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特務|女影2019|《浪漫喜劇麥擱騙》:我如何停止焦慮並大膽面對我熱愛浪漫喜劇的尷尬事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浪漫喜劇麥擱騙》劇照/女性影展
熱愛浪漫喜劇,不是那麼容易承認的事。就算承認了,也得緊張兮兮地加註「這是帶有罪惡感的快樂」,深怕別人認為:(1)我品味很差;(2)我很蠢;(3)我是個幼稚女生。其實我明白浪漫喜劇片型常見的問題,例如充滿性別刻板印象、將病態行為描繪為浪漫、將「找到伴侶」視為解決人生一切不快的最佳途徑等等。但我為何還是那麼愛看呢?先前沒特別思考過,直到看了《浪漫喜劇麥擱騙》⋯⋯
導演伊莉莎白・桑奇在《浪漫喜劇麥擱騙》一開始就解釋道,拍這部片的原因之一,是她婚後重看從小迷到大的浪漫喜劇,竟感到失望。因為多數浪漫喜劇結尾都以婚禮收場,婚後問題不屬於它們的煩惱範圍,而且對主角的塑造常常大有問題,在歷練豐富以後,回頭重看難以忽視缺點。
《浪漫喜劇麥擱騙》整理從三〇年代至今的浪漫喜劇,擷取經典段落用心剪接,分析主流浪漫喜劇的演變,例如二次世界大戰如何改變女主角的塑造方向、同為金髮美女的瑪麗蓮・夢露與桃莉絲・黛對愛情電影的不同詮釋如何影響類型發展等等,也分析近年主流浪漫喜劇常見的劇本公式。此外,導演找來不同背景的八位評論者擔任旁白提供感想,呈現此類電影常出現的問題、劇情套路帶來的社會影響,並思考未來還可以繼續發展的方向。
對我這種重度迷戀浪漫喜劇的「患者」而言,《浪漫喜劇麥擱騙》讓人激動不已,在觀眾心理不設防的狀態下,彈射出一段段熟悉的畫面,加上旁白分析,令人憶起往日觀賞的感受,再用今日的成熟心境重新看待這些安排,會有更深刻的想法。
《浪漫喜劇麥擱騙》劇照/女性影展
我最喜歡的幾項觀察,是關於角色塑造的。劇情方面的老套問題如機場飛奔啦、一同迎向夕陽啦、雨中浪漫表白啦,我反而並不介意,它幫忙逃避現實,就像動作片結局通常邪不勝正一樣。但牽扯到角色本身──觀眾投射的人物,就會嚴重影響體驗與認知了。
大多數浪漫喜劇的女主角,都帶著虛偽的「可愛」與「酷勁」,例如與男性興趣相近、毫不扭捏、怎麼吃都很瘦、很陽光、永遠幽默好相處,總而言之她會有不少男性特質,但外表仍符合傳統審美觀的標準大美女。就算帶著獨立自主的氣息,或是有特別奇怪的癖好,仍得往「可愛」以及「恰巧符合男主角需要」這類方向靠攏。不少女人都被這樣的概念影響過,總認為要能一起討論球賽、看賽車、做一些很陽光的運動,盡力配合男生的嗜好,才是好女友,才能被喜歡。只不過現實狀況是,沒有「真人」能討喜一輩子,婚後在生活瑣事、養兒育女的壓力之下,終究無法永保可愛。
男主角的塑造更有問題,常常不顧拒絕苦苦糾纏,甚至落入近似跟蹤狂或反社會人格者的範疇,如果在真實世界碰上,應該要趕快報警甚至搬家。或許這些片還真得加個警語,告誡觀眾別把類似期待擺進現實人生,或者乾脆看看影集《安眠書店》,那位男主角,就是跟蹤狂類型的男人在現實世界中可能的樣子,保證看得心生警惕。
那麼,為何我對許多充滿問題的浪漫喜劇仍然看不停呢?我當然知道《奇愛博士》是經典,《二見鍾情》完全不是,但《奇愛博士》我只看過三次,《二見鍾情》則起碼看過五十遍以上。這部在影史任何條件的排行上都不見蹤影的片,竟把我深深迷住了,縱使如《浪漫喜劇麥擱騙》的旁白評論提到的,《二見鍾情》女主角、珊卓・布拉克飾演的露西,行為根本病態,應該要送醫或報警的,但不影響我的熱愛。
《二見鍾情》劇照/IMDb
或許這些浪漫喜劇片,滿足我說不出口的政治不正確慾望與想像,除了想被大帥哥瘋狂地愛著,還希望自己也那麼漂亮苗條、穿著美艷的衣著、生活舒適到可以把那麼多心思放在戀愛上頭、日子難捱時會有個男人直接解救我脫離苦海⋯⋯但看完電影,還是會回到原本的人生軌道,做我自己。
