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的細節很多,就不贅述了,只講大的重點。)
第四章 國民黨的工業策略
第一部分 :1932年前的工業策略 - 混亂與爭執:
總發展綱領,雖然確實是依照孫中山的遺訓處理,但受限客觀的現實問題,並不能盡如人意。不同的官員上台,就會重新執行自己一套的計畫,如張靜江、孔祥熙、孫科,都各自提出工業計畫,造成混亂與鬥爭的來源。但客觀來說,國家財政困難是一大因素,中國此時真的沒有資金,可供各項計畫執行。
- 重工業的優先指導:即使孫中山的學說中,要重視中國是以農業為主的事實,但面臨日本壓力的現實,使得重工業的發展優先於其他。這是圍繞在軍事上的發展概念,軍事需要鋼鐵,所以需要煉鋼廠、煤礦,軍隊需要火藥,所以要興建化學廠。可以說,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是出在日本壓力上。
- 德國資金的進入:德國工業界雖然對開發中國很有興趣,其中包括航空業、冶金等,但在商言商,德國也不可能用賒欠的方式開發中國。於是具體上變成取得貸款,或是以公債型式取得資金,用已興建工業。但中國本身的技術專家相當缺乏,使得許多政府的評估項目,例如安徽煤礦的評估,都過度樂觀與昧於現實,以至於合約到最後無法簽署。
第二部分 :解決混亂的原因 - 日本入侵東北:真正解決政府與學術界爭端的,是日本侵占東北,中國由此失去了一半的鐵路、八成的鐵產量、所有的鋼產能,失去兩成領土的巨大危機,使得全國都無法繼續容忍這種混亂狀況下去。學術界在東北落入日本後,開始與國民政府合作,也由於此原因,蔣介石的權力得到更進一步的鞏固。
- 學術界與「獨立評論」:包括胡適、傅斯年在內,獨立評論成為學術界名人發表社論的場所。與一般憤恨要對日本立刻宣戰的大學生不同,這些知名知識分子相當清楚,中國根本就沒有能力與日本一戰。學術圈的主流意見是,儘速培養理工人才,發展中國工業。學術界很清楚,早先國民政府內的發展混亂與無能,是政治的結果而非是沒有能力,在東北失陷後,越來越多的學者專家進入政府擔任要職,其中不乏創立獨立評論的主要學者。
- 1932年後的工業政策:直到1937年正式與日本發生衝突為止,這五年的工業政策有了非常明確的中心。朱家驊擔任教育部長,並將人才培養集中在「實利」的科目上,發展職業教育,地質學家翁文灝則擔任軍事委員會下的「國防設計委員會」秘書長,實際領導工業的計畫與實施。其根本概念就是,由專業人才實施的計畫經濟,要在最短時間內,建立起中國的工業能量。
第三部分:國防設計委員會 - 翁文灝:他是行憲後首任的行政院長,也是此時中國工業計畫的總規畫者,其人是極少數沒有被控腐敗的高級行政官員。他本人是無黨派人士,認為無論政府與制度來來去去,國家民族所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一樣會繼續存在,解決這些問題比爭論政府形式來的重要。
- 基本目標與現實考量:在華中建立經濟中心,開發國家經營的重工業與礦業,將用於國防需要且交由受訓練的專家管理。由於外國的資金與技術援助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壟斷原料出口的國營企業,將是提供外匯的來源。但由於戰略考量,要因應日本可能入侵的對策,工業基地將要建立在有防禦能力的內地,由於要假設開戰後沿海將會落入日本手中的可能,開採貴州、湖南的煤鐵礦,江西的鎢、錳、錫、銅礦,成為其計畫的一環。
- 矛盾與困難:錢的問題當然不用說,但中國面臨的問題,是矛盾的。中國此時最具有價值的,乃是稀有礦藏的出口,在廣東北部與江西發現的礦藏,被認為是非常龐大的。這些稀有礦藏可以用於軍事,國際間的軍事緊張會拉抬這些礦藏價格,但另一方面,中國此時最需要的也是安定,不穩定的國際情勢會阻礙外國投資意願,且過早與日本衝突,現有的工業區與重要礦藏也會無法使用。另一方面,外國對中國的投資越多,也就越會干涉日本對華的侵略,這幾種矛盾的情況,是中國無可避免的難題。
簡析
弱國的痛苦就是如此,沒錢沒工業,什麼都沒有,強敵又持續入侵領土,在此狀況下又能做什麼?可以看出此時中國主流的意見,是要擁有抵抗日本的能力,為此就必須發展重工業,但工業發展不是一蹴可及的,需要時間去醞釀。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一點,那就是中國絕對不欠人才,聰明人相當多,都知道現階段跟日本開打,必敗無疑。
那麼該怎麼辦?教育需要改變,經濟發展需要計畫,為了達成這些目的,權力的集中就不可避免,在這種狀況下不能再內鬥,蔣介石在這段時間內,與其說是自己領導有方,不如說是多數人的最大公因數,此時除了蔣介石外,沒有更好的人選。
在這裡,讀者可以看到,面臨強大外敵下,基本上不存在什麼自由市場跟民主的空間。這不是主事者很混蛋,也不能說是時空背景的問題,主要的原因是出在,面對重大抉擇的時候,需要的是決斷力,不能優柔寡斷,做錯誤的決定比不做決定好,
這要講起來是很複雜,但要避免做錯誤決定,這其實要平常累積。例如不想要挖礦做白工,那平日就要做好地質探勘,探勘需要專業人才,所以需要教育的投入等等。平日有好好燒香,自然緊急的時候抱佛腳成功機率會比較大。
當然,台灣今天是不是這樣幹,還是都在炒短線,賺到錢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