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i Lefebvre 《空間的生產》空間生產三元組 淺談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La production de l’espace
Henri Lefebvre
(1974)
  黃捷:法國社會學者列斐伏爾,在1974年出版的《空間的生產》(La Production de l’espace),裡頭曾提到空間上的三種概念-「空間實踐」、「空間再現」、「再現的空間」,對於公園而言,公園的建設就是空間實踐,建設者會把公園定位,讓它在這個空間被賦予了任務,但真正使用這座公園的人,往往不一定會照著建設者的角色定位扮演,而會賦予公園這個空間新的角色,這就是再現的空間。那我們為何不一開始,就讓公園真正的「主人」,在建設過程中,透過不斷的參與、建議,而讓公園的定位更加顯而易見,並且真正讓它執行使用者賦予它的任務呢?
  最近很火熱的高雄市議員黃捷引用Henri Lefebvre的概念三元組,萬毓澤指出這可能是第一個議員使用Lefebvre的理論,那黃捷所說的空間上的三種概念是什麼呢?
  鑒於後代學者對Lefebvre生產概念三元組作了很多詮釋,中文學界王志弘對此做了系統的整理,Lefebvre於書中提出的概念三元組 (conceptual triad):空間實踐 (spatial practice)、空間再現(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與再現空間 (或譯「活現空間」, representational spaces 或spaces of representation)。但是,王志弘認為即使Lefebvre替這三個概念提出了條列式定義 ,還是有晦澀難解之處,以及不同解讀的可能。
  Lefebvre在書中兩個地方提中條列式的定義:
  第一套是:
  1. 空間實踐包括了生產和再生產。對應於每個社會形構的特殊地方和整體空間,空間實踐確保了一定凝聚力下的連續性。這種凝聚力蘊含了社會空間中,以及某個社會的每位成員與空間的關係裡,特定的能力 (competence) 和特定的實作 (performance)。
  2. 空間再現緊繫於生產關係和這些關係所施加的「秩序」,從而緊繫於知識、符號、符碼,以及「正面」(frontal) 關係。
  3. 再現空間具現了複雜的象徵作用 (有編碼或無編碼),連繫上社會生活的隱密面或底面,也扣連了藝術,而藝術最終可能比較不會被界定為空間符碼,而是再現空間的符碼。
  參閱王志弘譯 (Lefebvre, 1991a:33; 2000: 42-3)
第二套界定是在討論空間本身的生產時提出的:
  1. 空間實踐:一個社會的空間實踐隱匿了該社會的空間;空間實踐在辯證互動中提出且預設了社會空間;空間實踐緩慢而穩定地生產了社會空間,同時掌控和佔有了它。從分析的觀點看,一個社會的空間實踐,乃是透過對其空間的釋明而揭露的。新資本主義下的空間實踐是什麼?它在感知 (perceived) 的空間裡,體現了日常現實 (日常事務) 和都市現實 (將保留給工作、私人生活和休閒的地方連結起來的路徑和網絡) 之間的緊密關連。⋯「現代」的空間實踐或許可以由政府補貼的高層住宅裡的房客日常生活來界定。不過,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的政治,也不能遺漏。空間實踐必定具有某種凝聚力,但這並不意味它是連貫一致的 (即憑智識來製作,或合乎邏輯的構想)。
  2. 空間再現:它是概念化的 (conceptualized) 空間,是科學家、規劃師、都市計劃師、技術官僚和社會工程師的空間,他們是具科學傾向的某類藝術家——他們都以構想 (conceived) 來辨識生活 (lived) 和感知 (perceived)。⋯這是任何社會 (或生產方式) 裡的主導空間。除了某些我將回頭討論的例外,空間的概念化傾向於言詞符號 (verbal sign)(即憑智識製作出來) 的系統。
  3. 再現空間:透過相關意象和象徵而直接生活出來 (lived) 的空間,因此,它是「居民」和「使用者」的空間,也是藝術家和那些只想從事描述的少數作家和哲學家的空間。這是被支配的空間,是消極體驗到的空間,但想像力試圖改變和佔有它。它與物理空間重疊,在象徵上利用其客體。因此,除了一些例外,再現空間可說是偏向於多少有連貫性的、非言詞象徵與符號的系統。
參閱王志弘譯(Lefebvre, 1991a: 38-9; 2000: 48-9)
  對此David Harvey認為這三分法源自於Ernst Cassirer建立的人類空間經驗的三重區分,即有機的、感知的及象徵的空間。(王志弘,2009:19)不同於Erwin Panofsky的圖像學三階段分析具有一定的時間序,Lefebvre的概念三元組是順序、重疊、來回甚至倒敘的。
  黃捷舉公園的例子中跳過了空間再現,而把空間實踐與再現空間對立,這也與王志弘論文內提到的這三元組蘊含許多可能的二元張力互相呼應:
  • (空間實踐 + 空間再現) vs. 再現空間。以Derek Gregory為代表。
  • (空間實踐 vs. 空間再現) vs. 再現空間。以Edward Soja為代表。
