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分想: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吳曉樂
【好書分想】系列,希望將更多好書的idea分享給大家之外,也可以帶入不同的思考與想法,歡迎訂閱給予一個鼓勵唷!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大概是距離公視拍這部戲很久以前,很多人還不知道這本書的時候,曾經讓我非常的觸動,也許因為我跟她一樣,我們最多的時間都是在與孩子相處,觀察孩子周遭的生活。
曉樂的文筆細膩,我常常在她的文章下看到許多身為老師的為難與憂愁,比起把她當作一本小說,我更相信這些都是真實發生在社會上的小縮影,無法說出於口的孩子們,還有焦慮卻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家長,我們成為集體在這個教育政策下慌亂的一個世代。婚姻的失衡、高學歷無法孩子選擇的未來的爸媽、以及被社會定型的孩子,彷彿每天一睜開一眼睛就看的到已經被描述好的未來。
我回想起我剛開始跟曉樂在書裡一樣的大的時候,曾經聽過的一個故事。故事裡的媽媽告訴家教老師,這個孩子有身體上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無法去補習班,這個媽媽對於請家教非常有經驗,如何算錢,如何讓家教照她的方式教學,都頗有章法。她希望老師上課的時候去翻他孩子的書包,因為他會說謊說沒有功課。有天老師忍不住問媽媽,為什麼媽媽知道他說謊不直接跟他面對面講開呢?告訴他媽媽知道這件事情。媽媽則回覆我不想打壞與孩子的關係。所以,讓家教老師去做這件事情。
當年的家教老師,雖然年輕也毫無經驗第一次遇到這件事情,但他卻也無法去翻孩子的書包,身為老師覺得孩子也許要尊重的看法,而他直接的告知孩子這件事情請他配合把功課拿出來。事隔多年,聽到這件事情的我在思考如何可以去處理這件事情。家長有心結,而孩子有抗拒,而老師卻束手無策,當老師更努力地想跟孩子聊天,卻更感覺孩子努力的抗拒,或是說,抗拒這一切。
老師說上課了一陣子沒多久後,平常上課時都會有段時間跟學生聊一下跟他們培養感情,希望能多讓跟他親近的同時,媽媽跟老師說上課開始每堂要錄音。她的說法是說因為曾經有過其他家教來對了孩子說一些奇怪的話,所以她需要家教每堂錄音。後來想當然的,老師跟孩子之間除了課業外再也沒有對話。(試想哪個青少年期的孩子會想被媽媽錄音阿!?)
所以當我看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公視拍出的小說文章中”茉莉的最後一天”,媽媽每天在房間監看孩子在房間的一舉一動時,我突然渾身顫慄,因為我想起了那個學生。而當年的老師,也才是個大學生,也無法看出媽媽這些行為背後的無助,要多無助卻又焦慮如此的媽媽,想要了解孩子上課的狀況,卻無法從孩子的口中得到一切,然後變成隱性的控制,維持一種表面和諧,卻非常脆弱的親子關係。
經過了教學的這些年,我開始讀心理學的書。用薩提爾的冰山理論,開始讓我去看自己的內心,所說出來的話,做出的行為,幫助我在教學上所遇到的許多困難。
取自: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李崇建老師一書內圖
分析故事中的媽媽做出的行為,是為了和諧為了避免與孩子發生爭吵。但是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她為什麼害怕爭吵呢?藏在拒絕溝通下面的冰山,是因為無力感、沒自信處理與孩子的衝突、還是什麼未知的情緒或過往的回憶?在她試圖跟孩子聊天卻被孩子冷淡或是拒絕溝通的時候,她選擇做出的對應方式是”錄音”或是”請家教翻他書包”,這些背後的作法,又是為了什麼呢?媽媽絕對如此地想要了解孩子,所以才努力的想要用這些方式,去”幫助”她的孩子,而面對這樣的媽媽動作,孩子擁有的會不會是一顆無法被信任的心?而造成了更嚴重的惡性循環。
故事中的大學生什麼都不懂,但他說理解孩子跟家長都充滿了無奈,包含他自己。而且就像曉樂在書中說的「到頭來,我們也只是家教老師而已。」而我看這本書時,感受到曉樂在書中的想法跟我不謀而合,她選擇記錄起了這些故事,而我沒有選擇,這些孩子讓我走上了這一條需要理解的路。

如果你看完我的分享對於書有更多想要的了解冰山對話可以參考李崇建老師一書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以好奇的姿態,理解你的內在冰山,探索自己,連結他人(書+有聲CD兩片)】
而曉樂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如果你沒有看過影集,我強烈建議你先看書。書的溫婉描述的無奈跟我們在看影片中具有科幻的感受不同,我看了很多人的評論覺得這本書是在批判父母,但我想表達的,如果我們能多藉由不同眼光去了解孩子,就能有機會創造出更多對話。
