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創業(lean start-up)是一種能降低創立公司過程中風險的方法。比起精心計畫,它更重視實驗;比起直覺,它更重視消費者回饋意見;比起傳統一開始就設計完整,它更重視迭代設計。
被譽為矽谷創業教父的史蒂芬.布蘭克(Steve Blank)在這篇文章中,概述了精實創業的方法與發展過程,以及說明當精實創業結合其他商業趨勢後,將如何引發一波新的創業經濟。
他指出,既有公司「執行」商業模式,新創公司「尋找」商業模式。
精實創業的核心,是一個「暫時性」的組織,為了「尋找」一個可重複、可擴展的商業模式;精實創業的原則,就是藉由「快速失敗、持續學習」來提高成功率。
史蒂芬.布蘭克根據自己在矽谷多次創業的實務經驗,提倡新創者應該走出象牙塔接觸顧客,並依顧客回饋來修正產品的顧客開發模式。他整合了以「敏捷思維」為核心的精實創業方法,結合了商業模式圖、顧客開發與敏捷開發三個管理工具,協助新創團隊將具有前瞻的技術儘快商品化。
一、將假設重點整理在一張商業模式圖(biz model canvas)
顯現出公司如何為自己與顧客創造價值,不需要寫一份錯綜複雜的企業計畫書。
二、採取「顧客開發」(customer development)
當顧客回饋顯示商業假設有誤,則修正或轉向到全新假設;一旦商業模式驗證有效,便開始執行並建立正式組織。
三、採行「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
強調敏捷與速度,快速展示最精簡可行產品(MVP)並立即得到消費者回饋;然後運用回饋意見修正假設,然後重複整個循環,測試重新設計的產品,進行「迭代(小幅調整)」或「轉向(大幅修正)」的做法。以迭代開發產品和逐漸改善的方式,減少不必要的時間與資源浪費,這正是新創公司用來設計最精簡可行產品的流程。
相較於過往新創習慣以「秘密模式」運作,來避免驚動潛在競爭者來爭奪市場機會;精實創業的做法則認為「顧客回饋意見」的重要性遠勝於機密性,而「持續回饋意見」帶來的效果也遠大於逐步公諸於世。
史蒂芬.布蘭克在2004年投資艾瑞克.萊斯(Eric Ries)成立的新創公司,並教導精實創業的方法。艾瑞克看出了這套新創業準則,與豐田「精實生產」系統之間的共通點,於是將這套結合顧客開發與敏捷開發的方法稱為「精實創業」並於2011年出版了《精實創業》一書。
精實創業者不從商業計畫書出發,而是從尋找商業模式開始。經過一連串快速的實驗與回饋意見,找出一個可行的模式後,精實創業家就轉而著重於執行;採用精實方法的新創公司,失敗率也會低於採行傳統方法的新創公司。
傳統新創公司的家數增加不多,除了失敗率之外,還有五個因素:
- 獲得第一位顧客的代價高昂,而產品錯誤的代價更高。
- 技術開發過程漫長。
- 僅有少數人願意接受創業風險,或在新創工作面臨的高風險。
- 創投基金業的結構:必須在一小群新創中投入大量資金,才能獲得可觀報酬。
- 創投公司的專業知識過於集中。
運用精實創業可以降低前兩項限制,也能降低第三項的風險。當精實創業方法提出時,正好碰上其他商業與科技趨勢也在改變,以試圖剷除創業的障礙,因此逐漸重塑創業的風貌。
此外,籌資管道分散、即時資訊的取得也有助於新創公司的創立與成長。
最初,精實創業是為創立快速成長的新科技公司而設計的,但史蒂芬.布蘭克相信同樣適用於創立一般小企業。而為了確保生存與成長,大型企業也必須持續投資在新商業模式,需要全新的組織結構與技巧,只是專注在改善現有商業模式是遠遠不夠的。
我整理了一張全息圖,讓你掌握這一篇閱讀觀點。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