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讀者,只能保持自我,卻不能過份任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是一篇讓我當上了一個無人問津的出版作者後的感受。
寫作人,就是一種擅用文字去表達自己的人。而所謂的「擅用」,亦需要讀者與作者互相配合,在客觀標準下找到各自的共鳴處,令兩條平行線也交匯起來(抱歉呢,這比喻是因為我喜歡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雖然我從來都不相信現實中有這樣浪漫的事件,就算是有,也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但我十分期待。

不能要求,只能守候。

這是在我決定出版實體書前已經學習的心態,記得香港著名作者「林詠琛」分享時提到一點,要接受所有的徒勞無功。無論你花了多堅持、精神、時間、心機,最後也可以沒有任何人欣賞你。喬靖夫正式出小說之後,也花了數十年時間才有現在的成就(可能仍然有寫故事的作者會問,誰是喬靖夫?)。還有更多更多的名作者一樣會有不同但類近的說法,但目的不是想大家打消出版小說的念頭,我想大概願意、有能力出版的人太多,讀者太少。在出版作品後,我更加深深感受到這種壓力。
只能等待的心情,是比起你主動表白後遭拒絕,心情更加難過。
在出版的世界,我自覺是一種在交友網交了會費,希望在網上找到一夜情的對手關係,雖然你想找到真愛,但你永遠不會知道對方是否真心愛你,只能作最低保證,清楚對自己說:
「買了我本書,最少支持了我經濟上及心靈上的慰藉。但我不敢想他會否再支持我下個作品。」
「書店入了我的書,最少証明我的作品他們都接受。但我不敢想他們會否放在多眼處。」
「出版社有退稿,最少他們會製作出版上架保證發行。但我不敢想他們是否會花時間去認真處理我的作品。」
「發佈了故事在平台,最少我在作品可以給人賞讀。但我不敢想他們會否點擊我的故事。」
除此之外,還有生活壓力、創作壓力、合作壓力、寂寞壓力、旁人有心無意的壓力,出版作者都會一一將它們轉移到「無可歸咎的地方」,就是說只能啃下去。而有時候,甚至我(或我們)會在谷底之時,更加會受到千層百踩的打擊,如負面又無片面的批評、諸多沒纙輯的推搪、被單一標籤的執著,令出版作者一個又一個感到被出版社出賣了一樣(因為首當其衝一定是要鼓勵作者出版的人,就是出版社的編輯)
我還記得第一次跟出版社溝通,出版社的負責人也願意跟我會面(可能這是很普遍的情況,但最少我會感到被重視,得到鼓勵),雖然事後的確很難再見,連負責編輯也很難再抽時間溝通,當然主因是他們的工作太多太煩鎖,但最少我可以相信大家都有心去做好作品,不是因為要服侍我而去做的一件事。
可是久而久之,隨著合約在完結之前,我想用一段歌詞來表代一下自己的心情:
螢幕發光 無論什麼都看
情人在分手邊緣只敢喝湯
若沉默似金 還談什麼戀愛
寧願在發聲機器面前笑著忙
成人只寄望收穫 情人只聽見承諾
為何都不大懂得努力珍惜對方
螳螂面對蟋蟀 迴響也如同幻覺
Shall we talk Shall we talk
就算牙關開始打震 別說謊
試問有這著的關係,我怎可能再相信世界上有真愛?
時間會走 當失戀的我開始與旁人攜著手
但甚麼可以擁有 纏在那頸背後
最美麗長髮未留在我手 我也開心飲過酒
而這個時候,最容易聽到的是各式恥笑,或是種種花生友的涼薄,無奈你繼續抱怨亦好,其實世人也不喜「怨氣」,特別是寫作人的內心世界,世人只會覺得是無病呻吟,沒有人會在意當初為什麼會付出不平等的代價去換取負面的人氣。
其實... ...

電影學生被榨取薪水當廉價勞工、
設計師零收費去幫人做設計構思、
音樂人街頭表演作品但求被分享... ...

他們的會找到申訴的理由,但一個寫作人想從故事取回自己的創作成本,都是同樣的需求,為什麼會變得無理?為什麼換來一句:

「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你大可以不幹,做夢想就是這樣子,與人無尤。」

大的或小的、正面或負面、發洩或研究我也說過不少次,而我相信這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大概我只想不斷去令自己在不同的狀態下檢討。其次是找尋支持自己的讀者。面對各式各樣的明刀暗箭,扭曲誤解,常規的涉事人只會用最簡單的方式將我去處理,因為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這是很好用的!而失去理性的公關,我只可以任性地將孤獨的自己收起來,從新反覆思考自己的行為及價值觀,糾正自己所走的路,最後也不要反抗。
本身要令自己的作品獨特,就是要融合三千年的中華文化中,然後用自己的文字代達。但試問當代有多少作者可以做到呢一點?香港又為了什麼原因,要對香港的本土小說如此苛刻?就是要証明香港不是一個沒有文化色彩的地方,情願接受文學複製人,也不要一個小說新寫手?
說了這麼多,最後當然要說重點(要不然以上的話我大可以在寫完後刪除便算)
《叛神軍團》將於2019年中出版實體書,不要跟現在的網上版本相提並論,現在我一直在收集不同的讀者意見,所以出版後的《叛神軍團》一定會有另一番風味!當然我十分期望大家會看看這作品,然後將意見給我!我是寫作界的新手,在過去《DSE幻想校園》出版後所得的經驗所知... ...

