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幾次心如止水的狀態裡再看到這歌詞,特別貼近此刻,好喜歡詞是這樣寫,
對歌詞與旋律的分類就像長相,旋律的好記就像一眼就能辨別的美貌,但歌詞卻像耐看的那種眼神,你得重複看上好幾次對好幾次話,然後,越來越喜歡。
「看不見的時候星星依舊亮著,不強求不許願原來更快樂, 放開手讓白鴿自由的去飛,愛來了霧散了,心也亮了。」
當喜歡的事情變成一種規矩與自律的時候,也就走了調變了樣,無論我們曾經有多麼喜歡這件事情。
你告訴我一個你的答案,我就告訴你一個我的答案。
開始接觸這本書是來自心裡一連串聲音它是 "為什麼”那是2019的夏天,我也問過自己寫下這些分享是為什麼? ! 是因為我真心深信文字的力量,是無法被量化以及圖表論述,這讓時常有許多感受,卻不擅長表達的自己,在這些文字中得到無限的自在感。
每個人對自己理解的重要程度勝過你有多擅長理解他人,一個連自己都搞不太定的人,很難在這之間取得平衡 ,我偶爾在這之間嚴重失衡,那是他人看待我,與我看待自己的種種落差所賜。
而這種無法自我認同的空虛感難以被具體化,所以也無從從他人身上得到我想要的解答。當我漸漸學會如何問自己"為什麼”,卻意外地得到別的回答,也許這些聲音是心裡的良善或負面感。
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有太多理所當然,所以受傷也爭吵,好似生命萬物本該如此,我們說這一切都很自然。 作者褚士瑩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的困惑帶自己親身經歷,然後也親身分享出來,這些為什麼?!那些怎麼辦?!
用不一樣的哲學觀點卻很像是另一個世界觀般的,一邊看也一邊思考,我常常放下書本過好幾天又重新看過,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想法,也就沒有失去新鮮感的問題。
如果你此刻就感覺前方是一片大霧,什麼都看不見,停下來問自己幾個問題,與你有關或與你無關。
承襲這一本書最吸引我的方式做開場吧 ! #和平真的比戰爭好嗎? ? # 你是很會想,還是想很多?
#什麼樣的生活,叫做好生活? # 為什麼說,我不知道,對你來說如此困難?
這是第一本開啟我對褚士瑩老師認識的書,在當時的人生階段充滿疑問的狀態下,看到書名便覺得很有趣,我也是這樣想的 :「對啊! 為什麼要跑到法國,學哲學?」
那時翻到這句話「我究竟是很會想,還是想很多? 」 時就好像聽見自己平時與朋友對話時,慣用的開頭,如果在一段對話中需要提出不同論點,或用不同角度切入討論與思考時,我通常會不自覺說出 : 「嗯! ....關於這件事,我想了很多......」。但心裡卻還是有另一個質疑自己的聲音 ,就如同書上這句話一樣,正中紅心!
我記得當時是閱讀到了以下幾個篇章才決定帶它回家,因為不斷的疑問所以會有很多不一樣的答案,用反思與反問答,有了不同面向的思考模式,想起在荼蘼裡的一句話:「難就因為你是對的,我..就錯了嗎 !? 」
然後這是一本閱讀起來會餓的書,因為無法行雲流水的看完,必定會停下來許多次,因為我要多次復誦內文然後跟著思考。
因為我們不是他,所以即便擁有很多專業技巧與資源,還是會有層出不窮的問題是無法被解決的,那是"根"的問題。
褚老師說,作為一個NGO工作者,在工作上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頸,他沒辦法阻止每次在盡了全力推動停戰協議簽訂後,過沒多久就會有新的事端被挑起,一切就好像沒發生過一樣重新來過,他對這樣的狀況感到挫折與無力。
接下來這個觀點也是我沒有思考過,但很真實的對話,那個在戰爭中長大的少數游擊隊士兵,從來就沒有經歷過和平,他也不知道放下戰爭要如何過所謂"正常"的生活,就像一輩子只會釀醬油的老師傅,突然不能釀醬油了,就像失去一個生命重心般沒有目標,他說: 「和平,為什麼一定比較好呢? 」 因為不停的戰爭、侵略、衝突才是他如根一般的生活方式。
就像現在社會倡導的踏出舒適圈風氣一樣,選擇和平後,就好像失去自己賴以維生的模式讓人無法碰觸與接受 ,所以對他們來說,和平真的比較好嗎 ?
在這裡讓我對於"和平"的倡導有不一樣的想法,這樣的思考模式,就像一個平凡問答 :不吵架的情侶或夫妻,就等於生活和諧幸福快樂 ? 還是,偶爾還是得吵個小架可以增進感情與更了解彼此 ?
