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妞麻的正向教養100天挑戰 Day 2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回首過往的育兒經驗,因為希望孩子能有禮貌守規矩,不要被寵成小霸王,所以非常注重生活教育和規矩。

我是一個嚴格的媽媽。

因為期許甚高,所以時常以嚴肅的口吻唸孩子,希望他們能聽進我的苦口婆心。當「唸」沒有效時,音量就會越來越大,大聲吼叫的次數日漸頻繁。只是伴隨而來的往往是深深的無力感⋯⋯

回想自己小時候,被打罵好像是很稀鬆平常的事,但其實我並不喜歡罵孩子,當然也不喜歡體罰。 只是很奇怪,不罵不責罰,有時候似乎就是沒有速效?! 雖然心中隱隱存著不安,但似乎這是我所知道最快讓孩子「聽話」的方法⋯⋯

raw-image


直到看了「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一書中提到,懲罰會帶來 「四個 R」的後果:
1. 憎恨(RESENTMENT):
我腦中不由自主浮現大寶哥那張不服氣又氣嘟嘟的小臉⋯
2. 報復 (REVENGE):
我想起小寶妹兩歲多第一次被處罰打屁屁的反應:她沒有哭,而是衝過來打我的屁屁⋯
3. 叛逆(REBELLION):
小寶妹有一段時間,越是叫她不要做什麼事,她就越要去做,和爸媽唱反調。
4. 退縮(RETREAT):
小寶妹兩、三歲的時候,因為把插座保護蓋摳起來而被責罵,之後發現她還是會因為好奇而把插座保護蓋拔起,只是都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摳。很遺憾,造成她被責罵的行為並沒有因此停止。😓

所以看到簡.尼爾森博士(Jane Nelsen)的分析我忍不住連連點頭。的確,「懲罰」 能夠立刻讓孩子 「臣服」,能立刻看到成效,但絕不是心甘情願的狀態。

就像北風和太陽的故事。北風使出全力拼命想改變旅人,這樣的外力強行介入只會引起旅人更用力地反抗,將衣服拉得更緊。而太陽呢,只是默默地用它的溫暖影響旅人,反能使旅人打從內心想改變。

我們當父母的要轉換思維了!

雙兄妹的正向教養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妞麻&書僮麻的沙龍
10會員
83內容數
2025/04/17
在家有兩寶以上的家庭中,最令人頭痛的教養問題之一莫過於是「手足爭吵」。相信不少父母在連假的時候充當了許多回調解員的角色吧。
2025/04/17
在家有兩寶以上的家庭中,最令人頭痛的教養問題之一莫過於是「手足爭吵」。相信不少父母在連假的時候充當了許多回調解員的角色吧。
2025/04/16
《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 書中舉了三十一個常見、但其實不建議說的家長用語為例,除了為讀者說明最好不要用的原因,還提供建議說法。
2025/04/16
《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 書中舉了三十一個常見、但其實不建議說的家長用語為例,除了為讀者說明最好不要用的原因,還提供建議說法。
2025/04/15
今天搭捷運時看到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走在樓梯上的我聽到前方傳來一聲驚呼,原來是前方一位手提紙袋的男子,他的飲料杯從紙袋中掉落,飲料因此灑了一地。 你猜後續怎麼樣了呢?
2025/04/15
今天搭捷運時看到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走在樓梯上的我聽到前方傳來一聲驚呼,原來是前方一位手提紙袋的男子,他的飲料杯從紙袋中掉落,飲料因此灑了一地。 你猜後續怎麼樣了呢?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