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立憲也是算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清王朝避免覆滅的最後一次努力。當時,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取勝,主張像日本一樣搞君主立憲的呼聲高漲。但最後還是失敗了。
以前,人們對清末立憲失敗了,並不感到有什麼惋惜;但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後,現在人們開始為此感到惋惜。於是出現一種說法,認為假設當時清廷推出的內閣漢人占多數,君主立憲就能搞成。理由是當時設立的內閣中,絕大多數是滿清皇族或貴族, 13個大臣之中,僅有4個漢人,蒙古旗人1個;滿人8個,而其中皇族又占了5個,當時都稱它為「皇族內閣」。於是漢人立憲派對此很不滿意,革命黨更不用說了,都認為清廷沒有誠意。於是促使立憲派倒向革命党,導致立憲失敗和加速了清朝統治的崩潰。
但我認為這個歷史假設缺乏必要的論證。首先,不能從「皇族內閣」失敗了,推導出「漢人內閣」就一定能成功。假設清廷推出的內閣是漢人為主,也仍然可能會把宣統廢了,搞共和;或者掌握實權的袁世凱之流復辟帝制。總之,最終還是靠實力和權力集中,不能遵守信用和保持權力分享。
清廷退位,民國承諾《清室優待條件》,溥儀可以住在紫禁城。最後還是被馮玉祥趕出去了。同樣道理,當漢人勢力大了後,還要不要個沒有什麼權力的滿清君主,本人嚴重懷疑。
或有人說,溥儀復辟違約在先。其實復辟這事跟溥儀沒多大關係。張勳復辟一干主謀多是漢人。領頭的張勳和他的部隊是漢人,一幫子唆使幫襯的也以漢人為主,康有為,劉廷琛等。他們執意恭請溥儀重新當皇上,溥儀能怎麼辦?堅辭不受?能行嗎?不如順水推舟。要說違約,主要責任也在不在溥儀身上。
其次,也不能以「皇族內閣」,就認為清廷沒有誠意搞君主立憲。總之,架子搭起來了。只要「皇族內閣」能做到與君主分享權力,那又有多大關係呢?就是「君主立憲制」。目的是建立「君主立憲制」,至於內閣是漢人多還是滿人多,不那麼重要。是漢人還是滿人並不能說明誰更公正和廉明,更有能力和威望。而應該以公正、廉明、能力和威望等標準來衡量清廷推出的人選是否合適。當然,需要建立和進一步完善內閣人員的產生制度。
其實立憲派和革命黨一樣,真正在乎的是權力。「皇族內閣」正好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奪取權力的藉口和理由。實際上,清廷當時是有誠意的,它已經很弱勢了。這時候為了保住既有利益,是願意妥協的。中國的事情往往就是這樣,自己弱小的時候才肯妥協讓步,但在強大時或變得強大了,就不願妥協讓步了。
理論上,中國搞「君主立憲」就不能成功。一般而言,「君主立憲制」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民族單一;二國家小;三君權神授。現有的君主立憲制國家都滿足這三個條件。日本天皇自帶神性,被日本人認為是天照大神的後代,而天照大神是日本神道教中最崇高的神。歐洲君主則要被基督教會承認才具有合法性。教會即限制了君權又保護了君權。在日本和歐洲君主制國家,即便貴族或大名的權勢超過了天皇或君主,也無法取代天皇或君主。所以,日本天皇能夠萬世一系;而歐洲的君主承襲也非常穩定。
而中國顯然不滿足前兩個條件。而且,中國的皇帝或最高權力者被認為是「天子」,由天授命。但「天命」本身則需要由實力來證實。所謂前朝「命數已盡」與新朝「天命所歸」是由實力來判定的。所以,中國的「君」一定會是「實君」和「強君」,「虛君」和「弱君」立不住;也沒有價值,不能給國民提供一種超越世俗的精神寄託。三個條件都不滿足,當然搞不成。
2018年12月21日
江上小堂
不一樣的角度!關注現實,追究歷史,探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