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ll《單身動物園》:身為人類這樣的動物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點我)
故事開始於一個單身女子,開槍射殺雙雙對對中的其中一隻驢子;故事結束於,一個以為擁有伴侶的女子,孤獨的等待著男子的歸來。這是一部充滿界線的電影,這裡的人們,只有同性戀或者異性戀,沒有雙性戀;這裡的鞋號只有四十四或者四十五號,沒有四十四號半;重要的是,這個社會將人們,二分為單身者與有伴侶者。
這是一部開始與結束都讓人感到困惑的電影,在《單身動物園》中,它不像一般的電影,中間總有個讓人繃緊神經的喬段,讓你熱血沸騰,讓人能夠開始與角色們感同身受。它是以一種冷調的手法,來敘述一個極為獵奇、荒謬的觀點:
單身者,有罪!他們不配成為人;孤獨者,無法逃脫成為動物的宿命。
讓人慶幸的是,你我都只是個觀眾。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並非如此的無情,如此的壁壘分明。或許,正是因為人們是如此的曖昧不明,矛盾而毫無道理,所以每個人才能夠在這個社會中,好好的保有一小塊自己的小天地,而不被世界排除在外。

入住,單身動物園


而男主角,在妻子外遇後成為單身者,被迫入住於酒店,必須在45天之內找到伴侶,以避免自己成為動物。單身者可以獵殺逃亡的單身者,以獲得多一點身為人的時間,可以延遲成為動物的時間。在這樣詭異的規則之內,看見得是人們最黑暗的那一面。
人們本身也是一種動物,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自視甚高的動物,人們擁有思考、能夠以言語溝通。片名呼應著男主角層在入住酒店時說過,他若要選擇成為動物,他想要成為龍蝦,因為龍蝦能夠生存超過一百年,並且一直擁有生殖能力,且身上留著的是藍色的貴族血液。
因而,裡面的人,單身者如同弱勢的人們。有伴侶者,他們的同情、求好心切,甚至是祝福、問候,都可能是一種高端的諷刺,是一把利刃刺進單身者軟肋。就像電影裡,擁有一頭金黃浪漫秀髮的女孩,即將成為一匹馬時,已經擁有伴侶的朋友,對她說的那一封虛假的信一樣。
什麼是虛假?什麼又是真實呢?真真假假,盡在不言之中,要假裝無情比較容易,又或者是明明已經身陷戀情之中,仍然要隱瞞呢?主角從單身動物園中,尋覓一個冷血無情的伴侶,假裝自己如她一般的無情,為的不就是順應社會的規則,尋求一條求生的道路。當心愛的狗,也就是他的親哥哥,被自己的伴侶殺死,作為一種測試,悲傷顯得多餘,他終究是被識破了。

身為單身者的逃出


當主角逃出酒店,加入單身逃亡者。他們的規定是,能夠與人溝通、交流卻是禁止戀愛與挑逗的。這樣非黑即白的兩端,其中突顯的衝突是,主角亦如這樣的世界一樣,自我矛盾。一直說著他喜歡短髮的女生,追求的卻永遠都是長髮的女生;他欺騙自己成為一個無情的人,終究只是自欺欺人;他不能戀愛時,卻對和自己一樣是近視眼的女子產生好感。
當限制在那裡時,人們似乎就擁有一種劣根性,一直朝著那禁止的地方奮不顧身。在有情之中往往能夠看見,人們的無情與自私。當他與一樣是近視眼的女生準備成為伴侶,回到城市之中生活時,卻被流亡單身者的領袖阻撓,男方未受到任何破壞規定的處罰,女方卻是遭受失明的處境。
如此的差別待遇,是否是領導者的私心、忌妒而致?而在女方失明之後,主角雖說是不離不棄的陪伴,難道沒有一絲不奈與敷衍?故事的最後,不僅女子孤獨的等待,主角在廁所裡,那放不下又刺不進去的牛排刀,或許已是背棄的最好證明。

