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3|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過多的資源,也可能變成吞噬創業者的魔鬼:談談創業的那些事#3/程天縱

幾年前開始輔導創業之後,應邀拜訪了幾家台灣頗有名氣的育成中心;這類機構也有人稱之為「孵化器」或「加速器」。在訪問過程中,筆者都會問「台灣創業最需要的是什麼?」,而十個人之中有九個都會回答「資金」和「業師」。但真的是如此嗎?
其實,這個答案和我在深圳輔導創業的經驗大不相同。或許是因為在深圳的新創做的大多是智慧型硬體方面的消費產品,而台灣的題材則比較發散,有消費產品、IT軟體、供應鏈零組件、原材料、互聯網等等。
可是,不管創業產品如何不同,如果台灣創業團隊最需要的只是「資金」和「業師」,那麼我認為這肯定是從「創業投資基金」的觀點來看;不但容易誤導創業者,而且更可能加速創業的失敗。
這篇文章先不談業師,只談「錢」這件事。
有人說:「錢能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但在創業過程中,錢不但只能解決小問題,而且經常引發大問題,甚至造成毀滅性的後果。

是天使,還是魔鬼?
來自企業的投資,可以分為「策略投資」與「財務投資」兩種;顧名思義,策略投資的目的是為了壯大投資方的本業,而財務投資則純粹是為了賺取投資回報。
對投資者而言,策略投資是為了壯大本業,財務投資則是為了賺取回報。
在策略投資的案例中,萬一出現了投資方和新創公司之間的利益衝突時,很明顯的,投資方會為了自身利益而犧牲新創公司。
如果是財務投資,可以不客氣的說一聲:「投資方不務正業」。如果對本業有信心的話,寶貴的資金應該投資在自己的本業上,為什麼要投資新創去賺取財務回報?
至於來自個人的投資,則多半毫無「策略」可言,純粹只是為了「投資回報」,因此都是「財務投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創業的早期個人投資都被稱為「天使」;而創投公司為了投資早期新創而成立的基金,也統稱為「天使基金」。
可是我看到過許多實例,不管是天使投資人、或天使投資基金,一旦回報不如預期,就開始介入新創公司的營運。
對新創施以壓力、逼迫改變策略,還算是好的;有些投資者乾脆就派人接管,使得辛苦創業的人還必須讓出經營權。
從這些失敗的案例來看,所謂的「天使」,事實上是「魔鬼」。

「多」就是好嗎?
在經營企業時,資源的取得、分配和運用,往往是活命的關鍵;但許多企業經營管理團隊都誤以為,資源越多就是越好。
舉「庫存」為例來說,當公司發生缺料、品質、生產斷線、物流等問題時,充裕的庫存確實可以解除危機;但過多的庫存不僅造成資金積壓,還可能讓管理鬆懈、掩蓋住各種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
再舉「冗員」為例:如果組織臃腫、冗員充斥,不但大幅增加費用、降低效率,甚至使得企業失去競爭力;但部門主管們卻往往會努力爭取更多的編制員額。
這是因為,主管的職銜、薪資都與職權範圍(job scope)大小有關;而能夠擴大job scope的方法,就是承擔更高的營收和獲利、或是管理更多的人,這就是「水漲船高」的效應。
再說,人多也好辦事;部門運作一旦發生意外時,「人海戰術」還是挺管用的。
但如同「庫存」一般,「冗員」的存在也會掩蓋許多經營管理、效率、競爭力的問題,使得企業的經營高層看不到病根所在。
繼續往下看,「資金」當然也是企業的寶貴資源之一,但可能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如同「庫存」和「冗員」一樣,資金過多其實未必是好事。
這幾年從事新創輔導,我發現新創都熱衷於募資和融資,主要的理由不外乎兩個:
  • 加速
第一個是「加速」。每個創業者都認為,自己的創業模式是最獨特、而且必勝的;為了擔心被山寨、被抄襲,因此希望有更多資金可以加速佔領市場。
但是,新創的產品往往不能量產、不符合DFM(可量產製造設計)原則、或是商業模式沒有經過嚴格驗證就急著複製。
即使產品符合DFM、商業模式經過小幅驗證,但在大量生產或複製時,還是可能碰到小批量時不會出現的問題;而創業者往往不瞭解、或是不會注意到這些風險。
  • 自爽
第二個是「自爽」;也就是透過讓出部分股權來融資,而得到一個虛浮的公司「估值」。雖然虛浮,但這個估值確實會對創業團隊產生極大的激勵作用。
但是,新創公司確實值得那個「估值」嗎?「估值」不代表「現金」;有人願意以現金交換小部分股權,並不代表其他人都同意這個估值數字。
許多新創融資不是因為缺少資金,而是為了滿足虛榮心。
我發現,許多新創連商業計劃書都不完整、對資金的運用也沒有規劃,卻花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在融資上;他們不是缺少資金,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所以對企業來說,過多的資源未必是好事。

