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筆記:身體與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新加坡 Jurong Lake Gardens 公園空間中,處處錯落著多達 10 種不同高矮、寬窄、長短和可用功能設計,直觀感受,讓各種不同需求的使用者,自行運用為遊戲、桌椅、躺臥或擺放物品的支援服務系統
#讀書心得片段的善用 -Appropriation of #吳鄭重 老師著作《廚房之舞》

被生活的城市 (Lived Cities) 是我從讀德國都市地理學者 Gerben Helleman 讀到的重點,強調都市規劃者 (City/Urban Planners) 要去理解使用者/生活者的需求,先於任何規劃。

在兒童的公共遊戲空間的運動裡的這幾年,我仍不免體感深刻,覺得遑論私有空間,整個公共空間,其實都是「男造思維」對 (弱勢性別) 女性的不友善,更遑論對更弱勢的兒童。

而吳老師寫的《廚房之舞:#身體與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中,我進一步讀到了老師運用楊 (Iris M. Young) 的《像女孩那樣丟球》的「活歷身體 (Lived Bodies,且讓我叫它 #被生活的身體」,在父權文化規範的限縮處境下,曾經只能「稱職扮演女性」的義務和職責。

雖然,老師提到,女性身體本來就有不輸男性的開創性,但只能以一種「局部開放」的片段整合,加上自身本有彈性的女性空間思維,在長久以來過度強調男性建築打造 (building) 相對於女性滋養保存 (preserving) 的二元安居概念之下,來實現女性自己的人生目標,白話文就是女性一直用韌性之姿在狹縫中生存。

但是,男性建築打造下的安居之家,從整個社會、村莊鄰里、社區街坊,逐漸縮小到集合住宅本身的室內空間,更加增加了女性身體之於空間、身處空間甚至身為空間的生活難題。也就是,如果讓女性來治國、城市規劃或是政策制定,許多非常接地氣的生活難題,才比較有實質解決的能動性。

女性身體,作為一個物質空間的延展性和女性自覺的主體行動性之間,有不可分割的整體關係。「被生活的身體」的整合觀念,既可以避免女性角色的社會處境,又可跳脫太過強調性別空間的物質性,回到性別主體性的角度。

女性多數負責照護工作,而照護工作中,有非常豐富的日常生活中的身體經驗,同時也是主體認同的物質體現。物質環境所構成的空間,逐漸成為日常身體的延伸及反應,同時也使物質產生意義。也就是說,許多資本主義造成男性勞動價值較高的景況,讓女性的照護工作的需求,被低估和貶抑,變成「較壓抑低下」而羞於啟齒的枝微末節。

女性在照護的工作中,其實是有可能流動和轉變 (能動性極高) 的主體,而一個「協助照護工作」的公共空間 (在我的立場是例如兒童的公共遊戲空間),需要讓女性覺得安全、穩定、受到肯定與認同,一個真正能夠做他自己的地方。

雖然,無法從「被生活的身體」的概念,直接演繹出公共空間運動中性別分工平權的模式,像迄今難以撼動的男造環境,但透過理解女性在兒童公共遊戲空間運動的性別處境,以及我們如何透過柔韌的身體行動,營造出公共空間的可能性,不斷創造與維持人、事、時、地、物之間的和諧關係。

在「男造環境」的制度結構之下,善用「被生活的身體」的概念,更有助於理解女性所處的物質與社會處境,以及後續作為協商的觀念平台與實踐場域,是女性在特定社會文化脈絡中行動與經驗的肉體,是一種結合身體處境、社會情境與生命意境的統合概念。

