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Go的體驗和7–11完全不同。第一次進入商店時,同樣要下載Amazon Go,然後用Amazon帳號登入,但不一樣的是,Amazon是美國第一大電商,幾乎每個美國人都有Amazon帳號。
總共只有四個步驟,而且第二次來交易開始,就只有後面兩個步驟;綁定的Amazon帳號會幫你自動扣款、開立明細。 如此一來,體驗的確比傳統進商店、拿商品、排隊結帳的流程更迅速,可以減少排隊、刷條碼結帳的時間。
為什麼Amazon比7–11有機會回本?
除了第一個定位以及體驗上的差別以外,先闡述還有哪三個重要的差別。
第二個重要的差別,在於Amazon Go販售的東西是較高單價的新鮮食物(這是貝佐斯在訪問時提到的:Amazon Go 的定位是出售新鮮預製食品的便利店),而非7–11販售類似一般實體店的餅乾糖果、零食飲料。
第三個重要的差別,在於Amazon是一家電商,有野心拓展實體通路,也收購了Whole Food超市;而7–11是一家實體通路已經非常強大的便利商店,但線上通路並不強。
第四個重要的差別,Amazon有AWS系統,7–11沒有。
這三個差別的重要性在哪裡呢?
「無人店」由於要投入許多感測器、還有後端的強大運算系統開發與運算力,所以整體投資是非常高的。如果要回收,絕對不只靠節省下來的人力成本就能做到;Amazon的商業本質讓它有辦法回收,但7–11無法。為什麼呢?
要回收成本,可以從幾個面向來看:
1. 從商品營收與毛利賺回來:
也就是銷售利潤高、消費頻率也高的商品。Amazon Go只賣高品質的生鮮食物,而這些產品在美國是可以賣到較高價格的;和餅乾零食比起來,消費頻率也高。
此外,由於商品種類少而專注,Amazon也可以減少感測器的建置成本支出。
而7–11只是把實體店的商品搬到無人店而已,還在賣低單價、低消費頻次的商品;有些鮮食甚至因為沒有條碼、無法放到無人機上感測,反而不能賣。但鮮食是金雞母啊!
也就是說,7–11反而被自己「追求無人」的思維侷限住了;這是第二個重要差別。
2. 從全通路消費以及數據賺回來:
Amazon是一家強大的電商,做Amazon Go其實很像是把「線上體驗搬到線下」;因為線上購物的情境,其實很像在Amazon Go消費:同樣是登入app、選了商品、然後用預先綁定的卡結帳,不需要店員在旁邊指導,也不需要排隊結帳。
另外,你在網站上的瀏覽紀錄會被記錄下來,讓Amazon更了解你的偏好;而你在Amazon Go的購物行為,同樣會被數不清的感測器與攝影機記錄下來,而且連結到同一個Amazon帳號上,變成你這個人的「全通路消費數據」。
Amazon不只能在線下多賺你的錢,也能在線上多賺你的錢。
這些數據,能讓Amazon更精準判斷你的偏好;之後你在線上消費時,它就能推薦給你更精準的商品。所以Amazon不只能在線下多賺你的錢(多在Amazon Go消費),也能在線上多賺你的錢。
但是7–11並沒有這麼強大的線上通路。實體店記錄下來的使用者行為,當然還是有幫助,但數據的用途少很多;而且7–11多年來也已經累積了龐大的使用者數據,所以無人店帶來的綜效並不大。這是第三個重要差別。
3. 另一種獲利的方法,就是進一步壓低成本,創造綜效:
這時候,就要再來提一下Amazon鼎鼎大名的飛輪了(在我
稍後出版的書中有更多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屆時請參考)。簡單地講,Amazon做Amazon Go的種種投資,都能善用並加強Amazon現有的優勢:
- 從Whole Food全食超市的併購,Amazon Go得到賣生鮮食材的能力;在成本方面,也能借用Whole Food的採購與配送能力,產生規模效應。而Whole Food可以透過Amazon Go商店進一步擴點,或做為倉儲配送的據點,延伸銷售範圍。
- Amazon自己的AWS就是提供雲端運算服務,而Amazon Go涉及感測器IoT、機器學習、人臉辨識的種種運算,都能在這個平台上運行,所以Amazon Go不用多投資太多系統建置成本,而AWS平台也能得到更多實際的資料做運算。
且Amazon Go做為AWS的「第一個客人」,將運作模式建立起來、也練兵練起來之後,之後AWS就能進一步將IoT、人臉辨識、機器學習等服務開放給更多商家購買使用,進一步強化競爭優勢,並帶來更多營收。
而7–11則完全沒有這樣的佈局。目前的IT資源投入,就是實實在在的成本;難以帶來其他業務的飛輪綜效,所以在損益兩平上會有相當的困難。
所以從以上的四個關鍵差異,我認為Amazon做Amazon Go有道理,但7–11做無人店,商業邏輯就不是這麼清楚了。即使兩家看似很相近,但是商業本質、核心競爭力的不同,會帶來的影響是毀滅性的: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