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3/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韓粉看社會互動與認知失調理論

前言

韓國瑜從競選高雄市長到現在參選總統,一直都是個備受關注的人物,而他的高人氣為他帶來許多粉絲。讓人匪夷所思的一點是 為什麼這些韓粉會為了支持一個政治人物,暫時辭掉工作在市府周遭靜坐,或咬著冷凍未退冰的包子大讚好吃,諸如此類讓許多外人看起來覺得很不理性的行為?
其實選舉是一場打心理戰的遊戲,除了政見和候選人自身的能力以外,如何建立良好形象及包裝推銷自己讓民眾喜歡是很重要的事。因此從心理學上來分析這些民眾的心理,大致上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從眾-得寸進尺

「得寸進尺法」(又稱為「登門檻效應」)是透過實驗發現的一個現象,是指如果能先讓對方答應一個小請求,將會大幅提升對方再度答應請求的可能。有研究者發現,跟別人借錢的時候,如果先借一百元大多數人都會同意,之後再逐次增加金額,對方同意的可能性會提高;但如果一開始就直接提出最後的金額,有些人一聽到就會立刻拒絕。這之間的差異在於因為許多人已經先答應了小的請求,為了不讓別人覺得他們前後言行不一,之後對於這個較大的請求幾乎勉強都會接受。
在韓國瑜的例子中也能發現到類似的概念。他競選初期提出的口號是:「高雄又老又窮!」、「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他說的話看似先醜化了高雄的問題,再利用自身的領袖魅力提出振奮民心的說法,使民眾逐漸相信他真的能為高雄帶來更美好的未來,而在此時得寸進尺的效果開始作用,民眾開始願意給他一個機會試試看,所以即使他後來做出許多近乎不可行,其他人覺得可笑、誇張的政策時(例如愛情摩天輪、高雄市民五百萬等等),韓粉們的心中不會挑戰韓國瑜做出的承諾,仍會堅持支持他,而造成外人看來荒謬的偶像崇拜。

二、認知失調理論

認知失調理論是費斯汀格在《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提出,指的是因在同一時間有兩種相矛盾的想法、情緒、信仰及行為而產生不舒服的緊張感,轉而形成一種內在動機作用,促使個人放棄或改變認知之一去遷就另一認知,使自己相信理念與行為不衝突,恢復調和一致的心態。例如被指責時認為是因為自己的錯誤,薪水過低又勞累轉而熱愛自己的工作,都是認知失調的例子。
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在其著作《當預言失靈》中提出了此一理論,他觀察幽浮末日教派的成員們對這種反直覺信仰的堅持,以及其領導人的預言失敗後,改信人數的增加。這個現象跟我們一般人的直覺認知很不同,其實是因為地球滅亡的預言失敗,「預期落空」增加了認知間的矛盾,結果使大多數沒有心理準備的成員為了減緩此一認知失調帶來的緊張感而改去接受新的預言。
這個現象跟佛洛伊德及其女兒提過的自我防衛機制(個體無意識的心理機制去減少因不可接受或潛在有害的事物而來的焦慮)——合理化作用相關,是指無意識地用一種通過看似理性的方式解釋其難以接受的情感、行為或動機使其變得可以接受,但這種解釋在情境外的個體會覺得不理性。這是多種自我防衛機制中最常見的一種,用來掩蓋過去犯下的錯誤或失敗,以保持內心的安寧。

參考資料:

  1. 堅定的韓粉,與心理學上的「認知失調理論」
  2. 認知失調
  3. 《菜市場政治學》用心理學理論來解釋韓流現象
  4. 選舉終究是人的遊戲-心理學看高雄
  5. 心理防衛機制
責任編輯:郭羽婕 核稿編輯:鄒宇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