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出走巴黎》語言作為一種標誌與武器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語言做為一個人認識世界的基礎,勢必要先學會語言,再以語言指認、命名他者,藉此認識,用手指物或以形作圖還是過於不足。一個人的自我認同、生活習慣、文化、宗教也是由此認識而來,從這方面來看,約亞夫拒說母語,就有著想要徹底刨根的決心。這種決心,關於約亞夫何等厭惡他的母國,厭惡地不能說她的語言。
但出走到法國巴黎的約亞夫,也不能說活得快活,他先是被扒光,馬上又被救了他的法國情侶認出他的種族身分(猶太割禮傳統)。而想要在法國活下去,他只能運用他唯二擁有的東西:他的故事、他的身體。所以他怪異的用著外國語(法語)述說本土故事(以色列);並且不斷展示他帶著猶太標記的身體。這種以獵奇換取空間的外來客生存辦法,許多電影都已觸及過,年初在台灣上映的《沒有煙硝的愛情》就是一例,只是這對極度厭惡母國的約亞夫來說,不免是過於撕扯身心的一件事。片中關鍵的一幕是,當約亞夫開口向艾米勒要回故事,艾米勒答應了,卻說出「慷慨是有極限的」這種話,這是艾米勒的傲慢,他竟然認為約亞夫給他說故事或他給約亞夫金錢是出於慷慨。從來沒有慷慨,只有利益交換。
那對法國情侶也是有趣的觀察對象,他們明顯對約亞夫起了競爭關係,艾米勒是一開始就對約亞夫頻頻拋媚眼,卡洛琳也後來居上。中間艾米勒曾向約亞夫告發說卡洛琳「人盡可夫」,這是艾米勒在出陰招,要約亞夫提防「隨便」的法國女人,對她有反感。這種競爭關係有時候會讓人忘記艾米勒跟卡洛琳是情侶,因此更複雜可觀。後來他們一個要到約亞夫的過去(故事);一個要到他的肉體,這裡沒有明確的劃分,但基本上是這樣。只是這種複雜的三人關係畢竟不能長久,當要把某人排除的時候,約亞夫的特殊身份很自然地成了標靶,艾米勒跟卡洛琳則回歸原本平靜的生活。
本片的敘事相當斷裂、攝影風格也突兀,這是要模仿約亞夫心中的焦躁、不適應感,如同觀看這部片的觀眾可能會有的感受,這是一等一的藝術技法,直接讓電影主題成為風格,不用說太多話。台灣作為電影市場長期被好萊塢獨佔的國家,如果不是有意識地去重新調適,一般觀眾是沒辦法看《出走巴黎》這類片的,這已經是一種文化殖民的問題了。這跟強迫外國難民學唱法國國歌以便申請居留是一樣的。全面開放電影市場以便加入WTO?是不是很像。
有些人急著想用大家都聽得懂的語言把故事傳遞出去,這沒什麼不好,卻沒意識到大家都聽得懂的語言是怎麼建構出來的,如果這個建構本身就帶著不公平呢?《出走巴黎》的導演那達夫拉匹就是選擇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族群的故事,值得我們為他喝采。試想有一天,你說著自己的語言卻沒人聽得懂,你只能以敵人的語言來做溝通,你願意嗎?
