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6|閱讀時間 ‧ 約 18 分鐘

香港教育局《中史課綱修訂諮詢》的八宗罪 (下)

    中一級
    歷史時期:史前至夏商周
    學習重點:華夏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的形成 建議課節:10節
    課題預期學習內容**謬誤舉隅
    1. 華夏民族與早期國家的起源(最多3節)
     華夏多元文化的起源(如仰韶、良渚文化)及華夏民族的演進歷程。
     夏、商、周三代的興替概況。
    夏,商,周三代為儒家所視之『聖人』時代。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為賢君能臣之典範,亦是中國文化中君臣倫理之本源及重點,可謂必讀。讀史離不開文化,三節課無法能令中一學生明白此複雜概念。
    2. 西周的封建(最多3節)
     封建制度的內容、作用(如鞏固統治)及其與春秋戰國局面形成的關係。
    3. 春秋戰國時期的變局(最多4節)
    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特徵(如長平之戰的規模/兵器/戰術)、厲行變法(如商鞅變法)與百家爭鳴。
    延伸部分*
    人物個案研習:了解該人物的重要事蹟及與其時代的關係
    建議人物:孔子/勾踐/蘇秦/荊軻
    春秋與戰國竟不分開教授。內容也只是管中窺豹:戰爭、政治、文化三方面各取一葉;其餘課題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稱霸、禮制之僭越、周王室勢力之陵夷、其他改革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等大課題竟湮沒史海中。

    中一級
    歷史時期:秦漢
    學習重點:統一國家的建立與中外文化交流 建議課節:14節
    課題預期學習內容謬誤舉隅
    1. 秦朝的統一及其統治(最多5節)
     秦朝的統一及其統治措施(中央集權、統一文字、焚書坑儒、厲行法治、統一貨幣及度量衡、修建長城、開發嶺南)與影響(政治、經濟、文化、版圖-香港自此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
     秦朝滅亡的原因與其後的楚漢相爭。
    史實有誤,當日秦始皇在南方遇到百越的強烈抵抗,後來派趙佗領兵五十萬才勉強鎮壓得住。秦始皇死後內戰不斷,趙佗沒有起兵助秦,秦滅後反而稱帝,更曾一度與漢朝的藩屬開戰。張冠李戴,以差不多先生精神地判斷香港自秦後便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不能接受。
    2. 西漢建立與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最多4節)
     西漢的建立與漢武帝的文治(獨尊儒術、士人政府)武功對西漢國力發展的影響。
    只談漢武盛世,不談漢初郡國並行、黃老無爲及隨後文景之治?
    3. 昭宣以後政治與社會的發展(最多5節)
     昭宣以後戚宦政治的出現與漢朝的瓦解。
     兩漢通西域與中外文化交流。
    延伸部分*:
    東漢的文化發展:宗教傳播(佛教的傳入與道教的形成)/科技發明(造紙術與天文儀器的發明)
    東漢歷史可謂銷聲匿跡,被代之以「通西域與中外文化交流」,淡化了東漢在華夏史上的重要地位,原因如下:
    · 書院風尚源於東漢,預示了後來多次出現的黨爭
    · 東漢末年亂局,承接後來的三國鼎立
    · 現時乙部課程之「中外文化交流」(包括明朝部分鄭和下西洋)調到甲部,為「一帶一路」造勢宣傳,有違治史應有之客觀求真態度

