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卻放棄善良!只想踩著別人往上爬 當心最後摔得粉身碎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些職場環境,非常競爭,你非得表現得比別人突出,才能站上更高的舞台。
但在這樣的利益競爭之下,有些人會大愛與人分享,有些人會只想著自己,如何變得更好,大多這種以自我為出發點的時候,就會忽略其他人的感受,而這樣的忽略,往往是一種傷害。
怎麼說呢?有些人聰明,但愛投機取巧,以走捷徑的態度,去面對一件事情,這種人通常跑得快,當然也會很容易被注意的到,的確這是一種做事方法,在那種不需要你非常認真、只需要你可以講出點什麼,一點點也好的環境裡,非常適合。不過長久下來,相對膚淺的態度與心態,很容易會被看破手腳,並非長久之計。
相反的,有人選擇默默努力耕耘,在同一件事情上下了很多功夫,不論淺到深都能有一套自己的見解,即便是跑得慢,但也許能跑得久,他們也許不強出頭,但對很多人來說,會是一個安心、安定的存在。
當這兩類的人,必須在同一件事上有所合作時,聰明的人,往往會「竭盡所能」的,挖取對方所理解的事情原貌,可能說謊、可能假裝,可能學中華電信的「不知道、不清楚、不回應」,貌似認真求知,實際上是吸著對方的血,來吸收成自己的一部分,進而讓人誤以為她不只聰明又認真,這就是我所謂的「忽略他人感受,進而造成傷害」,這樣的傷害,不只是傷害同事間的情感,也損傷了部門與人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
就機會成本來說,這樣的傷害非常不划算。
第一,聰明的人,為了自身利益,選擇保護自己、傷害他人,也許沒有絕對的錯,唯一讓人詬病的,是「不誠實」的行為
在這邊我把人才比喻成商品,以資訊不對等的「檸檬市場」理論來說,在市場上,賣方對產品的資訊擁有的比買方更多,也就是說對賣方對大眾有所隱瞞。
在如此極端情況下,市場(企業)會停止不前,甚至退步,這就是資訊經濟學中的逆向選擇。在這樣的效應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會逐漸占領市場,從而取代好的商品,導致市場中都是劣等品。
舉一個二手車市場的案例來說明,賣家比買家擁有更多的訊息,兩者之間的認知是不對稱的,因此買方不會相信賣方的話,即使賣家說的天花亂墜。買者唯一的辦法就是壓低價格以避免資訊不對等所帶來的風險損失。買方過低的價格也使得賣方,不願意提供品質好的產品,導致劣質品充斥市場,高質品被逐出市場,最後導致市場萎縮。
回到人才與企業來說,一間公司裡頭,只會耍小聰明的人越多,會使得公司品質越來越往下、趨於劣等,真正用心的人,沒有被看見的話,很容易造就企業自我瓦解,或者是流動率偏高,員工各個怨聲載道。
要減低資訊不對等,溝通是唯一的手段,誠實是一種工具,畢竟認真的人,在知道事情全貌之後,未必會隱瞞,反而有可能出自真心,對你全盤托出。一旦其中一方得不到全觀的資訊,就會加深彼此之間「不信任」。
選擇先傷害別人的人,相對的,也不容易找到信任自己的人,當心總有一天,摔得粉身碎骨。
畢竟,職場上不一定需要朋友,但更不需要敵人。
少女凱倫
https://www.facebook.com/karengirl50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6會員
31內容數
很多人拿掉公司名號與頭銜職後,就變成NOBODY,但我既是一名電視記者,同時也是部落客、專欄作家、出版作家,努力創造自我價值,不讓公司頭銜綁架自己,與你分享人生與職場見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少女凱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創業一旦忽略了市調,就會變得毫無目的,導致在找尋商品(採購)時,看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可能會一昧覺得不錯,或者在制定發展計畫時,全盤以想像力去規劃模式,像這種以「自我需求」為出發的導向,絕對是致命錯誤。
老闆有天一大早,在群組裡發布一個國際大廠飲料的CASE,「誰要?」已經做為團隊副理的Sharon顧不得將要出國兩周「先發制人」,列出為何想要這個案子、如何達成目標,這是已經不需要他去奪下來,成就自己名
創業失敗學的系列文章,主要是想要來說說2015年我創立了一個美妝品牌,雖然沒有去設立公司,但有跟系統商購買平台,去韓國批貨,經營社群平台,前後大約做了一年,最後還是選擇收起來,這系列的文章我會把這些過
今年考上香港城市科技大學的林煜哲,拿得是全額獎學金,對於未來這條路,他在高二就已經做過研究、參與大學博覽會,很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 他說當時和台大學生聊過天,覺得學長姊的能力沒有到達自己的期望,像他們
