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重溫古兵書之於現代的價值(一) - 孫子

嗯,之所以會想動工這一系列,是因為之前遇到太多,呃…該怎麼說呢,似乎對於戰略思想有一種很強大的「誤解」。誤解不是來自於沒念書,而是有念但沒有通徹,要說通徹也不是背得滾瓜爛熟,而是這到底有多少實用性?拿著東西方名人來背書,或是舉出商場大亨的尊崇,其實對我們大多數小老百姓沒太大意義。
所以這重溫的系列,比較像是重建這些古代經典學說,其背景跟環境各種因素,抽離出真正對我們有意義的東西,不然光是知道虛實之法,也不知道怎麼用,真的對我們普通人沒啥建設性。
第一篇談孫子,是因為這最多人念,但也被誤解的最深刻。筆者要先講清楚的是,孫子兵法真的沒有那麼神,被稱為第一兵書的理由是因為出書的早,而不是其內容有何後無來者之處,更加重要的是,內容的概念太多,有開頭跟結尾,但過程往往省略不談,更加讓人撲朔迷離。這並不是要貶低這本書的身價,而是要在吹捧到天上的這年代,還原其真正的價值。
談論孫子兵法,必先知道兩件事,孫子其人與其時代背景。孫子本人的真偽還有待考證,但至少可以知道成書時間是春秋後期,若照歷史的說法跟相關的考證,孫子或其先祖應該是來自於齊國,後來被吳王封為將軍。但這也是後來最難理解之處,因為有關孫子的其人其事,除了很偏野史的訓練嬪妃外,攻打楚國的紀錄一應闕如。
也就是說,我們要對整段歷史抱持高度懷疑的理由在於,若是真的拜為大將,怎麼可能對吳國攻打楚國大勝的重大事件,史書竟無一字一句的記載統兵大將。而只是在訓練後宮嬪妃以及斬寵妃的紀錄上多所著墨,也難怪有人懷疑孫子其人的真實性。但無論如何,至少我們可以從這中間得到一些紀錄,就是孫子的實際作戰經驗並沒有可靠記載,無從查證其應用性。
而且,孫子兵法所談論的各種將道兵法,任何具有相當管理經驗者,都會有心領神會之處,這顯示其廣泛的原則性,但卻沒有任何技術指導性。九地篇的戰術指導,任何一個有實際作戰經驗的軍官,都不會不清楚地形地物的重要性。筆者要強調的是,孫子其人應該是有實際經驗的,不然不會寫出這些東西,但是否有做到統帥或是領兵出征,這倒是值得我們懷疑。
原因不難理解,往後續篇讀者也會看到,凡是知名的戰略家或是將軍著作,往往與其經驗有非常大的相關,以至於許多內容變成沒有太多參考價值,因為僅為當事者的個人體驗。而被抽取出的概念,能夠被應用到實際狀況上,也通常是要有經驗者才能夠使用。
因此,綜合起來,孫子兵法的最大優點,在於其概念性的統括,適合任何人入門的學習,了解到策略與管理的基本。但要說到進階應用,仍然需要實際經驗,不然整本孫子背到爛掉,戰爭也不會照著書上走。
接著是重點,春秋時代的背景,在近年來古裝劇的唬爛下,搞得好像每個朝代都活像是近代。事實上就是,古代跟現在的耕作技術不同、農作品種不同、氣候條件不同,實際上可以養活的人口數量,一個大國要超過一百萬都不大可能,更別提吳越等比較小的國家,這能支撐的士兵數量必須審慎處理。
另外,交通條件很差,沒有全國性的交通設施,要集結全國兵力到出征攻打他國,整個糧食運補都是很大的挑戰。對比亞歷山大攻打波斯的紀錄,波斯王也是到一處徵集一些士兵,除了直屬王軍外,大部分的兵力都是周邊徵集的。依照習慣來說,長程運補大概只有5%會送到前線,其他都消耗掉了,除非因糧於敵,但這也要敵人有糧可以搶。別忘了兩軍對戰,敵人也是在吃自己周邊的糧食。
再來是技術水準,絕對不能望文生義,古書中金、鐵等字句,很多時候是泛稱金屬,並不是真的拿金拿鐵來打造兵器。春秋時代的鍛造技術,大概只有長江流域沼澤地帶,比較會有足夠的焦煤可以煉鐵,而在高溫爐沒問世前,加溫效率是很差的,鍊出的比較像是雜質多的生鐵。在這種金屬狀況下,連帶的也要把農作技術與範圍考慮進去。
講這麼多,筆者想講的是,孫子的狀況,不可能帶領十萬大軍出征的。綜合各種考古資料來說,那時代的戰爭狀況不會出現數萬大軍對壘,頂多是數千兵力對峙而已,而且以吳楚兩國的土地範圍來講是超級廣泛的,吳國出兵楚國,在情報保護良好下,楚國就算有十倍兵力,措手不及下被攻破國都是極有可能的。
這能說明孫子的用兵神妙嗎?坦白說,筆者完全不認為,理由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沒有確實記錄孫子的實戰經驗,根本無從討論其概念的應用姓。第二點就是吳國對外重大紀錄,孫子有參與的是征楚之戰,但考量楚國的廣大以及當時階級貴族等制度,實際上吳國遠征軍的兵力可能不多,迎擊的楚國防衛隊也不會太多。
說到底,就是真正孫子有經歷過的戰役,還是有得考證的,大概就是幾千人對戰的狀況,而且當時楚國算是遇到爛君主,楚軍作戰意志還得打很大的折扣,再加上吳軍打完國都搶一筆就走,這樣說是什麼重大的戰略成功,筆者是抱持很懷疑的態度。
講到這,孫子對於現代的價值在哪?