「真愛難求,但找到後足以令我死而無憾。」

我會繼續去找尋「下一個真愛」,除非我已經沒有餘力,要自己做飯。

其他資源:
叛神軍團》將於2019年中出版公開發售,詳情請到 #多媒體廢作人#叛神軍團 專頁查詢。
DSE幻想校園》於2018年7月出版,已在香港各大書店上架。詳情請與書店職員 或 #多媒體廢作人#DSE幻想校園 專頁查詢。
後記:
在發佈後想找一張相片來撐一下。在桌面上找到這兩張,但感覺十分到位!所以馬上使用!
「我只想用自己的心靈,抹去那無情的眼淚。」
「多謝妳!是妳回應了我這一切… …我的命運女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296內容數
三年來,網上寫故事的一個記錄,為第四年的開始作反思及小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提到戒毒中心,你腦海中會浮現什麼畫面?是一群面目猙獰、暴躁不安的吸毒者嗎?還是有人被強行押送至監禁室的場景?許多人,包括成癮者本人和家屬,對戒毒中心充滿誤解和恐懼,因此當家人有吸毒問題時,往往因為不敢求助,隱瞞吸毒事實而讓事態一拖再拖,持續惡化下去。
Thumbnail
昨天在Threads看到一篇文,發文者是一位女性,提到男性另一半在家不耐煩,但是對朋友同事都不會,詢問大家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下方留言大約有三大類,男性回覆自己以前有這樣的狀況,分享經驗,女性回覆故事和自己99%雷同,要嘛不理要嘛已放生,有的則是中立分析文中男性的問題並提供建議。好巧不巧,這件事剛好符
Thumbnail
孤獨是一種複雜的情感,可能在一個人獨處時會出現,而時即使身處人群中可能感受到孤寂,孤獨可能讓人感到痛苦,也能成為自我成長的機會。這篇文章會分享一些方法,可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寫作對於個人的重要性與挑戰,藉由劉崇鳳的作品作為引導,筆者分享了在追尋自我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與思考。在文章中,作者表達了寫作不僅是表達,更是自我確認與生活中的熱情,並直面對於創作的懷疑與不安。透過實踐自我,最終找回那份被遺忘的執著與熱忱。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對創作者來說,新手期到中手期,幾乎不太會有「讀者意見」,比較多的意見來自同好或親朋,有好有壞,好的部分是,這些人懂你,知道怎麼跟你說優缺點;壞的部分是,就是因為懂你,無法精準看出作品潛藏的毛病--因為在同一個生活圈,有所共鳴的部分不一定在能在觸及圈外的朋友。
Thumbnail
本文內容深入分析了對孤獨的誤解以及實際解構這些誤解的方法,從心理學角度提供了五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並分享了個人對孤獨的看法和應對策略。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Thumbnail
作為一個文字創作者,最終極的夢想可能就是將文字真正付梓,以實體書的方式陪伴讀者。 在出版的形式上有多種選擇,包括投稿到出版社、參加補助計畫,或者選擇獨資獨立出版。 本文分享了書籍《隔間無神/暗裏有光》的獨立出版過程,以及出版前的掙扎、準備、行銷與販售等各個階段的經驗與心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提到戒毒中心,你腦海中會浮現什麼畫面?是一群面目猙獰、暴躁不安的吸毒者嗎?還是有人被強行押送至監禁室的場景?許多人,包括成癮者本人和家屬,對戒毒中心充滿誤解和恐懼,因此當家人有吸毒問題時,往往因為不敢求助,隱瞞吸毒事實而讓事態一拖再拖,持續惡化下去。
Thumbnail
昨天在Threads看到一篇文,發文者是一位女性,提到男性另一半在家不耐煩,但是對朋友同事都不會,詢問大家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下方留言大約有三大類,男性回覆自己以前有這樣的狀況,分享經驗,女性回覆故事和自己99%雷同,要嘛不理要嘛已放生,有的則是中立分析文中男性的問題並提供建議。好巧不巧,這件事剛好符
Thumbnail
孤獨是一種複雜的情感,可能在一個人獨處時會出現,而時即使身處人群中可能感受到孤寂,孤獨可能讓人感到痛苦,也能成為自我成長的機會。這篇文章會分享一些方法,可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寫作對於個人的重要性與挑戰,藉由劉崇鳳的作品作為引導,筆者分享了在追尋自我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與思考。在文章中,作者表達了寫作不僅是表達,更是自我確認與生活中的熱情,並直面對於創作的懷疑與不安。透過實踐自我,最終找回那份被遺忘的執著與熱忱。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對創作者來說,新手期到中手期,幾乎不太會有「讀者意見」,比較多的意見來自同好或親朋,有好有壞,好的部分是,這些人懂你,知道怎麼跟你說優缺點;壞的部分是,就是因為懂你,無法精準看出作品潛藏的毛病--因為在同一個生活圈,有所共鳴的部分不一定在能在觸及圈外的朋友。
Thumbnail
本文內容深入分析了對孤獨的誤解以及實際解構這些誤解的方法,從心理學角度提供了五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並分享了個人對孤獨的看法和應對策略。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Thumbnail
作為一個文字創作者,最終極的夢想可能就是將文字真正付梓,以實體書的方式陪伴讀者。 在出版的形式上有多種選擇,包括投稿到出版社、參加補助計畫,或者選擇獨資獨立出版。 本文分享了書籍《隔間無神/暗裏有光》的獨立出版過程,以及出版前的掙扎、準備、行銷與販售等各個階段的經驗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