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圖:用一張圖「翻轉」人生和職場的標準答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獲利世代》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綜合書評和親身實踐

這兩本書在說什麼

獲利世代》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這兩本系列書是貨真價實的商業策略「工具書」,概念非常具體、方法完全可執行、全彩圖像化的呈現方式,透過一張「商業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將原本抽象複雜的商業元素「畫」成視覺化的清晰理解。
獲利世代》以企業為對象,運用「商業模式圖」這個工具,分解和重構企業的商業元素。適合創業者、企業主管、以及任何開創新局者,用來重新設計和親身實踐自己的商業藍圖。書中分析了Google、Wii、LEGO、Skype等知名公司的商業模式,其案例種類之多,足以讓讀者學成之後舉一反三。
A business model describes the rationale of how an organization creates, delivers, and captures value.
商業模式就是描述一個組織如何創造、傳遞、獲取價值的手段與方法。
一個人的獲利模式》則像是《獲利世代》的「個人探索」延伸版,它邀請讀者把自己當成一間企業,去思考自己的「商業模式圖」。無論身處人生何種階段的讀者,透過書中循序漸進的圖文引導,搭配真實的業界實例,都能有效地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
Dream jobs are more often created than found , so they’re rarely attainable through conventional searches. Creating one requires strong self-knowledge.
夢幻工作很少是透過傳統求職方式得來的,它們更多是「創造」出來、而不是「找」到的。要有這樣的創造,需要很深入的自我認識。

跟其他的書有麼不同

讀這兩本書的同時,我很直覺地把它拿來跟Simon Sinek 的《先問,為什麼?》和《找到你的為什麼》兩本系列書比較。
《為什麼》系列比較著重於心法和概念的建立,透過分析蘋果、微軟之類的企業案例,說明找到「為什麼」的重要性。書中反覆論述,圍繞著黃金圈的核心概念,說明個人和企業之所以成功,靠的是由內而外的順序:為什麼、怎麼做、做什麼。全書不斷強調找到「為什麼」在個人成長和企業發展中,會造成決定性的影響力。
《獲利》系列則提供一套極為優秀的視覺工具:商業模式圖。它讓讀者很容易遵循書中的引導,搭配世界各國專家的實際案例,除了幫讀者找到「為什麼」,還可以不斷地反思、設計、創造屬於企業或個人的商業模式。
兩個系列都很有意思。但是在「找到為什麼」的實際操作上,我認為《為什麼》系列有效傳達的是心法和概念,而它提供的尋找搭檔、籌備工作坊等建議,對我來說流於抽象,也沒這麼容易執行。反而《獲利》系列讓我很快地就親身實踐。
附帶一提,建議先讀《獲利世代》再讀《一個人的獲利模式》會有更深刻的感受,這兩本也不建議買電子書和有聲書,它們視覺式的設計就是要讓讀者拿在手上,可以不時地翻閱和前後交互參照的工具書。


商業模式範例:樂高公司

獲利世代》舉樂高公司長尾模式當例子,說明企業如何應用平台和群眾力量。以往樂高公司自行生產各主題系列的玩具組合,隨著競爭加劇,開始取得授權使用【星際大戰】、【蝙蝠俠】、【法櫃奇兵】的電影角色來保持獲利。
2005年後,樂高公司推出「LEGO IDEAS」服務,是一個包含「使用者自製內容」和「蒐集點子」的社群網路平台,讓群眾可以支持、銷售粉絲自製的樂高組合包,也同時蒐集來自全世界樂高迷的點子提案,做為新產品線的開發靈感。
透過平台和群眾力量的加乘效果,搭配長尾效應提供少量多樣的利基商品,樂高公司嚐到了成功的果實。透過商業模式圖的分析手法,可以看到樂高公司把原本的「目標客層」,部分轉化為「關鍵合作夥伴」,藉著既有的「關鍵資源」和「通路」,提升「顧客關係」和增加「收益流」。