突然間,我領悟到無須焦慮於「為何愛看這麼蠢的片」或是「愛看浪漫喜劇的是否沒資格自稱女性主義者」,因為我早已用更健康的心態觀賞浪漫喜劇,它的價值觀不再影響現實生活裡的選擇。沉浸在其中,面對近似跟蹤狂的男主角,我能享受被對方瘋狂愛著的快感與虛榮感,但不用怕被潑硫酸或綁架,就像看黑道槍戰片或西部決鬥片一樣,都是「安全享受刺激」的方式;看著超級不真實的完美女主角,我也不再感覺自卑,不需要把那個形象當作人生目標。
社會往往將偏「女性化」形象的事物當作比較差的,被稱為「Chick Flicks」的「給女生看的」浪漫喜劇也是其一,但是說穿了,這不過是將終結孤單的渴望,用比較娛樂、極端的方式投射到銀幕上,與其他講求娛樂的電影沒有高低之分。
《浪漫喜劇麥擱騙》海報/IMDb
而且,就在這類片型似乎被拍到爛的此刻,已經有許多不同方向的創新作品,試圖挖出更多路徑與新意,例如劇情發展較為特殊的《客製化女神》、《愛情昏迷中》與《老闆送作堆》,或是主角身分背景更加多元的《春光之境》、《瘋狂亞洲富豪》與《愛的過去進行式》等等,在男女主角的塑造上,也更講究擺脫刻板印象。
看完《浪漫喜劇麥擱騙》,讓我想重溫那些深深著迷過的愛情電影,只是這一回,我準備拋開罪惡感,正大光明地看下去。
2019 女性影展|《浪漫喜劇麥擱騙》(Romantic Comedy)
伊莉莎白・桑奇|2019|英國|彩色|78 分鐘
2019.10.05|14:40 @ 光點華山 1 廳
2019.10.09|15:20 @ 光點華山 1 廳
2019.10.13|17:20 @ 光點華山 1 廳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釀電影】2019 年 9、10 月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為人父後的溫柔,也是他終於把活在自己世界的動畫,畫成了活在世界裡的自己。獻給曾經年少卻已不再的人們,以及那些仍在未知中初嘗情感的人們。即使,我仍經常懷念新海誠早期的作品,以及他與天門還有柏大輔的配樂,就像我有時也會想念那個聽《秒速五公分》片尾曲一整晚的自己一樣。
釀電影的四篇《返校》文章,終於都上線了。這是我們針對單一院線片所做的、最完整紮實的一次專題,三篇影評從三個不同觀看角度,道出三種不一樣的評價本片的方式,這些都很重要,而且並不互斥。而在此時、此刻,這座島上這樣的歷史節點,出現這部電影,能帶起這樣多元且水準整齊的討論,我為此感到振奮。我更為釀電影而驕傲
本該做為故事核心的方芮欣的悲劇,便是電影「強解為自由」這一詮釋下的最大受害者。它把個體在一個不正義的系統下所承受的、只屬於自己的那分獨一無二的磨難給獻祭了,而獻祭的對象是誰呢?就是方芮欣這個人物以其設計而言,根本不可能感興趣或理解的、對未來的某種政治共同體想像。
小時候,許多我們害怕擔憂的事情,看起來重如泰山,成人之後回頭一望,那些恐懼的對象與主題,其實或許早已不是問題,也或許不再巨碩轟頂。成年之後再回憶過去,除了可以看清恐懼的根源,也已經有相對足夠的成長與智慧,不只能有更多的勇氣,也更能在內心以成人的智慧化解幼年受到恐嚇的驚嚇。
《返校》以一種「惡夢之生命會找到出路」的方式,讓我們看到,被壓抑、被抹消、被扭曲的記憶,如何強悍挺進,迫它的宿主重整記憶板塊,回到當年,承認那個真正的自己。只有回到真正的原點,才可能做出改變。無論是一句遲來的道歉,或一個重大的補救──對誰,以及對自己,的補救。
透過適可而止的回返,McBride 也達成了自身的救贖,他發覺父親專注地、無止盡追尋的宇宙太過龐大美麗,那裡的愛與溫度太稀缺──比他這樣的非人以為自己低限所需要的還稀缺。非人若是天生,則像是個小木偶成為人的故事:他在太陽系邊緣認識到極限,觸碰到邊界,有了邊界,才框限出他原來是人,折返出自己的疆域。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為人父後的溫柔,也是他終於把活在自己世界的動畫,畫成了活在世界裡的自己。獻給曾經年少卻已不再的人們,以及那些仍在未知中初嘗情感的人們。即使,我仍經常懷念新海誠早期的作品,以及他與天門還有柏大輔的配樂,就像我有時也會想念那個聽《秒速五公分》片尾曲一整晚的自己一樣。
