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對於有宗教/靈性議題的案主,諮商師也有需要將案主關注的議題納入於心理諮商中探討,而議題可簡單區分成兩類「顯性議題 vs. 隱性議題」。「顯性議題」舉例來說,案主如果陳述家裡有人過世了,除了傷痛歷程之外,還有安葬與喪禮儀式等議題,就屬於顯性的議題。「隱性議題」若用較狹隘的方式定義,可能未必立即覺察此與宗教/靈性議題有關,但若用較廣義的方式來看,通常是跟生命、存在意義有關的議題。舉例來說,有個年近中年的案主,感慨「我的生命走到這裡,上也上不去;下,我也不知道去哪裡,該怎麼辦?」這當然是個心理議題,但也可以是個宗教/靈性議題。然而,陳秉華老師認為「現在心理諮商界如果遇到宗教/靈性的議題,如果諮商師採取不回應的立場,是不合倫理的。」這個說法很觸動她的學生。當然,會有一些納悶的聲音如「把宗教/靈性議題放進去本來就不合倫理,因為諮商師就失去了中立立場,如果真的放入,可以嗎?」這其中,就有很多討論的空間。
現在心理諮商界如果遇到宗教/靈性的議題,如果諮商師採取不回應的立場,是不合倫理的。
對於有特定宗教/靈性背景或需求的案主,諮商師如何在心理諮商中提供合宜的宗教/靈性介入,也是接連需思考的問題。這也可區分出兩類「顯性的靈性介入 vs. 隱性的靈性介入」。顯性的靈性介入,舉例來說,如果案主與諮商師具有同樣的宗教傳統,例如基督教,可能就在會談的結束時說「我們一起來禱告」。但如果諮商過程中,諮商師與案主都未提及宗教/靈性背景,諮商師卻在會談結束時,暗自在心中默默禱告,這就是一種隱性的靈性介入。因為案主如果知道有這情形,未必會覺得合宜。因此,這也是在探討宗教/靈性如何融入心理諮商時,會面臨到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