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地方媽媽365天不購物Day13:如果不用錢,我拿什麼買走你的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計畫實施不到一週,我就破戒了(跪)。
好,事情是這樣的,因為我一直很需要買麵包用的減塑袋,每次買完麵包,我看著那些用過一次即丟的塑膠袋總是很心煩,但是塑膠袋問題留待下篇再說。玫怡做的手工減塑袋正好可以用來裝吐司、法棍這些蘑菇的心頭好,之前常常缺貨,這週玫怡說剛好有貨,我說我馬上去日記商號買!
玫怡說,等一下,妳不是在零購物嗎?
我說對啦,可是買別人創作的東西不算(很心虛)。

消費應該在美好的事物上!?

然後我就目不斜視的帶著蘑菇衝進藍晒圖(這種文創園區真是太可怕了);聊著聊著,就、又給蘑菇買了一條日記商號的台灣水果手帕當圍兜兜(逼逼逼!!!)。
很可愛對嗎?給小孩當圍兜兜就是兩倍可愛!Source: 日記商號臉書
然後走出門沒兩步,就看到我之前一直一直一直超想買很佩服的P.Seven台灣茶香水在隔壁辦展覽!!!

香水絕對、絕對、絕對不是生活必需品!可是我很想支持品牌理念怎麼辦!!??用台灣的茶香作為征服世界的嗅覺武器這超威啊!!!台灣山林的味道、雨的味道、土壤的味道!!!!(已經高潮了吧這位太太)文創就是要做這種方向才對啊!!!!

而且做展覽沒賣出去會很傷心啊!!!!(對我鄉愿)
總之我買了1.5ML(心虛)(默默把計畫再加了10天上去)。(編:那這個計畫到底會有幾天)
回到家看看香水,檢討的心緒如颱風豪雨一樣席捲而來啊。

藝術的價值在哪裡

在一整年不購物的實驗中,我覺得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我是個藝術創作者,我的朋友們多半也是,而我們產出的作品──
藝術,恰巧就是整個社會發展中,最無用、最能代表奢侈的象徵物。
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跳過洞窟藝術那些用蝙蝠便便和泥巴塗鴉出來的野牛不論,人類真正開始創作大型、耗時、精美的藝術,不是靠甚麼靈感一現的天才割耳藝術家,而是靠工匠、工人和奴隸完成的──
沒錯,從埃及金字塔到希臘神廟,到中國的青銅工藝,人類能夠創作美麗的藝品,必須奠基於已經發展成熟的分工社會(尤其是擁有奴隸的社會);越是精美的作品,越需要成本。時間是成本、人力是成本、原物料也是成本,這些在封建君主城邦制度之下(總之就是要有城市出現啦)才能達到的條件,造就我們現在嘖嘖稱奇的古文明美術。
馬雅世界奇觀當然也是。Source: Bjørn Christian Tørrissen@Commons CC BY-SA 3.0
之後藝術史就一路都是錢錢錢了,君主有錢雇用宮廷藝術家蓋凡爾賽宮畫全家福、教宗有錢雇米開朗基羅蓋廣場墓厝、貴族有錢請藝術家畫情婦維納斯、商人有錢請藝術家做個祭壇畫,有事沒事都要藝術家畫個肖像畫,女兒相親也需要畫個肖像畫……一路快轉到當代中國藝術家蔡國強用火藥爆個好幾億出來。
對不起我好像有點跑錯專欄,這邊不是【藝術家的一日廚房】,馬上回神講人話:反正藝術就是奢侈品啦。
有人建議我回歸小國寡民的狀態,就用物質交換的方式來得到我想要的。比方說我用畫交換減塑袋,但是玫怡她可能並不需要畫,卻需要一袋牛番茄,所以我得先去市場跟愛好風雅的店家交換番茄(噢對了,我還得自己準備一個紙袋,不然我就又得到塑膠袋了Orz),再氣喘吁吁的跑回日記商號跟玫怡換減塑袋,為此花掉一個上午的時間,可能還加上油錢(也就是運輸成本)。
噢,金錢就是為了改善這種沒效率的狀態而出現的,通過大家都信任的貨幣,我們可以讓交換過程更有效率。
跑太遠了,讓我們繞回來,藝術是奢侈品,因為藝術不能吃、不能喝、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卻能夠激發人的想像力,讓人離開當下的狀態,進入一個全新的心靈狀態,甚至形成人生態度的象徵。這是我的工作,為此我付出時間與勞力,藝術品的價值是否也如同一般工作產出的物品,有其穩定的價格?
卻又不是,藝術品最為詭譎之處,就是當它進入拍賣場,便淪為一場造神、藝術理論、金錢大亂鬥的祭品。你真的願意拿三億買一堆火藥爆破以後的痕跡?三億元可以換來什麼?可以換三輛跑車(那也是車廠設計工人打造的心血結晶)?可以換育幼院二十年的營運費用?可以換來一條重新清澈的溪流?

