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再讀北島(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些人物,需要我們一讀再讀。這不僅是因為,一定要多讀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思考,也是因為各種人物本身也在不斷的變化中,而那些變化,其實是非常值得對之進行觀察、思考的。最近引起我興趣的一個人物,就是北島。
近年的北島。攝於2014年墨西哥科約阿坎國際詩人會議。Source: Secretaría de Cultura Ciudad de México CC BY-SA 2.0
我與北島見過幾次面,算不上熟人;但是他的詩歌對於我,對於我們這些八〇年代末的大學生中的文青來說,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人的生命歷程中,總會有那麼一些你無法忘記的點綴,豐富著你的人生路,而北島和他的詩歌,在我的生命中,就是最美麗的點綴之一。也正因為如此,我才覺得現在的北島,有一些想法,與曾經影響過我的八〇年代的北島,開始有了一些不同。這些不同,有的我同意,有的我不同意,但是不管怎樣,重新去讀讀北島的文字,這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批判性的知識分子──在哪個位子批判?

我最近在看的,是北島的一本訪談與散文合成的集子《古老的敵意》(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書中收錄了《南方人物週刊》2009年第46期上,記者劉子超對他的採訪,原題是〈此刻離故土最近〉,編輯進這本書的時候,題目改為〈一個四海為家的人〉,不知道是編輯改的還是作者改的,更不知道為何要把原來的題目做這樣的調整。
  • 按:北島在2011年的香港書展就以「古老的敵意」為題演講,2017年也出版了同名的詩選合集。
在這個訪談中,不能脫俗地談到了對於當時中國熱門話題──新左派和自由派之爭──的看法,對此,北島做了一個經典的表述。他說:「我認為知識分子最起碼要做到永遠保持批判立場,不取悅任何一方,無論權貴還是大眾。」對這個看法,我有些不能苟同。
我當然同意「知識分子要永遠保持批判立場」,說出這樣的話,符合北島作為一個理想性的人物,幾十年來沒變的地方。但是「在權貴還是大眾之間不取悅任何一方」,這樣的表示,相當具備九〇年代中國知識界的流行成分,說難聽一些,頗為犬儒主義。在我看來,這是典型的知識精英的自戀,本身就是一種「知識權貴」的心態。
這裡有兩個問題:
第一,知識分子真的能夠在權貴和大眾兩者之間置身事外嗎?如果你既不是權貴(或者說菁英),也不是大眾,那你是誰呢?

不能為了客觀中立而客觀中立

如果要在權貴和大眾中間找出一些隔在中間的社會成分,這些成分包括那些階層?又如何定義?這些問題,我想北島並沒有認真去梳理,就給自己先佔好了一個位子。問題是這個位子,有可能是不存在的。
第二個問題是,「不取悅任何一方」這樣的說法,聽起來好像非常客觀中立。但是一個知識分子,真的一定要客觀中立嗎?
客觀中立說起來好聽,但是這個分寸要如何拿捏,這個標準要根據什麼樣的原則確立,卻是很少有人討論過的。你不能為了客觀中立而客觀中立,因為批評了權貴就一定也要批評一下大眾,或者因為批評了大眾就一定也要批評一下權貴。而這,恰恰是那些主張客觀中立的人最容易犯的錯誤,轉變後的韓寒就是一個例子。
相對於這樣的「客觀中立」來說,我認為,村上春樹說的「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無論高牆是多麼正確,雞蛋是多麼錯誤,我永遠站在雞蛋那邊」,更加符合知識分子應當扮演的社會角色。
北島的態度,在中國知識分子中,是有相當的代表性的。它代表著經歷了幾十年的折磨和歷練,很多中國知識分子,還是在這個社會中,在社會的轉型中,找不到自己的位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89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在雨傘革命之後,認為香港普遍陷入了全民絕望的境地,因為絕望,港人被徹底打垮,香港的未來,會順利地按照北京的意圖發展,最終成為中國的一個普通城市。然而,絕望有的時候會令人放棄,但有的時候,也會令人奮起。
在太子黨已經全面掌控中國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發展的今天,加強加深對這一中共內部政治派系的了解,已經成為西方中國研究的顯學。
5月18日到20日,華人民主書院和香港支聯會在台北召開「六四事件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會上,我呼籲:在六四事件過去30年後的今天,是到了建立一門「八九六四學」的時候了。
