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香港《明報》譯者發聲明,拒絕翻譯社論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香港的反送中運動爆發流血衝突,《明報》在社論中將這起衝突定義為暴力破壞和平秩序。《明報》英文版的譯者張彩雲女士讀完社論之後,不惜砸破自己的飯碗也要阻止媒體胡說八道。是不是很有氣魄、很令人感動?
我只覺得很無力。
圖片引用自由時報網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773172
譯者張女士的聲明文,第一句就說她自2017年11月就和《明報》合作,每週翻譯一篇社論。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但對譯者來說,能有長期合作的對象,是一件多麼令人安心的事。如果不是內容強烈違背事實、違背自己的原則,誰會用這麼激烈的手段拒絕穩定的工作?
第一個無力是譯者只能用這麼消極、自殺性的方式抗議。
如果她只是默默地說「你們寫這種東西我翻不下去,不幹了」這件事就不會有人知道,而該報也會去找別人來做這份工作。保持沉默,只是少了一份工作;發聲明文,可能以後都沒工作了。而且這還是在香港,如果她人在中國,應該隔天就「被消失」了吧?
第二個無力是,無論選擇保持沉默還是發聲明文,似乎都改變不了《送終(中)條例》送進立法會拍板定案。
其實我看到這篇聲明文,第一個想到的是這位譯者以後該怎麼辦?如果《送終條例》通過,是先送中後送終嗎?
這兩天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很多人分享相關新聞,證明臺灣人不只關心某藝人出軌之類的消息,真是謝天謝地。某網路新聞的標題是〈昨天新疆,今天香港,明天臺灣〉,感覺這標題下得還不夠符合現況,應該改成〈今天新疆,今天香港,今天臺灣〉。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臺灣的民主自由,也祝福這位勇猛的譯者平平安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9K會員
133內容數
成為自由譯者之後會怎麼樣? ──就等著下地獄啊!(笑歪) 我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趕稿和趕稿之外的日常, 尋找同溫層一起取暖,好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Thumbnail
從法律面出發,探討中國公民記者張展因報導疫情真相遭遇的困境及法律觀點。另外,節目也著重探討中國與臺灣公民記者的處境,以及公民記者在民主國家的問題,以及如何確保公民記者的新聞品質與倫理兼顧。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中英文翻譯是變通的藝術,譯者須精通兩門語言,還要熟悉中西雙方的文化、歷史背景。但翻譯這件事卻不受重視,我們只記得作者,卻不記得把書介紹給我們的譯者。中文、英文文學有什麼不同呢?翻譯那麼冷門,為什麼余光中仍投身於翻譯事業呢?
Thumbnail
《翻譯乃大道》收錄了余光中關於「翻譯」的精彩內容,從譯者所需的能力到常見的翻譯困難,再到中西方文學比較,概括了他對翻譯這一行的深刻見解。本文整理了作者提出的常見的10種中文病句,這些問題大多受英文影響,不只是譯者,我們平日說話也常常會犯這些問題,讓我們來看看有那些英式中文吧!
寫在前面: 林夕填詞以來參與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講座和訪問,他分享過不少創作理念,都是這很寶貴的內容。自被佚名事件後,有許多大陸討論林夕的興趣小組一一消失。2023年的新年忽然有感,我深信香港歌詞是香港文化的重要遺產,而夕爺是香港的詞人,為什麼還要假手於他人保育呢?於是我開始把他的訪問內容慢慢地整理成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Thumbnail
從法律面出發,探討中國公民記者張展因報導疫情真相遭遇的困境及法律觀點。另外,節目也著重探討中國與臺灣公民記者的處境,以及公民記者在民主國家的問題,以及如何確保公民記者的新聞品質與倫理兼顧。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中英文翻譯是變通的藝術,譯者須精通兩門語言,還要熟悉中西雙方的文化、歷史背景。但翻譯這件事卻不受重視,我們只記得作者,卻不記得把書介紹給我們的譯者。中文、英文文學有什麼不同呢?翻譯那麼冷門,為什麼余光中仍投身於翻譯事業呢?
Thumbnail
《翻譯乃大道》收錄了余光中關於「翻譯」的精彩內容,從譯者所需的能力到常見的翻譯困難,再到中西方文學比較,概括了他對翻譯這一行的深刻見解。本文整理了作者提出的常見的10種中文病句,這些問題大多受英文影響,不只是譯者,我們平日說話也常常會犯這些問題,讓我們來看看有那些英式中文吧!
寫在前面: 林夕填詞以來參與過很多大大小小的講座和訪問,他分享過不少創作理念,都是這很寶貴的內容。自被佚名事件後,有許多大陸討論林夕的興趣小組一一消失。2023年的新年忽然有感,我深信香港歌詞是香港文化的重要遺產,而夕爺是香港的詞人,為什麼還要假手於他人保育呢?於是我開始把他的訪問內容慢慢地整理成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關於台海危機,每個台灣人心裡或許都有不同的看法,我這輩人(30歲上下)經歷過太陽花,對中共或是國民黨的厭惡大多都溢於言表,但是每當想到『萬一』中共真的打過來之後會發生什麼,想像就會在此中斷,我們雖然很熟悉被『殖民』後的下場,歷史課本裡都有寫,但是畢竟出生於承平時代,沒有經歷過國家動盪,實在難以將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