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臺文天文臺】盞彧:試問誰還未發聲──李雙澤〈終戰の賠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藏品/「李双澤紀念會」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個藏品】
  當殖民者離開,過去處於「文明」弱勢地位的殖民地,是否就能開始擁有自身的歷史記憶、開始擁抱屬於自我的生活?遍覽全世界那些脫離殖民者掌握的國族所經歷的歷史後,恐怕你會發現答案不只是否定的,甚至是荒謬的。
  1978年1月,一篇刊於《台灣文藝》革新號第四期的中篇小說〈終戰の賠償〉,以兩萬字的篇幅,構築了一場牽連日本人、菲律賓人、華僑、臺籍日本兵等眾多異國角色,如何利用歷史的錯亂串演出的騙局。這篇小說生動揭露出:在二戰結束後的殖民地獨立風潮中,弱小國族在帝國強權霸凌下的悲哀,並沒有就此如同主流思考想像的好轉,反而是更加扭曲變形。強烈的文學性與不畏戒嚴氛圍下的被殖民歷史反思,使得這篇小說榮獲了當年的吳濁流文學獎。
  而這篇小說就如同作者鮮明的才華與主張一樣──勇於反思「自我是什麼」、並親自嘗試如何「實踐現實」。他的作品、他的主張、他的嬉笑怒罵與努力,放諸今日,仍可與這塊他深深關懷的島嶼反思與同行,他是臺灣民歌運動的催生者──李雙澤。

我們的歌是青春的火焰,是豐收的大合唱
  提起「李雙澤」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的記憶,會從一個可口可樂瓶開始喚醒。臺灣歷史上曾經有過那樣一個人,他編輯、他寫作、他攝影也繪畫、他填詞並演唱,他曾經窮盡自己的努力,來回答他對島嶼上的人們所發出的叩問──「請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裡?」
  1976年12月3日,淡江文理學院(後改制為淡江大學)舉辦了西洋民謠演唱會,其中一位原訂的表演者──三十年後以專輯《匆匆》入圍金曲獎最佳作曲、最佳作詞、最佳年度歌曲等六個獎項的歌手──胡德夫,因為前一夜與人打架負傷,臨時委由其友人代打上場。該友人上場首先演唱了〈Blowing in the Wind〉。這首自1962年由Bob Dylan創作的歌曲,挾帶著反戰與包容的自由精神,迅速感染了整個美國社會,進而伴隨著世界各地風起雲湧的學潮而廣為傳頌,在當時亦是臺灣學子習以為常的美國流行歌。當他演唱完畢,他突然舉起了──那也是當時臺灣大學生所熟悉的──一個可口可樂瓶,接著大聲詢問全場:「我從菲律賓到臺灣到美國到西班牙,我看見人們都在喝可口可樂,聽見人們都在唱Bob Dylan,請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裡?」
  誰也沒想到,這個當時在噓聲四起的現場中演唱著〈補破網〉、〈望春風〉、〈國父紀念歌〉等國臺語歌曲後下台的年輕人──李雙澤,不僅在這個提問後開啟了自身與周遭親友「要寫出自己的歌來唱」的決心,也意外促成不久後在淡江校刊上,一系列關於「歌從哪裡來」的文章陸續發表,論戰不歇,史稱「淡江事件」。
  這股意外發酵的能量被視為是催生出「臺灣校園民歌運動」的關鍵,「回歸現實」、「凝視鄉土」的文化認同意識,就此伴隨著人民的歌聲、結合著同時代在全世界熾烈發展的左翼關懷,化作黎明前夕的其中一股重要浪潮,將臺灣推向歷史的轉捩點。此後不到一年,李雙澤努力創作了一系列歌曲,其中,以臺灣前輩詩人陳秀喜及其摯友蔣勳的詩作,所改編完成的〈美麗島〉與〈少年中國〉,竟同時在日後因為內容涉及「臺獨」與「親共」而遭當局查禁。明明是基於對同一塊土地(臺灣)的關懷,卻同時涉入兩個截然對立的意識形態,如果李雙澤來得及知道,恐怕會利用他的創作才華,作出更高銳度的詰問吧。可惜的是,就在「淡江事件」的隔年(1977)九月,熱愛游泳的李雙澤在淡水海邊為救溺水者而不幸溺斃,得年二十八歲。
從他的小說、繪畫、歌曲中,都能看見他對於不同文化、階級、種族下生活的人民,有著細膩生動又深刻反省的觀察。