老師結論:女性如何在社會結構的機會與限制之下,用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反轉男性宰制的父權壓迫,重新建構性別認同的生命價值,而如何翻轉生命內涵與建構生命意義的體現動態,進而找出理論認識與行動實踐的可能性,意味著我們需要某種從日常生活著手的整合觀點,以及從「身體-空間」出發地社會經濟學分析路徑⋯。這個,要等我讀到老師書中「身體-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這一章,再來摘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57內容數
邁向兒童友善城市 (Towards the Child Friendly City) 國際研討會,核心四大主軸:空間規劃、兒少倡議、遊戲實務和人本交通,近八十位全球講者的國際研討會。由歐洲兒童友善城市聯盟 (European Network for CFC) 主辦,在歐洲知名城市布里斯托舉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ristine Lee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兒童參與的益處 - 真正的兒童參與(製圖: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Christine Lee 國際學研組) 台大城鄉所 畢恆達 小畢老師「#環境心理學」簡易筆記
設計出倫敦「黛安娜紀念遊戲場 (Diana Memorial Playground)」的德國遊戲建築師 Günter Beltzig,75 歲了,卻還在自己設計的猴架上抓握擺盪在玩。這就是他,不是在玩,就是在看孩子玩,或是在做出給孩子試玩的設計。
#兒童人權 #遊戲 #兒童遊戲權指標 #兒童遊戲權評量系統 #Childrens_Right_to_Play 這是一篇 2018 下半年發表、西班牙政府「經濟、工業與競爭力 部會」預算補助的研究,2019 年 1 月刊登在《童年與兒童服務 國際期刊》特刊主題「童年研究的未來」的文章。
#台灣 #國際案例不缺席 #還佔兩席XD 就在 6/14 週五的今天,《#兒童視角的城市 (City at Eye Level for Kids)》新書發表 - 歐洲場域創造週 (Placemaking Week Europe),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壓軸登場。
還給孩子處處是好玩空間 的 遊戲度高 的 城市 的 空間規劃 兒童友善城市,Children Friendly Cities,已經是聯合國的主要工作項目之一。從遊戲空間來倡議 (Play Advocacy) 的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使用遊戲路徑 (Play Approach),要怎麼樣做?
實地走訪了各國各地的冒險遊戲空間/機構,加上前日巧合,孫啓榕老師帶來 Open Green 機制的設想給了啟發,私心覺得日本東京/千葉的「冒険遊び場 プレーパーク (Play Park)」型態及操作,可能會是最適合此時此刻,地方家庭一個一個躍躍欲試、想要創生社區遊戲型的兒童友善場域 的台灣吧?
兒童參與的益處 - 真正的兒童參與(製圖: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Christine Lee 國際學研組) 台大城鄉所 畢恆達 小畢老師「#環境心理學」簡易筆記
設計出倫敦「黛安娜紀念遊戲場 (Diana Memorial Playground)」的德國遊戲建築師 Günter Beltzig,75 歲了,卻還在自己設計的猴架上抓握擺盪在玩。這就是他,不是在玩,就是在看孩子玩,或是在做出給孩子試玩的設計。
#兒童人權 #遊戲 #兒童遊戲權指標 #兒童遊戲權評量系統 #Childrens_Right_to_Play 這是一篇 2018 下半年發表、西班牙政府「經濟、工業與競爭力 部會」預算補助的研究,2019 年 1 月刊登在《童年與兒童服務 國際期刊》特刊主題「童年研究的未來」的文章。
#台灣 #國際案例不缺席 #還佔兩席XD 就在 6/14 週五的今天,《#兒童視角的城市 (City at Eye Level for Kids)》新書發表 - 歐洲場域創造週 (Placemaking Week Europe),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壓軸登場。
還給孩子處處是好玩空間 的 遊戲度高 的 城市 的 空間規劃 兒童友善城市,Children Friendly Cities,已經是聯合國的主要工作項目之一。從遊戲空間來倡議 (Play Advocacy) 的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使用遊戲路徑 (Play Approach),要怎麼樣做?
實地走訪了各國各地的冒險遊戲空間/機構,加上前日巧合,孫啓榕老師帶來 Open Green 機制的設想給了啟發,私心覺得日本東京/千葉的「冒険遊び場 プレーパーク (Play Park)」型態及操作,可能會是最適合此時此刻,地方家庭一個一個躍躍欲試、想要創生社區遊戲型的兒童友善場域 的台灣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女書》是湖南女性獨有的文字,為四百年的女性書寫傳統。中國歷史向來為男人書寫,《女書》的發現,重現了農村婦女在歷史的位置。 女性的一生總是經歷不同的折磨和苦難。糅合傳統和現代舞蹈元素,以女性的苦難書寫,編舞者的感性透過舞者纖細的肢體語言、豐
