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活動紀實.11/14《APP世代在想什麼?》演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張立人醫師在國立臺灣圖書館跟大家分享《APP世代在想什麼?》並提出解決網路成癮實際可行的3R及3力解決方案。
很多讀者一見到醫師,都覺得醫師怎麼那麼年輕?張醫師表示因爲網路成癮爲近年出現的議題,年輕的學者比較會研究此議題,因此他與其他醫師相對而言看起來就比較年輕。
如果沒人傳line給你,要不要看手機?
演講一開始,張醫師就問現場讀者,如果有人傳line給你,要不要看?現場讀者紛紛點頭,又問,如果沒人傳line給你,要不要看?
答案也是:要!要確認看看是不是真的沒有人傳訊息給我?
接著,請大家觀察現今網路使用狀況,老人家沉迷網路,泡茶變成在滑手機,早晨5:00發早安文,中午發小心詐騙訊息,殊不知這些轉發訊息本身可能就是詐騙。
多工的孩子容易分心,也會影響智力發展
據研究數字顯示,多工的孩子容易分心,過濾不相關訊息能力變差,當工作記憶的負擔變大時,對干擾的敏感度變大,容易被外在訊息影響,更被腦海不相關的記憶所干擾,也會影響智力發展,尤其是正在發育的青少年。
而數位學習和傳統學習哪種效果較佳?研究顯示使用紙本效果較佳,「超文本」中的超連結愈多,讀者理解能力愈差;手寫的學習效果也比打字者佳。
網路成癮,多源自於在家庭得不到關愛
父母若常不理會小孩,容易造成情緒障礙、網路成癮的小孩,研究顯示偏鄉地區「窮忙族」這樣的情形較爲嚴重,爸爸玩遊戲、媽媽追劇,孩子得不到關愛,只能上網。
沈迷於臉書的青少年,容易交到朋友,看到自己的貼文按讚就很開心,沒人按讚就很憂鬱,造成自我變得很沒自信。若無法自我控制上網時數,會造成人格變化,張醫師分享在美國有人曾想自我控制上網的案例:設計電擊手環,若上網超過一小時不停,手就會被電擊一次,後來失敗了。
3R與3力減輕網路成癮
臨床遇到最多的網路成癮案例,最多是憂鬱、壓力處理、無聊感造成。網路成癮常源自於與家人的互動不佳,如:過度保護、親職忽略、過高期待等....父母若擅自斷網,會讓孩子反應強烈,張醫師建議3R與3力減輕網路成癮:
3R:「窮忙族」父母對孩子關心不能少,做好模範(Role規範)、培養對真實世界的興趣(Real真實)、培養自我控制力(規則Rule)
「3力自癒法」治癒網路成癮:正念力(專注當下,好好吃飯再去滑手機),好眠力(重視睡眠),好食力(透過飲食讓孩子保持良好情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晚,在譯者林蔚昀和積極參與108課綱的台大社會學博士劉定綱對談中,獲益良多! 波蘭台北辦理處文化組組長高琳雅特別前來參加,特別感謝林蔚昀對於推動波蘭文學不遺餘力。 波蘭台北辦理處文化組組長高琳雅 林蔚昀說《麥提國王執政記》就像占星中的太陽星座,麥提不斷往外看、向外改革,而《麥提國王在無人島》就像是
    《我們之間:薩提爾模式婚姻伴侶治療》作者成蒂老師,認為自己是個薩提爾模式治療師,但更重要的是「我也是一個人,我是用我『成蒂』這個身分,與來訪者相遇」。從瑪莉亞.葛莫利的身體力行教導,讓人理解「每個人最珍貴的是自己」,如何探索自己,很自在、有信心地做一個有力量的自己,才可以真正的接收愛,同時也愛別人。
    兩個不相識的人卻有著最相近的基因,如何在人海茫茫中相遇,逆轉人生、翻轉命運!全臺唯一也是非公立的骨髓資料庫─「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二十六年來,特地集結21則「髓」緣感人的生命篇章,編輯溫暖人心的新書《愛,髓時都在》,10月5日在誠品松菸店舉辦發表會,與大眾分享造血幹細胞捐贈與移植過程的煎熬痛楚、
    今晚下著小雨,許多貴賓與讀者前來現場參與《夢之心理學》新書分享會,包括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黃榮村、台大心理系榮譽教授吳英璋等… 今天剛好是柯永河老師89歲生日,會後也準備蛋糕跟大家分享,在主持人政大心理系教授許文耀的精心設計及串場,讓所有人飽足《夢之心理學》的精華點
    如果只是解釋給他聽「愛是什麼」,沒辦法讓一個人體驗到愛;需要用一種模糊的方式,例如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跟茱麗葉》戲劇中,陽光從窗外灑下的場景,在屋內,羅密歐對茱麗葉說:「茱麗葉,妳就像陽光!」我們得到一種意義上的感受:「茱麗葉就是羅密歐的全世界」。這樣的溝通方式,薩德博士稱之為「醒覺式的溝通」。