另外提一個趣事,本片導演那達夫拉匹曾在4年前憑他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吾愛吾詩》獲得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最佳影片大獎,當時他本人也來過台灣。《出走巴黎》中就有一個台灣角色,這是導演獻給同樣在身份認同上極其困惑的台灣人的禮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07內容數
電影是什麼? 電影的記憶、電影的未來、電影的空間、電影的啟示、電影的事件、電影的真實、電影的謊言、電影的模樣、電影的愛與死 看電影的人是一獨特的物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翔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只想說,如果有些人(不論性別)能夠運用自己的優勢滿足自己也撫慰他人,社會上的其他人憑什麼強加道德上的譴責在他們身上?還有這部片是輔15級而不是限制級,太棒了,我對台灣的分級制度還是有信心的,這部片最適合青少年看了。
    作為安妮華達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在她過世後首次上映具有特別的意義,尤其當這部電影的內容幾乎重新梳理了安妮華達一路以來的創作觀念、脈絡,乃至生活上的各個面向。也因此,這部電影多了告別與緬懷的層面,再也無法單純只從電影的內容來看,觀看電影的情緒與感動無法分割於我們對安妮華達的想念與感懷。
    《江邊旅館》有2條故事線,其中之一是一位詩人父親和他2位兒子的關係,另一邊則是一位剛失戀的女子跟來探訪她的朋友。2邊的接觸不多,只透過詩人父親的角色偶爾碰觸,然而2邊就像被某種神祕連結牽繫在一起般,在情緒上竟然相互影響、彼此感染。
    《寄生上流》的核心議題是貧窮,電影透過一家人渴望躋身上流階層的過程,來反證躋身上流之不可能。這部電影於是變成一次悲觀的控訴,在於指出社會的階層結構,已經讓貧窮者沒有翻身的可能。
    錯過了《一屍到底》上映時的熱潮,卻在之後於影音平台上2度觀賞該作,2次相隔約1個月,看完有相當不同的想法。因為錯過了第一時間的院線,難免就避不開看到、聽到了一些人的討論,也就在觀看之前,對這部片的形式有了些基礎的認識。
    《感謝上帝》結構嚴謹,探討相當全面,每個面向都處理到一定的深度。電影也順利榮獲2019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片中因為曝光涉案的教會人員真實姓名,導致培耶納神父的律師以「無罪推定」為由,要求下令禁演。幸好在法國上映前一天,歐容確定勝訴,電影得以上映。
我只想說,如果有些人(不論性別)能夠運用自己的優勢滿足自己也撫慰他人,社會上的其他人憑什麼強加道德上的譴責在他們身上?還有這部片是輔15級而不是限制級,太棒了,我對台灣的分級制度還是有信心的,這部片最適合青少年看了。
    作為安妮華達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在她過世後首次上映具有特別的意義,尤其當這部電影的內容幾乎重新梳理了安妮華達一路以來的創作觀念、脈絡,乃至生活上的各個面向。也因此,這部電影多了告別與緬懷的層面,再也無法單純只從電影的內容來看,觀看電影的情緒與感動無法分割於我們對安妮華達的想念與感懷。
    《江邊旅館》有2條故事線,其中之一是一位詩人父親和他2位兒子的關係,另一邊則是一位剛失戀的女子跟來探訪她的朋友。2邊的接觸不多,只透過詩人父親的角色偶爾碰觸,然而2邊就像被某種神祕連結牽繫在一起般,在情緒上竟然相互影響、彼此感染。
    《寄生上流》的核心議題是貧窮,電影透過一家人渴望躋身上流階層的過程,來反證躋身上流之不可能。這部電影於是變成一次悲觀的控訴,在於指出社會的階層結構,已經讓貧窮者沒有翻身的可能。
    錯過了《一屍到底》上映時的熱潮,卻在之後於影音平台上2度觀賞該作,2次相隔約1個月,看完有相當不同的想法。因為錯過了第一時間的院線,難免就避不開看到、聽到了一些人的討論,也就在觀看之前,對這部片的形式有了些基礎的認識。
    《感謝上帝》結構嚴謹,探討相當全面,每個面向都處理到一定的深度。電影也順利榮獲2019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片中因為曝光涉案的教會人員真實姓名,導致培耶納神父的律師以「無罪推定」為由,要求下令禁演。幸好在法國上映前一天,歐容確定勝訴,電影得以上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此後,摩押人和亞捫人,又有米烏尼人,一同來攻擊約沙法。 有人來報告約沙法說:「從海外亞蘭那邊有大軍來攻擊你,如今他們在哈洗遜‧他瑪,就是隱‧基底。」 約沙法便懼怕,定意尋求耶和華,在猶大全地宣告禁食。 於是猶大人聚會,求耶和華幫助。猶大各城都有人出來尋求耶和華。
Thumbnail
在閱讀它的時候,法農的論述一再讓我想起陷入藍綠相爭的台灣政治與台灣民主運動。法農所關切的「如何生活在『二地之間』,又,所有的人為了成為人,如何能領會,並承擔這樣的二地之間。『我並不等同於我的根源,我不棄絕它,但我做為主體的命運卻把我推向他方』」,不也是我們現今的議題!?