群眾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本書讓我實際見識到「群眾的力量」,我讀完之後最直接的心得是:「論述精確且實用,內容紮實地難以挑剔!
原來這兩本書的創作過程,是作者在網路平台上直接分享書稿。任何對這主題有興趣的人,可以繳交一筆費用加入平台討論。因此這本書誕生的過程中,不斷地由各界的專業人士給予意見,反覆修正,迭代優化。這本書之所以這麼紮實,原因不外乎參與討論的群眾,都是來自各行各業、貨真價實的業界專家、學界專家,還包含多元的營利和非營利組織從業人員以及成功的自僱者。
這些群眾被作者列為「共同作者」,在論壇上檢閱各章節初稿、提供案例及洞見。《一個人的獲利模式》由43個國家、328個專家共同參與。《獲利世代》更高達45個國家、470位共同作者之譜。書中的範例多數由他們貢獻所組成,包含企業家、經理人、受薪雇員、學界專家、還有許多自行創業的自由人。
在跟著書中操作商業模式圖的同時,就會伴隨這些多元的範例,讓讀者可以觸類旁通。誠如《機器,平台,群眾》對於群眾力量的描述:「群眾的優勢,在於能做到專家做不到的事,核心可能很容易變得老舊過時,但群眾不會;透過群眾,能汲取各種不同觀點而獲益。」獲利世代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是目前最讓我驚豔,透過群眾力量淬煉而成的書籍。也很歡迎讀者們和我分享,其他也是透過群眾力量完成的經典書籍。

親身實踐商業模式圖

我主要採用《一個人的獲利模式》來創造我個人的商業模式。《獲利世代》則用來規劃我在公司的團隊運作模式。書中除了說明各步驟的執行方式之外,每個步驟還會附上共同作者們的實際案例。
因此,整個流程非常具體且有參考價值,花時間整套做完後的收穫極高。分析個人和工作團隊的商業模式,就像庖丁解牛般把每個活動、目標、對象,進行系統性的分析和描述,再重新排列組合,最後設計出具體的行動藍圖。
探索自我的步驟中,作者常常要求讀者寫下「為什麼而做」、「如何做到」、「做些什麼」等假想情境題。為了克服這種大哉問考題,我採用《自由書寫術》的好方法,先盡情地自由書寫,再去蕪存菁,淬煉出內心真實的想法。
面對這種大哉問容易卡關的讀者,建議可以試試自由書寫來進行,畢竟,「唯有當你寫出所有的糟糕點子後,才有可能找到稍微可用的東西」。 因此,整個流程非常具體且有參考價值,花時間整套做完後的收穫極高。

利用兩天完整的假日時間,完成個人的商業模式圖

1.我個人的商業模式

對於個人商業模式來說,書名提到的「獲利」,不全然等於「金錢」的收入。就像《複利效應》提到的,所有投資於自己的成果,其獲得的複利報酬除了加速金錢和財富的累積之外,還包含了智識的成長、視野的提升、能力的精進,等許多無形的資產。
讀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的最大收穫,莫過於將所讀所學,化作實際行動。我使用了兩天完整的假日時間,遵循書中的步驟逐項完成每個任務。如同本文開頭提到,這本書的方法非常「實用」,可以循序漸進地搭配各種範例,建構出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
完成個人商業模式圖之後,很驚訝原來對自己的認識和分析,可以這麼具體且視覺化。尤其是找到「為什麼」而且寫下核心價值時,才真正對自己的「為何而戰」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最後採用書中推薦的,經營策略名著《航向藍海》的「四項行動架構」:創造、消除、提升、減少,來擬定自己的改善措施和決定需要創造的關鍵活動。
做完規劃之後,促使我讀了《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和《原子習慣》這兩本書,專注於改變舊習慣、培養新習慣,把歷程和成果寫成〈讀這兩本書讓我戒掉社群網站成癮,把時間花在新的習慣〉這篇文章。
此外,之所以創立閱讀前哨站部落格的原因,就是為了達到「貢獻助人、自我成長」的「價值主張」,進一步在「關鍵活動」和「通路」新增的兩個元素。

2.公司團隊的商業模式

目前我帶領團的隊業務內容,是支援晶圓工廠的「系統精進專案」,著重於利用電腦自動化系統的力量,改善工作流程、提升營運效率、進而提升整體生產的品質和產出。
藉由商業模式圖的分析方式,我結合了《獲利世代》和《機器,平台,群眾》裡面提到的平台和群眾的力量,歸納出團隊經營的核心內容:「營造高度透明、無阻力的雙向溝通平台,彙整與善用群眾的力量,補強工廠營運弱點,創造高效率、高產值的工作環境」。
透過這次的分析,我得以掌握目前的團隊狀態,進而規劃如何強化優勢和彌補劣勢。除了與老闆溝通爭取資源更有效之外,也利於跟團隊成員的溝通和討論。成員會更清楚具體地知道,我對於團隊的價值主張是什麼,可以透過哪些方式達成,如何善用關鍵伙伴和資源。
這套方法幫我訂立了短程和長程的作戰方針,對整體的團隊方向有了更宏觀的掌握。對內、對外的溝通,也更能精準地透過這份藍圖去思考,堅持執行方向和拒絕非關鍵的活動。