    心靈工坊於5/15辦理《綠生活療癒手冊》新書分享會,會中邀請跨足心理界陳俊霖醫師、景觀界的專家張育森教授,從各角度分享這本書。 這本書不是純為一個園藝的教案,植物可以連結內心的五感記憶,當內心沮喪時,可以用植物連結到內在。
    今晚,在譯者林蔚昀和積極參與108課綱的台大社會學博士劉定綱對談中,獲益良多! 波蘭台北辦理處文化組組長高琳雅特別前來參加,特別感謝林蔚昀對於推動波蘭文學不遺餘力。 波蘭台北辦理處文化組組長高琳雅 林蔚昀說《麥提國王執政記》就像占星中的太陽星座,麥提不斷往外看、向外改革,而《麥提國王在無人島》就像是
    《我們之間:薩提爾模式婚姻伴侶治療》作者成蒂老師,認為自己是個薩提爾模式治療師,但更重要的是「我也是一個人,我是用我『成蒂』這個身分,與來訪者相遇」。從瑪莉亞.葛莫利的身體力行教導,讓人理解「每個人最珍貴的是自己」,如何探索自己,很自在、有信心地做一個有力量的自己,才可以真正的接收愛,同時也愛別人。
    兩個不相識的人卻有著最相近的基因,如何在人海茫茫中相遇,逆轉人生、翻轉命運!全臺唯一也是非公立的骨髓資料庫─「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二十六年來,特地集結21則「髓」緣感人的生命篇章,編輯溫暖人心的新書《愛,髓時都在》,10月5日在誠品松菸店舉辦發表會,與大眾分享造血幹細胞捐贈與移植過程的煎熬痛楚、
    今晚下著小雨,許多貴賓與讀者前來現場參與《夢之心理學》新書分享會,包括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黃榮村、台大心理系榮譽教授吳英璋等… 今天剛好是柯永河老師89歲生日,會後也準備蛋糕跟大家分享,在主持人政大心理系教授許文耀的精心設計及串場,讓所有人飽足《夢之心理學》的精華點
    如果只是解釋給他聽「愛是什麼」,沒辦法讓一個人體驗到愛;需要用一種模糊的方式,例如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跟茱麗葉》戲劇中,陽光從窗外灑下的場景,在屋內,羅密歐對茱麗葉說:「茱麗葉,妳就像陽光!」我們得到一種意義上的感受:「茱麗葉就是羅密歐的全世界」。這樣的溝通方式,薩德博士稱之為「醒覺式的溝通」。
    心靈工坊於5/15辦理《綠生活療癒手冊》新書分享會,會中邀請跨足心理界陳俊霖醫師、景觀界的專家張育森教授,從各角度分享這本書。 這本書不是純為一個園藝的教案,植物可以連結內心的五感記憶,當內心沮喪時,可以用植物連結到內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網路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衍生了許多焦慮與比較心態的問題。本文探討了三種有效的方法以擺脫網路成癮,保持身心健康,並面對社交媒體帶來的挑戰,包括減少手機使用、提高自我覺察以及改變思維模式。這些策略不僅能降低負面情緒,還能幫助人們重新專注於現實生活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現代人手機成癮成為一種危機,而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專家提出了一些關鍵建議,如何聰明使用手機,逐步戒除成癮。該建議包括改善使用習慣、限制使用時間、關閉通知等。本文探討了這些關鍵結論,並提出實際行動建議。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手機成癮的原因,很可能只是,他還不會生活而已\ 在短影音裡面,看到一個小朋友叫她姑姑別再看手機了。 姑姑說:「不看手機,那要做什麼?」 小朋友:「帶我去遊樂園啊。」 對話短短的,卻讓我覺得熟悉,也想起蠻多事。 手機成癮。役於物。役於人⋯⋯ 3C產品讓生活更便利;可若人與物品的「主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網路開始盛行,那時便有許多大專院校研究生開始研究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結論都與同儕影響正相關。二十年過去,網路成癮這個名詞已退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直播主、遊戲實況主等等,新興的網路職涯、網路人生。 網路遊戲盛行,青少年假日都沉迷線上遊戲,在網路世界打打殺殺逞威風當英雄,回到真實世界卻是不
