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2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夏日消暑:街頭巷尾的飲料

台灣有句俗語「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
在炎熱的天氣下,能夠來杯冰涼消暑的冷飲是最棒的幸福。
台灣早期的飲料小販,多在市場或廟口,將自家煮好的飲料盛在大桶子裡,加入冰塊在街邊販賣,有些會使用保冰桶。這些小攤販的傳統的冷飲多半是用水果製作。 在我記憶中有幾種代表性飲料:
攝影:黃伯驥。拍攝時間:1960,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攝影:黃伯驥。拍攝時間:1960,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金桔檸檬 夜市經常見到用大透明塑膠桶裝著販賣的金桔檸檬,讓人可以一眼看見桶子內黃澄澄的飲料、現切的檸檬片和金桔,告訴大家我們是真材實料,搭配大大的塑膠看板和叫賣聲吸引路過的客人。偶爾也會搭配檸檬愛玉一同販賣,酸甜的口味是不敗經典。
烏梅汁 烏梅有種特殊的味道,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小時候我也不太喜歡,但烏梅汁卻常常是市場巷子內的排隊老店,或許就是這種特殊的風味讓死忠粉絲著迷,數十年如一日吧。
甘蔗汁 滿車的甘蔗讓攤子非常顯眼,老闆拿刀俐落的削掉硬皮、切段包進塑膠袋,擺放在前方供客人挑選;另一邊就直接看見長長的甘蔗被送進機器裡擠壓榨汁,一下子變成乾扁的甘蔗渣,而流下的蔗汁就由我們享用了。冬天時會賣加熱的甘蔗汁,老一輩的人都說可以治療感冒,是否真的有效就不得而知了。但隨著季節改變飲料溫度,也是給客人多一種選擇。
到了1990年代中期,我上了小學,開始出現全台連鎖的杯裝飲料店《休閒小站》,不同於上述傳統的飲料小販,或是父母輩年輕時流行過的「泡沫紅茶店」,小小的店面,沒有內用座位可休息聊天,使用快速的塑膠封膜外帶杯,讓客人點完飲料不用等幾分鐘,買了就走,廣為流行,成為一種風潮。
甚至多種口味創新的茶飲也陸續誕生,像是珍奶、珍紅、布丁奶茶、多多綠......充滿學生時代的回憶。
之後連鎖飲料店遍地開,人們開始習慣買午餐順便買飲料、外出逛街先買一杯飲料在手上、學校辦活動必定全班集體訂飲料......
手搖杯飲料成為台灣大街小巷的日常風景。
直到今日,已經演變成街上各式大小品牌的飲料店、每走五步就有一家飲料店的手搖杯戰國時代。
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鍾愛的必點飲料,以及引起回憶的酸甜滋味。
想著想著,是否又想再喝一次那冰涼熟悉的味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