後記

學習商業模式這個方法,除了可以直接應用到個人和工作之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把「商業思考」不著痕跡地整合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讀完書後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改變我看待所有企業、網站、團隊、個人的視角和敏銳度。以前我不曾留意過的平凡,現在都成了相當有趣的研究。
例如當我現在接觸到新的企業、網紅、組織的產品或者服務,除了瀏覽基礎的產品和服務內容之外,就會多去想它的目標客層是誰?他的關鍵夥伴是誰?做了哪些關鍵活動?如何和客戶建立關係?成本跟獲利項目是什麼?
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再侷限於這項產品和服務能「提供」或「滿足」我什麼,而是看到背後的商業模式,拆解出不同的元素刺激自己發想,哪些元素對我有幫助?那些模式是我不曾想過的?
多了這層思考之後,會發現其實商業不單純是「賣」東西這麼簡單,所有的元素各司其職,構成複雜的網絡,串聯成各式各樣的多元樣貌。
對於自己人生或工作的經營,你渴望成為怎樣的人呢?為什麼會這麼想?如何達到這個目標?要做什麼才能往前邁進?路途中的模式適合自己嗎?眾多的疑惑我在《獲利世代》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得到了滿意的解答。
It's amazing how many professional possibilities appear when you use value and purpose - rather than skills - as starting point for reinventing your career.
當你著眼於價值和目標,而不是技術與能力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在你的專業上有許多可能性可以選擇,而這正是你轉換跑道的起點。