    Thumbnail
    正當您焦慮於孩子沉迷螢幕之際,這篇文章將提供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與您和孩子一起重新定義 3C 產品的使用方式。 忘掉傳統的命令或禁令吧,我們將探討如何透過溝通與互相尊重,引導孩子自主管理螢幕時間。從設定共同目標到寓教於樂的家庭活動,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智慧而非強制,為孩子塑造一個更健康、更均衡的數
    我們說對一個東西「成癮」,通常帶有負面意涵,而過度使用手機有多種實例及研究顯示其確實對人體有害,除了注意力下降之外,手機世界會令有些人大感壓力,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問題涵蓋睡眠品質低落、容易焦慮或憂鬱、嫉妒和比較等等。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網路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衍生了許多焦慮與比較心態的問題。本文探討了三種有效的方法以擺脫網路成癮,保持身心健康,並面對社交媒體帶來的挑戰,包括減少手機使用、提高自我覺察以及改變思維模式。這些策略不僅能降低負面情緒,還能幫助人們重新專注於現實生活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現代人手機成癮成為一種危機,而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專家提出了一些關鍵建議,如何聰明使用手機,逐步戒除成癮。該建議包括改善使用習慣、限制使用時間、關閉通知等。本文探討了這些關鍵結論,並提出實際行動建議。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在現今充斥著智慧型手機的世界裡,孩子對手機成癮的風險正在增加。一項臺灣大型研究指出,有近40%的高中生具有手機成癮風險,此問題同樣發生在國中和國小生當中。此外,該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和兒童成癮者有些共同特徵,當學生出現這些特徵時,家長和教師就要留心了!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手機成癮的原因,很可能只是,他還不會生活而已\ 在短影音裡面,看到一個小朋友叫她姑姑別再看手機了。 姑姑說:「不看手機,那要做什麼?」 小朋友:「帶我去遊樂園啊。」 對話短短的,卻讓我覺得熟悉,也想起蠻多事。 手機成癮。役於物。役於人⋯⋯ 3C產品讓生活更便利;可若人與物品的「主
    Thumbnail
    二十年前,網路開始盛行,那時便有許多大專院校研究生開始研究青少年網路成癮,研究結論都與同儕影響正相關。二十年過去,網路成癮這個名詞已退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直播主、遊戲實況主等等,新興的網路職涯、網路人生。 網路遊戲盛行,青少年假日都沉迷線上遊戲,在網路世界打打殺殺逞威風當英雄,回到真實世界卻是不
    Thumbnail
    正當您焦慮於孩子沉迷螢幕之際,這篇文章將提供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與您和孩子一起重新定義 3C 產品的使用方式。 忘掉傳統的命令或禁令吧,我們將探討如何透過溝通與互相尊重,引導孩子自主管理螢幕時間。從設定共同目標到寓教於樂的家庭活動,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智慧而非強制,為孩子塑造一個更健康、更均衡的數
    我們說對一個東西「成癮」,通常帶有負面意涵,而過度使用手機有多種實例及研究顯示其確實對人體有害,除了注意力下降之外,手機世界會令有些人大感壓力,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問題涵蓋睡眠品質低落、容易焦慮或憂鬱、嫉妒和比較等等。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