(王志弘,2009:5)
  在Gregory這裡與之相同的是公園原本的物理與規劃者的概念化空間,主流的社會秩序物質性銘刻其間 (空間實踐 + 空間再現)成為一組與公園使用者的實踐,源自於社會生活之私密與底面,以及以想像力來質疑主流空間實踐和空間性的批判藝術(再現空間)相互對立,指明了支配和反抗的對張關係。
定義參閱王志弘譯,Gregory (1994: 403-4)
Gregory (1994: 401)
  在Soja這裡相似是一種時間的序列,(空間實踐 vs. 空間再現)公園規劃者先至物理空間觀察,小組討論後產生設計概念與規劃圖,再至物理空間實測,再討論(這當中加入建造者),反覆來回後構件成公園的建設,這當中的感知與構想也包含言語的符號系統,指涉的語言、論述、文本; vs. 再現空間公園使用者抵抗原先設計的規劃形成生產中的再生產,生活的再現空間,以平等地位結合真實和想像、事物和思考,因而是產生對抗空間的領域,是抵抗主導秩序的空間。
定義參閱王志弘譯,Soja (1996: 66-68)
  但如果把公園的建設交給使用的社區居民,意義依舊產生的無窮的延異,無論設計者為何,使用者總是會產生新的詮釋與想像。如果只關注特色公園,在社區整體營造與方面似乎是可行的一途。
參考資料
王志弘〈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 第五十五期:1-24 (2009)。
Gregory, Derek (1994)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 Gambridge, MA.: Blackwell.
Harvey, Davi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efebvre, Henri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Soja, Edward著,王志弘等譯(2004),《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台北:桂冠。
網路資料
黃捷鳳山捷伴同行 (最後檢查日期為2019年6月6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會員
    4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康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Idéologie et appareils idéologiques d'État (Notes pour une recherche  Louis Althusser 1970    Louis Althusser在本篇文章解釋了三個重要概念(順序略做更動):  鎮壓型國家機器和意識形態
    台灣廢墟迷走 姚瑞中 2014   時間拉回至1988年秋天,姚瑞中在大學聯考補習班:   每每在補習班冷氣房中睡得不醒人事差點沒感冒後,就乾脆翹課瞎晃到人煙罕至的廢墟去,沒有特別目的,更沒有任何壞念頭,大概是潛意識怕被人「抓包」,於是只好躲在沒人管的廢墟裡啥事也沒幹,就傻傻地抽著煙,面對破舊廠房
        藝術並非是一個資賦優異的人產生的自發活動,而是受到前輩藝術家「影響」,或著更含糊而膚淺的說法,藝術是受到「社會力量」所產生的。[1] 以上包含兩個問題,一是社會的價值觀,社會對不同的性別活動有所區分,這種固著概念限制了男性或女性的日常活動,「藝術」成為男性的專屬,藝術品的表現形式、媒材和評比
    Grundformen Der Angst Fritz Riemann 1961 Fritz Riemann首先以四種基本動力,精準譬喻了我們每個人都想擁有也害怕失去的自我狀態:一、自轉:想保持自我獨立、與眾不同的欲望。二、公轉:想得到他人認同、尋求歸屬的需求。三、向心力:對恆定不變與安全穩固
      我們是如何理解外界世界?親眼所見的是否真實?從形象的感知到理解,包含著複雜的過程。首先,從眼睛開始。   眼睛-從外觀看是一對肉體形象,呈現著兩頭尖的橢圓形,範圍由上下眼瞼所限定,從外部觀察可以看到睫毛、眼球、瞳孔等部份。睫毛有長有短,眼球可能有不同的顏色。在更進一步,不用顯微鏡也可以看到眼睛
    The art of rent: globalization, monopoly and the commodification of culture  David Harvey 2002。   本文為David Harvy放在全球資本主義脈絡下思考文化商品化的一篇文章,上承《後現代的狀況》下承《希
    Idéologie et appareils idéologiques d'État (Notes pour une recherche  Louis Althusser 1970    Louis Althusser在本篇文章解釋了三個重要概念(順序略做更動):  鎮壓型國家機器和意識形態
    台灣廢墟迷走 姚瑞中 2014   時間拉回至1988年秋天,姚瑞中在大學聯考補習班:   每每在補習班冷氣房中睡得不醒人事差點沒感冒後,就乾脆翹課瞎晃到人煙罕至的廢墟去,沒有特別目的,更沒有任何壞念頭,大概是潛意識怕被人「抓包」,於是只好躲在沒人管的廢墟裡啥事也沒幹,就傻傻地抽著煙,面對破舊廠房