    中一級
    歷史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
    學習重點:國家的分裂與南北方的發展 建議課節:10節
    課題預期學習內容謬誤舉隅
    1. 魏晉南北朝的分裂與政權的更替(最多4節)
    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兩晉南北朝政權的更替概況。
    蔣夢麟先生嘗道中國社會以家族為單位,扣連而成一社會。門第之爭至晉尤烈,對社會結構影響殊深。
    2. 北方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最多4節)
     北方的政局(胡人內徙、五胡亂華)、孝文帝遷都及其推行的漢化措施(文化及風俗)與影響(如民族融和)。
     人口南遷對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貢獻。
    五胡亂華只談政局,不談文化;但此事乃中原與胡人文化的一次大融合,不應以政局混亂輕輕帶過。
    再者,北朝政治又只限於漢化,但亦有北齊之鮮卑化,可見「中原漢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互動,並不限於輸出及漢化外族,亦包含從外族輸入文化及秩序,可見「主旋律」的史觀經不起考證,亦有偏頗地忽略其他文化之嫌。
    3. 魏晉南北朝的文化發展(最多2節)
     魏晉南北朝的文化發展:(以下主題,二選一)
    i 武備的改進(南方水軍與北方騎兵)
    ii 石窟藝術(如壁畫/雕像)與中外文化交流
    「文化發展」亦是視野狹隘,竟忽略魏晉思想之大關節。魏晉之間,本於《老》、《莊》、《周易》三玄之清淡、竹林七賢、《世說新語》等大節目竟隱形。再者,所謂「南朝四百六十寺」,南朝佛教盛行,梁武帝以三次出家聞名,又竟不談;相反,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之滅佛與南朝情況相映成趣。但佛道於此課綱皆成虛空。

    中一級
    歷史時期:隋唐
    學習重點:國家的發展與開放的社會 建議課節:16節
    課題預期學習內容謬誤舉隅
    1. 隋朝的統一與開皇之治(最多3節)
     隋朝的統一、開皇之治的措施(整理戶籍及授田、置倉窖)對國家發展的作用與影響。
    隋朝一部亦見偏頗,大概「隱惡揚善」。只談良善而不談秕稗之政事;只談廣建倉窖,不談倉滿穀爛卻不開倉賑災。再者,隋煬帝三徵高麗、三巡江都,好大喜功,勞民傷財,最後導致民變四起。上述種種統統不談。
    如此述史之弊病之首要在於偏頗;其次在於學生不能明白歷史發展之邏輯:不談民變亡隋,怎知李淵、李世民之立唐?
    2. 隋代大運河的開通與作用(最多2節)
     隋代大運河的開通及對促進南北交流與統一的作用。
    3. 唐的建國與盛世 (最多6節)
     唐的建國、貞觀之治的治績(確立三省制與科舉制、用人唯才和擴展版圖)與影響。
    延伸部分*:
    唐代盛世:武后施政的特色/開元之治的治績與影響
     唐代開放的社會:(以下主題,三選一)
    i 婦女的生活面貌(如服飾打扮、社交娛樂、婚姻)與地位;
    ii 玄奘西行與中印文化交流;
    iii 與周邊國家、民族(如日本、朝鮮、吐蕃)的關係。
    4. 安史之亂與唐的衰亡(最多4節)
     安史之亂的始末、唐中葉後的政治特色(如藩鎮、宦禍、黨爭、民變)與唐的衰亡。
    5. 隋唐時期的香港(最多1節)
     屯門作為南方海路交通重鎮的地位。