人性的自私,無情更勝有情


《單身動物園》中,男主角身為一名單身者,卻在單身─有伴侶者─單身─有伴侶者循環與搖擺,最後在曖昧不明之中,逐漸成為一隻尊貴不凡的龍蝦。帶著身為人的自私、冷漠,在極具諷刺性的社會中生存著,在與自相矛盾的處境中游移著。
不論你是單身或者有伴,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處境,但什麼是絕境?我想是那位無法擁有伴侶,也不願成為動物的女人,從高樓處落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嚎叫之中。願我們不論單身或者有伴,都應該在自身的處境中,活得像自己一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16內容數
閱讀,是在字句所構成的虛擬世界裡,找到與現實生活的連結。 劃定座標,由心中的感受出發,尋找未知的答案! 【隨心所閱】專題,將帶你看見文學世界裡的小說與散文,那些觸動我內心的文字,與我交流過後的軌跡。 一起隨心所欲地體會閱讀的美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ph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們常說:「手寫的溫度」。那是因為繁複,才顯得動人。 寫信不僅僅是想傳達一件事給予寄件人,重要的是,一封信,牽連起的可能是一段關係的延續,一場回憶的追尋,又或者是一個人一生中的某個重要時刻的擷取。 《山茶花具店》的店長鳩子,是這家文具店的代筆。書信之於鳩子,是有如鳩子與上代的關係那樣的既遠又近。
我所相信的,也許是一個人眼神裡最深沉的灰;你所相信的,更可能是一場爆炸,花火迸發的兇殘。手段有高下,壞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在哪?只要你相信,就在那。 劇情由警查緝毒開始,企圖藉由已抓到的犯人─徐永樂,從下線找到上游,也就是最高的販毒主謀─李先生。找尋找毒品主謀的過程,也是在尋找個人存在的意義。
繼吳曉樂上一本《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引起的熱潮過後,《上流兒童》作為一種延續與反思,讓我們能夠更加深入的探討,母親與孩子,那藏在親情之中又愛又恨的一體兩面。
在生命的歷程中,角色的轉變是一種挑戰,也能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方式。作者張郅忻,因為「母親」的身分,體會養育生命的奧秘。兒子「安古」成為一個契機,讓她藉由照顧者的角色,以最純粹而真實的視角,回顧自身成長時所經歷的一切。
人們常說:「手寫的溫度」。那是因為繁複,才顯得動人。 寫信不僅僅是想傳達一件事給予寄件人,重要的是,一封信,牽連起的可能是一段關係的延續,一場回憶的追尋,又或者是一個人一生中的某個重要時刻的擷取。 《山茶花具店》的店長鳩子,是這家文具店的代筆。書信之於鳩子,是有如鳩子與上代的關係那樣的既遠又近。
我所相信的,也許是一個人眼神裡最深沉的灰;你所相信的,更可能是一場爆炸,花火迸發的兇殘。手段有高下,壞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在哪?只要你相信,就在那。 劇情由警查緝毒開始,企圖藉由已抓到的犯人─徐永樂,從下線找到上游,也就是最高的販毒主謀─李先生。找尋找毒品主謀的過程,也是在尋找個人存在的意義。
繼吳曉樂上一本《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引起的熱潮過後,《上流兒童》作為一種延續與反思,讓我們能夠更加深入的探討,母親與孩子,那藏在親情之中又愛又恨的一體兩面。
在生命的歷程中,角色的轉變是一種挑戰,也能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方式。作者張郅忻,因為「母親」的身分,體會養育生命的奧秘。兒子「安古」成為一個契機,讓她藉由照顧者的角色,以最純粹而真實的視角,回顧自身成長時所經歷的一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單身動物園》是一部對極端主義與體制化思考的諷刺經典,透過架空世界觀反諷現實社會裡親密關係的盲點。除了荒誕扭曲的社會規範和團體秩序,在婚姻專制、成婚主義與單身暴政、獨身主義的兩個極端下,人會為了生存做出什麼抉擇?
Thumbnail
為何人往往當局者迷,離不開爛人,還有狗屎爛蛋的環境?近期熱播的英國短篇影劇《馴鹿寶貝》,就是詮釋「人如何陷入有毒關係還無法自拔」的極致之作,更令人震驚的是它改編自真人真事。
電影或戲劇時常有這樣的劇情,「世界停止運作、只有主角存在,其他人都消失或靜止不動」,一開始會很快樂吧,可以盡情做自己,隨意進出任何空間,帶走自己一直想要的商品,狂飆在公路上,但快樂後的空虛感襲擊而來,也會讓人感到寂寞、鬱悶甚至氣憤。 「人與人的連結」,一直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一件事,有多少內耗跟社交從
Thumbnail
人是群體動物。 這不是我說的,是在許多書籍文章裡看到各個學者們說的。 也是人們普遍對「人」的解釋之一。 人是群體動物,那麼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呢? 由於天生高敏性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身上就伴隨著一股憂鬱;而這份憂鬱通常沒什麼人能夠察覺到,只有我知道,是因為從小我就發現,大家都比較喜歡