空間的核心圍繞著公領域、光線和戶外露台展開,簡約、理性和平靜便是初見空間的第一印象。設計師李靜敏將原始隔間重新佈局,改造成一處舒適寫意的生活場域。 業主夫婦皆為外科醫師,如同預備術前步驟的習性,整潔與秩序是他們的共同追求,生活空間亦如此
Thumbnail
周日,天氣好到有些熱,一上午的家事完工後,帶著書本,到大學校園走走。挑了棵樟樹下入座,女兒準備她的國文課報告,我則看著大陸作家王欣寫的《雖然苦,還是想活成令人羨慕的樣子──那些在都會流淚築夢的女子們》。 這本書說了十個北京女子的故事。所有國家的首都,都承載著人民「成功」的夢想,很喜歡第九篇的故事─
Thumbnail
因為讀過《臺灣漫遊錄》,而開啟了閱讀《四維街一號》的旅程,並期待能夠在其中體驗如同前作般的感觸;但相較之下,後者的口味與風格顯得輕鬆、清淡許多,甚至帶有一點少女漫畫的氛圍。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何培鈞如何創建天空的院子和小鎮文創,展現了他的故事、理念及團隊目標。他將目標與社區共榮相結合,串接了竹山的所有人,讓竹山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地方。這樣的努力不僅增加了居民和遊客的歸屬感,也促成了更多人參與竹山的發展。這本書讓我們深入了解地方創生的過程與理念,對未來台灣各地的發展充滿期待。
失去的青春與尋找自我的時刻。尋覓心中的房間。在臺北的每個角落,找到安放情感的場所。無處安放的悲傷也許需要向外尋找才能明白。
Thumbnail
我喜歡生活。因為它看似平凡,卻比想像的精彩。 除此之外,更能在一些經歷與阻礙中,踏實的成長。 吳興街是我從小到大的生活圈,一條條古街,搭配一場接一場的遊戲,是我寶貴童年不可獲缺的元素。那時候我每天放學回家最期待的,是與隔壁鄰居相約一處不起眼的角落玩耍,有時是國小遊樂場,有時是公園。不管我們身處哪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那是花園涼亭,我經常到附近的義麵館吃飯,所以每次都會在這個公園散步。有的時候看到小孩子在玩小木馬、盪鞦韆,更多的時候是看到外傭推著老人將他們放在涼亭角落,然後聚在一起聊天,這是台灣社會的老年照護現況。所以,我們不能避免,不知道哪一天我們也會變成坐在輪椅上的那個人。人人都會面對自己的成長和年齡的增長,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
Thumbnail
《女書》是湖南女性獨有的文字,為四百年的女性書寫傳統。中國歷史向來為男人書寫,《女書》的發現,重現了農村婦女在歷史的位置。 女性的一生總是經歷不同的折磨和苦難。糅合傳統和現代舞蹈元素,以女性的苦難書寫,編舞者的感性透過舞者纖細的肢體語言、豐
空間的核心圍繞著公領域、光線和戶外露台展開,簡約、理性和平靜便是初見空間的第一印象。設計師李靜敏將原始隔間重新佈局,改造成一處舒適寫意的生活場域。 業主夫婦皆為外科醫師,如同預備術前步驟的習性,整潔與秩序是他們的共同追求,生活空間亦如此
Thumbnail
周日,天氣好到有些熱,一上午的家事完工後,帶著書本,到大學校園走走。挑了棵樟樹下入座,女兒準備她的國文課報告,我則看著大陸作家王欣寫的《雖然苦,還是想活成令人羨慕的樣子──那些在都會流淚築夢的女子們》。 這本書說了十個北京女子的故事。所有國家的首都,都承載著人民「成功」的夢想,很喜歡第九篇的故事─
Thumbnail
因為讀過《臺灣漫遊錄》,而開啟了閱讀《四維街一號》的旅程,並期待能夠在其中體驗如同前作般的感觸;但相較之下,後者的口味與風格顯得輕鬆、清淡許多,甚至帶有一點少女漫畫的氛圍。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何培鈞如何創建天空的院子和小鎮文創,展現了他的故事、理念及團隊目標。他將目標與社區共榮相結合,串接了竹山的所有人,讓竹山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地方。這樣的努力不僅增加了居民和遊客的歸屬感,也促成了更多人參與竹山的發展。這本書讓我們深入了解地方創生的過程與理念,對未來台灣各地的發展充滿期待。
失去的青春與尋找自我的時刻。尋覓心中的房間。在臺北的每個角落,找到安放情感的場所。無處安放的悲傷也許需要向外尋找才能明白。
Thumbnail
我喜歡生活。因為它看似平凡,卻比想像的精彩。 除此之外,更能在一些經歷與阻礙中,踏實的成長。 吳興街是我從小到大的生活圈,一條條古街,搭配一場接一場的遊戲,是我寶貴童年不可獲缺的元素。那時候我每天放學回家最期待的,是與隔壁鄰居相約一處不起眼的角落玩耍,有時是國小遊樂場,有時是公園。不管我們身處哪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那是花園涼亭,我經常到附近的義麵館吃飯,所以每次都會在這個公園散步。有的時候看到小孩子在玩小木馬、盪鞦韆,更多的時候是看到外傭推著老人將他們放在涼亭角落,然後聚在一起聊天,這是台灣社會的老年照護現況。所以,我們不能避免,不知道哪一天我們也會變成坐在輪椅上的那個人。人人都會面對自己的成長和年齡的增長,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