是十九世紀興起的,源頭是英格蘭,當年是大英帝國的極盛期。原本是大學生之間的競技,不列顛島是「聯合王國」,由蘇格蘭、威爾斯、英格蘭、愛爾蘭組成。
在十九世紀前期,不列顛島出現了一個重大的事件,就是「普及教育」。大英帝國下的普及教育以英語作為授課語言。當年的愛爾蘭學生如果在學校裡用愛爾蘭語交談,就會被掛上「從此不說愛爾蘭語」的警告牌,導致了開始產生完全英語化的世代。
英格蘭表示: (電影《少林足球》截圖)

大英帝國內的民族對抗
然則,英語化並沒有令他們思想上同化成英格蘭人,雖然原本英語已經處於優勢狀態,但當整個世代開始感到英語威脅到語言的生存時,反而激發了聯合王國裡面各民族的民族主義,也就是開始對英格蘭產生對抗心理。雖然沒有力量對抗這個如日中天的全球帝國,可是這些民族只要有機會,就想要對抗英格蘭。
足球正好是一種極度講求競爭和勝利的運動,他不像游泳也不像羽毛球,他並不是休閒健身,而是粗野、具攻擊性、戰術性和征服性的。這種競技慢慢的盛行,很快就沾上了民族主義,去到十九世紀後期,就出現了一場重要的比賽,就是英格蘭對蘇格蘭,大家都很投入自己的民族意識。
自此之後,足球就被視為一種「和平的戰爭」。因為在國家層面,大家的確有政治和軍事經濟力上的差距,但是在球場上,這些差距會減少,透過適合的戰術、意志,以及球技,還是有機會打贏對手,取得勝利。故此,會出現像足球流氓,或者一堆人不踢足球但看足球,但大家都是為了代表自己的球隊勝利而歡呼喝采。足球一直和民族主義有很大的關係,就是如此。
因為足球員是民族英雄,在高度民族主義的國家,會因為足球而狂熱,並透過門票、球衣、明星化,為球員和足球運動本身帶來大量的收入和資源。故此足球大國,人口未必多,但往往是國家歸屬感很重的。
相對而言,如果歸屬感低落、民族主義薄弱,或者沒有把民族主義沾上足球,那足球往往就是一項乏人問津的運動,聯賽沒人看、球衣沒人買,球員沒甚麼收入還要兼差,這樣就算人口再多,足球也發展不起來,足球狂熱其實是一種民族主義狂熱。

身份認同,就是足球運動的宣傳主軸
前幾年的例子也很明顯,衰頹很久的香港足球聯賽復興,門票都被搶售一空。一堆人索性爬上球場附近的樹去看,一堆平時沒有留意足球的人,都會跑去看電視轉播,原因其實大家都看過:就是那個中國隊對香港隊的海報,刺激了香港人的意識形態。結果轉瞬大家就衝進場裡一起為港隊加油,還跑去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越噓越興奮,揮舞香港旗,而在打贏對手後,開心的歡呼喝采慶祝。這些行為其實都不是體育行為,而是民族主義行為。
反正香港足總賺了好多錢,他們一定是覺得做夢一樣。他們的宣傳就是這樣子:
取自香港超級聯賽 Hong Kong Premier League 臉書專頁
唔好比人睇死 我地呢支球隊, 有黑皮膚,有黃皮膚,有白皮膚, 目標都係要為香港出一口氣, 你係香港人點都要撐! #撐自己人
  • 編按,台灣普通話翻譯:不要給人看衰!我們這支球隊,有黑皮膚、黃皮膚、白皮膚,目標都是要為香港出一口氣,你是香港人怎樣都要挺!#挺自己人
用的是完全本土語言,不講球技,不講體育精神,講的就是你的身份認同和意識形態,以及「不要被少看」,這就是足球運動的宣傳方式。
  • 編按:冰島門將 Hannes Thor Halldorsson 執導的這支廣告片,也是巧妙地將冰島戰舞的節奏(民族象徵)融入整個影片之中。

