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宮部美幸《模仿犯》-我們該向誰尋求真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真實是不管丟到多遠,最後還是會找到路回家的。」
宮部美幸深諳那些被分析詮釋過的惡之類型,將其鋪排陳列,一一示眾。
提前攤出所有底牌,意味著不害怕落入「俗套」,在描寫眾「惡」的路徑裡,宮部美幸選擇了最難走的那一條。
然而她並不耽溺於描寫那黑暗之心。
在推理界被歸為「社會派」的宮部美幸,除了有別於「本格派」的正統推理外,著墨更多於犯罪與社會的相互作用、回應。
乍然一看書名,一開始還以為情節內容與犯罪引起的模仿效應有關,實則不然。兇手正如寫作之作者,絞盡腦汁「推陳出新」,他不模仿,他不嗜血,他並非異於常人──心態而言,反而更趨近一個「普通人」。他拒絕被分析,反過來他再分析人們的分析,並予以玩弄。他立志要當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作者」(恰如宮部美幸)以全日本為舞台,以殺人為手段「創作」供全社會觀看的劇本。而在劇本裡頭,每個人都是演員。
對於「動機」──那世人亟欲知曉的秘密,叢林深處尚未發現的黑暗物種,人性深層隱藏的惡,宮部美幸這樣說:
「真正的惡就是這樣,沒有任何理由,所以被這種惡侵襲的被害人,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何遇上這些倒楣事。他無法認同,就算問原因,也找不到答案。如果是有怨恨、感情、金錢等理由,被害一方心理多少還能接受,至少可以有安慰自己、憎恨犯人、埋怨社會的根據。只要犯人給理由,被害人就知道如何處理心情。可是這個事件一開始就沒有理由或根據,所以只能呆呆地任人宰割。這就是真正的『惡』啊!」
然而即便「惡」之不可言不可說,這並未阻止宮部的持續探鑽,她就像是深入異域的人類學家,深知觀察者的角度造成的侷限,於是透過不同的身分發聲訴說,並且,即便作者在小說中掌握了話語權,仍不斷挑撥讀者思索,是否有人能擁有對惡的專一代言權?是否在定義了惡之後便無可奈何?生者與死者該何去何從?真實──究竟該如何被還原?真實該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全知的讀者,位於上空俯瞰一切眾生的掙扎與破碎,然而書中人物無法擁有此種視野,所謂的「真實」究竟會以何種面貌回到家裡?證據會說話,說的卻也不過是片段之詞,即便將斷片逐一拼湊所形成的真實,也不過是破碎的真實。
《模仿犯》全書三部曲篇幅長達一千四百頁,四十三名人物接連出場,無論是虛像的社會,或實像的個我,皆佔有一席之地,以犯罪為輪廓,勾連出社會的眾生相。《模仿犯》正是在描繪「真實」自多方回返的曲折道途,藉由加害者、受害者、倖存者、社會觀點的相互共構,為那些已死的,無論兇手或死者;為那些倖存的,無論加害或被害的一方,譜出低鳴的安魂曲。
「好不容易帶著暖意的風像是不客氣的訪客一樣,輕敲著有馬豆腐店拉上的鐵門。沒有人回應,也沒有人回來。只有風靜靜地吹過去。」
逝亡之人無以回返,或是唯一的真實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孟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語有個詞語叫作「居場所」。自分の居場所を作る。創造屬於自己的地方。  這一年,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在過去從未抵達的異域,向著前所未有的生命,以開拓者之姿,一畝一畝開墾出自己的居場所。因為一件小事而氣急敗壞,或是說錯話而羞愧地想從地球消失。抱怨迭迭發生的不如意事,笑的時候用力笑,哭的時候大聲哭。