最近網上(美國)流行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再森林裡面你會比較想遇到一個陌生男人還是一隻熊。https://tw.news.yahoo.com/在森林想遇到-熊或陌生男-美國社群論戰-074041271.html 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孤僻,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男人女人和熊都不想見,我希望自己一個,安安靜靜。
男人與熊。 “當妳(詢問對象為女性)獨自走在森林裡,希望遇到的是陌生男人還是一頭熊?” 這陣子是脆上熱烈討論話題“男人與熊”,假設是男人與熊有同等暴力行為,多數女性都是選熊,寧可被熊咬死也不要被性侵,若倖存,身心傷害是一輩子的,重點著重於“暴力”甚至“性暴力”。 我認為問題本身不夠精
Thumbnail
關於野鹿的兩個隱喻,父親遭遇到的是前者──他才是那隻孤獨的困獸,被外鄉之人以善意逼迫讓渡一切的平衡。邪惡根本不存在,因為我們都被文化框架的善壓迫著,當有人用充滿敵意的自戀侵擾自身的平衡,為了保住安身立命之所,人不得不做出選擇。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切豹馬 你在水族館看著嬉戲遊玩的魚,突然旁邊的人發出驚嘆,有一頭紅髮的少年,紅寶石般的魚尾巴目入眼簾 你愣住看著那個紅髮美人魚,伸出手去出摸玻璃,他看到游到你面前伸出手觸碰隔著玻璃觸碰你得手。 "..." 他好像在說什麼,但你
Thumbnail
「我寧願自己是一匹狼,看著他這個人類就張開血口過去咬死他,然後拖著他的屍體到隱蔽的地方,獨自吃了他。」 最近讓淚點極高且莫名其妙的我爆哭的兩部作品,第一是電影《斷背山》,第二是小說《狼狗》。 兩者都是禁忌之愛。一個在過去,一個在現在,甚至是未來。
Thumbnail
如果你是一個沒朋友的寂寞人,很推薦你看這部片         把動物給擬人化,更能看出人類最真實赤裸的一面。社會現象正是典型
Thumbnail
《單身動物園》是一部對極端主義與體制化思考的諷刺經典,透過架空世界觀反諷現實社會裡親密關係的盲點。除了荒誕扭曲的社會規範和團體秩序,在婚姻專制、成婚主義與單身暴政、獨身主義的兩個極端下,人會為了生存做出什麼抉擇?
Thumbnail
為何人往往當局者迷,離不開爛人,還有狗屎爛蛋的環境?近期熱播的英國短篇影劇《馴鹿寶貝》,就是詮釋「人如何陷入有毒關係還無法自拔」的極致之作,更令人震驚的是它改編自真人真事。
電影或戲劇時常有這樣的劇情,「世界停止運作、只有主角存在,其他人都消失或靜止不動」,一開始會很快樂吧,可以盡情做自己,隨意進出任何空間,帶走自己一直想要的商品,狂飆在公路上,但快樂後的空虛感襲擊而來,也會讓人感到寂寞、鬱悶甚至氣憤。 「人與人的連結」,一直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一件事,有多少內耗跟社交從
Thumbnail
人是群體動物。 這不是我說的,是在許多書籍文章裡看到各個學者們說的。 也是人們普遍對「人」的解釋之一。 人是群體動物,那麼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呢? 由於天生高敏性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身上就伴隨著一股憂鬱;而這份憂鬱通常沒什麼人能夠察覺到,只有我知道,是因為從小我就發現,大家都比較喜歡
最近網上(美國)流行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再森林裡面你會比較想遇到一個陌生男人還是一隻熊。https://tw.news.yahoo.com/在森林想遇到-熊或陌生男-美國社群論戰-074041271.html 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孤僻,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男人女人和熊都不想見,我希望自己一個,安安靜靜。
男人與熊。 “當妳(詢問對象為女性)獨自走在森林裡,希望遇到的是陌生男人還是一頭熊?” 這陣子是脆上熱烈討論話題“男人與熊”,假設是男人與熊有同等暴力行為,多數女性都是選熊,寧可被熊咬死也不要被性侵,若倖存,身心傷害是一輩子的,重點著重於“暴力”甚至“性暴力”。 我認為問題本身不夠精
Thumbnail
關於野鹿的兩個隱喻,父親遭遇到的是前者──他才是那隻孤獨的困獸,被外鄉之人以善意逼迫讓渡一切的平衡。邪惡根本不存在,因為我們都被文化框架的善壓迫著,當有人用充滿敵意的自戀侵擾自身的平衡,為了保住安身立命之所,人不得不做出選擇。
*角色屬於原作,OOC屬於我 千切豹馬 你在水族館看著嬉戲遊玩的魚,突然旁邊的人發出驚嘆,有一頭紅髮的少年,紅寶石般的魚尾巴目入眼簾 你愣住看著那個紅髮美人魚,伸出手去出摸玻璃,他看到游到你面前伸出手觸碰隔著玻璃觸碰你得手。 "..." 他好像在說什麼,但你
Thumbnail
「我寧願自己是一匹狼,看著他這個人類就張開血口過去咬死他,然後拖著他的屍體到隱蔽的地方,獨自吃了他。」 最近讓淚點極高且莫名其妙的我爆哭的兩部作品,第一是電影《斷背山》,第二是小說《狼狗》。 兩者都是禁忌之愛。一個在過去,一個在現在,甚至是未來。
Thumbnail
如果你是一個沒朋友的寂寞人,很推薦你看這部片         把動物給擬人化,更能看出人類最真實赤裸的一面。社會現象正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