運動以外的事情決定運動的興衰
其實港隊並不特別強大。這全是精神加持。當香港人都想港隊贏時,即使港隊現在不強,但未來會因為投入更多資源而變強。這種支持會化為金錢,變成更好的待遇,令大家願意投身這個事業。
就算你的國家出了很多足球天才,如果現實迫了他們去從事沒關係的事業的話,這國家的足球又怎樣興盛呢?
而民族主義行為又使球員感到自己受很大的支持和認同,並帶來更豐厚的收入和名望,又進一步刺激了更多人投入當足球員,而形成了良性循環。否則就算體魄強健、球技出眾,如果薪水只有一丁點,又沒有名望,連小七的店員都不如,這些人也只會去當體育教師和紀律部隊(我認識很多球技很好的人,結果就這樣),而不會投入足球。這樣足球就變成了純休閒,偏偏這樣的運動競爭性強,再加上需要的參與人數多,沒有鬥心的話,比不上游泳或者羽毛球這些真正更適合休閒的運動能夠普及。
像臺灣的棒球,其實道理也一樣的,當民族主義盛行的時候,棒球英雄正是一種戰爭時期外的國家英雄。而臺灣將自己的認同和意識形態,投入了棒球,棒球才會發達;也不一定是要「擊敗敵人」,也可以像是,例如在美日面前,表現自己的存在感與榮耀。當一個社會在這方面下降,不在意時,就算這運動還算流行,也一樣搞不起來,因為只有運動,沒有鬥心,沒有「戰爭的對象」,是搞不起來的。
哪天臺灣有機會,在足球上找到自己的民族認同,那麼,臺灣的足球也有機會興盛的,不過暫時似乎沒看到這種機會。當然會有人批評,這樣職業運動豈不是不夠純淨,不是講體育精神?不是講健康?但這是事實,這些高競爭性的運動,就是要有戰意才會燃燒得起來。而戰意不是源自運動本身,而是源自運動以外的事情。
  • 編按:因為有過非常興盛的足球文化,香港才能拍出《少林足球》。

種族政策與香港足球的沒落
香港人喜歡看足球,喜歡踢足球。香港每區都會有一個或多個足球場,雖然不是草地,也不一定是完整的足球場(可能是五人場),但是平時不同年紀的人有空就會下去踢球當娛樂。就算你不會踢,別人也會邀請你進場,反正老實說很多人在球場隨便追著球跑就好,踢得好不好還是次要。
在學校裡也很流行踢西瓜波(而且不論男女),別少看西瓜波,踢西瓜波也十分激烈,女生也經常踢到受傷。
如果你在香港的酒樓,特別是火鍋酒樓或者日式放題吃飯,你很常會看到到處都有電視,有些甚至一張檯有一部電視,通常都不斷放著足球讓大家一邊吃飯一邊看,一群大漢坐在餐廳一邊大魚大肉看足球是常見的事。吃飯的地方或喝酒的地方,都是以可以看球作為招來的。
當在香港聚會時,大家談的多是足球時,你往往也會被感染,結果你就算不踢不看也會知道有哪些球會,球隊以及明星。而看球看的是氣氛,看的是歸屬感,大家享受的是那種「在看球的時候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歸屬感。
至於香港足球的沒落,也是源自運動本身以外的事情。詳情可以看維基條目裡的「精工體育會」。八十年代是香港足球的極盛期,而從頂點衰落就是那時開始。
當年的香港足球隊,左派(比較親中國)球隊的財政力量比較弱,而當年親中國的霍英東(時任香港足總會長)主張,既然香港是華人地方,便放話說希望外國球員的數量減到零,然後便開始出現限制外國球員的數量,越來越少,最終變成只有華人。
寶路華足球隊和精工這些重外援的球隊,就在限縮外籍球員、乃至全華班等政策下直接解散。很可能是因為減弱了外來的競爭,導致了香港足球體質的弱化,而且也有不少觀眾是希望看到外國球員的球技,這樣把外國球員廢掉之後,那些人也失去了看球的興緻。自此之後香港的足球就沒落了,香港足總的政策是影響很大的原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