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好工作難尋?五步驟實際檢視(3)參照他人面試+工作心得是必須

    現在的網路很發達,應該99%的朋友都會上網找尋工作心得,也許顯得這篇像是廢話XD,但我想還是有些孩子們,可能會覺得光是從【企業官網】了解工作,就已經做足準備。
    這是不夠的!
    你得認清,企業網站就是「官方」網站,能讓你了解企業發展沿革、組織架構、業務範疇、過去作品及新聞曝光。但,為了要宣傳,公司簡介難免會誇大其詞
    隨意舉個例,「幸福企業調查前十名」,這個排行榜單的第十名,很可能只是同一塊產業的前十名,而且整體排行榜,如果產業冷門,放在大榜單來看,可能落在50、60名,所以建議大家看到這樣的排行或舉例,務必要回去找源頭數據,親自交叉對照,比較可靠。這時候是不是參透,僅僅透過官網,難以讓你了解在裏頭工作的實際情況,或是面試過程與心得了呢?
    那要如何做?
    【關鍵字法】
    一直以來,我都是很簡單的在GOOGLE上輸入「公司+面試心得」、「職缺+面試心得」、「產業別+面試心得」,或是把面試心得的關鍵字改成工作心得,這樣交叉比較下來,就會出現許多資料,在PTT還有各大論壇,也都會有網友把自己的面試經驗,全套整理起來,讓你可以初步了解面試過程還有公司內部情況,當然也可以直接跟原PO發問、互動,多吸取前輩經驗更重要。
    以下幫大家整理幾個我常用的工作心得板
    Mobile01 職場甘苦談
    Dcard:工作板
    Dcard相對是比較年輕的平台,上頭的工作分享,也許不夠多元,但是因為是大學生,同溫層來說,可以比較了解菜鳥的心情,可以在上面訴苦也是很不錯的唷,相較PTT的工作板網友是相對理性,會給出比較實際的建議跟想法,還能跟你互動留言,或是私信。
    【人力網站】
    你知道人力銀行網站,不是只有找工作嗎?
    其實有一次,我曾到人力銀行面試社群編輯,我想大部分的人可能會很好奇,為什麼人力銀行需要小編,那時我才知道,他們有依照產業別經營網路論壇,網友可以使用人力銀行的帳號,分享自己的工作所見所聞。
    (上圖/1111人力銀行職涯論壇;下圖/104職涯社群
    我的觀察,1111主要是從FB粉絲專頁,將粉絲導流到網站文章閱覽,把社團、社群的概念,建立在【外部網站】,粉絲團以分眾形式經營,分別如下
    媒體人小圈圈:粉絲數3萬2
    HR好朋友:粉絲數4萬9
    秘書生活圈:粉絲數1萬6
    行銷企劃幫:粉絲數7萬8
    百貨零售讓你COW:粉絲數1萬6
    醫護非視不可:粉絲數9萬4
    這樣的經營方法,的確很容易吸引到同族群的人聚在一塊,議題也容易發酵,大部分的企業現在經營社群也是這樣的方式,不過1111顯得辨識度就比較低了,但如果這幾個職涯社群,有符合你的需求,上頭的確可以找到一針見血的職業心得、職場秘辛,只不過網站本身的導流、記憶點,效果可能比較低。(2大人力銀行社群經營法,留待另外一篇詳細分析)
    反觀104人力銀行,從臉書上搜尋,可以很清楚知道,這些都是104的分眾社群,LOGO色系設計也一樣,識別度很高,尤其104的活動讓人記憶很深刻,像是 Be a giver系列。
    社群經營方面,只有104職涯社群這一個粉絲團,導流進到官網之後,才有五花八門的社群,比如
    找工作經驗交流:社團成員數 1萬7
    104玩數據:社團成員數 3751海外工作討論區:社團成員數1萬中國工作討論區:5675雖然說成員數都偏低,但如果在上頭問的問題「政治正確」,會獲得不少回應唷! 這個部分寫得有點像社群經營,但主要是想說,找工作參照心得,不只是要「參照」,還得要好好的「與前輩互動」,除了瀏覽心得之外,也可以想辦法與對方「建立聯繫」,這兩個論壇,不論是何種都能夠直接透過作者的帳號,找到本人,積極一點的朋友,其實可以直接聯繫,讓自己進到一間公司之前,能提早了解內部的情況。
    【面試趣】
    最後,是我近期發現的新網站,【面試趣】是可以實際了解各公司面試心得的地方,不過也許因為網站剛起步,可能還有些公司的面試心得沒有被其他人分享、撰寫。
    面試趣  與過去的職場心得網站不太一樣,主要也是透過UGC(用戶原創內容)來營運,透過網友實際分享面試心得,同時累積觀看心得之點數,大家互利互惠,寫越多、看越多。網站同時採取匿名制度,可以說實話不怕被檢舉,也因為點數不夠就觀看不到資訊,能防止企業反向投訴。(參照求職通天眼失敗案例
    該網站填寫心得的地方,會要求分享者填寫以下項目:
    心得有沒有實際幫助,或是詳不詳細,取決於分享者用心程度,我有看過分享者把公司內部情況打得滿詳細,在建議部分實際說出公司升遷、薪水調整的問題,但也有人就是一兩句帶過,但不論如何,我覺得這個心得分享是針對特定公司、特定職位,分享起來比較具體、準確,比起公開的論壇,大家不敢說實話的氛圍,來得有幫助。(不可多得的好網站呀!)
    以上這幾個網站,好好使用的話,絕對會幫助自己在投入職場前,先打好強心針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是一名電視台記者,下班之餘紀錄職場人生。 喜歡請訂閱 現代人也許不愛文字,但我尋找愛文字的你:http://karenyang.org/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arengirl503/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