傳統的公司,對於掌控員工,那種高壓式「下達指令」要你照辦的方法,讓員工只=僅僅覺得,自己只是一種「工具」,但新創公司已經不是這麼做了,這三種方式是用在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內部的「組織」擴張方法,當大陸
Linkedin是2002年成立的無國界社群網路,比較偏向是電子個人名片,在西方國家,包含東方的跨國公司,員工、企業本身都會在Linkedin更新自己的個人檔案,很多人為了想讓經歷看起來很豐富,因此在
創業一旦忽略了市調,就會變得毫無目的,導致在找尋商品(採購)時,看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可能會一昧覺得不錯,或者在制定發展計畫時,全盤以想像力去規劃模式,像這種以「自我需求」為出發的導向,絕對是致命錯誤。
老闆有天一大早,在群組裡發布一個國際大廠飲料的CASE,「誰要?」已經做為團隊副理的Sharon顧不得將要出國兩周「先發制人」,列出為何想要這個案子、如何達成目標,這是已經不需要他去奪下來,成就自己名
創業失敗學的系列文章,主要是想要來說說2015年我創立了一個美妝品牌,雖然沒有去設立公司,但有跟系統商購買平台,去韓國批貨,經營社群平台,前後大約做了一年,最後還是選擇收起來,這系列的文章我會把這些過
今年考上香港城市科技大學的林煜哲,拿得是全額獎學金,對於未來這條路,他在高二就已經做過研究、參與大學博覽會,很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 他說當時和台大學生聊過天,覺得學長姊的能力沒有到達自己的期望,像他們
傳統的公司,對於掌控員工,那種高壓式「下達指令」要你照辦的方法,讓員工只=僅僅覺得,自己只是一種「工具」,但新創公司已經不是這麼做了,這三種方式是用在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內部的「組織」擴張方法,當大陸
Linkedin是2002年成立的無國界社群網路,比較偏向是電子個人名片,在西方國家,包含東方的跨國公司,員工、企業本身都會在Linkedin更新自己的個人檔案,很多人為了想讓經歷看起來很豐富,因此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說到「心機」,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勾心鬥角的職場宮鬥劇,還是那些讓人又愛又恨的「綠茶婊」? 其實啊,心機這東西,就像一把雙面刃。用得好,能讓你職場如魚得水,事事順心。用不好,就可能變成眾矢之的,到處樹敵。高級的心機,其實就是高EQ的表現!聰明的人,都知道在職場上,除了專業能力,
Thumbnail
她有點狡猾, 但是往往缺乏智慧; 如果她是個聰慧的人, 那麼便也不需要狡猾了。 她怕別的人 因為看出她的狡猾, 而不喜歡她; 尤其怕不喜歡得久了, 連帶失去了尊敬。 說到底, 比起受人喜歡, 她還是更希望讓人尊敬的, 畢竟尋常為人敬仰的事物, 比如文化、信仰、歴史...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老話:「多做多錯」。但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問題不在於「多做」,而是「做錯了方向」?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盲目地搶著當好人可能會害了你的前程。
【與其在職場中選擇當壞人,也不要當爛好人】 1. 沒有深思過的幫忙,其實是害人害己 2. 堅守自己的工作底線 3. 幫忙是要成為前進的助力,不是成為依賴 4. 借款不當擔保人,工作不當掩蓋犯 5. 我們不是聖人,幫助那些能幫助你的人 6. 不要害怕去要求別人回報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競爭激烈且變化迅速,人們往往會面臨各種誘惑,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要以取巧的方式獲取利益。然而,當我們選擇佔人便宜時,這不僅僅是在傷害他人,更是在透支自己的未來。 一、佔人便宜的本質 佔人便宜,就是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取他人的利益或好處。這種行為雖然能帶來短暫的快感或即時的利益
Thumbnail
