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2|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在京都Nine Hours的一晚:「效率」、「專注」、「準備明天」的旅館設計

京都的Nine Hours分店
京都的Nine Hours分店
可能大家都聽過Nine Hours,畢竟視覺上的設計能引人關注並製造話題,但跟實際體驗又可能另一回事,所以你看到受到矚目的旅館,在訂房網站中的評價倒一般,最佳的通常知名度不高。
但是喜愛「旅館考現學」的我,還是覺得要看看,所以抽了一晚來體驗。我想知道,Nine Hours有否過度設計?也就是說,只著眼視覺的美感,而欠缺實際用途,對使用者也沒有帶來價值。
有此疑問源於兩年前於馬來西亞怡保Container Hotel的體驗。它的床位設計特別,但實際體驗上還是有很多問題,且欠缺交流氣氛、員工態度為人詬病,結果由視覺上所吸引帶著期待去入住的旅館,最終讓人失望而去。讓我明白到,沒有設計的旅館並非沒有優勢,因為老闆和員工的理念、熱誠、考慮住客的需要,客人反而覺得他們找到一個感親切的地方,至少讓人回味,甚至還想再去住。
儲物櫃鑰匙咭,背面有QR Code
Nine Hours和Container Hotel Ipoh兩者共通的地方是在興建甚至策劃這個系列的旅館或品牌時,都有經過一系列的設計,當中最讓人留意的是各種視覺設計:包括標誌、用色、床位的設施等,在視覺上讓旅館看起來有美感,但其設計有沒有內涵、有沒有反映旅館的理念?員工的作風有沒有呼應品牌和旅館設計理念?住客最終只是在網上打了卡,還是帶著旅途難忘的回憶而去?
Container Hotel Ipoh當時視覺上傾向簡約的黑色,部分床位可看少許街景、有自然光透進去,是讓我欣賞的地方。但就僅此而已。
Nine Hours是一座可以住的設計博物館,還是為客人住得好而設計的旅館?

旅館設計由選擇服務對象開始

在官方網頁中,Nine Hours提出了「九小時」的概念:一小時洗澡、七小時睡眠、一小時梳洗裝身出門。不論你是否同意這種生活方式,這已經是一種理念。他們想把這種生活方式,套用於短暫停留的住客,例如只在一個城市停留一晚的、出差只留一晚的、加班到晚上趕不及尾班車的、翌日一大清早趕很早飛機而需要在機場附近稍後休息的。雖然旅館沒有拒絕在上述所說以外的客人(如連續住幾天),但有說明連續幾天入住需要早上10至12點離開旅館。設定服務的對象,然後再選址和設計,是建立旅館的一個好開始!

當納入流程的概念後⋯⋯

旅館最讓人吸引的是雪白的風格,在地上和牆上加上十分清晰的指示。一般人可能認為簡約、有風格,但在於引導而不迷失,也不浪費時間。當然白色最難保養,所以很多地方都不是變黑,就是發黃。不過當你由雪白的大堂,到灰色的儲物空間,到黑色的睡覺空間,就明白這是由顏色引領自己培養作息的過程。
我也看到設計者很重視入住流程,就像工作有流程般,這是其他旅館未必有的,我不按次序也沒問題。這裡需要依次序。首先是辦理入住手續,獲取鑰匙後,第一件事不是去床位,而是去儲物室和梳洗的樓層,把行李放在自己的櫃裡,毛巾、睡衣褲、牙膏牙刷也在裡面。因為旅館不許客人把行李放在睡覺的房間中。
個人物品與個人作息空間分間,或帶來不便,卻不是沒好處:
  • 睡覺空間整潔了,不像其他hostel有行李亂放、阻礙通道的問題。
  • 最早中午12:00開放check in,讓旅客可以早上出發乘車前來,中午已經完成一切入住手續並放行李立即去玩,玩到夠了才回來。一般旅館看運氣,大多都要先放行李(某個位置,可以只是公共空間容易被他人取走,可能是櫃位後面,突然要拿行李的東西時須要問員工十分麻煩),要在辦公時間完結前回來辦理入住手續。
  • 儲物櫃跟浴室同一層,但與睡覺層隔開。那麼毛巾、牙齒等放在櫃裡最方便。工作、觀光回來最省力的方式就是先乖乖去儲物櫃拿毛巾洗澡和刷牙,然後到床位好好休息。

