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不是所有人都要變成文青,但比起默寫,你與文豪的第一次能更美好:經典文學劇場《東坡在臺灣》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推薦你閱讀:
過往在國文課本上生硬的題解、作者介紹,或許是我們在認識文豪時僅有的選項,然而當科技興起、劇場娛樂普及,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方式,讓東坡説說東坡自己的話。

序:學校教的蘇東坡

還記得兩年前的《采采詩經》,在與身旁觀眾稍稍聊天後,發現他們多有深厚的文學底子、甚至從事相關工作。但這次《東坡在臺灣》,環顧四周時我發現:有更多的男男女女可能來自不同背景。他們帶著孩子、男女朋友來現場,聊著那些他們「這個好像國中學過⋯⋯?」、「咦,原來蘇小妹是假的!」的文豪軼事。恰好,隔天我受邀參加教育劇場《我的未來誰的夢》,兩者在詮釋經典文學時,同是學校有教、被放入國文課本的作品形成強烈對比——或許,這部劇的成功之處,值得你我,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深度了解。

人工智慧:揉和古今,讓文學更立體

這次的文學劇場重製了2012《東坡在路上》為「科技版」,不僅邀請中興大學解昆樺教授、故事網站共同創辦人謝金魚主講,在內容元素上更加入了「比siri還聰明的」AI蘇東坡、以及AR等科技概念。
取自趨勢教育基金會臉書頁
AI(人工智慧)做為一種當代趨勢,並不是完全沒有爭議的——本劇雖正向、積極地描述軟體設計公司透過餵養(Feeding)相關詩詞、鄉野軼聞「召喚」出千年前的東坡,但當「真正的東坡」隨著〈焰口召請文〉而來,你該如何分辨虛/實二者?也透過劇中角色之口,談及蘇家兩兄弟間往返的書信就像我們當代的文字,一送出就「流傳千百世」,忽然之間,「被遺忘權(right to be forgotten)」這個看似近代的詞彙,又多了許多討論的根據。

擴增實境:用AR擴增,培養透視文字的眼力

取自趨勢教育基金會臉書頁
劇中的數位載具更是使用的有趣。A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主要用於「增加」、以「疊加」資訊在視野中。對於當代的學子而言,「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的思念、或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感慨,起初無非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等等,只在一闕闕宋詞出現的字句,甚至會要他們默寫、背下來。如何讓學子有雙「陰陽眼」,來透視文字背後的生命,需要更多的情境、與背景資料。《東坡在臺灣》正是這麼一個開發精巧的應用程式:它用角色對話、劇場的方式讓東坡的愛恨、仁民愛物、貪吃(早晨起來打兩碗的《豬肉頌》),甚至出糗(沒想到文豪的詞會被評為「音律不協」吧)再現,我們看見的不僅是近二十篇的詞或文,更是大文豪充滿想像力,有溫度的人生。

結語:來共組東坡同好會吧!

