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醫道同源》-- 安頓身心的清涼方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本斷斷續續看得很慢,因為想細品,中間還插進一本《厭世講堂》,《厭世講堂》看得較快,或許是因爲和作者的共鳴較多之故。
《醫道同源》的內容口吻一如作者蔡璧名老師在台大線上課程的幽默風趣,有些段落我看了都不禁失笑,然而更多的部份是心有戚戚焉,覺得作者真是洞明世情,走過生死關的人,眼界真的不同。
本書揉合了《黃帝內經》、《老子》和《莊子》三部經典,穿插交織成一整體概念,但,方法很簡單,但你要不要決定去實踐呢?
畫線摘要的部份我抄了十頁,這裡僅摘錄部份。
  • 人格教育、哲學教育會影響你一生對於本末輕重的判斷和選擇,以及你生命中核心的價值觀。(如果這點納入國民義務教育中,從小一到高中一路下來,會造成多大的影響?然後這些新血長大後又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社會和世界?)
  • 君子學習的所有東西,都是希望自身能更臻完善。小人的學習只是在想我學這個能賺得多少?(然後發現以前的我學電腦、補英文,都是為了在就業市場多一點籌碼,並不完全是為了自己的興趣,屬小人的學習啊⋯⋯)
  • 過去喜歡的東西,現在不喜歡了。當發覺之時,會不會此時才是一種覺醒,而那時沉溺在一場夢中?或者現在你以爲的覺醒,其實依然在另一場夢中?(這點《厭世講堂》中也有相似的描述。)
  • 因爲一些耽誤使所有的事情才能在最合適的時機一起出現,所以,人要「安於推排」。(新時代說法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如果這就是個用金錢衡量的世界,我們很難讓人了解,我不是為了更高的收入而去做某件事。一旦自以爲是,就永遠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我曾因家裡沒有宗教信仰,把先生公司多的一個雷射雕刻的水晶佛像樣品送給一位信佛的老師,對方卻以為我在賄賂他,說有事打個電話給他,事後感覺不是很好,像被羞辱了一般。)
  • 不管遇到什麼遭遇,如果為了那個遭遇浪費時間在負面情緒上,那是最可惜的事。原本可以用來做更有意義的事的時間,被虛耗浪費掉了,而且還催殘了身心。
  • 最高階的境界是,粗茶淡飯、隨便穿,都能感覺美好,是一種由心而發的,因知足而常樂的境界。不管怎樣的環境、怎樣的食物、衣服、風土民情,都能覺得甘美安樂。(西方哲學說:心靈是自由的。)
  • 莊子從來沒有以一個先知先覺自居,他就是一個在滾滾紅塵中,嚐遍疲憊,倦怠,創痛,但仍然不斷尋找生命根本的一個凡人。(「因為走過,所以理解。」這就是厭世哲學家說莊子像朋友的原因吧?)
  • 莊子教我們去體諒每個人的差異性,越去體諒人的差異性,就越能接受差異性;如果無法接受,每當遇到意料之外的事,就容易反應激烈,出現負面情緒,甚至非常痛苦。當你覺得每一場因緣際會的發生都是自然,如此面對人間世的一切,才更能舉重若輕。
  • 勤勞是要你遊刃有餘地在你每個範疇跟領域不斷努力。你既活在紅塵苦難中,卻又不因苦難而傷痛。(身在世,卻不屬世。)
  • 「无知」就《莊子》而言,是沒有負面情緒、沒有多餘念慮,這時人才能擁有智慧。
  • 在這個世界上,你對一個人講他的短處、他的缺點,他真的能夠歡喜接受諫言的,究竟有幾人?究竟要如何與人交接互動才能全身遠禍?⋯第一名是要殺頭的,第二名才是最好的名次。(「忠言逆耳」、「老二哲學」原來是這樣來的啊!)