不同樓層,不同功能:同一時間,做一件事

每一層都有它的功能,如一樓作為交流、工作、飲食空間;另外劃分一層作為個人梳洗、沐浴、擺放行李的空間;個人膠囊理應是睡覺空間,因為住客大部分隨身物品都放在另一層,當然可以把電腦、手機、平板帶來自己的空間,但是只有暗淡的黃燈光,沒有衣架、桌子,所以這個設計空間,無疑鼓勵住客盡可能休息,就算帶電腦,都不能像日間重度工作。因此,愈是接近睡眠時間,愈應最多只做輕鬆的事情。

膠囊床位只有一個目的:充足的睡眠,為明天做最好準備!

在旅館看到的床位,有充電、儲物櫃、衣架、枱燈等,細小空間已供應一切所需,但在Nine Hours的體驗,我的看法是:這主要是培養睡眠的空間。所以膠囊內的燈光是柔和燈光,有兩個亮度可選擇,但整體而言都偏暗。
重點是床頭的裝置:要先設定翌日起床時間,睡眠時按Sleep掣,燈光會慢慢的調暗,最後完全熄滅。到所設定的起床時間,不會有鬧鐘響把人嚇醒嚇死,而是慢慢調光,到最亮的白光,就像日間有太陽射進來,人就會自然醒。
像在太空艙的床位
床頭的沒有響鬧的提醒起床裝置
沒懷著太大期望,只是想一試。我覺得Nine Hours還是能做到他們在網站所說的概念:對於十分短暫的停留,這類旅館十分重要!不只是下塌的住所,還有為翌日的行程做好精神上的準備。
  • 當你在一個城市觀光,本來即日來回但不想太趕而臨時留下來,這裡基本上可以walk in,同時也有毛巾、睡衣等提供。這樣可以有充足的休息,包括睡眠時間。即日來回,可能考慮車程而須及早回家,也可能回家時間太晚,又晚了睡覺。
  • 如果是兩日一夜的小旅行,那麼早上出發,中午check in,放下行李即可開始行程,玩到累才回去。旅館設計也很快讓人投入睡夢中。
  • 出差、趕不及尾班車,對住的要求不高,除了能夠有充足的睡眠,精神和體力翌日一早得以恢復,以應付繁重的工作。
因此,我最欣賞的是旅館設計著重睡眠的重要性。
同時,有旅客是不適合這裡的:
  • 連續幾天的行程:因為旅館規定住客10:00前離開建築物(即一樓都不能坐),最早12:00才能回來。是我的話,如果住幾天,即使每天都很早出遊,也想起床和外出時間不受這規定影響,甚至可以有彈性的空間。
  • 同樣道理,想留在旅館而不出外的人也不適合。
  • 不適合行李太多的(海外)旅客:儲物櫃是很大,但行李箱20吋已是極限。
若問我會不會推薦這裡,我只能說純粹找一晚體驗和了解這類設計是沒問題;或翌日需要趕非常早的航機且機場有Nine Hours,反而不鼓勵睡在機場了。一般幾天旅行即使行李不多,我覺得hostel或酒店比較適合。

後記

我的繪本記錄
這次我排在京都最後一晚體驗這個旅館,所以觀光也差不多完成了,吃了晚餐就回旅館,先好好洗澡(平常多先滑手機一會),然後從儲物櫃中帶手帳和手機到膠囊寫生才睡覺。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