這次參加的是台大和阪大為期一年的校級交換計畫OUSSEP。 OUSSEP是為了讓不會日語的外國人也能來日本交流而誕生的計畫,只須達到阪大所規定的英語語言門檻即可申請。一言以蔽之,
我們造訪城市,記得城市的熱鬧繁盛紙醉金迷,然而我喜愛的恰好是其反面,晨起的清爽感。勃勃的生機都在此時蘊發,安靜中又總是悄悄騷動著什麼,按捺不住的脾性,野馬自鼻翼噴出蒸騰水氣,沸騰血性即將出柵。
愚公移山,精衛填海,是石頭先沒有,還是湖泊先被填平。或許一切的問題與試驗都只是夸父逐日。我曾以為湖心埋藏一個關於親族的秘密,只要湖泊乾涸,往軟爛的泥底一掘,秘密便能被挖起。然而,池水放乾,陽光曝曬,露出的也不過是一地焦渴的乾泥。秘密沒有藏在那裡,所有疑問仍然懸置。
 時序漸漸入秋。這幾日大阪陰雨連綿,開始冷了起來,氣溫徘徊在二十度上下,約略等於高雄的冬季。日本方才結束秋分節的三連休,街上生機勃發彷如事物自沉睡中醒轉,然而微冷的氣候卻又像是時時刻刻在壓抑著活力。
 咦,JASSO是什麼?能吃嗎?  JASSO獎學金是由日本政府提供的獎學金,每年由日本各大學自行向日本政府申請,若學校有申請到此筆補助,便會提供給交換生。
 日語有個詞語叫作「居場所」。自分の居場所を作る。創造屬於自己的地方。  這一年,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在過去從未抵達的異域,向著前所未有的生命,以開拓者之姿,一畝一畝開墾出自己的居場所。因為一件小事而氣急敗壞,或是說錯話而羞愧地想從地球消失。抱怨迭迭發生的不如意事,笑的時候用力笑,哭的時候大聲哭。
這次參加的是台大和阪大為期一年的校級交換計畫OUSSEP。 OUSSEP是為了讓不會日語的外國人也能來日本交流而誕生的計畫,只須達到阪大所規定的英語語言門檻即可申請。一言以蔽之,
我們造訪城市,記得城市的熱鬧繁盛紙醉金迷,然而我喜愛的恰好是其反面,晨起的清爽感。勃勃的生機都在此時蘊發,安靜中又總是悄悄騷動著什麼,按捺不住的脾性,野馬自鼻翼噴出蒸騰水氣,沸騰血性即將出柵。
愚公移山,精衛填海,是石頭先沒有,還是湖泊先被填平。或許一切的問題與試驗都只是夸父逐日。我曾以為湖心埋藏一個關於親族的秘密,只要湖泊乾涸,往軟爛的泥底一掘,秘密便能被挖起。然而,池水放乾,陽光曝曬,露出的也不過是一地焦渴的乾泥。秘密沒有藏在那裡,所有疑問仍然懸置。
 時序漸漸入秋。這幾日大阪陰雨連綿,開始冷了起來,氣溫徘徊在二十度上下,約略等於高雄的冬季。日本方才結束秋分節的三連休,街上生機勃發彷如事物自沉睡中醒轉,然而微冷的氣候卻又像是時時刻刻在壓抑著活力。
 咦,JASSO是什麼?能吃嗎?  JASSO獎學金是由日本政府提供的獎學金,每年由日本各大學自行向日本政府申請,若學校有申請到此筆補助,便會提供給交換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直至今天,推理讀者仍會習慣性地將日本推理小說區分為兩大類:重視邏輯解謎的本格派和透過描寫警察的偵查過程勾勒出社會問題的社會派。可是正如前文〈真實感的典範轉移〉提到,社會派推理難以繼續沿用由松本清張在50-60年代確立的典律。那在21世紀書寫社會派推理,有沒有其他方法?