中國走向民主化的障礙之一,就是我們的政治文化,過於強調依靠「清明政治」,個人過分依賴國家,不是把自己當成國家的主人,而且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本來應當是為民眾服務的國家身上。然而,當局對1989年民主運動的血腥鎮壓,徹底改變了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
六四運動在我個人生命中的影響是關鍵性的,它主要表現在,因為有過這樣的歷史,今天的我就有了一些不能完全自我選擇的東西,比如推動社會進步的理想,比如承擔一些期望之類。如果我當時是一個普通學生,我可以選擇個人性生活或者公眾性生活,但是現在,我別無選擇,只能生活在公眾的眼光下。
在30年後,重新講述當年發生的事情,並提出回顧與反思的過程中,我也遇到很多與六四有關的問題。對於外界所有的質疑和挑戰,我其實都非常歡迎。在我看來,回答這些問題不僅是很好的澄清事實的機會,對我本人也是很好的督促,讓我可以對自己當年參與的那場運動有更深入的思考。
很多人在雨傘革命之後,認為香港普遍陷入了全民絕望的境地,因為絕望,港人被徹底打垮,香港的未來,會順利地按照北京的意圖發展,最終成為中國的一個普通城市。然而,絕望有的時候會令人放棄,但有的時候,也會令人奮起。
在太子黨已經全面掌控中國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發展的今天,加強加深對這一中共內部政治派系的了解,已經成為西方中國研究的顯學。
5月18日到20日,華人民主書院和香港支聯會在台北召開「六四事件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會上,我呼籲:在六四事件過去30年後的今天,是到了建立一門「八九六四學」的時候了。
中國走向民主化的障礙之一,就是我們的政治文化,過於強調依靠「清明政治」,個人過分依賴國家,不是把自己當成國家的主人,而且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本來應當是為民眾服務的國家身上。然而,當局對1989年民主運動的血腥鎮壓,徹底改變了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
六四運動在我個人生命中的影響是關鍵性的,它主要表現在,因為有過這樣的歷史,今天的我就有了一些不能完全自我選擇的東西,比如推動社會進步的理想,比如承擔一些期望之類。如果我當時是一個普通學生,我可以選擇個人性生活或者公眾性生活,但是現在,我別無選擇,只能生活在公眾的眼光下。
在30年後,重新講述當年發生的事情,並提出回顧與反思的過程中,我也遇到很多與六四有關的問題。對於外界所有的質疑和挑戰,我其實都非常歡迎。在我看來,回答這些問題不僅是很好的澄清事實的機會,對我本人也是很好的督促,讓我可以對自己當年參與的那場運動有更深入的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 在前篇《為愛徬徨的勇氣》的閱讀筆記中,就提過日本哲學家兼作家岸見一郎。今次,我們終於要介紹他最有名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有關於岸見一郎的背景,大家可以翻看上一篇的閱讀筆記,筆者在此就不再重複了。簡單來說,岸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本書是曾任朝日新聞記者的野島岡所寫,初次認識這位專家是透過范琪斐的訪談,我覺得是認識中日臺關係的一個不錯的切入角度,且讓我寫寫流水帳。 從日港臺中立場下手分析的脈絡 為什麼野島岡要寫這本書?看完我覺得他是有感新聞與傳媒因為中國勢力影響有偏激且失衡之嫌,因而產生記錄整理的念頭。開篇明言臺灣與香港有
說到北投你會想到什麼?大家都回答溫泉,但我不是,我對北投的認識完全不是從溫泉開始的,而且跟溫泉一點關係也沒有,我的連結一直是朋友,而這些朋友又跟北投社區大學有關,所以說到北投我也會想到的是社大。 但真正的核心,是一間麵包店,多年前我在北投社大當農夫市集志工的時候認識了這個麵包店店長,她不是農友
本來我過著安逸的日子,也活得不錯,吃飽穿暖,好天氣出門散步,有風雨躲在家裡,沒有非要做什麼事不可,縮衣節食的話,也不用太努力賺錢。但偶爾會覺得空虛,懷疑就這樣活著是不是有點可惜,好像該做些事,對社會有點貢獻,或留下一些什麼。 這種時候心裡的一座島就浮出來,使我意識到自己是個島民
文/ 陳藹文 魔坑這種事意思就是你自己往下跳的,怪不了別人,可能有特別的磁場,那裡的人有特別的魅力,風土民情什麼的有奇妙的吸引力,總之,我們自己著了魔往裡跳,時而熱血沸騰,時而義憤填膺,常講此時不做更待何時,很習慣互相洗腦,只差沒建立宗教派別,莫名類似武俠小說的江湖意象,或魔法學校之類的。 北投
Thumbnail
​ ​ ​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 ▌什麼是朋友? ​大家有沒有遇過有一種『朋友』,只希望你能幫他做些什麼,但是他卻不願付出及關心,這樣的「友誼」關係,感覺只是單向的提供價值,有時,自己都懷疑跟他真的是朋友嗎?