        藝術並非是一個資賦優異的人產生的自發活動,而是受到前輩藝術家「影響」,或著更含糊而膚淺的說法,藝術是受到「社會力量」所產生的。[1] 以上包含兩個問題,一是社會的價值觀,社會對不同的性別活動有所區分,這種固著概念限制了男性或女性的日常活動,「藝術」成為男性的專屬,藝術品的表現形式、媒材和評比
    Grundformen Der Angst Fritz Riemann 1961 Fritz Riemann首先以四種基本動力,精準譬喻了我們每個人都想擁有也害怕失去的自我狀態:一、自轉:想保持自我獨立、與眾不同的欲望。二、公轉:想得到他人認同、尋求歸屬的需求。三、向心力:對恆定不變與安全穩固
      我們是如何理解外界世界?親眼所見的是否真實?從形象的感知到理解,包含著複雜的過程。首先,從眼睛開始。   眼睛-從外觀看是一對肉體形象,呈現著兩頭尖的橢圓形,範圍由上下眼瞼所限定,從外部觀察可以看到睫毛、眼球、瞳孔等部份。睫毛有長有短,眼球可能有不同的顏色。在更進一步,不用顯微鏡也可以看到眼睛
    The art of rent: globalization, monopoly and the commodification of culture  David Harvey 2002。   本文為David Harvy放在全球資本主義脈絡下思考文化商品化的一篇文章,上承《後現代的狀況》下承《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當今迅速發展的時代,真實與虛幻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也越來越有其他的可能性,這種現象引發人們了對空間和自身存在的另類思考。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提出的「異質空間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空間定義上的理論框架,幫助解釋並理解這些交錯的空間關係。異質空間是現實中的特
    Thumbnail
    三、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   筆者試著以新的哲學典範-體系性哲學,探討在該哲學下的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以補充、拓展、延續有機建築的哲學與生命。體系性哲學的核心是關係與互動;即透過關係與互動,形成一整體性、原創性、非線性因果性、開放性、動態性、循環性。以下試著以該哲學比較德國有機建
    Thumbnail
    前言   本文一方面,藉由本學期(112上),中央哲學研究所陸敬忠老師開設的課程-「西方哲學專題Ⅱ:體系性方法學」,思考何謂體系性哲學;另一方面,藉由介紹德國有機建築集大成者-旅德華裔建築師李承寬(1914-2003)之兩本著作;成大建築系孫全文老師的《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2008
    Thumbnail
    六、文化資產的結構   筆者從事文化資產修復工作,透過調查研究、規劃設計、修復工程到重新賦予文化資產生命的過程,何謂文化資產的結構?   第一,何謂文化資產之象徵?文化資產不管有形或無形,都具有有形、實在、物理的部分,如:聲音透過空氣振動傳遞。都具有想像的部分,如:成雙法則,一方
    Thumbnail
      《野性的思維》發表於1962年,為結構主義代表性著作,距今已61年,是時候回頭省思結構主義的影響、作用及可能性。本文欲藉由分析李維史陀的《野性的思維》及1967年德勒茲的〈如何辨識結構主義?〉,釐清李維史陀結構主義之意義與方法,最後與筆者從事的文化資產修復為例,結構主義作為一種方法,如何
    Thumbnail
      Kevin Lynch於1960年《城市印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中提出的城市設計理論,認為城市是由5大要素構成,即1.路徑(paths)、2.邊緣(Edges)、3.地區(Districts)、4.結點(Nodes)、5.地標(Landmarks)。然而,19
    Thumbnail
      本書為法國小說家喬治·培瑞克(Georges Perec, 1936-1982)應任職於巴黎建築專業學校(École Spéciale d'Architecture)的建築學家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 1932-2018)之邀所撰,為作者閱讀空間的紀錄。此閱讀空間非一般認
    Thumbnail
      何謂建築現象學?何謂建築的意向性?建築如何被我們知覺?或者說,如何在知覺中意向建築的同一性?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必須先回答我們如何知覺自我的同一性?   以正立方體為例,同一個面相在不同的時間中呈現不同的輪廓。藉由輪廓,我們得到正立方體的「同一性」。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前一秒與下一秒的