生活中,我們都在交換心血

這幾年,其實我一直被這些問題困擾著,作為藝術家,我產出的東西,到底有甚麼用呢?我的職業對社會的意義是甚麼?一杯咖啡、一塊麵包、一碗滷肉飯,我的生活又是與多少人的心血時間交換而來的呢?如果不用金錢,我拿什麼才能換走你的時間?
然後我就突然充滿感~恩~的~心~(音樂下),覺得自己真是活在一個善的循環(妳確定嗎),我用感恩的心和金錢交換了1.5ML的香水、同時也是一群年輕人的時間和燒掉的腦、對台灣文創產業的一份力量。我為此付出了創作的時間、而這又奠基於有人願意用他的時間賺來的錢,來交換我的畫作。
P. Seven 茗香水 - 試管小香PERFUME TESTER,圖片取自官網
世界於是在這些生生不息的交換循環中,開花結果又開花,可能是善的循環,也可能是惡的循環,更多時候是善惡交織難以分解的循環。比方說你買了一杯有機咖啡卻不小心壓榨了做杯蓋的工廠工人。我們都在用金錢買來想要的世界樣貌,每一時每一刻,我們都在打造自己想像的美麗新世界呢。
唉,我知錯了,買了1.5ML的香水卻讓我渺小的腦袋運轉到都要過熱當機了,還是來看看專業的書吧!有點硬又不會太硬的經濟學入門推薦來惹。
  • 《經濟學的世界》,高希均、林祖嘉著;天下文化出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26會員
70內容數
<p>對我來說,我悲傷的時候,最能平復心情的方式就兩種,吃真正的美食,以及看偉大的作品。</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潘家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身為21世紀的人類,我早就喪失了自給自足的能力,不可能真的零購物。我沒有土地可以種田種菜,也不打算帶著兩歲的女兒蘑菇去非法入侵森林。想像在森林中享受獨居、烤橡子當早餐……然後蘑菇就哭著掉下溪了。如果真的去操作大概就是這種慘狀吧。
是這樣的,蘑菇出生兩年來,家中雜物出現了爆炸性的成長,雖然我向來不是以整潔出名,但是連我也覺得忍受不下去了。就在此時,我讀到一本十幾年前的老書《可不可以一年都不買?:365天零購物生活日》……
從〈媽媽的遙控器〉到〈茉莉的最後一天〉,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單元劇都是重磅出擊,每一集都在談母親與兒女的愛恨交纏。但是來到《孔雀》,風向驟轉,開始談造就親子問題的背後兇手──大環境的貧富階
茉莉的最後一天,描述北一女高一生茉莉在富裕完美的家庭長大,某天卻無預警從自家陽台一躍而下。媽媽決定利用最新科技偷窺女兒的記憶,拼湊出女兒自殺的原因。這一集不是我最喜歡的,但是我還是要推薦給大家,而且我還寫了三千多字來推有沒有很煩。
〈貓的孩子〉就我看來,不只是吳曉樂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改編,同時也可以視為對村上春樹《1Q84》的改編。編劇讓父權暴力的兩端在劇中相遇:被家暴的女人與孩子,勾勒出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
蘑菇一天一天長大,需求越來越多了,要陪玩否則就不睡覺,要吃新奇好玩不落俗套的晚飯否則就翻桌,母親的空間隨之被擠壓得越來越小。六月的蘑菇日記很、憂、鬱。
身為21世紀的人類,我早就喪失了自給自足的能力,不可能真的零購物。我沒有土地可以種田種菜,也不打算帶著兩歲的女兒蘑菇去非法入侵森林。想像在森林中享受獨居、烤橡子當早餐……然後蘑菇就哭著掉下溪了。如果真的去操作大概就是這種慘狀吧。