一直以來,我都非常喜歡趨勢教育基金會所舉辦的各類活動。本次無論是在題材、或是表現方式上,我認為都能一定程度地讓大眾認識不一樣的東坡——或許,你還是無法耐心讀完一整本《古文觀止》,但如果你能看完這次劇場,你一定會覺得大文豪可愛一點點了呢!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還不錯,歡迎按下愛心給我肯定,讓我為你寫出更多評論。
★歡迎追蹤我,以收到刊出通知
★若有希望老師評論的影視作品、或是娛樂體驗,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繫。
★ 延伸參考資料:
不一樣的國文課本:奇異果文創
用AR學數學:時習教育
我的未來誰的夢:人文展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3會員
173內容數
我相信:「學習」才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只是你缺少好的「素材」、「管道」、以及「觀點」! 在【家安老師的娛樂評論室】,陪你一起從電影、商業閱讀、以及生活日常學習之前在教室裡沒搞懂的點點滴滴。 在放課後的時間裡,一起學習新知吧—— 同學,上課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家安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性別的不公允,並不是只有女性應當思考或推動的議題,也是婦女節的今日,無論性別都該思索的重要原因。
以「愛情音樂劇」來評論《男孩愛最大》就可惜了! 取材自美國 St. Luke in the Fields教堂為無家可歸的LGBTQ+青年所設置的藝術接納計畫,《Saturday Church》為臺灣點亮了實施同志教育的明燈
為什麼劇中的老師這麼無能為力? 揉合了暗黑奇想,《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將我們從小到大曾有過的妄想一次解放。然而比起興奮,追完全劇卻感到更加空虛惆悵?這是因為你還沒找到具體的改善方法!就讓在影集中缺席的老師現在來告訴你「三個解放教養壓力」的秘密:
改編自〈私的迷思〉,《孔雀》主要討論中產階級家庭為了唸私校所付出的代價。然而,比起老生常談「私校/明星學校是否真的值得追求?」我認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影集《孔雀》藉由奇幻包裝點出的不只如此:
一旦人們掌握了「遙控器」,便會恣肆地將個人需求、主觀想法,將「意志」加諸在他人身上——就如同「教養」這可愛又可怕的發明。
是要符合社會主流價值、或是真正地做自己?動畫電影《萌牛費迪南》告訴我們如何做出「第三選擇」,走出一條光榮之路。
關於性別的不公允,並不是只有女性應當思考或推動的議題,也是婦女節的今日,無論性別都該思索的重要原因。
以「愛情音樂劇」來評論《男孩愛最大》就可惜了! 取材自美國 St. Luke in the Fields教堂為無家可歸的LGBTQ+青年所設置的藝術接納計畫,《Saturday Church》為臺灣點亮了實施同志教育的明燈
為什麼劇中的老師這麼無能為力? 揉合了暗黑奇想,《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將我們從小到大曾有過的妄想一次解放。然而比起興奮,追完全劇卻感到更加空虛惆悵?這是因為你還沒找到具體的改善方法!就讓在影集中缺席的老師現在來告訴你「三個解放教養壓力」的秘密:
改編自〈私的迷思〉,《孔雀》主要討論中產階級家庭為了唸私校所付出的代價。然而,比起老生常談「私校/明星學校是否真的值得追求?」我認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影集《孔雀》藉由奇幻包裝點出的不只如此:
一旦人們掌握了「遙控器」,便會恣肆地將個人需求、主觀想法,將「意志」加諸在他人身上——就如同「教養」這可愛又可怕的發明。
是要符合社會主流價值、或是真正地做自己?動畫電影《萌牛費迪南》告訴我們如何做出「第三選擇」,走出一條光榮之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臨江仙。夜歸臨臬》蘇東坡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前言 蘇東坡在「倚杖聽江聲」後,感慨到「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江水流淌聲在夜深人靜之際,聽來格外
我國文辭優美由其對聯更是代表作,偶然看到一副對聯,作者是蘇東坡及佛印和尚創作諧音聯附錄于下: 蘇:狗啃河上骨 佛:水流東坡詩 兩上下聯帶有諧音字,河上(和尚)骨,東坡詩(東坡屍)絕對絕妙呀! 不才依此作了幾個上聯,唯獨下聯苦思多年無果,故尋求高手對絕佳下聯。 一、(諧音
不在乎他人異樣眼光「蘇東坡」以自己的獨特性勇敢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並獲得世代好感度第一的美譽#寫作練習
Thumbnail