若喜歡這兩本書可透過此連結購買 《獲利世代》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 ,你不會有任何損失。本站獲得的回饋金,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見本站公益計劃。原始文章發表於閱讀前哨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9會員
41內容數
【這是一個愛書人的筆記.書評.推薦.實踐】 嗨!我是站長Waki瓦基,我是愛書人、投資人、經理人;我喜歡閱讀,更喜歡透過文字去紀錄、反芻自己的思緒與收穫。在閱讀前哨站與您分享,跨領域書籍的閱讀心得和感想,以及我親身實踐和精煉之後的見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aki 瓦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要讓內向的個性限制了自己,擺脫職場邊緣人的命運】對這本書《安靜,就是力量》產生興趣,是因為先看過了作者蘇珊的TED演講,這段也是Bill Gates最喜歡的演講之一。Susan提到現代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外向為主,把內向當成一種症狀來矯正,卻很容易忽視了內向特質的美好和存在的必要。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和《原子習慣》的綜合應用】 我們想要改變習慣,莫過於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掌握更多的人生自主權。透過有效的習慣改造指南,轉化那些虛擲時光、百害無益的舊習,擺脫直覺式、本性式的思考和行為模式,打造出高度自律的生活。
【一個社會邊緣的失學女孩,成為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的震撼教育】從書評網站 goodreads 2018年度最佳選書的自傳分類裡,挑中了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 這本主題鮮明的自傳: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的女孩,透過自學而成為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的故事。
【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且喜歡互相取暖】當初被這本書吸引,主要是因為《人類大歷史》的作家哈拉瑞也推薦這本書,稍微預覽了章節內容後,決定開始閱讀。《知識的假象》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人類並非完全獨立思考和評論事情。更多的是我們借助著人類知識共同體,建構起自己的知識地圖,進而形塑而出自己的價值觀。
【如何衡量金錢投資、職場經營、人生成就】寫下這篇心得的同時,心頭百感交集萬般不捨。因為本書作者,金融界的傳奇人物約翰.柏格,於2019年1月16日與世長辭,享年89歲高齡。巴菲特這樣描述他:「若要豎立一座雕像來表揚對美國投資者貢獻最多的人,無庸置疑就是約翰.柏格。他是投資者的英雄,也是我的英雄。」
【你並不是真的想知道,你只是想要被騙】《惡血》這本書甫一上市隨即抓住我的注意力。因為我也曾是那引頸企盼的一份子。當初 Theranos 執行長 Elizabeth Holmes 可說是矽谷萬眾矚目的風雲人物,其公司號稱「一滴血驗百病」的醫療技術,給予眾多病人們無窮希望,也讓許多投資人簇擁而至。
【不要讓內向的個性限制了自己,擺脫職場邊緣人的命運】對這本書《安靜,就是力量》產生興趣,是因為先看過了作者蘇珊的TED演講,這段也是Bill Gates最喜歡的演講之一。Susan提到現代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外向為主,把內向當成一種症狀來矯正,卻很容易忽視了內向特質的美好和存在的必要。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和《原子習慣》的綜合應用】 我們想要改變習慣,莫過於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掌握更多的人生自主權。透過有效的習慣改造指南,轉化那些虛擲時光、百害無益的舊習,擺脫直覺式、本性式的思考和行為模式,打造出高度自律的生活。
【一個社會邊緣的失學女孩,成為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的震撼教育】從書評網站 goodreads 2018年度最佳選書的自傳分類裡,挑中了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 這本主題鮮明的自傳: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的女孩,透過自學而成為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的故事。
【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且喜歡互相取暖】當初被這本書吸引,主要是因為《人類大歷史》的作家哈拉瑞也推薦這本書,稍微預覽了章節內容後,決定開始閱讀。《知識的假象》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人類並非完全獨立思考和評論事情。更多的是我們借助著人類知識共同體,建構起自己的知識地圖,進而形塑而出自己的價值觀。
【如何衡量金錢投資、職場經營、人生成就】寫下這篇心得的同時,心頭百感交集萬般不捨。因為本書作者,金融界的傳奇人物約翰.柏格,於2019年1月16日與世長辭,享年89歲高齡。巴菲特這樣描述他:「若要豎立一座雕像來表揚對美國投資者貢獻最多的人,無庸置疑就是約翰.柏格。他是投資者的英雄,也是我的英雄。」
【你並不是真的想知道,你只是想要被騙】《惡血》這本書甫一上市隨即抓住我的注意力。因為我也曾是那引頸企盼的一份子。當初 Theranos 執行長 Elizabeth Holmes 可說是矽谷萬眾矚目的風雲人物,其公司號稱「一滴血驗百病」的醫療技術,給予眾多病人們無窮希望,也讓許多投資人簇擁而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想要開一家公司來賺錢?這是許多人的夢想,但選擇哪種公司才是關鍵。創業不僅僅是個好點子的問題,還需要考慮市場需求、行業趨勢和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今天,我來和大家聊聊幾種潛力無限的公司類型,讓你在創業路上少走彎路,並且了解公司設立的基本步驟。 電子商務公司 電子商務的興起為創業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