如果你有興趣了解用家教的眼光認識孩子所面對的世界,你可以參考吳曉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博客來購買連結。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個喜歡鼓勵我,我每天都超級忙碌,上課教課備課創業,但是我還是非常想寫,寫我與孩子的故事。別忘了追蹤我唷 :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海星,是一個改變我一生的孩子。如果沒有海星,我也許現在不會在當老師,曾經對孩子非常沒有耐心的我,在我遇到許多孩子之後默默的被他們改變了。而現在的我面對許多孩子,閱讀障礙、亞斯的孩子、注意力缺失,我卻可
海星,是一個改變我一生的孩子。如果沒有海星,我也許現在不會在當老師,曾經對孩子非常沒有耐心的我,在我遇到許多孩子之後默默的被他們改變了。而現在的我面對許多孩子,閱讀障礙、亞斯的孩子、注意力缺失,我卻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生活中感到混亂的你是否經常面臨情緒失控、自我懷疑的問題?許多人在奢侈品的誘惑與食慾中迷失,《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將幫助你找到自律的力量。書中通過作者的小野自身經歷,揭示了真正自由的定義: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懂得剋制。只要你能透過自我管理釐清生活中的瑣碎,就能掌控自己,是時候重新定義你的生活。
Thumbnail
我平常睡覺的時候,我都會在我的枕頭、棉被、床還有窗簾,噴上PERFUN的維納斯星辰-精油舒眠噴霧。除了讓花草舒眠精油幫助我入睡外,外出時攜帶,透過香氛營造出在家的感覺,減少認床造成的睡眠困擾。
算是一些曼娟老師的生活雜談,最特別的是這本書的文字不是一般正規的標楷體或者微軟正黑體,而是最有手寫溫度的手寫字。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這是一位作者在「憂鬱」來襲時,透過將情緒擬人化的方式,帶領讀者認識自己的情緒,並轉化成獨特的圖文書。他藉由描繪自己和「憂憂」相處的過程,找回了「希望」,同時傳遞出正向的情感與成長訊息。充滿生動有趣的圖畫,在內心世界中做深度描寫,帶給讀者正向的情感與成長訊息。
Thumbnail
關於教養的書籍,西恩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跟《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這次看的《媽媽的說話練習術》是韓國擁有17年資歷的國小老師尹智映所寫,雖然有多年的資歷,作者卻也曾被女兒說過覺得學校的老師「教得比較好」,原因是學校的老師不會生氣,媽媽會。 《媽媽的說話練習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生活中感到混亂的你是否經常面臨情緒失控、自我懷疑的問題?許多人在奢侈品的誘惑與食慾中迷失,《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將幫助你找到自律的力量。書中通過作者的小野自身經歷,揭示了真正自由的定義: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懂得剋制。只要你能透過自我管理釐清生活中的瑣碎,就能掌控自己,是時候重新定義你的生活。
Thumbnail
我平常睡覺的時候,我都會在我的枕頭、棉被、床還有窗簾,噴上PERFUN的維納斯星辰-精油舒眠噴霧。除了讓花草舒眠精油幫助我入睡外,外出時攜帶,透過香氛營造出在家的感覺,減少認床造成的睡眠困擾。
算是一些曼娟老師的生活雜談,最特別的是這本書的文字不是一般正規的標楷體或者微軟正黑體,而是最有手寫溫度的手寫字。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這是一位作者在「憂鬱」來襲時,透過將情緒擬人化的方式,帶領讀者認識自己的情緒,並轉化成獨特的圖文書。他藉由描繪自己和「憂憂」相處的過程,找回了「希望」,同時傳遞出正向的情感與成長訊息。充滿生動有趣的圖畫,在內心世界中做深度描寫,帶給讀者正向的情感與成長訊息。
Thumbnail
關於教養的書籍,西恩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跟《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這次看的《媽媽的說話練習術》是韓國擁有17年資歷的國小老師尹智映所寫,雖然有多年的資歷,作者卻也曾被女兒說過覺得學校的老師「教得比較好」,原因是學校的老師不會生氣,媽媽會。 《媽媽的說話練習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