釀電影的四篇《返校》文章,終於都上線了。這是我們針對單一院線片所做的、最完整紮實的一次專題,三篇影評從三個不同觀看角度,道出三種不一樣的評價本片的方式,這些都很重要,而且並不互斥。而在此時、此刻,這座島上這樣的歷史節點,出現這部電影,能帶起這樣多元且水準整齊的討論,我為此感到振奮。我更為釀電影而驕傲
本該做為故事核心的方芮欣的悲劇,便是電影「強解為自由」這一詮釋下的最大受害者。它把個體在一個不正義的系統下所承受的、只屬於自己的那分獨一無二的磨難給獻祭了,而獻祭的對象是誰呢?就是方芮欣這個人物以其設計而言,根本不可能感興趣或理解的、對未來的某種政治共同體想像。
小時候,許多我們害怕擔憂的事情,看起來重如泰山,成人之後回頭一望,那些恐懼的對象與主題,其實或許早已不是問題,也或許不再巨碩轟頂。成年之後再回憶過去,除了可以看清恐懼的根源,也已經有相對足夠的成長與智慧,不只能有更多的勇氣,也更能在內心以成人的智慧化解幼年受到恐嚇的驚嚇。
《返校》以一種「惡夢之生命會找到出路」的方式,讓我們看到,被壓抑、被抹消、被扭曲的記憶,如何強悍挺進,迫它的宿主重整記憶板塊,回到當年,承認那個真正的自己。只有回到真正的原點,才可能做出改變。無論是一句遲來的道歉,或一個重大的補救──對誰,以及對自己,的補救。
透過適可而止的回返,McBride 也達成了自身的救贖,他發覺父親專注地、無止盡追尋的宇宙太過龐大美麗,那裡的愛與溫度太稀缺──比他這樣的非人以為自己低限所需要的還稀缺。非人若是天生,則像是個小木偶成為人的故事:他在太陽系邊緣認識到極限,觸碰到邊界,有了邊界,才框限出他原來是人,折返出自己的疆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其實我是戀愛白痴,小時候很可愛,常常被男生捉弄,到後來上國中看起來很笨一直被追,後來高中讀女校,可是從小我喜歡看七龍珠、庫洛魔法使、小叮噹、獵人、幽游白書,總之人生跟戀愛一直沒什麼交集,到路人甲27歲我爸開始著急,用他的世界觀(不結婚的女生都很怪)所以找一家認識的紅娘介紹人,每個都被我敷衍過去了!
Thumbnail
《愛的噩夢》透過夢境體現的是男主角對戀愛的完美想像,這也可以視作為導演個人想像/意志的延伸,由此嫁接以男主角的畫外音口白,和手機攝製使至更加貼近生活視角的觀看,都成為觀影時的投射路徑。此作未能入骨地剖析眾生心底的慾望,反倒是以斷裂的夢境連結,貼上極度刻板、流於表面的角色形象,呈現出一種滑稽的樣態。
Thumbnail
最近台灣有兩部討論愛的電影,《破浪男女》和《愛的噩夢》蔚為話題,前者熱映中,後者7/12上映。 這兩部電影的視覺呈現、色彩都很有特色,可以說是拍得很美的作品。不過如果從劇情方面來看,我真的認為這是兩部TA(受眾)截然不同的電影。我試著詳述一下自身觀影感到的大概差異,希望可以提供有需要的人參考,選到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用與惡魔交合、嘔奶、吐血、地鐵流產等衝擊視覺畫面,包裝以成的婚姻故事。⠀沒什麼比看這一個大美人發瘋更令人著迷了,記得是在高中時看到法國國寶阿佳妮的神顏才(誤)點開過來看,原本以為是一部用犯罪和愛情的劇。
Thumbnail
「莎莉」是一部相當接地氣的女性成長喜劇,用不同觀點為女性追愛辯駁,異國元素在片中運用相當巧妙。很喜歡 劉品言、林柏宏、楊麗音、李英宏,作為導演練建宏首部電影,也是相當出色。
Thumbnail
生病在家看的一些浪漫喜劇片。我真的好喜歡看浪漫喜劇喔,不用腦子,反正一定happy ending。明明是個讀中文系的人:「我就敷淺!我就庸俗!我就嗜甜!」但看多了,對浪漫喜劇還是有一定要求的。並且擅自替他們畫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2013年之後的浪漫喜劇都不好看!!