Thumbnail
#### 心態 創業總被人們神話,大家往往把創業者描繪成追求夢想,或者為了家人和小孩而奮鬥的英雄。但說到底,創業最根本的動機就是為了賺錢(賭一把)。畢竟,沒有人會嫌錢少然後決定創業吧?也沒有人僅僅為了花錢而投身商海。那些看似高尚的創業動機,實際上或多或少都夾雜著對財富的渴望。
Thumbnail
嘿,你是不是也在為自己的事業苦惱?想知道那些成功企業家是怎麼做到的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Steven Bartlett 的《The Diary of a CEO》,這本書可是藏了不少商業界的秘密武器哦!先說說為什麼你應該繼續看下去:如果你想在事業上有所突破,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那麼這篇文章絕對適合你
你是否曾經苦惱如何將創意轉化為成功的商業模式?或是想更清晰地展示你的商業計劃?今天,我們介紹商業模式九宮格,幫助你系統化規劃商業模式。本文提供範例和畫布模板,讓你立即上手實踐,提升商業計劃的專業度。準備好了解這個工具嗎?一起來看看吧!
活著就是做: 生意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無論外部環境多麼惡劣,人們仍然需要不斷奮鬥和努力。透過不斷嘗試,人們可以獲得經驗、機會和結果。行動是成功的關鍵,而每一個靈感可能成為事業的基礎。 生意是種生活方式: 生意的本質不僅是賺錢,還是一種追求快樂的過程。人生如同一場賭博,只有不斷投入才
Thumbnail
這本是由今周刊出版的投資理財書籍,主要作者之一是知名的肯恩.費雪,這本書主要在介紹10種賺大錢的類型,譬如創業、求職、成為明星、房地產、創作、投資、甚至是和好對象結婚。 10種類型分成10個章節介紹,每個章節都有針對該類型做深入的說明,以上提到的賺錢方式,肯定不會有人全部都做,能夠做好其中的一兩種就
Thumbnail
本文強調人生如同商業模式,核心在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成功需明確目標、選擇適合工具及方法,並有效利用團隊、產品、資本和人脈槓桿。書中鼓勵追求高效勤奮,並透過刻意練習及時間管理提升自我,強化個人影響力,實現目標。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生等同於一種商業模式,成功依賴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反思微軟加班文化,強調在追求高效勤奮時需平衡工作、健康與家庭。作者提倡「刻意練習」,同時警示勤奮應在個人承受範圍內,以保持生活的全面性和意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以簡潔淺白的文字講述世界運作的通用邏輯,包括底層邏輯、思考問題、個體進化、理解他人、社會協作等主題。書中提及放棄與選擇、成功的商業模式、高度與格局等觀念,以及如何應用在生活中。作者的觀點直白真實,適用於不同生活階段。
Thumbnail
從小喜好的事物可以為一個人成長後的生命路徑做出指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想要開一家公司來賺錢?這是許多人的夢想,但選擇哪種公司才是關鍵。創業不僅僅是個好點子的問題,還需要考慮市場需求、行業趨勢和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今天,我來和大家聊聊幾種潛力無限的公司類型,讓你在創業路上少走彎路,並且了解公司設立的基本步驟。 電子商務公司 電子商務的興起為創業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
Thumbnail
#### 心態 創業總被人們神話,大家往往把創業者描繪成追求夢想,或者為了家人和小孩而奮鬥的英雄。但說到底,創業最根本的動機就是為了賺錢(賭一把)。畢竟,沒有人會嫌錢少然後決定創業吧?也沒有人僅僅為了花錢而投身商海。那些看似高尚的創業動機,實際上或多或少都夾雜著對財富的渴望。
Thumbnail
嘿,你是不是也在為自己的事業苦惱?想知道那些成功企業家是怎麼做到的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Steven Bartlett 的《The Diary of a CEO》,這本書可是藏了不少商業界的秘密武器哦!先說說為什麼你應該繼續看下去:如果你想在事業上有所突破,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那麼這篇文章絕對適合你
你是否曾經苦惱如何將創意轉化為成功的商業模式?或是想更清晰地展示你的商業計劃?今天,我們介紹商業模式九宮格,幫助你系統化規劃商業模式。本文提供範例和畫布模板,讓你立即上手實踐,提升商業計劃的專業度。準備好了解這個工具嗎?一起來看看吧!
活著就是做: 生意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無論外部環境多麼惡劣,人們仍然需要不斷奮鬥和努力。透過不斷嘗試,人們可以獲得經驗、機會和結果。行動是成功的關鍵,而每一個靈感可能成為事業的基礎。 生意是種生活方式: 生意的本質不僅是賺錢,還是一種追求快樂的過程。人生如同一場賭博,只有不斷投入才
Thumbnail
這本是由今周刊出版的投資理財書籍,主要作者之一是知名的肯恩.費雪,這本書主要在介紹10種賺大錢的類型,譬如創業、求職、成為明星、房地產、創作、投資、甚至是和好對象結婚。 10種類型分成10個章節介紹,每個章節都有針對該類型做深入的說明,以上提到的賺錢方式,肯定不會有人全部都做,能夠做好其中的一兩種就
Thumbnail
本文強調人生如同商業模式,核心在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成功需明確目標、選擇適合工具及方法,並有效利用團隊、產品、資本和人脈槓桿。書中鼓勵追求高效勤奮,並透過刻意練習及時間管理提升自我,強化個人影響力,實現目標。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生等同於一種商業模式,成功依賴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反思微軟加班文化,強調在追求高效勤奮時需平衡工作、健康與家庭。作者提倡「刻意練習」,同時警示勤奮應在個人承受範圍內,以保持生活的全面性和意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以簡潔淺白的文字講述世界運作的通用邏輯,包括底層邏輯、思考問題、個體進化、理解他人、社會協作等主題。書中提及放棄與選擇、成功的商業模式、高度與格局等觀念,以及如何應用在生活中。作者的觀點直白真實,適用於不同生活階段。
Thumbnail
從小喜好的事物可以為一個人成長後的生命路徑做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