是這樣的,蘑菇出生兩年來,家中雜物出現了爆炸性的成長,雖然我向來不是以整潔出名,但是連我也覺得忍受不下去了。就在此時,我讀到一本十幾年前的老書《可不可以一年都不買?:365天零購物生活日》……
從〈媽媽的遙控器〉到〈茉莉的最後一天〉,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單元劇都是重磅出擊,每一集都在談母親與兒女的愛恨交纏。但是來到《孔雀》,風向驟轉,開始談造就親子問題的背後兇手──大環境的貧富階
茉莉的最後一天,描述北一女高一生茉莉在富裕完美的家庭長大,某天卻無預警從自家陽台一躍而下。媽媽決定利用最新科技偷窺女兒的記憶,拼湊出女兒自殺的原因。這一集不是我最喜歡的,但是我還是要推薦給大家,而且我還寫了三千多字來推有沒有很煩。
〈貓的孩子〉就我看來,不只是吳曉樂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改編,同時也可以視為對村上春樹《1Q84》的改編。編劇讓父權暴力的兩端在劇中相遇:被家暴的女人與孩子,勾勒出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
蘑菇一天一天長大,需求越來越多了,要陪玩否則就不睡覺,要吃新奇好玩不落俗套的晚飯否則就翻桌,母親的空間隨之被擠壓得越來越小。六月的蘑菇日記很、憂、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丟棄浪費嗎 閒而不用浪費嗎 送人浪費嗎 最近突發湧上一波斷捨離動能,環顧空間中一切「屬於我」的東西,是我曾經的喜歡, 但憑心而論很多好久都沒再用了。再放下去,再好的物品也會被時間氧化,美好物品存在的意義我想是物盡其用,就像人就像才能,最好最大的意義是因發揮而這世界有光有熱有愛。 一條顏色活亮好搭又
分享了自己創立品牌的初衷與艱辛的過程。從家庭環境的影響到創業路上的挑戰,作者不斷探索自己的興趣與方向,並最終決定以調香課程為品牌的核心。這個過程充滿了掙扎與成長,同時也映射出追求理想生活的勇氣與堅持。來看看作者在創業過程中的真實心情與所學到的寶貴經驗。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HGuNB3T5q4尋找到適合今天能量的音樂🩷 一份祝福🩷 耳裡傳來一句話 「你(妳)是自己的鑰匙」 今日的禮物是! 意外找到一瓶桂花精油 馬上必需用起來 這是一個提醒! -------------------
Thumbnail
心血來潮穿白衣的今天,一邊做手壓咖啡,一邊把飲料順便餵給衣服喝了,我想這是我付出辛勞的證據吧。(但走在路上自己覺得好尷尬) 前幾週在思考快樂很重要嗎?我有需要快樂嗎?對目前的我來說應該是個重要的衡量基準。所以去了美術社晃晃。 沿著長長的階梯上樓,琳琅滿目的美術用品,我的錢包發出悲鳴聲,心情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參加蘆葦女力所舉辦的創作工作坊的過程,從創作自畫像麻布包到最後的心得感想。透過手工創作的過程,作者重新認識到創作的純粹樂趣,並從創作當中表達出對自我的探索和理解。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男人困境 49 你花的錢是買物質,還是買體驗與經驗?   研究發現,買下物質的人所獲得的快樂感,會比買體驗與經驗的人更快消失。   也就是說,當你買下冰淇淋所獲得的快樂,會比自己製作冰淇淋的體驗還要來的快消失。   所以這並不代表買物質快樂就會消失,而是你對於物質的使用上是以什麼角度來看