Thumbnail
如果這是一本BL言情小說,那麼他的次類型會是「強強、主受」,關鍵字會是「黑道、軍警、民初」--華人堂口大老與殖民政府洋人警官的虐戀情深。 他又更像是杜琪峰2005年作品《黑社會》的變形版,四九仔與當權者之間的關係:哪裡來的洪門反清復明,誰當權誰就是主子。
Thumbnail
隨著排球少年要上映了,最近很多人在討論要看完前三季、要去快閃店、要包場去電影院,我從頭看了蠻多次,最近則是挑著片段看,發現最喜歡稻荷崎的北信介,他的人氣就像是他在排少的角色一樣,默默無名但努力耕耘,他剛登場的時候我一頭霧水,看起來很平凡沒有天賦才能也沒有突出的能力,但他一上場稻荷崎的隊員都怕他,甚至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 在前篇《為愛徬徨的勇氣》的閱讀筆記中,就提過日本哲學家兼作家岸見一郎。今次,我們終於要介紹他最有名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有關於岸見一郎的背景,大家可以翻看上一篇的閱讀筆記,筆者在此就不再重複了。簡單來說,岸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本書是曾任朝日新聞記者的野島岡所寫,初次認識這位專家是透過范琪斐的訪談,我覺得是認識中日臺關係的一個不錯的切入角度,且讓我寫寫流水帳。 從日港臺中立場下手分析的脈絡 為什麼野島岡要寫這本書?看完我覺得他是有感新聞與傳媒因為中國勢力影響有偏激且失衡之嫌,因而產生記錄整理的念頭。開篇明言臺灣與香港有
說到北投你會想到什麼?大家都回答溫泉,但我不是,我對北投的認識完全不是從溫泉開始的,而且跟溫泉一點關係也沒有,我的連結一直是朋友,而這些朋友又跟北投社區大學有關,所以說到北投我也會想到的是社大。 但真正的核心,是一間麵包店,多年前我在北投社大當農夫市集志工的時候認識了這個麵包店店長,她不是農友
本來我過著安逸的日子,也活得不錯,吃飽穿暖,好天氣出門散步,有風雨躲在家裡,沒有非要做什麼事不可,縮衣節食的話,也不用太努力賺錢。但偶爾會覺得空虛,懷疑就這樣活著是不是有點可惜,好像該做些事,對社會有點貢獻,或留下一些什麼。 這種時候心裡的一座島就浮出來,使我意識到自己是個島民
文/ 陳藹文 魔坑這種事意思就是你自己往下跳的,怪不了別人,可能有特別的磁場,那裡的人有特別的魅力,風土民情什麼的有奇妙的吸引力,總之,我們自己著了魔往裡跳,時而熱血沸騰,時而義憤填膺,常講此時不做更待何時,很習慣互相洗腦,只差沒建立宗教派別,莫名類似武俠小說的江湖意象,或魔法學校之類的。 北投
Thumbnail
​ ​ ​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 ▌什麼是朋友? ​大家有沒有遇過有一種『朋友』,只希望你能幫他做些什麼,但是他卻不願付出及關心,這樣的「友誼」關係,感覺只是單向的提供價值,有時,自己都懷疑跟他真的是朋友嗎?
Thumbnail
如果這是一本BL言情小說,那麼他的次類型會是「強強、主受」,關鍵字會是「黑道、軍警、民初」--華人堂口大老與殖民政府洋人警官的虐戀情深。 他又更像是杜琪峰2005年作品《黑社會》的變形版,四九仔與當權者之間的關係:哪裡來的洪門反清復明,誰當權誰就是主子。
Thumbnail
隨著排球少年要上映了,最近很多人在討論要看完前三季、要去快閃店、要包場去電影院,我從頭看了蠻多次,最近則是挑著片段看,發現最喜歡稻荷崎的北信介,他的人氣就像是他在排少的角色一樣,默默無名但努力耕耘,他剛登場的時候我一頭霧水,看起來很平凡沒有天賦才能也沒有突出的能力,但他一上場稻荷崎的隊員都怕他,甚至
Thumbnail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