(藏品/「李双澤紀念會」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四個月後,《台灣文藝》刊出了其遺作〈終戰の賠償〉。身為菲律賓華僑的李雙澤,在中學起來到臺灣,大學肄業後周遊了美國、西班牙等地,從他的小說、繪畫、歌曲中,都能看見他對於不同文化、階級、種族下生活的人民,有著細膩生動又深刻反省的觀察。〈終戰の賠償〉中,身為華僑導遊的「我」設計出了一個「終戰賠償の松田義一專案」,企圖找人假冒二戰時戰死菲律賓的日本軍官松田義一與菲國女子瑪麗亞的兒子,以誆騙終戰二十年後來到菲律賓悼念並尋孫的松田義一的母親,藉此讓二戰時被迫上戰場的「臺灣軍伕」得到來自日本人的「賠償」,以個人之力實現「轉型正義」。但隨著歷史記憶透過愈來愈多的角色描述下被層層揭開,我們很快就發現,比「詭計」更險惡的,是在「霸權」蹂躪下而扭曲的人性。主角「我」為弄假而求真,在找尋松田親生兒子與替代者的過程中,意外摸索出了松田義一其人其死遠非其義弟施清泉所描述的慷慨壯烈,大義凜然的言語背後是充滿謊言與偽裝。到最後,這場操弄著記憶的騙局,亦在倚靠強權維生的施清泉橫加插手後灰飛煙滅。再多的真相與真實,都在權力與其既得利益下沉沒。
  小說中用中文音譯了許多閩南話、英文、日語、馬尼拉方言等的詞彙,突出了這群橫跨中美菲日臺等國籍身分甚至相互重疊的角色,然而他們雖各自有其面目聲音,但是對於自己的身分卻個個身不由己,幾乎每個人的身上都擁有一定程度的偽裝,並漸漸伴隨著生活習以為常,於是就在殖民與炮火的灰燼中,人們失去了對「自己」與「自己人」的面貌記憶,並在社會的各個階層裡「流浪」。這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份,延續了終戰後未曾解除的暴力,鞏固著新的霸權及其既得利益者所鋪設的階級。
  戰後看似脫離了「殖民」統治,但在大歷史的帷幕下,小人物的真實與聲音顯得破碎而渺茫,不斷隨政軍情勢無情轉換的身,竟比有意編織出的騙局更加交錯迷亂。他們是何人、如今身屬何處、將來又要通往何方?李雙澤透過菲律賓在戰爭期間受美日殖民的歷史,刻劃出在國與國的暴力下,個體人物無法探知自身過去與未來的悲哀。而在〈終戰の賠償〉發表的當下,同樣受過殖民統治,同時又身陷戒嚴禁錮的臺灣人,又該如何面對與反省自身認同建構的問題呢?也許我們可以在臺灣民歌運動後至今的那些歌聲裡看出一些軌跡。
  距離李雙澤鼓吹「唱我們的歌」至今已逾半世紀,眾聲喧嘩的臺灣社會裡,是否每個人心中都已經擁有「我們的歌」,已經可以自由地呼吸我們的歷史記憶、發出我們想要追尋自我的聲音?也許這樣的迷惑,永遠都不該有唯一答案,但無可否認的,因為有了李雙澤的存在,我們知道了歷經這樣的叩問後,都將使「我們」這個想像的共同體更加勇敢。不論歷史轉動朝向何處,只要我們還能言說、還能歌唱,我們就能擁有自我的靈魂與文化,有些東西,有些力量,就能由此不斷傳遞下去。
終戰後未曾解除的暴力,鞏固著新的霸權及其既得利益者所鋪設的階級。
(藏品/「李双澤紀念會」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嗨,雙澤,謝謝你曾經為這些事情努力過。你知道嗎,唱我們的歌,已經不用再是一件會被噓的事情囉。也許還是會痛會跌撞,但我們已經是可以用大聲歌唱來包容與反抗的時代了。」
現在是彼一工 勇敢的臺灣人

★ 作家小傳
李雙澤(1949-1977),淡江文理學院數學系畢業。曾任《明日世界》雜誌編輯,1975、6年先後到西班牙及美國學畫,1977年赴菲律賓旅遊之後返臺,是年在淡水海邊因救人而溺斃。
李雙澤創作文類以小說、報導文學為主。對於鄉土和時代有很深的感受,作品呈現樸素寫實的風格與民族主義的思想。創作過〈美麗島〉及〈少年中國〉等歌曲,與胡德夫等共同致力推動民歌風氣,為臺灣現代民歌和人文覺醒運動,注入一股重要力量。
★延伸閱讀
★觀測員簡介
盞彧 清華臺文所碩士生。嗜妖怪、小說與小說的技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少女時代到Twice,再到防彈少年團,近十年的台灣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韓流旋風(最近高雄的韓流不算)。不過,你知道韓流早在1930年代就來過台灣嗎?這回要介紹的,就是日本時代的當紅現代舞蹈家崔承喜到台灣巡演的證明。崔承喜有多紅?她不僅被譽為「半島の舞姬」、「朝鮮の舞姬」,後來更有「世界の舞姬」之稱。
現在台大有四成多的女大學生,「女學生」已非大學裡的稀有物種。但在日治時期可不是如此,儘管1920年代後,台灣出現了多所「高女」,但真正的女性高等教育,那還是男人的事。直到1944年,史學科的張美惠和另外兩位台籍女學生一同進入帝國大學。成為第一批帝大的台籍女性本科生,就此寫下台灣女性在帝大的傳奇。