最近這半年來,一直沉浸在「重讀蘇東坡」的這個閱讀計劃中,希望今年能盡快把自己對蘇東坡的心得寫成一本書出版。 市面上有關蘇東坡的書已經太多了,比較知名的就有林語堂《蘇東坡傳》、衣若芬《陪你去看蘇東坡》等等,於是我開始思考:我還能寫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由於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畫畫,於是想嘗試把蘇東
Thumbnail
在這場討論裡,所有與談者都有提出各自的看法,大抵上大家都認為目前AI的發展,還做不到代勞這個程度,但未來很難說。會中也討論了ChatGPT & AI在未來創作的各種可能性,與主從等問題。林新惠以半玩笑的方式說,也許以後創作者的角色就變成Prompt ( 提示者),意思是我們對AI提示,讓它寫出…。
前言 113.2.28曾任科技部代理部長的林一平在聯合報發表了一篇《AI時代的作家》討論AI對作家的影響,原因是有外文系教授問他:未來文學院學生的工作是否會被AI所取代?他的看法是翻譯工作可以確定會被取代。(註:到清邁旅遊時,手機壞了,不通泰語,可是到尚泰百貨的手機商場時,修理手機的小弟直接用
Thumbnail
很開心與數位實驗高中的一年級學生呂顥天進行了深入交流,讓我們了解數位實驗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差異,特別是在課程設計和自主學習的比重。顥天也分享了他在「學習策略」課程中學到的數位工具應用,以及他對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製作的看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
Thumbnail
前陣子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了蘇軾手書的《前赤壁賦》真跡,成為一時話題。妻子說,去看展時聽到許多參觀的民眾一面瞻仰書法,一面回憶著高中時讀過的課文,不禁讓我想到《男人四十》電影中,張學友和梅艷芳去探望病危的高中老師時,用粵語一句一句背誦起前赤壁賦的片段......
《臨江仙。夜歸臨臬》蘇東坡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前言 蘇東坡在「倚杖聽江聲」後,感慨到「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江水流淌聲在夜深人靜之際,聽來格外
我國文辭優美由其對聯更是代表作,偶然看到一副對聯,作者是蘇東坡及佛印和尚創作諧音聯附錄于下: 蘇:狗啃河上骨 佛:水流東坡詩 兩上下聯帶有諧音字,河上(和尚)骨,東坡詩(東坡屍)絕對絕妙呀! 不才依此作了幾個上聯,唯獨下聯苦思多年無果,故尋求高手對絕佳下聯。 一、(諧音
不在乎他人異樣眼光「蘇東坡」以自己的獨特性勇敢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並獲得世代好感度第一的美譽#寫作練習
Thumbnail
最近這半年來,一直沉浸在「重讀蘇東坡」的這個閱讀計劃中,希望今年能盡快把自己對蘇東坡的心得寫成一本書出版。 市面上有關蘇東坡的書已經太多了,比較知名的就有林語堂《蘇東坡傳》、衣若芬《陪你去看蘇東坡》等等,於是我開始思考:我還能寫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由於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畫畫,於是想嘗試把蘇東
Thumbnail
在這場討論裡,所有與談者都有提出各自的看法,大抵上大家都認為目前AI的發展,還做不到代勞這個程度,但未來很難說。會中也討論了ChatGPT & AI在未來創作的各種可能性,與主從等問題。林新惠以半玩笑的方式說,也許以後創作者的角色就變成Prompt ( 提示者),意思是我們對AI提示,讓它寫出…。
前言 113.2.28曾任科技部代理部長的林一平在聯合報發表了一篇《AI時代的作家》討論AI對作家的影響,原因是有外文系教授問他:未來文學院學生的工作是否會被AI所取代?他的看法是翻譯工作可以確定會被取代。(註:到清邁旅遊時,手機壞了,不通泰語,可是到尚泰百貨的手機商場時,修理手機的小弟直接用
Thumbnail
很開心與數位實驗高中的一年級學生呂顥天進行了深入交流,讓我們了解數位實驗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差異,特別是在課程設計和自主學習的比重。顥天也分享了他在「學習策略」課程中學到的數位工具應用,以及他對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製作的看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
Thumbnail
前陣子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了蘇軾手書的《前赤壁賦》真跡,成為一時話題。妻子說,去看展時聽到許多參觀的民眾一面瞻仰書法,一面回憶著高中時讀過的課文,不禁讓我想到《男人四十》電影中,張學友和梅艷芳去探望病危的高中老師時,用粵語一句一句背誦起前赤壁賦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