最壞的老師
郭董語錄𥚃說過:
「成功」是最壞的老師,它只會讓你變得無知和大膽。
在新創階段,多餘的、或是過多的「資金」也是最壞的老師,同樣只會讓你變得無知和大膽。
我經常提醒年輕人,「就業要玩你的長板,創業要玩你的短板」。當手上的資金過多的時候,創業者很容易落入一個陷阱,以為資金可以彌補自己的短板,於是讓自己的短板變成了「更加無知」。
於是,資金沒有花在刀口上、用來建立公司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而是將資金用在擴大建立自己的短板組織。
我輔導過的新創公司,大部分是由技術研發者創立的,所以對於行銷策略和通路比較不熟悉,於是他們將很多時間花在融資上;他們以為,只要有錢就可以建立自己的行銷部門、以及線上線下的通路,完全不考慮找已經是成熟品牌的通路合作,這也是許多新創公司失敗的原因之一。
有了錢,尤其是融資來的錢,因為不是自己口袋裡掏出來的,所以花起來更加隨意;於是金錢壯膽、惡從膽邊生,置風險於不顧、積極擴大組織,投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無知」加上「大膽」,許多創業者就這樣踏上了創業失敗的不歸路。

築高牆、廣積糧?
當創業者擁有過多資金的時候,就很容易違反「創業初期要輕資產」的原則,而大舉投資固定資產;自以為是在「築高牆、廣積糧」,事實上是喪失彈性和速度,自掘墳墓。
一家新創公司即使能成功融資,資源還是無法跟市場上已經擁有品牌、客戶基礎、通路、產品、技術的強大競爭對手們競爭;因此,新創公司的生存之道應該是在「戰略」上。
新創應該維持輕資產、發揮戰略優勢、選擇勝算高的垂直市場,不要強攻山頭。
新創應該選擇自己勝算高、但大型競爭對手不屑一顧的「垂直」細分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做為戰場;不要主動進入強大競爭對手林立的主戰場,強攻他們已經固守的山頭。
在戰術上,新創公司要充分發揮「彈性」與「速度」方面的優勢,攻擊大型對手不屑、不去防備的「軟肋」,以打游擊戰的方式且戰且走。
然而,新創一旦將寶貴資金投入固定資產(廠房、土地、設備)之後,就會被綁住手腳、失去彈性和速度的優勢,坐等競爭對手來殲滅。

總結
看到這裡,讀者肯定會問:難道創業不需要資金嗎?
我在輔導新創公司時一再強調,創業者和共同創業者一定要全職投入、並且從自己的口袋裡掏錢出來投資,做為創業的「啟動資金」。
而這些資金,必須能支持到可以將產品樣本小量生產的階段;而當接到客戶正式訂單、準備量產的時候,才是融資的最佳時機。
這個自己投資的啟動資金,要大到創業失敗時會「非常痛」,最好是達到「痛不欲生」的程度;如此一來,創始團隊成員花起錢來才會錙銖必較,而且使出渾身解數全力以赴,這樣創業才會有成功的機會。
簡單的說,花別人的錢不心痛,花自己的錢才會計較。
所以你說,台灣的新創公司還是只需要「資金」和「業師」嗎?

參考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