Thumbnail
2023年3月,Netflix推出了改編自日本作家宮部美幸的同名小說《模倣犯》。並在該年度的金鐘獎入圍17個獎項,也為金鐘獎史上入圍最多獎項的戲劇。 在第一集中,我一直對案發現場的談話、監獄中田村義的台詞感到很困惑。但隨著劇情發展,我也漸漸被拉入了模仿犯的世界... 角色設定讓人起雞皮疙瘩 在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於閱讀《LEVEL 7》小說的心得分享,內容中探討了故事的結構、情節的設定和作者的創作風格。作者提及了閱讀時的感受和內容不足的部分,並分享了透過讀墨電子書進行閱讀的體驗和購書連結。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宮部美幸一直只知其名卻沒看過她的作品,最多只看過《模仿犯》幾套電影改篇,這次選了兩部比《模仿犯》還要早的作品:《魔術的耳語》跟《蒲生邸事件》。
代助は、父や兄、平岡や寺尾の自己欺瞞を敏感に見抜いており、また自身に関してもどんな欺瞞も許容できない。 彼は欺瞞を避けるためには「遊民」であるほかないと思いこむような男であり、たとえば嫂についても「場合によると、けして論理も持ち得ない女」であるというふうに、論理的一貫性を追求してやまない。
Thumbnail
老早就聽老友艾立克強說過《嫌疑犯X的獻身》這本書,但我一向對推理小說興趣缺缺,不懂傷透腦筋看一本書的樂趣何在。加上艾立克強是那種不太輕易透露小說劇情和結局的人,因此全書聽下來十分語焉不詳,只知道他被這本書感動得痛哭流涕,直說那嫌疑犯有多深情,他的愛又有多淒美云云。
Thumbnail
宮部美幸,平成時代的日本國民作家,在台灣也是重量級大家,多少人看著宮部美幸長大,她的創作題材多元,其中時代感強烈的作品主要以江戶時代為主,而這次,我要跟著讀步文化經典回歸,重新回到江戶時代的下町風情,走進雜院庶民的人生,跟著不正經捕快一同辦案。 宮部美幸是東京人,身為江戶四代子的她,成長於舊時稱為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直至今天,推理讀者仍會習慣性地將日本推理小說區分為兩大類:重視邏輯解謎的本格派和透過描寫警察的偵查過程勾勒出社會問題的社會派。可是正如前文〈真實感的典範轉移〉提到,社會派推理難以繼續沿用由松本清張在50-60年代確立的典律。那在21世紀書寫社會派推理,有沒有其他方法?
Thumbnail
2023年3月,Netflix推出了改編自日本作家宮部美幸的同名小說《模倣犯》。並在該年度的金鐘獎入圍17個獎項,也為金鐘獎史上入圍最多獎項的戲劇。 在第一集中,我一直對案發現場的談話、監獄中田村義的台詞感到很困惑。但隨著劇情發展,我也漸漸被拉入了模仿犯的世界... 角色設定讓人起雞皮疙瘩 在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於閱讀《LEVEL 7》小說的心得分享,內容中探討了故事的結構、情節的設定和作者的創作風格。作者提及了閱讀時的感受和內容不足的部分,並分享了透過讀墨電子書進行閱讀的體驗和購書連結。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宮部美幸一直只知其名卻沒看過她的作品,最多只看過《模仿犯》幾套電影改篇,這次選了兩部比《模仿犯》還要早的作品:《魔術的耳語》跟《蒲生邸事件》。
代助は、父や兄、平岡や寺尾の自己欺瞞を敏感に見抜いており、また自身に関してもどんな欺瞞も許容できない。 彼は欺瞞を避けるためには「遊民」であるほかないと思いこむような男であり、たとえば嫂についても「場合によると、けして論理も持ち得ない女」であるというふうに、論理的一貫性を追求してやまない。
Thumbnail
老早就聽老友艾立克強說過《嫌疑犯X的獻身》這本書,但我一向對推理小說興趣缺缺,不懂傷透腦筋看一本書的樂趣何在。加上艾立克強是那種不太輕易透露小說劇情和結局的人,因此全書聽下來十分語焉不詳,只知道他被這本書感動得痛哭流涕,直說那嫌疑犯有多深情,他的愛又有多淒美云云。
Thumbnail
宮部美幸,平成時代的日本國民作家,在台灣也是重量級大家,多少人看著宮部美幸長大,她的創作題材多元,其中時代感強烈的作品主要以江戶時代為主,而這次,我要跟著讀步文化經典回歸,重新回到江戶時代的下町風情,走進雜院庶民的人生,跟著不正經捕快一同辦案。 宮部美幸是東京人,身為江戶四代子的她,成長於舊時稱為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