  • 交情再好、個性再溫馴的人,一旦發起脾氣來,你平日裡的百般恩情他可能就完全給忘了。讀過《莊子》,你會覺得,平常一直對你好的人,今天就忽然對你不好,是何等的自然。你落難了,別人不認你當朋友,你也覺得那是何等的自然。
  • 你只要想到曾經有一個人這樣幫過你,你會覺得非常幸福,從此面對什麼本來可能會生氣的事,只要想到你曾經擁有的、已經擁有的,就可以一點都不生氣了。(這感覺就像張曼娟《只是微小的快樂:便足以支撐這龐大荒涼的人生》書名的演繹版。)
  • 你永遠都會遇到你覺得「目前遇到過最難的一關」,不過你不會覺得世界很可怕,反而會覺得生命就是因爲這樣才有趣。你也許本來是敏感、纖細的人,可慢慢的,你學習讓自己不那麼容易難過。你能順應一切人事物,你永遠都守護、長養著生命最重要、最根本的心靈,一切順其自然,生命可以就這麼簡單。
  • 最重要的知識、學問,有時不一定是當今社會看重的學問,而是關於最虛無飄渺、無形不可見的我們的思想、我們的心神的學問。而這樣的學問,在我們的生命中,有可能才是更有用、更好用的。
  • 當你投注越多,去栽培自己具備合於世用的材質,長得越大,越「有用」,你的生活真的更幸福了嗎?還是給自己招來更多的災難和禍患?
  • 在書中,作者說她因病後免疫系統弱,必須減少和外界及人群不必要的接觸,所以生活相對簡單很多,連朋友都因此少了。但一段時間後,她反而很享受這樣的生活。
我想到《羅蘭散文》作者,十九歲因家中無力供她升學,她就到偏鄉教小學,白日享受純樸風光和親善的人情味,夜晚一個人住在土地娘娘廟裡,度過兩年孤寂的夜晚。當她後來在都市生活後,最懷念的就是那兩年的歲月。
原來簡單自然的生活才最符合人性。
    這裡收錄我的手繪、手寫作品,以及各類讀書心得,和早期部分極短篇,鋪展出極個人的創作及閱讀之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初讀時,純粹為了瞭解中東為何長年爭戰不斷的原因,讀後知曉了自亞伯拉罕為始,以撒、雅各至雅各的十二個兒子,為以色列十二部族的源頭。也才瞭解為何中東地區總是戰火不歇,多是為了爭奪聖地而起。 以前聽說舊約裡的上帝和新約裡的不一樣,不是教徒的我,也可以分得出來新約裡的是慈愛的,甚至為了世人犧牲自己的獨子
    翻開這本書,彷彿打開一幅卷軸,在你眼前展開的,是一段歷史的記憶,也是事件的紀錄。然而,這幅卷軸的份量太厚重,那裡頭所透出的情感重量,會滲入你內,再化為淚水,卻仍在內心震盪。 為了回答兒子的提問,為了讓那個時代的模糊面貌真正被看見,而不是教科書裡一小段簡單又沒有溫度的敘述,作者花費了四百天的心力,和團
    上星期看完了《第十三個故事》,實在是一本精彩的小說,快到結尾時,還能帶給讀者意外,故事節奏由剛開始的平緩,到中段開始高潮迭起,直至落幕,讀完還讓人沉浸在作者建構出的虛擬故事裡,如同看了一場絕妙的電影。 故事的主軸是一對雙胞胎,但卻要從整個家族開始說起,女主角瑪格麗特則是一名一出生就失去雙胞胎妹妹的古
    當初讀時,純粹為了瞭解中東為何長年爭戰不斷的原因,讀後知曉了自亞伯拉罕為始,以撒、雅各至雅各的十二個兒子,為以色列十二部族的源頭。也才瞭解為何中東地區總是戰火不歇,多是為了爭奪聖地而起。 以前聽說舊約裡的上帝和新約裡的不一樣,不是教徒的我,也可以分得出來新約裡的是慈愛的,甚至為了世人犧牲自己的獨子
    翻開這本書,彷彿打開一幅卷軸,在你眼前展開的,是一段歷史的記憶,也是事件的紀錄。然而,這幅卷軸的份量太厚重,那裡頭所透出的情感重量,會滲入你內,再化為淚水,卻仍在內心震盪。 為了回答兒子的提問,為了讓那個時代的模糊面貌真正被看見,而不是教科書裡一小段簡單又沒有溫度的敘述,作者花費了四百天的心力,和團
    上星期看完了《第十三個故事》,實在是一本精彩的小說,快到結尾時,還能帶給讀者意外,故事節奏由剛開始的平緩,到中段開始高潮迭起,直至落幕,讀完還讓人沉浸在作者建構出的虛擬故事裡,如同看了一場絕妙的電影。 故事的主軸是一對雙胞胎,但卻要從整個家族開始說起,女主角瑪格麗特則是一名一出生就失去雙胞胎妹妹的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醫院陪伴母親度過艱難時光的過程中,作者透過閱讀《六祖壇經》汲取心靈的力量。書中的智慧如慧能的偈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感動了作者,讓他對人生和修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過程中的感觸,以及對於自我成長的反思。
