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曾說:「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這是我看完《被消除的男孩》想到的第一句話。歷經性向矯正治療的艱辛旅程,賈若德已經蛻變成一位暢銷作家。
汙名化與貼標籤
這本書是作者賈若德‧康里(Garrard Conley)前半生的回憶錄,生長在相對保守的美國南方基督教家庭,同志身分讓他顯得尷尬。從2004年參加LIA(愛的進行式)的矯正治療課程,在進行兩周的密集課程之前,機構對所有人搜身、沒收手機、檢查照片與通話紀錄、甚至採用隔離的手段,讓他們無法與外界聯繫。接著,賈若德一行人在課堂上繪製系譜圖,一層一層往上爬,嚴密檢視過去自我的愛慾與罪惡,找到同志身分的「根源」。LIA否定同志或性向是天生的理論。
書裡描述的是作者15年前的人生,但時間並未真正消除這些歧見,當賈若得到各地演講時,他發現2018年的故事已經讓他望塵莫及。這種讓同志與疾病、犯罪畫上等號的手法也常見於臺灣。靈恩派牧師郭美江曾以「網羅」與「燒毀」禁止信徒接觸同性戀朋友,因為他們是撒旦的化身;反同人士更把全球暖化歸咎在同志身上。甚者,2018年的臺灣同婚公投大敗,反方以愛滋島、性平教育等於性氾濫、未來家庭沒有爸爸媽媽等謠言,在民眾的心中點燃恐懼之火。這有效嗎?其實遠比理性講述來得有用。
「被矯正」的玫瑰少年
《被消除的男孩》另一條故事軸線服膺主流價值觀:賈若德與女生交往。不過對於賈若德來說,女孩是個盾牌,「擋掉無數外人對我性傾向的當面質疑」。兩人循著正常管道進一步熱戀,感情卻在女生邀約賈若德回家當晚,在地下室迷了路,從此不再交會。的確,同志尋找煙幕彈的另一半時有所聞,目的就在於維持表面的和平。
網路上流傳著一句玩笑話:「男生就該喜歡陽剛的事物,例如男生。」但這終究只是玩笑。就如同葉永鋕的陰柔形象不符合社會主流標準,聲音陰柔、喜歡芭比娃娃的他只能趁人少的時候去上廁所,而最後被發現倒臥在裡面,死因眾說紛紜;還有許多「玫瑰少年」躲在陰暗角落哭泣,眼淚擦乾之後消除自己的模樣,讓「男生應該有男生的樣子」。
矯正過的男孩才能在社會生存,就好像過去臺灣認為「當過兵的才是男人」。軍隊充滿男性賀爾蒙的氛圍才能培養真正的男人:渾厚嗓音、黝黑肌膚、以及均一的體能標準。在中國也曾出現娘娘腔矯正營,在韓風與日系男星風靡亞洲的年代,他們拒絕陰柔與白皙肌膚的美少年。
現在的社會依舊進行男人改造計畫。
結局後的人生
在同志出櫃後,換成父母躲進櫃子裡,以快樂之名交換孩子的出櫃人生。小說可以隨時結束,現實生活卻不能中斷。他跟父母關係稍微修復、與伴侶住在紐約、即將出版第一本小說。那麼,其他人呢?賈若德說他們的創傷遠比自己嚴重,也不太互相聯繫。也許大部分的矯正患者就消失在社會裡,不見天日。
近年來全球上映不少部同志電影,《她的錯誤教育》(The Miseducation of Cameron Post)是這本小說的女生版。這些看似荒謬的人生並沒有外界預期的高潮起伏,但結束矯正治療後,他們依然要找回人生方向。
書籍介紹
作者介紹:賈若德.康里Garrard Conley
賈若德.康里生長於美國南方,曾進入性別矯正機構。二〇一八年一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的威廉姆斯學院指出近七十萬LGBT成人曾接受同性戀矯正療程,其中三十五萬人是在青少年階段開始接受治療。美國四十一個州有兩萬名十三至十七歲的青年,仍預期將在十八歲前接受同性戀矯正療程。因此,賈若德.康里將此段經歷寫成本書,掀起不少重量級媒體關注,包含《紐約時報》在內等超過三十篇媒體書評、四十餘篇作者訪問報導,本書獲得浪達文學獎提名,並由美國知名主持人歐普拉評定為二〇一六年度最佳回憶錄;也由於他自身的遭遇,關注性別議題的他成為倡議性別平權的運動者。
賈若德.康里的父親是牧師,他從小就開始閱讀《聖經》。賈若德.康里曾在訪談中提及,遇到任何問題,總能在《聖經》裡找到解答,但是當他第一次閱讀非宗教類的書籍,「帶給我截然不同的感受,這些書和《聖經》不同,我才知道原來人們不必然因其行為而受到懲罰,或是要替他們的父親承擔過錯,這令我感到非常興奮」。
賈若德.康里曾獲得Bread Loaf、Sewanee、Elizabeth Kostova基金會獎金,於TedTalk發表演說。目前在大學授課,於《時代》雜誌、Vice網站、《維吉尼亞季刊評論》、CNN網站,以及BuzzFeed等媒體發表作品。本書改編電影將於美國二〇一八年十一月上映,由獲得第七十屆英國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淑女鳥》、《意外》、《海邊的曼徹斯特》盧卡斯海吉斯,金獎影后妮可基嫚、金獎影帝羅素克洛等人主演,喬爾埃哲頓編劇、導演。
書評筆者介紹
顏正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