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準備一個人也快樂的環境

    人類社會除了面對史無前例的龐大高齡人口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趨勢在世界各地發生——獨居人口正迅速增加中,台灣的統計,在2017年的單身戶已經過半,有三百多萬戶的納稅戶是單身戶口。
    人類社會除了面對史無前例的龐大高齡人口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趨勢在世界各地發生——獨居人口正迅速增加中,台灣的統計,在2017年的單身戶已經過半,有三百多萬戶的納稅戶是單身戶口。
    最近有個媒體對不同世代的人調查退休的準備,發現五十歲以下的族群有七成準備老後跟朋友住在附近,而六十歲以上有半數想跟子女一起住;看來較年輕的族群已經體察到時代的改變。
    人類社會除了面對史無前例的龐大高齡人口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趨勢在世界各地發生——獨居人口正迅速增加中,台灣的統計,在2017年的單身戶已經過半,有三百多萬戶的納稅戶是單身戶口。
    著名的舞蹈家紐瑞耶夫說:「家,是有人在等你的地方。」他的意思是家裡若沒有家人在等待,那回家也只能說回住的地方,那只能說是房子、屋子,而不算是家。
    可是隨著時代變遷,這樣的期待已經不切實際了,如今我們要打造一個人也開心幸福的家。
    在過往,會一個人居住大概都是處於人生過渡時期的暫時狀態,比如讀書時住在宿舍,或者剛開始工作在成家立業前暫時租個套房住,但是現在的單身戶多半已是永久的住宅,因此要思考往後生活的需求,好好地規劃使用。
    首先必須「斷捨離」,保持清爽的居住空間,這幾年市面上談透過整理房子來整理人生的書非常多,應該要找幾本來試著做做看。
    再來就是要想清楚這個空間要住多久?因為人生不同階段需求是不同的,如果打算住到很老很老,那麼就要先預防萬一行動不便時,這個房子還合不合住?是否該及早改造成無障礙空間?或者需要人照顧時,是不是有先預留一個空間讓看護可以休息?
    最後也得考慮,居住空間不只是讓我們睡覺而已,如果能將自己的興趣或喜好也在這空間完成,那是最棒的,而且假如能將空間規劃成能邀好友一起來共享,更能增添生活的樂趣。
    一個人住無拘無束,很自在,也很開心,這是身體健康而且事務繁多,在外工作或人際往來很忙碌時,回到只有一個人的住家可以享受寧靜,真的是很棒的事。但是如果年紀漸長沒有外在事物在忙,那麼一個人的寂寞如何排遣?或者遇到生病或意外,呼天天不應時,如何確保安全?當我們在打造一個人的家時,內心難免有這些隱憂。
    面對不安,最好的方法就是寫出來,將「我在害怕什麼?為什麼害怕?」用筆一一列出,如果能將問題明確化,不安就會慢慢縮小。然後將那些問題用理性找到解決方法,然後付出行動,找到資源預先規劃與防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