筆者認為,若假設孫子其人其事為真,對比現代來說,孫子比較像是旅級部隊的訓練官,因為就記錄上來看,唯一可以參考的就是他怎樣訓練精銳,但從沒講過他實際用兵狀況。而他的訓練成果,偏重我們所認為的法家,以嚴刑峻法控制。就以隻字片語的推斷,孫子不會是帶兵不帶心的,但這必須建立在嚴厲的軍法之上。
就以孫子一書來說,孫子本人比較像是將軍的首席參謀官,除了提供大方向的建議外,訓練將領也是其任務。從始計篇來看,通篇探討計算敵我雙方的優劣勢,但細節完全沒說,造成後世研究者無窮誤解,但若考量到一個參謀官,無權指揮一國的各種內政外交,若是提出太過具體建議,導致貴族反抗引來殺身之禍,也不是不能理解。
為何說孫子一書很像是訓練將領用的,因為提到將道、用間、佈署等等,就相對具體許多,不僅明確提出一個軍官應該要有怎樣的氣質,也指出間諜的運用種類,而在九地中提到各種地形相對的優缺點,都是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但問題在於,形勢、九變、虛實篇,與其說是軍事著作,不如說是易經太極的擴充,尤其以虛實篇的陰陽概念更為明顯,後世李衛公(李靖)曾言,通篇孫子不過虛實而已。
這說起來就是很弔詭的事情,因為欺敵向來是軍事法則,欺騙敵人前要先欺騙朋友,也是古今中外的通則。說穿了就是講了跟沒講一樣,欠缺的是實際應用的經驗,這在現代來說是沒有非常重大價值的。
理由很簡單,現代戰略狀況早就變了,在衛星滿天飛、商人滿地走的時代,想要藉由欺敵獲得重大的戰略效果,後果可能就是伊拉克攻擊科威特的狀況,贏了一時一地又如何,在世界根本無法接受的情況下,失敗不過早晚的事情。而在戰術上,科技的進展將戰爭迷霧幾乎打散,玩弄小把戲是沒有用的。這變成只有在類似敘利亞內戰的情況下,或多或少有適用價值。(註:但說白了,敘利亞跟菲律賓南部,那比較像是軍閥割據,每個軍閥考慮的點都不大一樣,戰略目標跟我們坐在幾千公里外想得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綜合以上,孫子在現代的價值,筆者認為是一種概念的初期入門,適合每個有志於軍事,或是對策略有興趣者閱讀,因為其普遍性的概念,可以很有效的統整初學者混亂的思緒,將之整理成有系統的思路。
但千萬別陷入古今第一兵書名號的陷阱,將之字字句句反覆斟酌,這不是宋明理學在那格物致知,一個沒過兵的宅男拿本孫子格到死,都不如去當一年兵來得實在。對其字句斟酌也要有限度,我們研究戰略的目的是抽離其有價值的概念,不是在做考古研究。
很多人以為孫子兵法越念越陳香,越來越抓到其真實意義。這其實只代表,您的個人經驗累積得夠多了,可以把概念性的東西做具體的運用,而且隨著年紀跟經驗的累積,會運用的越來越好。
把牛頓定律背熟,去開車並不會讓你比較不容易撞車。想要不撞車,安全駕駛、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重要多了。讀這些兵書也是一樣的意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