    我現在超級想看以前自己的無名小站到底寫了甚麼(雖然網路上有時光機可以回去但看不到留言啊!!) 所以打算來週更一下我的人生,以後還可以回顧, 就像我很喜歡回顧ig以前po過的限時, 這週最讓我印象深刻應該就是聽了「只能喝酒的圖書館-徐譽庭」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莊子認為人們應該尋道,而得道的第一個門檻就是其寢無夢、其覺無憂。 人如果滿足於恬淡的生活,沒有太多的名欲功利,沒有太多的比較跟想要,睡覺時自然不會做夢,一夜無夢,醒來時就無所思,可以保持赤子之心直到離開家門,那時開始就會想起工作的種種煩惱,所以思想就亂糟糟了,無喜無悲的心情就過去了,我們又穿上了盔
    Thumbnail
    比好人還好,比惡人還惡,而人前不流露好惡,才是理想的人格──
    Thumbnail
    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即使在今日也是相當挑戰傳統禮俗,但這並不代表莊子不愛其妻,是個無血無淚的人。莊子尊崇自然之道,因此認為生死不過是天地規律的一環,如春夏秋冬一樣巡迴。陰雲聚集多了便會下雨,雨下完天空當然乾淨,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莊子把死亡這件事超脫世俗的窠臼,重新導回世界運行的自然法則中。
    莊子說:「我一輩子說了那麼多的話,但是,我實在沒有說過一句話。」,這句話本身就是道路。
    Thumbnail
    在醫院陪伴母親度過艱難時光的過程中,作者透過閱讀《六祖壇經》汲取心靈的力量。書中的智慧如慧能的偈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感動了作者,讓他對人生和修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過程中的感觸,以及對於自我成長的反思。
    我現在超級想看以前自己的無名小站到底寫了甚麼(雖然網路上有時光機可以回去但看不到留言啊!!) 所以打算來週更一下我的人生,以後還可以回顧, 就像我很喜歡回顧ig以前po過的限時, 這週最讓我印象深刻應該就是聽了「只能喝酒的圖書館-徐譽庭」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莊子認為人們應該尋道,而得道的第一個門檻就是其寢無夢、其覺無憂。 人如果滿足於恬淡的生活,沒有太多的名欲功利,沒有太多的比較跟想要,睡覺時自然不會做夢,一夜無夢,醒來時就無所思,可以保持赤子之心直到離開家門,那時開始就會想起工作的種種煩惱,所以思想就亂糟糟了,無喜無悲的心情就過去了,我們又穿上了盔
    Thumbnail
    比好人還好,比惡人還惡,而人前不流露好惡,才是理想的人格──
    Thumbnail
    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即使在今日也是相當挑戰傳統禮俗,但這並不代表莊子不愛其妻,是個無血無淚的人。莊子尊崇自然之道,因此認為生死不過是天地規律的一環,如春夏秋冬一樣巡迴。陰雲聚集多了便會下雨,雨下完天空當然乾淨,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莊子把死亡這件事超脫世俗的窠臼,重新導回世界運行的自然法則中。
    莊子說:「我一輩子說了那麼多的話,但是,我實在沒有說過一句話。」,這句話本身就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