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說說那些勞動市場供需失衡的問題——少子化與低薪的無限循環(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一回說到學用落差,這次說說產業面的事情。先說,我知道現在有很多新創公司,也有很多年輕的主管想要改革,讓職場符合這個世紀的樣貌,可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在台灣職場普遍充斥著過時的思想,必須一點一點的慢慢改變。

少子化

大家說少子化是社會問題,我個人認為這是生物問題,較高等的動物群落,比如哺乳類或者鳥類種群數量太多的時候,會自動減少生育控制數量,讓剩下的群體增加存活機會。
世界人口密度統計,台灣排名第16,密度是日本的2倍,南韓的1.5倍,中國的4倍多一點。又台灣多山,大部分人聚集在少數平原、盆地、台地,所以實際密度是帳面上的好幾倍。
地窄人稠,生存壓力大,生物自然選擇少生少育,減輕壓力。

國安問題

二戰後,人口呈指數性的成長;這個世紀人口縮減,也會呈指數性的減少。成長時,十年人口可翻倍;萎縮時,十年人口可減半
減少生育代表社會極度高齡化,青壯年工作人口削減,稅收劇降,別說國家建設,連原有的負債都無力償還,經濟弱導致財政弱,財政弱導致國力弱,國力弱則全都弱。這也是為什麼稱人口問題為國安問題。

要解決少子化,先解決產業!

野生動物繁衍需要食物源與夠大的野地環境,人類需求比較多,但基本上跟動物差不多,青年抱怨的房價高,對應到動物就是空間不足;說的低薪,對應到動物是食物不夠
少子化的問題根本上是空間與資源的問題,居住正義的題目很大,在此不提,就說資源取得。原始人狩獵採集,現代人依靠創業就業,創業需要資本,一般市井小民幾乎只能選擇就業,換句話說,解決少子化問題,必先解決產業問題!

產業轉型核心是思維轉型

台灣有人才、有技術、硬體設備等等花錢就可以購置,為什麼至今的產業轉型遲遲沒有成功呢?主要原因在於思維。
說到底思維也不是什麼了不起必須花大錢學習的東西,講穿了就是一句「將心比心」而已。政府的政策面忽略了將心比心,砸再多錢效果都有限。

廉價再廉價

這裡作者多,就說文字工作者,在戒嚴時代,報紙副刊的稿費一個字0.5至1元,現在有志寫作的人拿到的稿費平均1字1元,「平均」代表著現在還是很多人辛辛苦苦寫作,一個字仍然在幾十年前的一字幾毛錢,
也許有的人會認為現在的網路小說品質大不如從前的金庸等人,當然不可能拿到這麼多錢。但低廉稿費已經不僅止於娛樂文章,2018年的台灣師範大學撰稿的稿費,一般撰稿每千字680元至1020元,特別急件最高價格也不過千字1420元。
大學邀稿多是學術文章,學術人才養成不易,有心貢獻所學居然拿如此低廉稿費,更別說其他類型的文字工作者。
對於大專院校或者一般公司,一篇文章稿費多個5毛一塊,整篇也不過添個1000、2000元,但是他們並不願意多付錢,一號藉口是「這是市價」,更常用的二號藉口,則是「這沒辦法幫我賺錢」。

績效vs人性

「沒辦法賺錢」是絕佳的藉口,也是絕佳的趕跑人才的方式。
大家重視績效數字,這沒有錯,重點是要怎麼正確的評估數字。傳統產業的一個通病是盲目相信數字,輕視無法帶來收入的員工如行政、文編等等。早期經濟起飛生意好做的時候,還能做到給予合理薪資,現在經濟下滑百業難做,很多重要但是無法直接帶來收益的職缺縮減,即使有幸能擠進求職窄門,薪水也比20年前低。
我個人認為,要侮辱人,直接給低薪就是了。
比如翻譯產業,因為機器翻譯盛行,現在很多手遊都是採用機翻再給人潤稿,甚至連潤稿都不需要,直接拿奇怪的錯字、文法丟到玩家臉上。
很多產品一旦要好好精修細節,所花費的成本不貲,表面上看起來精修是一件很不經濟實惠的事情,但是要做到產品差異化,要強過同行對手,就必須在這些看似無味的地方上面下功夫。

職場落差

勞動市場簡單來說分為老闆跟員工,員工希望自己錢多事少,老闆希望員工錢少事多,這兩方的拉鋸形成現在職場樣貌。
我認為挺有趣的是,年長的老闆會批評年輕的員工不努力,可是老闆們面對自己的兒女,反而不希望兒女吃半點苦。這就回到之前說的將心比心,老闆會寵溺自己的子女,員工的父母同樣的也會寵溺他們的子女。一個人一邊寵自己的孩子,卻不斷批評別人家的小孩被寵壞,這是很奇怪的事情。
職場的世代落差一半來自於環境,另一半就是家庭了。