    Thumbnail
    本書出版於1992年,彙集了建築哲學的相關文章,分為本論、地方、建築與環境,一共四篇。並附錄1990年於東海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建築現象學研討會」摘記,只可惜僅辦了一屆。從1990年至今(2017)已過了27年,當年所談論的理論於今有什麼值得省思與改進的地方呢?而建築現象學轉向後如何做為一更為
    第三空間就是我們興趣和情感交流的地方,也就是社交的空間。
    Thumbnail
    在當今迅速發展的時代,真實與虛幻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也越來越有其他的可能性,這種現象引發人們了對空間和自身存在的另類思考。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提出的「異質空間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空間定義上的理論框架,幫助解釋並理解這些交錯的空間關係。異質空間是現實中的特
    Thumbnail
    三、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   筆者試著以新的哲學典範-體系性哲學,探討在該哲學下的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以補充、拓展、延續有機建築的哲學與生命。體系性哲學的核心是關係與互動;即透過關係與互動,形成一整體性、原創性、非線性因果性、開放性、動態性、循環性。以下試著以該哲學比較德國有機建
    Thumbnail
    前言   本文一方面,藉由本學期(112上),中央哲學研究所陸敬忠老師開設的課程-「西方哲學專題Ⅱ:體系性方法學」,思考何謂體系性哲學;另一方面,藉由介紹德國有機建築集大成者-旅德華裔建築師李承寬(1914-2003)之兩本著作;成大建築系孫全文老師的《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2008
    Thumbnail
    六、文化資產的結構   筆者從事文化資產修復工作,透過調查研究、規劃設計、修復工程到重新賦予文化資產生命的過程,何謂文化資產的結構?   第一,何謂文化資產之象徵?文化資產不管有形或無形,都具有有形、實在、物理的部分,如:聲音透過空氣振動傳遞。都具有想像的部分,如:成雙法則,一方
    Thumbnail
      《野性的思維》發表於1962年,為結構主義代表性著作,距今已61年,是時候回頭省思結構主義的影響、作用及可能性。本文欲藉由分析李維史陀的《野性的思維》及1967年德勒茲的〈如何辨識結構主義?〉,釐清李維史陀結構主義之意義與方法,最後與筆者從事的文化資產修復為例,結構主義作為一種方法,如何
    Thumbnail
      Kevin Lynch於1960年《城市印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中提出的城市設計理論,認為城市是由5大要素構成,即1.路徑(paths)、2.邊緣(Edges)、3.地區(Districts)、4.結點(Nodes)、5.地標(Landmarks)。然而,19
    Thumbnail
      本書為法國小說家喬治·培瑞克(Georges Perec, 1936-1982)應任職於巴黎建築專業學校(École Spéciale d'Architecture)的建築學家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 1932-2018)之邀所撰,為作者閱讀空間的紀錄。此閱讀空間非一般認
    Thumbnail
      何謂建築現象學?何謂建築的意向性?建築如何被我們知覺?或者說,如何在知覺中意向建築的同一性?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必須先回答我們如何知覺自我的同一性?   以正立方體為例,同一個面相在不同的時間中呈現不同的輪廓。藉由輪廓,我們得到正立方體的「同一性」。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前一秒與下一秒的
    Thumbnail
    本書出版於1992年,彙集了建築哲學的相關文章,分為本論、地方、建築與環境,一共四篇。並附錄1990年於東海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建築現象學研討會」摘記,只可惜僅辦了一屆。從1990年至今(2017)已過了27年,當年所談論的理論於今有什麼值得省思與改進的地方呢?而建築現象學轉向後如何做為一更為
    第三空間就是我們興趣和情感交流的地方,也就是社交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