為什麼我們連話都說不清楚,你是知道還是不知道 ? 原來在社會上想要變成成功的人,是不被允許說,我不知道的。
小時候甚至一路到了出社會好一段時間,都瀰漫著一種"你得什麼都知曉” 的這種渲染,好像呼吸一樣自然,我們必須要知道很多事情吸收很多知識與非必要知識這樣,才代表你這個人的生活、成長、歷練才等同完整,卻也只是讓他人在廣度這一個欄位上,為你打一個勾而已。
就像在一個場合、一段對話裡,我們通常遇上自己不清楚的事情,但不會明確表達:「喔!這我不知道」,而是習慣用其他方式回覆或帶過,例如用 : 「嗯嗯嗯,對啊! 、喔喔喔!」「我好像聽誰說過、知道一點點」或是先回答我知道,等搞懂什麼事情之後,再回頭補刀說「喔~ 我剛以為你講的是……」。
以上這些不明確的回答方式都可能是我們不願意面對自己真正"不知道的”那種心理狀態。
但這個論點帶出我們的這種心理羞恥感,是因為說"我不知道” 好像=我不夠好?
還是說"我不知道”會有輸了的感覺 ,而這些客觀的看法又是從何而來?
你要想清楚,為何說我不知道對我們來說如此困難,是文化的問題、語言的問題亦或個人的問題。
越是想表現得禮貌,離誠實越遠,也對自己與他人親近不起來,那麼從今天起練習不頻繁使用 : 請、謝謝、 對不起。
這個論點也是很顛倒觀念之一,對華人來說 : 「請、謝謝、 對不起」的存在就像女子團體S.H.E 一樣必然 ,你不曾懷疑過他們存在的意義,也不會去對這樣的說話方式有所疑問與探討,卻在這裡被深深質疑。我們有時候用禮貌包裝真實想表達的情緒、論點真的是比較好的方式嗎 ? 接受的那一方,真的會因此就不會對你提出的疑問,感到不舒服嗎?
這讓我想起近日讀過的「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中所述,話語背後真正的意義要好好說出來,如果怕傷害對方,而刻意用其他語言做包裝,非但達不成你想要表達的真意,也更容易在這後頭引起語言的戰爭,讓我們誤以為彼此都帶著刺,卻不曉得最初的美意只是因為, 我不想傷害你 。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知道自己一無所知。不再被對與錯,有或沒有這樣的通俗回答給侷限,知道自己的所有選擇都是行動,都是「有」。
來到本書最喜歡的一部份,人們對於外在事物的執著與追求,讓他們想要的更多,即便已經豐衣足食,有足以生活的金錢,生活裡已經有愛,但因為想要更多,所以眼見所及的也就更狹隘。 他說:如果一個人要能夠自我認識與省察,就要時常保持空缺,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知道自己一無所知。__ 蘇格拉底。
你什麼時候開始,會出現不停的疑問,那些填鴨式教學並沒有給我們課本以外的空白,去思考其他事情與可能,往往當我們會出現疑惑時也會習慣性往外去尋求答案協助,這其實沒有對錯,只是我相信也許人 生中有許多的問題,是當你獨自一人時,會出現的。也就是說,這些答案最初與最終只能自己給予。
最難的是,通常通往社會化的途中必須經歷的事情,到達某些程度後,會有認定的落差與種種失衡。例如在習慣的環境待了些時間、習慣的工作做了幾年、即便是婚姻與任何人際關係上,不一定是出現所謂瓶頸可能只是有一點點膩,都可能在這時候心裡跳出問號視窗。 我們要在心靈建立內在原則,用這些原則去定義外在的世界。
最後,我們都怕看到真正的自己,但只有對自己誠實,對自己說出真相,
才能讓我們得到解脫,而那些答案才會像道路一般顯現。
# 書名: 我為什麼要去法國上哲學課?
#作者:褚士瑩
#出版社: 大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作者簡介: 國際NGO工作者。 擔任美國華盛頓特區國際金融組織的專門監察機構BIC(銀行信息中心)的緬甸聯絡人,協助訓練、整合緬甸國內外的公民組織,包括各級NGO組織、少數民族、武裝部隊、流亡團體等,有效監督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 Group)、亞洲開發銀行(ADB)及世界貨幣組織(IMF)在缺席二十多年後重回改革中的緬甸,所有的貸款及發展計畫都能符合財務正義、環境正義,以及其他評量標準,為未來其他各項金融投資進入緬甸投資鋪路。
回台灣的時候,他跟在地的NGO工作者,一起關心客工、新移民、部落、環境、教育、社區營造、農業、自閉症成人、失智症家屬的支持等,希望更多優秀的人才能夠加入公民社會,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能夠一起做得更好。
#內容簡介: 「思考不需要是天賦!只要透過學習,任何人都可以變得會思考。 面對人生、工作的瓶頸,變成一個不害怕思考、不害怕問題的人。 」__褚士瑩 -為什麼要誠實表達自己?為什麼要犀利面對自我? -知道一點點,究竟是知道還是不知道?說不知道會很丟臉嗎? -愛你一點點,到底是愛還是不愛?說不愛會很傷人嗎? -離開同溫層的第一步?是學會說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