開始畫畫後,幾乎都是買圖畫本,直接畫在紙上,但又覺得畫起來沒那麼順,可如果像別人那樣買專門的畫布來畫,沒有多餘的空間再擺放,於是突發奇想,把以前留下來的購物袋,都拿來畫,大部份的袋子都是不織布的材質,畫完我也會拿來裝東西,只是不織布沒那麼堅韌,有個袋子就這麼破了 就這樣丟掉,又有點可惜,便去大創找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今天來聊一聊「手作商品為什麼這麼高單價!?」 有沒有人逛市集都覺得東西很美價錢卻令人猶豫? 或是逛完攤位還是決定買吃的比較有滿足感? 老實說在沒開始玩手作前我也是這麼想的, 這張照片是在乾燥中尚未上色的麵包孩子們, 腦中浮現想要的是有明顯階層、微微彎曲、又不要太瘦也不要太胖的可頌麵包。 這樣拿到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丟棄浪費嗎 閒而不用浪費嗎 送人浪費嗎 最近突發湧上一波斷捨離動能,環顧空間中一切「屬於我」的東西,是我曾經的喜歡, 但憑心而論很多好久都沒再用了。再放下去,再好的物品也會被時間氧化,美好物品存在的意義我想是物盡其用,就像人就像才能,最好最大的意義是因發揮而這世界有光有熱有愛。 一條顏色活亮好搭又
分享了自己創立品牌的初衷與艱辛的過程。從家庭環境的影響到創業路上的挑戰,作者不斷探索自己的興趣與方向,並最終決定以調香課程為品牌的核心。這個過程充滿了掙扎與成長,同時也映射出追求理想生活的勇氣與堅持。來看看作者在創業過程中的真實心情與所學到的寶貴經驗。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HGuNB3T5q4尋找到適合今天能量的音樂🩷 一份祝福🩷 耳裡傳來一句話 「你(妳)是自己的鑰匙」 今日的禮物是! 意外找到一瓶桂花精油 馬上必需用起來 這是一個提醒! -------------------
Thumbnail
心血來潮穿白衣的今天,一邊做手壓咖啡,一邊把飲料順便餵給衣服喝了,我想這是我付出辛勞的證據吧。(但走在路上自己覺得好尷尬) 前幾週在思考快樂很重要嗎?我有需要快樂嗎?對目前的我來說應該是個重要的衡量基準。所以去了美術社晃晃。 沿著長長的階梯上樓,琳琅滿目的美術用品,我的錢包發出悲鳴聲,心情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參加蘆葦女力所舉辦的創作工作坊的過程,從創作自畫像麻布包到最後的心得感想。透過手工創作的過程,作者重新認識到創作的純粹樂趣,並從創作當中表達出對自我的探索和理解。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男人困境 49 你花的錢是買物質,還是買體驗與經驗?   研究發現,買下物質的人所獲得的快樂感,會比買體驗與經驗的人更快消失。   也就是說,當你買下冰淇淋所獲得的快樂,會比自己製作冰淇淋的體驗還要來的快消失。   所以這並不代表買物質快樂就會消失,而是你對於物質的使用上是以什麼角度來看
開始畫畫後,幾乎都是買圖畫本,直接畫在紙上,但又覺得畫起來沒那麼順,可如果像別人那樣買專門的畫布來畫,沒有多餘的空間再擺放,於是突發奇想,把以前留下來的購物袋,都拿來畫,大部份的袋子都是不織布的材質,畫完我也會拿來裝東西,只是不織布沒那麼堅韌,有個袋子就這麼破了 就這樣丟掉,又有點可惜,便去大創找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今天來聊一聊「手作商品為什麼這麼高單價!?」 有沒有人逛市集都覺得東西很美價錢卻令人猶豫? 或是逛完攤位還是決定買吃的比較有滿足感? 老實說在沒開始玩手作前我也是這麼想的, 這張照片是在乾燥中尚未上色的麵包孩子們, 腦中浮現想要的是有明顯階層、微微彎曲、又不要太瘦也不要太胖的可頌麵包。 這樣拿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