超越智商:為什麽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高智力≠高理性 智力測驗並沒有測量理性,這就是聰明人會做蠢事的原因:所謂的「聰明」僅僅是高智力,而非高理性。高智力≠高理性。 理性在現代生活中的地位被大大低估了。 很多人認為即使沒有解決教科書中邏輯問題的能力,自己也能生活下去,也有人認為理性與情感相矛盾,會降低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要小心,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与人比较的人,你可能会看到别人的优点,以为那就是他们的日常,但实际上,这是远离真相的故事。例如,你可能会看到某人是个大老板,而自己只是小员工。事实是,你只是看到了他们的外在表现,而未看到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 为什么要小心呢?比较成了不去做的借口。 太多时候,“我怎么能够进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在職場上,同事是資源的競爭者,而長官則是資源的分配者。此外,文章還探討了人性的幾個現象及看法,如不對人性抱有太高期待、當別人對你太好時要小心等。最後邀請讀者進一步探索作者的其他文章,分享互動的方式。整髒的內容充滿了關於如何應對職場及人性的智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說到「心機」,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勾心鬥角的職場宮鬥劇,還是那些讓人又愛又恨的「綠茶婊」? 其實啊,心機這東西,就像一把雙面刃。用得好,能讓你職場如魚得水,事事順心。用不好,就可能變成眾矢之的,到處樹敵。高級的心機,其實就是高EQ的表現!聰明的人,都知道在職場上,除了專業能力,
Thumbnail
她有點狡猾, 但是往往缺乏智慧; 如果她是個聰慧的人, 那麼便也不需要狡猾了。 她怕別的人 因為看出她的狡猾, 而不喜歡她; 尤其怕不喜歡得久了, 連帶失去了尊敬。 說到底, 比起受人喜歡, 她還是更希望讓人尊敬的, 畢竟尋常為人敬仰的事物, 比如文化、信仰、歴史...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老話:「多做多錯」。但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問題不在於「多做」,而是「做錯了方向」?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盲目地搶著當好人可能會害了你的前程。
【與其在職場中選擇當壞人,也不要當爛好人】 1. 沒有深思過的幫忙,其實是害人害己 2. 堅守自己的工作底線 3. 幫忙是要成為前進的助力,不是成為依賴 4. 借款不當擔保人,工作不當掩蓋犯 5. 我們不是聖人,幫助那些能幫助你的人 6. 不要害怕去要求別人回報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競爭激烈且變化迅速,人們往往會面臨各種誘惑,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要以取巧的方式獲取利益。然而,當我們選擇佔人便宜時,這不僅僅是在傷害他人,更是在透支自己的未來。 一、佔人便宜的本質 佔人便宜,就是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取他人的利益或好處。這種行為雖然能帶來短暫的快感或即時的利益
Thumbnail
超越智商:為什麽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高智力≠高理性 智力測驗並沒有測量理性,這就是聰明人會做蠢事的原因:所謂的「聰明」僅僅是高智力,而非高理性。高智力≠高理性。 理性在現代生活中的地位被大大低估了。 很多人認為即使沒有解決教科書中邏輯問題的能力,自己也能生活下去,也有人認為理性與情感相矛盾,會降低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要小心,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与人比较的人,你可能会看到别人的优点,以为那就是他们的日常,但实际上,这是远离真相的故事。例如,你可能会看到某人是个大老板,而自己只是小员工。事实是,你只是看到了他们的外在表现,而未看到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 为什么要小心呢?比较成了不去做的借口。 太多时候,“我怎么能够进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在職場上,同事是資源的競爭者,而長官則是資源的分配者。此外,文章還探討了人性的幾個現象及看法,如不對人性抱有太高期待、當別人對你太好時要小心等。最後邀請讀者進一步探索作者的其他文章,分享互動的方式。整髒的內容充滿了關於如何應對職場及人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