    中二級
    歷史時期:宋元
    學習重點:繁榮富庶的國家與橫跨歐亞大帝國的經營 建議課節:15節
    課題預期學習內容謬誤舉隅
    1. 五代的興替與宋的統一(最多2節)
     五代十國政權的特色與宋初國策(強榦弱枝、重文輕武)的制定。
    香港採珠業一早始於南漢國;課綱忽略此段港史,有淡化十國之嫌。
    2. 兩宋政治及經濟的發展(最多7節)
     宋代的文人政治、改革(如王安石變法)與黨爭(如新舊黨爭)。
     北宋的商業(貨幣經濟)與城市(汴京)發展;宋室南遷後南方經濟與海外貿易(如茶葉/絲綢/瓷器)。
    延伸部分*:
    邊疆民族政權(如遼、夏、金、蒙古)與宋室和戰的概況、並與兩宋滅亡的關係。
    3. 蒙元的統治(最多4節)
     蒙古帝國的拓展及元朝的建立。
    延伸部分*:
    重要發明西傳及其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 元朝對不同族群(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及南人)的統治政策及影響。
    只見其興而不見其衰。四大汗國之內各有內鬥,之間亦轇轕齟齬互有鬥爭,但課綱並無陳述。
    如此述史之弊病又與隋部之病一同。
    另外,文化方面,蒙元之時,景教、回教流行;民間雜劇興起;課綱怎不提起這些文化?但在漢朝卻濃墨重彩談絲路文化,用心令人懷疑。
    4. 宋元時期的香港(最多2節)
     宋末皇室與中原人士的南來;香港經濟發展的概況(如製鹽業、採珠業)。
    宋室南下香港,乃建立行朝,或曰流亡政府,「南來」一詞乃淡化宋室與香港之關係,不符史實。
    宋室南下與香港之關係竟以不超過兩課節略談,香港學生遊經宋皇臺卻不知其所以然。
    香港採珠業早於五代十國時期已發展,編排在宋末講授略嫌不妥。

    中二級
    歷史時期:明
    學習重點:君主專制國家的建立與國勢的張弛 建議課節:10節
    課題預期學習內容謬誤舉隅
    1. 明代的君主集權政治(最多4節)
     元末動亂與明太祖建國。
     明初廢相的原因、君主集權措施(特務政治、折辱大臣)與影響(如宦禍)。
    成祖「清君側、靖國難」及奪位稱帝之事,課綱避而不談。
    2. 明代國勢的張弛(最多6節)
     鄭和下西洋的概況與影響(如貿易發展)。
     明代的國防建設與都城建築:(以下主題,二選一)
    i 國防建設(明長城)
    ii 都城建築(北京城)
     晚明政局與明朝滅亡。
    於明末清初一部,「東林士人、黨爭」在課綱中只佔微小席位。中國書院制度,太學生清議之風,乃至士人論政,抨擊流弊,皆為監察政府傳統,不可從略。
    此外,明代身為漢人政權最後一個帝國政體,國祚二百多年,歷史極為龐雜,所有漢人帝國(秦漢、唐宋)所經歷過的所有問題(戚宦之爭、士人黨爭等),均在明代一同爆發,而課程編排只得10節,於理不合。

    中二級
    歷史時期:清
    學習重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與外力的衝擊 建議課節:25節
    課題預期學習內容謬誤舉隅
    1. 滿清入關與清初政局(最多6節)
     滿清的統一。
     對漢、蒙、藏、回、西南等民族及地區所實施的政策及成效。
     清代的中衰(如吏治敗壞、社會不穩)。
    2. 外力衝擊與內憂(最多11節)
     西力東漸與兩次鴉片戰爭及其影響。
     太平天國運動對清政府管治的影響。
     甲午戰爭的背景、《馬關條約》對中國政治、外交及經濟的影響。
     八國聯軍之役的背景、《辛丑條約》對中國政局發展的影響。
    「八國聯軍之役」的前因後果在此不彰。所謂「八國聯軍之役」乃因為義和團到處燒殺搶掠、殺西洋傳教士的「庚子拳亂」而起。單談八國聯軍而避談庚子拳亂,史觀有明顯問題。
    3. 清廷的圖強(最多5節)
     洋務運動、戊戌維新及清末新政推行的目標、重要措施與成效。
    4. 明清時期的香港(最多3節)
     廣東的海防;清初遷界對香港地區發展的影響。
     英人割佔香港島、九龍半島及租借新界的歷程。
    「割佔」的用詞有所不妥,過去使用「割讓」一詞,表示香港乃經清廷與中英帝國正式簽訂條約而開埠,而「佔」字則意味著英人開埠屬於非法佔領,不符史實。