 俄裔流亡作家納博科夫,創作許多作品之外,也擅於談文論藝。他強調,身為作家,應該有能力扮演三種角色——說書人、巫師、教師。所謂「說書人」,就是要具備講故事的功力。講故事絕非新聞報導,而是善於鋪陳情節,交代角色的心理變化。19世紀中期,法國一位家庭主婦,爆發不倫之戀,外加負債,最後自殺。作家福樓拜根據
Thumbnail
就讀法文系大三時,我就下定決心畢業後一定要去法語區國家,想要親自探索學了四年的語言及文化。前往法國的目標非常明確,我甚至得到一個能夠去法國當華語助教的機會,但人生總是充滿驚奇與可能性,因為某一次相遇,讓我的方向轉了個彎,前往了加拿大。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法式電影,以小巧輕盈的手法敘述父女間的故事。母親的離開對父女關係未產生太大影響,但女兒羅莎的成長與決定卻影響了男主角艾蒂安的人生方向。最後一幕魔幻又動人,呈現帶點感傷的故事卻充滿希望。推薦給喜歡法式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我只有一個語言,但這個語言不是我的(Je n'ai qu'une langue, ce n'est pas la mienne)」─德希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   阿爾及利亞(الجزائر‎)雖然現在以阿拉伯語為主,但過去曾被法國佔領過,直到1
想起巴別塔的故事,上帝為了不讓人們蓋成可以通天的塔,就讓人們說不同的語言並打散到不同的地方去,如果當初語言分歧的起源真是這樣,上帝還真是成功地達成了祂的目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語言表達、文化差異、藝術裡的情感表達等議題,以李安的電影為例,引發了作者對於個人家庭及社會價值觀的思考。文章中融合了對音樂、藝術、情感表達及家庭教育的感悟,以及個人對於內在情感的深入探索。 ( AI 果然文筆比我好多了)
Thumbnail
導演伍迪艾倫利用愛情的陳腔濫調,同時透露作者尖酸刻薄、帶點犬儒般(Cynicism)對於電影中描述角色的愛情觀,對應著導演的世界觀。但《情遇巴塞隆納》倒是成功地從歐洲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與民族想像的觀點切入,過渡到愛情與權力的身體及政治性,與最後透露(導演)自身的見解。
Thumbnail
此後,摩押人和亞捫人,又有米烏尼人,一同來攻擊約沙法。 有人來報告約沙法說:「從海外亞蘭那邊有大軍來攻擊你,如今他們在哈洗遜‧他瑪,就是隱‧基底。」 約沙法便懼怕,定意尋求耶和華,在猶大全地宣告禁食。 於是猶大人聚會,求耶和華幫助。猶大各城都有人出來尋求耶和華。
Thumbnail
在閱讀它的時候,法農的論述一再讓我想起陷入藍綠相爭的台灣政治與台灣民主運動。法農所關切的「如何生活在『二地之間』,又,所有的人為了成為人,如何能領會,並承擔這樣的二地之間。『我並不等同於我的根源,我不棄絕它,但我做為主體的命運卻把我推向他方』」,不也是我們現今的議題!?
 俄裔流亡作家納博科夫,創作許多作品之外,也擅於談文論藝。他強調,身為作家,應該有能力扮演三種角色——說書人、巫師、教師。所謂「說書人」,就是要具備講故事的功力。講故事絕非新聞報導,而是善於鋪陳情節,交代角色的心理變化。19世紀中期,法國一位家庭主婦,爆發不倫之戀,外加負債,最後自殺。作家福樓拜根據
Thumbnail
就讀法文系大三時,我就下定決心畢業後一定要去法語區國家,想要親自探索學了四年的語言及文化。前往法國的目標非常明確,我甚至得到一個能夠去法國當華語助教的機會,但人生總是充滿驚奇與可能性,因為某一次相遇,讓我的方向轉了個彎,前往了加拿大。
Thumbnail
本片是一部法式電影,以小巧輕盈的手法敘述父女間的故事。母親的離開對父女關係未產生太大影響,但女兒羅莎的成長與決定卻影響了男主角艾蒂安的人生方向。最後一幕魔幻又動人,呈現帶點感傷的故事卻充滿希望。推薦給喜歡法式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我只有一個語言,但這個語言不是我的(Je n'ai qu'une langue, ce n'est pas la mienne)」─德希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   阿爾及利亞(الجزائر‎)雖然現在以阿拉伯語為主,但過去曾被法國佔領過,直到1
想起巴別塔的故事,上帝為了不讓人們蓋成可以通天的塔,就讓人們說不同的語言並打散到不同的地方去,如果當初語言分歧的起源真是這樣,上帝還真是成功地達成了祂的目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語言表達、文化差異、藝術裡的情感表達等議題,以李安的電影為例,引發了作者對於個人家庭及社會價值觀的思考。文章中融合了對音樂、藝術、情感表達及家庭教育的感悟,以及個人對於內在情感的深入探索。 ( AI 果然文筆比我好多了)
Thumbnail
導演伍迪艾倫利用愛情的陳腔濫調,同時透露作者尖酸刻薄、帶點犬儒般(Cynicism)對於電影中描述角色的愛情觀,對應著導演的世界觀。但《情遇巴塞隆納》倒是成功地從歐洲和美國之間文化差異與民族想像的觀點切入,過渡到愛情與權力的身體及政治性,與最後透露(導演)自身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