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在字典裡可以查到的意思,大多是改革舊法、推行新政,這也是現在多數人會想到的意思。但這個詞,本來是形容周王朝的「革命」。
如果說,日本的
明治維新和大清的維新運動有甚麼差別,首先就差在這裡。明治維新就是「武裝革命」,而且是一場「日本內戰」。
那是
薩長兩藩組成了聯軍,在
鳥羽伏見之戰中,以寡擊眾武力擊敗了德川幕府。原本的當權者
德川慶喜投降退位,交出江戶(後來的東京)。然後明治政府軍在將軍投降後,進攻舊勢力重鎮會津藩,把最固執的舊勢力直接殺除,殺了幾千人,包括老弱婦孺。
明治維新──慘烈的流血內戰
所以明治維新就是把舊勢力給血洗一次,但當然,明治政府也有雖然同情維新但屬於舊勢力的
西鄉隆盛,不久之後明治政府的官軍把這些維新的同志也殺下去(
西南戰爭)。
在大清的眼中,日本的維新一點也不值得羡慕。甚至根本就是陷入亂世,只見得那些日本人受了洋人迷惑,打了十多年的內戰。
而明治政府初期也真的是內外交困,大量的購入洋貨、機器(日本第一部鑄幣機就是從香港購入的),財政多次接近破產,一堆所謂維新志士互相殘殺,政府不斷加稅,民生困頓。維新三傑西鄉隆盛兵敗被殺,
大久保利通被行刺身亡,
桂小五郎則早死,根本就是下場悲慘,人民的生活也極其艱苦。
用今天的說法,就是「因為民主臺灣才會這麼亂」,當年的人也只會覺得「因為維新日本才會這麼亂」,看到這種德性,根本一點模仿的意思也沒有。論國土,日本遠小於大清,論現代化也完全無法跟西方比較,在亞洲根本就是個不倫不類的三流國家。
整件事評價的逆轉點是1895年的甲午戰爭。本來大部分人都賭大清會贏、日本會輸,連日本人自己也這樣想,根本連明治天皇也害怕跟大清開戰。
百日維新──各方面有名無實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是爆冷,牌面怎看都不可能贏的日本贏了。而事實上,因為甲午戰爭的賠款……日本賺了幾乎四年的國家總預算。你可以看到雙方經濟實力的差異有多誇張,大清其實非常、非常有錢,而日本非常、非常地窮。
這件事根本就是「大雄打贏技安」。大家自然會想到底是甚麼妖物,是叮噹哪項法寶導致的?而大清才突然發覺自己不再是小霸王,而是東亞病夫。這樣的心理落差太大,才產生了
「公車上書」,也就是體制內變法的開端。
他們把自己的變法意圖,稱之為「維新」,只因為當年日本贏了,維新這個詞很潮。既然日本都可以變強了,所謂維新就是「懦夫救星」的代名詞,大家都幻想維新可以把大清變強。
所以清朝的「維新」單純是行銷用語,他並非清朝版的明治維新,這個維新跟那個維新,只有名字相同,兩者的內容根本完全不同。要模仿明治維新般,在廣東省成軍北伐,打爆清政府取而代之?那些人想都不敢想吧?
只是個山寨版的「維新」。這些人並非打倒清政府,反而是在保護它。
前面講明治維新是建立軍隊,以武力血洗守舊派之類,至於清末維新?是一堆書生被人血洗。
戊戌變法快速失敗,這場維新與其說不成功,不如說有名無實,是用相同的名字把兩件完全不像的事情扯在一起。
清末新政──成功到搞死自己
況且,大清根本就是有在改革。維新派被殺之後,慈禧執政下的大清,廢除了科舉,建立了新軍(就是袁世凱),建設了大量的鐵路,促進人權例如廢除了凌遲,還搞了
「欽定憲法大綱」,成立了基本上預備當議會的
「諮議局」。不知為何課本似乎不太喜歡提起這部分?
換句話說,其實東西都有在做,而且就是那個貌似邱淑貞的傢伙帶動的。所以你也不能說晚清沒改革成功,事實上是有,而且還很快,以上的都是十年間的事情,共產黨都沒改革得那麼快吧?
問題是以上的改革,結果就是清朝滅亡。
新政太成功了,反而出事:瓦解清帝國、令各省獨立的是諮議局,搞掉清朝皇帝的正是新軍的袁世凱,現代化的操練與軍備成就了日後的軍閥……清朝改革成功,結果不是救回自己,而是搞死了自己。
改革根本吃力不討好,一方面動搖了自己權力基礎,授權給太多新人,另一方面,又不能滿足那些改革派。
清朝的新政其實改革已很快,但是那些立憲派卻只覺得失望,因為沒他們想像中的快。他們認真做體制內改良的結果,就是失去權力。這反而是德川幕府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因為德川幕府在改革完成前已經被人打爆了。
而實際上,那些立憲派的願望,去到一百年後的今天,都未成立。我們先把中華民國丟到一邊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去到今天,都不是一個憲制國家,因為他們的憲法純粹只是一條空文,根本約束不了政府。清朝做改革的結果是兩面不是人,既得罪守舊派也得罪改革派。
故此,這件事其實是倒果為因,大家以為是維新成功導致日本翻身,維新失敗導致清朝滅亡,但真相可能是相反,是日本明治政府存活下來,所以維新才會被稱為成功。而清朝滅亡,就把理由推給維新失敗,根本就是成王敗寇而已。
如果清朝沒滅亡,袁世凱不是推翻清朝而是守護它,也許清末新政去到今天反而被說成是偉大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