    中三級
    歷史時期:中華民國
    學習重點:現代化國家的建立及面對的困難 建議課節:27節
    課題預期學習內容謬誤舉隅
    1. 辛亥革命與民初政局(最多11節)
     晚清革命運動的發展及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結束帝制,開創共和)。
     軍閥割據的概況及其特點。
     北洋政府的外交挫折與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的經過與結果)。
     民國時期的社會文化發展(白話文的應用/女權興起/消閒娛樂)。
    只談「革命」不談「保皇」?只談起孫文之革命功績而忽略康梁對於憲政之提倡;如此揀擇史料,居心何在?(暗暗配合中共對「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之推崇之主旋律?)
    2. 國共合作與分裂(最多4節)
     國共兩黨於1924至1937年由合作到分裂(聯俄容共、清黨、圍剿與長征)到再合作(西安事變)的歷程,兩黨關係轉變的原因及對當時國家發展的影響。
    3. 日本侵華與抗日戰爭(最多5節)
     日本侵略中國的背景、抗日戰爭的經過與結果。
    前面多處都提及香港史而又有「詳近略遠」之原則,爲何忽略在港英聯邦軍隊(如上千名長眠香港的加拿大軍人)之抗日英勇事蹟?
    4. 國共內戰(最多2節)
     國共兩黨的再次分裂(衝突與和談失敗)、內戰的概況及結果(國民黨遷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5. 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香港(最多5節)
     香港在二十世紀初與內地的關係(如革命運動、省港大罷工)。
     香港的淪陷及抗日活動。

    中三級
    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
    學習重點:共和國的成立與發展 建議課節:23節
    課題預期學習內容謬誤舉隅
    1. 建國至1978年間的內政與外交(最多11節)
     1950至1953年間的政治運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社會主義建設的推行及影響。
     「文化大革命」的成因、經過及影響。
     1950至70年代中國外交政策 的演變。
    三反,五反,鎮反和肅反,以上政治運動衝擊中國社會尤烈,徹底毀壞民國社會體制。肅反運動將文化界破壞得不成體統,隨後之五七反右幾乎將中國學術界根基毀盡,多位文壇明儒鋃鐺入獄,民主派人士如表老亦被清掃殆盡,乃近代讀書人之悲劇,何以隻字不提?三面紅旗,浮誇風之惡劣,超英趕美之愚昧,餓死千萬人民,此番歷史教訓,又何以不提?
    1960年代藏漢公路通車,運入一批批解放軍,強佔西藏,到了文革時期更批鬥喇嘛,燒毀寺廟,由一千二百多間,燒到不剩三百。此與課綱中清代對藏政策有同等歷史意義,皆為如何侵略小數民族,強行將之納入『中國』之中。課綱又是一字不提。何以厚此薄彼,提清的對藏政策,而不提共和國的?是因為毛澤東做得不夠康乾好?
    2. 改革開放政策(最多8節)
     改革開放政策的目標、重要措施(農工商業改革、成立經濟特區)、成效及其面對的困難。
     改革開放後中國在國際上的角色及地位。
    延伸部分*:
    比較改革開放前後人民生活的轉變(衣/食/住/行)。
    六四天安門事件以後國際社會制裁中國,應列入其中。
    3. 共和國時期的香港(最多4節)
     建國以來香港與內地的關係。
     中國與英國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的歷程;《基本法》的制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成立及其概況。
    四九年後台灣局勢隻字不提,現時教科書姑且有教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民國實現政黨輪替,乃「中國」史上首次,為民主之真正實現。
    若新中史需站穩「一個中國」的所謂「政治正確」的立場,則台灣的章節不容忽視。