在國立臺灣文學館所收藏的洪棄生相關文物中,這套《寄鶴齋詩矕》未必是最稀有、擁有最高價值的藏品。但有趣的是,這套書曾在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的〈殖民地之旅〉中登場,在佐藤春夫訪問台灣的過程中,巧妙地見證了一段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複雜關係——而那或許稱得上是眾多臺日關係當中的重要縮影之一。
某天,你突然想:「來讀李魁賢吧!」於是在圖書館的館藏搜尋列鍵入詩人的名字,但奇怪的是,在一串詩集、譯詩、散文集裡頭,你還找到了《國際專利制度》和《世界專利制度要略》,而在臺灣文學館的藏品中,還有一把「採收洋菇用剪刀」,這把特殊的剪刀,也是詩人的「作品」,標誌了他的另一個身分:發明家李魁賢。
在沒有網路的時代中,一方報紙、一本雜誌,很可能就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最重要的管道了。只不過,在被殖民的情況下,報業受到官方掌控,臺灣人的思想和眼界,等同於受到控制。在這種時候,臺灣人自己的報紙,就顯得格外重要。而《臺灣新民報》,就是臺灣人建構自己、認識自己的重要里程碑。
近來,「正名運動」甚囂塵上,在《使琉球錄》當中也有一場關於「正名」的紀錄,不過這個被正名的東西有點特別,不是球隊、不是國家名稱,而是「沖繩麵(沖縄そば,okinawa soba)」。
從少女時代到Twice,再到防彈少年團,近十年的台灣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韓流旋風(最近高雄的韓流不算)。不過,你知道韓流早在1930年代就來過台灣嗎?這回要介紹的,就是日本時代的當紅現代舞蹈家崔承喜到台灣巡演的證明。崔承喜有多紅?她不僅被譽為「半島の舞姬」、「朝鮮の舞姬」,後來更有「世界の舞姬」之稱。
現在台大有四成多的女大學生,「女學生」已非大學裡的稀有物種。但在日治時期可不是如此,儘管1920年代後,台灣出現了多所「高女」,但真正的女性高等教育,那還是男人的事。直到1944年,史學科的張美惠和另外兩位台籍女學生一同進入帝國大學。成為第一批帝大的台籍女性本科生,就此寫下台灣女性在帝大的傳奇。
在國立臺灣文學館所收藏的洪棄生相關文物中,這套《寄鶴齋詩矕》未必是最稀有、擁有最高價值的藏品。但有趣的是,這套書曾在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的〈殖民地之旅〉中登場,在佐藤春夫訪問台灣的過程中,巧妙地見證了一段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複雜關係——而那或許稱得上是眾多臺日關係當中的重要縮影之一。
某天,你突然想:「來讀李魁賢吧!」於是在圖書館的館藏搜尋列鍵入詩人的名字,但奇怪的是,在一串詩集、譯詩、散文集裡頭,你還找到了《國際專利制度》和《世界專利制度要略》,而在臺灣文學館的藏品中,還有一把「採收洋菇用剪刀」,這把特殊的剪刀,也是詩人的「作品」,標誌了他的另一個身分:發明家李魁賢。
在沒有網路的時代中,一方報紙、一本雜誌,很可能就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最重要的管道了。只不過,在被殖民的情況下,報業受到官方掌控,臺灣人的思想和眼界,等同於受到控制。在這種時候,臺灣人自己的報紙,就顯得格外重要。而《臺灣新民報》,就是臺灣人建構自己、認識自己的重要里程碑。
近來,「正名運動」甚囂塵上,在《使琉球錄》當中也有一場關於「正名」的紀錄,不過這個被正名的東西有點特別,不是球隊、不是國家名稱,而是「沖繩麵(沖縄そば,okinawa soba)」。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台灣討論「現代詩」,討論的往往是「華文現代詩」,從而忽略了許多優秀的本土語言詩學實踐。閱讀黃明峯的《所在》,彷彿在聽作者娓娓道來一則則故事,同時領會許多具有新意的語言和形式;而閱讀杜信龍的《苦慼》,則像是遍覽作者內心對於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感受,情感的展現非常豐沛,承接了以往台文詩的美學特質。
