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我與
台東暖蛇的夥伴,討論這學期文字課接下來的方向。與其說是討論「文字課」的方向,不如說討論的重點更在──如何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學習狀態的孩子的需求。
我先說了自己這一年來的觀察──
這群小孩從四到六歲長成五到七歲,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應該」沒有打壞小孩對文字的胃口。但我現在遇到一個困難,比較小的小孩還在喜歡文字遊戲的階段,而比較大的孩子開始想要學寫更多字了,「在同一段課程時間中,我很難同時滿足他們的需求。」
當我顧及七歲小孩寫字的需求時,五歲小孩因為還不想寫字而開始在旁邊玩,「這樣多少會對已經在課程裡的孩子,造成干擾。」我說,「所以我在想有沒有可能,將上課時間和空間切割開來,來滿足不同狀態小孩的需求?」
老師的困境,不見得是學生的困境
我提出觀察與提議的時候,倒沒有否定混齡上課所帶來的潛移默化的效果。比如五歲的波波看起來好像都沒有在上課,但他其實多少知道我們在幹嘛。有一次我聽到波波說,「不用看就會寫那個字,才是真的會寫。」我就想,我說這句話的時候,波波當時是在旁邊玩戰鬥陀螺吧?為什麼他會說出這句話呢?
確切的原因我無從得知,我只能先把它想成潛移默化。但是除了這種潛移默化,我覺得混齡上課所帶來的困難,似乎大於它的優點。所以我把我的觀察說出來,並提出了分組的建議──比如第一個小時先上想學寫字的小孩的課,第二個小時上想玩文字遊戲的小孩的課;而這樣的上課方式很有可能第一個小時進來的是七歲小孩,而第二個小時是五歲小孩。
暖蛇夥伴聽我說完後,小巫說:「可是如果是這樣的分組,那就不算是混齡上課了。」接著她又提出另一個觀察──應該要把因為「不想上課」所帶來的干擾,與因為「需求不同」所帶來的困難分開來看──她建議前者就直接由觀課的大人陪伴帶離現場,而後者則是混齡教學一定會遇到的困難,大人應該要用不同的思維去處理這個挑戰。
小巫的分析,讓我重新思考「混齡教學」的意義。
我發現我一開始所提出的混齡教學的「困難」,是從老師所設定的「目標效益」來看。雖然我們沒有訂定明確的「目標」,但因為我發現七歲小孩已經想要寫字,而我也希望可以陪他們好好寫字,所以這時我就覺得還不想寫字在旁邊玩的小孩,是一種干擾──我並沒有把他們想在「一起」──我看到的是因為他們的「需求不同」,而我需要「同時」滿足,這對我來說是個「困難」。
但聽了小巫的分析,我才發現混齡教學應該要從另一個面向來看,不同年紀的小孩需求本來就會不同,教學者該思考的不是同時滿足不同需求,而是去創造一種可以運用「混齡特質」的課程,嘗試創造一種能將團體成員的特質連結起來的學習環境。現場有夥伴開始丟想法和建議,比如讓想要寫字的小孩寫字做成文字遊戲,給想要玩文字遊戲的小孩玩。
說是這樣說,實際到底該怎麼做則還要再想(我真的覺得不容易)。但是,有這樣的分析與討論,我覺得至少撥開了原本的迷霧。像是再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我前面說的混齡教學困境,其實是老師的困境,而不是學生的困境;如果換一個角度想,原本的困境可能反倒變成多元刺激。
「但是……」,我們又接著繼續想,五到七歲可以混齡教學,這當中的差異可視為多元刺激,「但是,混齡有可能無限度的混下去嗎?比如當原有團體的小孩長到八歲,這時如果有新的四歲小孩想要進來……年齡差距越來越大,真的有可能這樣一直混下去嗎?要混到什麼程度?」
這個問題當然不是馬上就有答案,還可以繼續對話思考下去。
與小孩對話,調整上課的「框」
當討論到對這學期上課的期待時,六歲半的小茶說,「我想要多學難一點的字,可是我覺得我會被平板影響。上課的時候可以要求大家不要用平板嗎?」
小巫問她:「如果文字課跟用平板兩件事同時給你選,你選哪一個?」
小茶想了想後說,「我想要上課,可是我覺得我會被平板影響……」小茶並沒有直接說出答案。
從小茶的回答我可以感覺到,她對於「文字課」這件事是有感的,她想要好好上課,但她也坦白自己會被三C影響,所以她直接提出建議,希望可以排除三C的「誘惑」。
我覺得這很有意思,暖蛇課程的框一直在改變:一開始因為上下課時間這個框讓大人與小孩的關係變得緊張,所以我們鬆動了那個框;後來課程的框變得彈性,但我也發現我因此不斷的在「抓小孩」──抓住這幾個小孩想要上課的時機,抓住那幾個小孩想要上課的時機──不得不說,這樣的上課方式挺累的。但我說的累卻不是指不好,我覺得這樣的累對這個階段的小孩有用就是好的。
而過了一個學期,我發現部分的小孩漸漸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他們似乎對「透過上課來學習」這件事越來越有意識──這個時候,我覺得或許有機會可以跟小孩一起來討論,如何營造一個「讓自己想要好好學習」的環境和心情。
也就是說,起初的框是大人制定的,而在過程中我們因為小孩的反應而去調整了那個框;現在,我們發現小孩有了更明顯的學習慾望與動機後,我覺得似乎可以開始「更有意識的形成『我們』自己想要的框」,而這個『我們』,包括了老師和學生。
之前在
〈不練習,真的能學會寫字嗎?(一)〉這篇文章中,最後提到了幾個問題:關於是否該更系統化的來上課?關於不同個性或學習方式不同的小孩,我如何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這些問題我本來想要逐一回答,但在跟暖蛇夥伴討論完「混齡教學」後,我覺得似乎不需要逐一回答了,我覺得可以跳脫原本問問題時的框架,從新的角度去看待那些問題。本專欄的訂閱讀者,建議可以將這兩篇文章連在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