    四、評審偏頗、利益輸送
    最後,新中史課綱的考核方式及評審機制,在諮詢文件中並無表明,觀乎特區政府當今處事方針,恐防成為利益集團的分贓工具。中國內地的言論自由狀況在十九大召開以後急劇惡化,種種限制言論的措施紛紛出台,最近更有內地高層官員揚言香港早已是「紅色中國」一部分,然而內地歷史教育與香港並不相同,內地學術討論亦禁區處處,若本港師生因不同原因誤觸地雷,港府會否站在捍衛「兩制」的立場捍衛香港師生應有的言論自由,實在令人懷疑。再者,新中史課程既然矢言培育學生的家國意識,學生必須參加內地交流團,或出席各種研討會,然則何種團體得以承辦相關活動,當中又有否利益輸送,同樣令人成疑。貴局應公開承辦相關活動的指引,以及相關團體的數據,以釋公眾疑慮。

    結語
    總而言之,新中史課綱充斥各種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課程宗旨」、「課程目標」中,以培養學生的「歸屬感」為依歸的教學原則。觀乎教育局先前推行國民教育的往績,公眾有理由懷疑教育局此次推出新中史課綱,乃服膺於中央政府或所謂愛國陣營的意識型態,不惜犧牲歷史科應有的理性求真態度,透過中史科作為幌子,變相再次推行國民教育。
    承接上文對各級中史科內容的批駁,可歸納出新中史課綱有數項問題:
    其一,新中史課綱的課程宗旨及學習目標自相矛盾,一方面聲稱培養學生以「求真持平」的態度建立「研習歷史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又需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或曰「對社會、民族及國家」的「責任感」、「歸屬感」,後者乃訴諸情感而非理性,有悖治史應有的理性態度;
    其二,新中史課綱的課程安排失當,因其以疑似「誣古媚今」的指導思想編撰課程,無異於加倍壓縮上課時間,加上中國歷史科師資原有問題尚未解決,令教育界無所適從;此外,為符合此原則,課綱不惜刪節重要史實,違背中史科應有的「古今並重」原則,未能為學生奠下應有的歷史知識基礎,一旦實施,非但模糊學生的歷史觀,更會使其學業壓力百上加斤;此外課程密度甚高、甚為壓縮,大大抑壓了學生思考及討論的空間;
    其三,新中史課綱的課程史觀有誤、學理不通,課綱先假設有單一的「華夏/中華民族」的存在,無視華夏世界多元混雜的本質,又把夏商周時代的群居部落、秦漢唐宋明之統一皇朝、民國及中共之共和國等風馬牛不相及的政體視作等量齊觀,以「國家」一字含糊其詞、統攝其下,無疑是偷換概念,把層層紋路、枝節繁雜的朝代興替歷史變成線性、單向、扁平化的「國家」發展過程,正是扼殺學生「研習歷史的能力」之原兇。將如此扭曲的歷史觀、世界觀灌輸給學子,對學生極為有害;
    其四,為了符合上述的扁平化、單向、線性的史觀,以及培養學生的對「國家」的「歸屬感」,新中史課綱不惜任意剪裁史料,對大一統皇朝及外擴等具「強國夢」、「一帶一路」意味的史料則加以渲染,對春秋戰國、五代十國、三國鼎立等群雄並立的史料則予以淡化;至於漢、宋、明等漢人政權,則忽略東漢、南宋、明末三大重要歷史時期,當中東漢的歷史最為龐雜、歷史地位極其重要,而明末則是中國歷史上各種問題一同爆發的時期,課綱亦避而不談。課綱因服膺政治需要而剪裁史料,有悖其課程目標所言「求真持平」的原則;除學理不通外,課綱所採史料亦有不少謬誤,不贅。
    總而言之,新中史課綱漏洞處處、立場偏頗,諮詢亦倉卒了事、黑箱作業,在現今政治風氣之下,難免令市民大感疑慮。政府應立即撤回新中史課程,重新舉辦公聽會,讓公眾人士參與討論,以保障教育界及學生權益。再引一次司馬遷於《太史公自序》所言作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之傳統史學精神,對香港新中史之建立,似乎還有其現實意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