Thumbnail
旅居台東30天|關於山 坐公車經過鹿野到關山,行駛在山裡面很漂亮壯闊~看到很多條溪正值乾枯期,河床都很廣,如果有水就很美了。
Thumbnail
【只會看影片就是不會看書的人】:你要推廣閱讀風氣,你要首先讓書人見人愛,而不是把喜歡他的人都推走啊 【只會整天抱怨為什麼大政府爸爸不給他ubi的人】:你要推廣____(自行代入),你要首先讓人有生存的尊嚴啊,不是強迫人類去職場勞動啊 都同一副嘴臉是你要檢討,不是正常人要檢討。活該
Thumbnail
〈綠島小夜曲〉其實寫的是臺灣島。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大學畢業其實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學習階段結束,對於還需要時間探索的人來說,它更像是一個港口,我們只是要從這裡航向大海,在抵達下一個停靠站之前,你想要漂流,或是想要遵循航線往前,都沒有問題。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要為你自己想要活出的人生負責。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林秋離是一位傳奇的華語歌詞作家,在華語音樂界擁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透過他的才華與寫意,為許多知名歌手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歌曲。此文章介紹了林秋離所創作的多首經典名曲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對華語音樂界的貢獻。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台灣討論「現代詩」,討論的往往是「華文現代詩」,從而忽略了許多優秀的本土語言詩學實踐。閱讀黃明峯的《所在》,彷彿在聽作者娓娓道來一則則故事,同時領會許多具有新意的語言和形式;而閱讀杜信龍的《苦慼》,則像是遍覽作者內心對於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感受,情感的展現非常豐沛,承接了以往台文詩的美學特質。
Thumbnail
旅居台東30天|關於山 坐公車經過鹿野到關山,行駛在山裡面很漂亮壯闊~看到很多條溪正值乾枯期,河床都很廣,如果有水就很美了。
Thumbnail
【只會看影片就是不會看書的人】:你要推廣閱讀風氣,你要首先讓書人見人愛,而不是把喜歡他的人都推走啊 【只會整天抱怨為什麼大政府爸爸不給他ubi的人】:你要推廣____(自行代入),你要首先讓人有生存的尊嚴啊,不是強迫人類去職場勞動啊 都同一副嘴臉是你要檢討,不是正常人要檢討。活該
Thumbnail
〈綠島小夜曲〉其實寫的是臺灣島。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大學畢業其實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學習階段結束,對於還需要時間探索的人來說,它更像是一個港口,我們只是要從這裡航向大海,在抵達下一個停靠站之前,你想要漂流,或是想要遵循航線往前,都沒有問題。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要為你自己想要活出的人生負責。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林秋離是一位傳奇的華語歌詞作家,在華語音樂界擁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透過他的才華與寫意,為許多知名歌手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歌曲。此文章介紹了林秋離所創作的多首經典名曲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對華語音樂界的貢獻。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