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什麼是幸福的婚姻,讓生活成立的基本健康的確很重要。其次,我朋友說是「跟一個每天能跟我說笑聊天的人一起生活」。我兒子是貧窮學者,他們夫妻唯一擁有的財產,除了兩人都有足以生存的基本能力外,就是對話總是充滿歡笑愉快。幸福的婚姻生活,就是這種程度而已。至少,這是最基本的,而最基本的,往往也是最難守住的。
--曾野綾子的夫妻相處學
前幾天上了一個課程,課程中,老師問:下輩子,你還願意跟現在的先生與太太,繼續當夫妻嗎?課程上沒有實際統計,要與不要的比例,但是「不要」的音量,卻是明顯凌駕「要」。
想想都覺得弔詭,在現在這個時代,除了少數特殊的案例外,在決定要共結連理時,即使不是因為炙愛到不能沒有這個人,至少,也一定是喜歡這個人、看這個人順眼的;而即便離婚率再高,相信也不會有人抱著「先結了試試看,反正不合還可以離」的心態結婚;然而,一旦隨著進入婚姻,經歷生活的磨蝕,曾經這個只要看到,就讓你感到喜不自勝的人,竟然會變成你最不想看到的人;婚禮中「白首偕老」的賀詞,不再是幸福的祝願,而是可怕的詛咒。如果婚齡夠久,多數的婚姻,都可能經歷過談離婚的坎,過不去這個坎的夫妻,就此勞燕分飛,過得去的,也未必就是百年好合,有的可能是更悲慘的互相折磨一生。
未婚者看到這裡,別因此就被嚇到了,其實,婚齡夠資深的幸福夫妻還是有的,我身邊就有不少女性朋友,有的有孩子,有的沒有孩子,在結婚多年後,都還是跟先生甜甜蜜蜜,那不只是臉書上曬恩愛的虛華而已,是聽他們講起自己的老公,都聞得到甜味,像這樣的幸福是很篤實美好的。而曾野綾子,雖然是出生在一個父母親關係非常不好的家庭,她自己本身的婚姻卻非常幸福美滿;曾野的父親長期對母親家暴,母親因擔心經濟,一直不敢離開,直到曾野綾子承諾給母親基本的經濟支持,並鼓勵母親離婚,母親才終於從長年痛苦的婚姻中解脫。
曾野綾子只比我的阿嬤小10歲,是1931年,民國20年出生的人,不要說是到現在對於婚姻看法仍傾向保守、傳統的日本,即使在台灣,這個年代出生的人,會鼓勵母親離婚,這是很先進的做法。我的意思不是指離婚,或鼓勵母親離婚很先進,而是看到母親受到父親長期家暴,支持母親離開痛苦的關係,做自己的主人,這樣的做法,我覺得是很超時代的先進。
異性給的祝福之吻 你敢讓另一半知道嗎?
曾野與同是作家的三浦朱門結婚,從書裡看到他們夫妻之間的相處,可以感受到她的自在與幸福。我很喜歡的一段是,曾野說她是沒有男人緣的人,但有一次生日,竟然得到了一位異性的祝福之吻,回家跟先生說了之後,先生竟然回她:「真是辛苦他了!」,這段看得我哈哈大笑,很羨慕他們夫妻之間深厚的信任與相處的自在,想一想,如果已婚的你,有位異性送你一個祝福之吻、朋友之吻,你敢跟你先生說嗎?
曾野曾經長年親身經歷父母不合的痛苦,卻能不受父母陰影的影響,擁有自己幸福的婚姻,因此本書提到的,家暴婚姻下孩子的痛苦,以及婚姻裡的相處,也就格外有說服力。同時,我也認同曾野說的,婚姻能夠長久幸福,有運氣的成分,但就如曾野綾子在2018為本書所寫的前言所說的,即便有運氣的成分在,也必須有九成以上的認真態度去面對。
彼此都愛說話 婚姻才得以維繫
針對婚姻裡幾乎都會有的問題,例如,錢、子女,甚至是夫妻婚後各有自己的異性好朋友.......,曾野都有提出她的看法,12大篇共52篇的散文裡,每一篇,光是標題,都很有意義,很引人思考,比方說:「能改變與你結婚的人的個性嗎?」、「讓家人感到活著有價值,是最重要的」、「順從乖巧的妻子,何其可怕」、「成為『後天的血親』是一種奇蹟」......
我尤其喜愛「彼此都愛說話,婚姻才得以維繫」這篇,看到曾野每回從工作回到家之後,對先生絮絮叨叨談工作大小事,先生也願意耐心聆聽,長年以來皆如此,非常讓人羨慕,夫妻在結婚初期「無話不說」並不困難,但多年之後,能不變成「無話可說」,或許可以列入稀有品種、模範夫妻了,也足見曾野綾子與先生之間深厚的「友誼」,我覺得,愛情的甜美與怦然,很難沒有期限,若能昇華為友情,當彼此最好的朋友、最大的支柱,這便是最美好的夫妻關係。
而別以為曾野綾子,現在已經是將近90歲的阿嬤,她對婚姻的看法必然是屬於阿祖級的傳統,就如同前面我所提到的,她對母親的婚姻看法,已超越時代的侷限,而她自己婚後仍一直保有工作,認為「經濟獨立,精神就能自由」以及「最終的理想是:一個人也能生活」、「夫妻是夫妻、子女是子女」,我想,對於千禧年後出生的年輕人,一樣不顯古板與老套。
本書除了本文的52篇散文以外,吳娟瑜女士等幾位專業人士的序,也相當精采,其中身心科醫師馬大元在序中提出的問題,「婚姻幸福是幾個人的事情?」,這個問題的答案相當顛覆,正解「一個人」,也提醒了我,關於幸福,我必須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