長榮罷工

身為中左派,我對罷工早已有先入為主的立場在,可能直接說資本家剝削等等老生常談沒人會有興趣,因為太多偏左的人說過類似的話,現在就從家庭的角度來說。
要看一個職業好不好,可以看老闆究竟願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女,孫子孫女去做該職業。長榮航空的老老闆願意讓自己的兒子長期當機師,代表他們公司機師的工作環境不錯。在此就提環境不提薪水,因為基本上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不缺錢,他們之所以工作是為了自我實現與社交。
那麼長榮航空有沒有老闆的女兒或者是孫女長期從事他們公司的空服員職位呢?據我了解沒有,這樣就很好理解為什麼長榮航空的空姐會集體大罷工了。
很多人批評說空姐拿這麼多錢為什麼還要罷工,只看見了工作的薪水部分,而忽視了工作中的被尊重、社交還有自我實現的面向。
資本主義的理想模型將所有人都描繪成了一種唯利是圖的機器,可是現實上並不是如此,人類從演化之初是社交動物,不是逐利動物,很多文學作品總是說過度追求利益會喪失自我,「自我」具體上就是人與人的連結。為了賺錢,失去了家人的支持朋友的信任等等。

千禧世代的自我實現要求

並不是說長輩就沒有自我實現的要求,而是千禧世代更加的重視自我與自我實現,這與成長環境還有鼓勵大家自我關注的社群平台興盛有關。
台灣目前的處境,白領的薪水並沒有高過藍領多少,甚至一些藍領階級的薪資還高過白領階級。年輕人並不是不努力逐利,而是努力了,得到薪資的期望值並沒有增加,那為什麼要替老闆賣命呢?如果替老闆賣命的薪資跟閒閒散散的工作,並沒有差太多,那誰要忠誠呢?
如果,在自媒體如YouTube上面賭一把,撐個兩三年,賺到的錢比朝九晚五還要多,那麼,誰還願意每天開會被罵呢?
環境改變,但是傳統資方的思維沒有改變,這才是職業落差斷層的真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54內容數
專門評論社會事件、政治、人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高失業率與高缺工率並存,主因在於現實環境跟現有產業結構的斷層落差!
當愛國人士開始用輿論剷除異己,政府又變相鼓勵這種網路暴力。變成一言堂之後,有什麼害處?
反送中運動在929發動全球大串聯,無大台的背後是誰在背後動 員?
台灣各種第三勢力的流變。泛藍跟泛綠的小黨各種關係。
高失業率與高缺工率並存,主因在於現實環境跟現有產業結構的斷層落差!
當愛國人士開始用輿論剷除異己,政府又變相鼓勵這種網路暴力。變成一言堂之後,有什麼害處?
反送中運動在929發動全球大串聯,無大台的背後是誰在背後動 員?
台灣各種第三勢力的流變。泛藍跟泛綠的小黨各種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就是少子化所造成,不是只有台灣才少子化,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都一樣。真正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避孕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另一個是文化上鼓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使人規避家庭與生育。
Thumbnail
我認為運動產值絕對下降,而要解決少子化,只有一招
Thumbnail
分析了臺灣的生育率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以及導致「少子化」的原因和其影響。探討了高等教育普及、國人晚婚趨勢、結婚率降低、生育年齡延後、育兒成本增加、女性難兼顧家庭與就業、職場對孕婦的歧視、高房價、低薪等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
Thumbnail
文章談到了臺灣近50年來的少子化問題,全球生育率下降的趨勢,以及東亞地區的少子化原因。探討了少子化的定義、影響,以及少子化和高齡化現象的關聯。並用數據說明瞭少子化問題的嚴重性。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就是少子化所造成,不是只有台灣才少子化,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都一樣。真正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避孕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另一個是文化上鼓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使人規避家庭與生育。
Thumbnail
我認為運動產值絕對下降,而要解決少子化,只有一招
Thumbnail
分析了臺灣的生育率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以及導致「少子化」的原因和其影響。探討了高等教育普及、國人晚婚趨勢、結婚率降低、生育年齡延後、育兒成本增加、女性難兼顧家庭與就業、職場對孕婦的歧視、高房價、低薪等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
Thumbnail
文章談到了臺灣近50年來的少子化問題,全球生育率下降的趨勢,以及東亞地區的少子化原因。探討了少子化的定義、影響,以及少子化和高齡化現象的關聯。並用數據說明瞭少子化問題的嚴重性。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