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人醫師在國立臺灣圖書館跟大家分享《APP世代在想什麼?》並提出解決網路成癮實際可行的3R及3力解決方案。
很多讀者一見到醫師,都覺得醫師怎麼那麼年輕?張醫師表示因爲網路成癮爲近年出現的議題,年輕的學者比較會研究此議題,因此他與其他醫師相對而言看起來就比較年輕。
演講一開始,張醫師就問現場讀者,如果有人傳line給你,要不要看?現場讀者紛紛點頭,又問,如果沒人傳line給你,要不要看?
答案也是:要!要確認看看是不是真的沒有人傳訊息給我?
接著,請大家觀察現今網路使用狀況,老人家沉迷網路,泡茶變成在滑手機,早晨5:00發早安文,中午發小心詐騙訊息,殊不知這些轉發訊息本身可能就是詐騙。
據研究數字顯示,多工的孩子容易分心,過濾不相關訊息能力變差,當工作記憶的負擔變大時,對干擾的敏感度變大,容易被外在訊息影響,更被腦海不相關的記憶所干擾,也會影響智力發展,尤其是正在發育的青少年。
而數位學習和傳統學習哪種效果較佳?研究顯示使用紙本效果較佳,「超文本」中的超連結愈多,讀者理解能力愈差;手寫的學習效果也比打字者佳。
父母若常不理會小孩,容易造成情緒障礙、網路成癮的小孩,研究顯示偏鄉地區「窮忙族」這樣的情形較爲嚴重,爸爸玩遊戲、媽媽追劇,孩子得不到關愛,只能上網。
沈迷於臉書的青少年,容易交到朋友,看到自己的貼文按讚就很開心,沒人按讚就很憂鬱,造成自我變得很沒自信。若無法自我控制上網時數,會造成人格變化,張醫師分享在美國有人曾想自我控制上網的案例:設計電擊手環,若上網超過一小時不停,手就會被電擊一次,後來失敗了。
臨床遇到最多的網路成癮案例,最多是憂鬱、壓力處理、無聊感造成。網路成癮常源自於與家人的互動不佳,如:過度保護、親職忽略、過高期待等....父母若擅自斷網,會讓孩子反應強烈,張醫師建議3R與3力減輕網路成癮:
3R:「窮忙族」父母對孩子關心不能少,做好模範(Role規範)、培養對真實世界的興趣(Real真實)、培養自我控制力(規則Rule)
「3力自癒法」治癒網路成癮:正念力(專注當下,好好吃飯再去滑手機),好眠力(重視睡眠),好食力(透過飲食讓孩子保持良好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