日劇《戀愛何必認真(2022)》(緯來日本台21時正在播出) 這齣我是沒有很認真看,就是一邊滑手機一邊放著電視播放,所以有些台詞內容、劇情寫的不是很清楚或正確。 第四話中女主問前輩為什麼妳喜歡看別人戀愛自己卻不談? 前輩:喜歡看別人戀愛,因為戀愛中的鬧劇都很可笑愚蠢。 女主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自
Thumbnail
過往對以性愛為主題的喜劇片的印象,多半是充斥養眼鏡頭與淺薄笑料,只是一種滿足當下需要歡笑的免洗娛樂。但《珍愛硬起來》卻是那種看完許久之後,偶爾想到還會留下餘味的喜劇電影。
Thumbnail
這次看劇情感覺是奇幻愛情,預告看起來蠻好笑的就點進來看了。雖然說是奇幻愛情啦!可是前兩集看著看著蠻多毛骨悚然的場面,讓我陷入疑惑的泥沼中。現在真的愛情劇都不能單純點了是吧?愛情劇裡出現這麼多屍塊、死亡、血,不適合吧?不過戀愛部分前面確實是看得蠻開心,路雲把那種「身不由己的心動」詮釋的蠻好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其實我是戀愛白痴,小時候很可愛,常常被男生捉弄,到後來上國中看起來很笨一直被追,後來高中讀女校,可是從小我喜歡看七龍珠、庫洛魔法使、小叮噹、獵人、幽游白書,總之人生跟戀愛一直沒什麼交集,到路人甲27歲我爸開始著急,用他的世界觀(不結婚的女生都很怪)所以找一家認識的紅娘介紹人,每個都被我敷衍過去了!
Thumbnail
《愛的噩夢》透過夢境體現的是男主角對戀愛的完美想像,這也可以視作為導演個人想像/意志的延伸,由此嫁接以男主角的畫外音口白,和手機攝製使至更加貼近生活視角的觀看,都成為觀影時的投射路徑。此作未能入骨地剖析眾生心底的慾望,反倒是以斷裂的夢境連結,貼上極度刻板、流於表面的角色形象,呈現出一種滑稽的樣態。
Thumbnail
最近台灣有兩部討論愛的電影,《破浪男女》和《愛的噩夢》蔚為話題,前者熱映中,後者7/12上映。 這兩部電影的視覺呈現、色彩都很有特色,可以說是拍得很美的作品。不過如果從劇情方面來看,我真的認為這是兩部TA(受眾)截然不同的電影。我試著詳述一下自身觀影感到的大概差異,希望可以提供有需要的人參考,選到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用與惡魔交合、嘔奶、吐血、地鐵流產等衝擊視覺畫面,包裝以成的婚姻故事。⠀沒什麼比看這一個大美人發瘋更令人著迷了,記得是在高中時看到法國國寶阿佳妮的神顏才(誤)點開過來看,原本以為是一部用犯罪和愛情的劇。
Thumbnail
「莎莉」是一部相當接地氣的女性成長喜劇,用不同觀點為女性追愛辯駁,異國元素在片中運用相當巧妙。很喜歡 劉品言、林柏宏、楊麗音、李英宏,作為導演練建宏首部電影,也是相當出色。
Thumbnail
生病在家看的一些浪漫喜劇片。我真的好喜歡看浪漫喜劇喔,不用腦子,反正一定happy ending。明明是個讀中文系的人:「我就敷淺!我就庸俗!我就嗜甜!」但看多了,對浪漫喜劇還是有一定要求的。並且擅自替他們畫了一道明顯的分水嶺:2013年之後的浪漫喜劇都不好看!!
日劇《戀愛何必認真(2022)》(緯來日本台21時正在播出) 這齣我是沒有很認真看,就是一邊滑手機一邊放著電視播放,所以有些台詞內容、劇情寫的不是很清楚或正確。 第四話中女主問前輩為什麼妳喜歡看別人戀愛自己卻不談? 前輩:喜歡看別人戀愛,因為戀愛中的鬧劇都很可笑愚蠢。 女主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自
Thumbnail
過往對以性愛為主題的喜劇片的印象,多半是充斥養眼鏡頭與淺薄笑料,只是一種滿足當下需要歡笑的免洗娛樂。但《珍愛硬起來》卻是那種看完許久之後,偶爾想到還會留下餘味的喜劇電影。
Thumbnail
這次看劇情感覺是奇幻愛情,預告看起來蠻好笑的就點進來看了。雖然說是奇幻愛情啦!可是前兩集看著看著蠻多毛骨悚然的場面,讓我陷入疑惑的泥沼中。現在真的愛情劇都不能單純點了是吧?愛情劇裡出現這麼多屍塊、死亡、血,不適合吧?不過戀愛部分前面確實是看得蠻開心,路雲把那種「身不由己的心動」詮釋的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