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是一種從就學期間、生活體驗之中不斷的累積,有時想想可笑,沒有受過設計訓練的人,卻在掌管設計呈現。
事實上大眾消費者對於美學的依據,只是依照自己「喜不喜歡」而定;曾經讓我感到最荒謬的一件事,曾經長期配合的公司業務提示「不要做黃色」的封面設計,原因只是過往經驗都賣不好。
背骨精神的我,聽到這句話整個就想挑戰,在下一次的設計,做出了黃色封面設計,但有賣不好嗎?沒有!
我只是把當時熱門的元素排列上去,當然也要依照針對年齡層的狀態去做調整,做了這件事完全並非想證明有多厲害,而是不想要公司有死板的商業認定,而扼殺了其他設計師的想法。
時常賣不好的作品,不代表完全是設計問題,也可能是不符合時局或者功能,或文案與企劃沒有打中人心⋯⋯因素很多,但時常做設計的都要揹黑鍋,尤其那種被修改到走鐘的到底要怪罪於誰?
在社會上存在的色彩,有了既定印象讓人產生分別,甚至產生分裂;不要說政治色彩,連平權、環境議題、性取向、信仰等等,當然這涵蓋到個人與社會之間,需要更有大愛與無私的精神。
想說的很多,但總結想訴說的是「沒有美感的人,無法活在美好的生活中」,無法自行創造也無法體悟五感之中的美。
這世界存在著豐富色彩,如果眼界所見的色彩只有藍或綠、非黑即白,也只能活在那自限的框架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