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的攬炒,或是香港電影唯一出路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網上圖片
攬炒有玉石俱焚之意,也有先破後立的意思,大家看到這個標題,可能覺得筆者言行偏激,或透過嘩眾取寵的標題博取讀者注意,但仔細想,香港電影業的攬炒,對香港電影未來發展利多於弊,也許是拯救香港電影的最後方法,原因如下:
一・行內人員重新洗牌
香港電影業正處於非常低迷狀態,不少電影工作者停工,如同攬炒,甚至有人認為,現時超過九成香港電影工作者失業,不少人士被迫轉行⋯⋯
過往香港電影工作者未能為電影業帶來復興的可能,他們無力回天,現在不少行內人士轉行,雖然引致大量人才流失,但大專院校人才培訓依然進行,這些課程不會因行業市道變壞而停辦的,而且熱愛電影的青年永遠存在,當中有部份不會因為電影業前途暗淡而放棄電影夢想的,所以日後經濟環境稍為改善後,電影生產開始增加時,反而增加了新人的機會。舊人大批的離去,新血的補上,無論新血在主流工業還是獨立電影圈發展,都為日後電影業帶來新氣象,甚至增加新一股香港電影浪潮的機會,這不是一件好事嗎?
二・龍頭企業的興衰與變動
行業的攬炒,當中也包括抗爭者的因素,有人主張電影黃色經濟圈,拒絕觀看親共影人的電影,以及拒絕光顧親共的院線。雖然筆者不知成效如何,或者有關的成效不是短期內就能反映出來,但是電影黃色經濟圈真的有所成效的話,這意味著部份過往領導行業的電影公司、院線或會衰落,相反部份公司可能興起。如果大家熟悉香港電影史,都知道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領導行業的電影公司不斷出現變化,例如領導六十年代的,是邵氏的國語宮闈片、武俠片,但七十年代嘉禾帶來李小龍熱潮,到八十年代出現了新藝城喜劇。這樣的洗牌情況,有利行業發展,相反近年對香港電影帶來最大推動的,竟是博納、華誼兄弟等大陸企業,而本地電影公司在這十幾年來變化不大。香港電影業早已給人沉悶的印象,即使電影黃色經濟圈或現今行業低潮未必改變龍頭企業的江湖地位,但至少迫使它們改變以吸引觀眾,也是一件好事。
三・影業從來欠缺自省能力
香港電影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欠缺自省能力。過往香港電影業低迷,行內人士也未能對行業為何衰落作出認真思考,當出現一些新人有不俗成績、或某部港產片成績特別突出時,香港電影工作者表現得過於興奮,說到香港電影從此復興;相反,當行業出現一些問題,例如《點五步》剝削團隊之嫌一事,事件的原因、影響、解決方法等,都欠缺深入討論,或者網上有人提出相關問題時,立即有電影工作者為當事人護航,最後說到「大家只要齊心,香港電影會復興」等所謂香港精神,其實只是一堆廢話而然,問題最後不了了之。當問題沒有解決時,整個行業何來會進步呢?
最近多了一些行內人士如鄭保瑞對香港電影的反省,先不論對方之言是否正確,至少稍為深入討論及反省是好事。「人唔仆街都唔識好好檢討」,行業也是,而且很多電影業問題早應檢討,但行內人士沒有認真看待,現在電影業出現嚴重危機時,才出現一些反省的聲音,令人感到為時已晚,要不是電影業處於幾十年來最大的低潮,恐怕這些認真反省的說話也不會出現。
行動為關鍵一步
攬炒及自省過後,當然要以行動來回應,才有真正的出路。過往香港電影工作者缺乏行動去解決行內問題,加上他們處理問題的態度和方式,真的不能抱有太大期望。假如攬炒及反省過後是沒有行動的話,那麼香港電影業只會繼續低迷下去,即使有部份新人帶動所謂的浪潮,也會像過往「特區新浪潮」和近年的浪潮般,浪花過後仍是一灘死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袁廸旗,「筆記電影會」召集人,影視工作者,眼見香港影視業問題多多,因此撰文分析及批評現今香港影視問題,希望問題得到大眾注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疫情對香港電影業帶來具大衝激,電影業幾乎停頓,不少電影從業員失業,連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主席田啟文也對此感到非常憂慮,擔心電影業人才流失後,香港電影被其他地區的電影取代,港產片再無復興希望。   其實,像泰國、韓國早已取代香港電影的國際地位,真不知道田啟文所言,是晚了二十年才說的話,還是
早前政府推出兩輪的「防疫抗疫基金」,引起電影工作者不滿,因為不少電影工作者是自由工作者,而且沒有強積金戶口,因此基金未能顧及他們。 過後,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組織各屬會,發起「香港電影工作者疫境支援計劃」,以補「防疫抗疫基金」之不足。不過,仍有不少電影工作者
網上圖片 約十年前,部份香港影評人用「特區新浪潮」來形容當時的新導演如郭子健、黃真真的湧現;而四五年前起,不少人用「新新浪潮」來形容「鮮浪潮」或「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出身的導演新作。不過,鑑於現時本港電影業低迷,「新新浪潮」的聲勢在大眾及傳媒中稍為減弱。  這是代表「新新浪潮」重蹈「特區新浪潮」覆轍嗎
 「筆記電影會」首次放映會 二零二零年二月二十四日,「筆記電影會」成立五周年! 沒有慶祝活動,因疫情關係,本來今年不少計劃都要延期,包括每月舉行的獨立片放映及收集影片計劃,現不知何時能實現。 五年前筆者還是學生,當初為何成立「筆記電影會」,是因為一個座談會啟發的。五年來,起初由富德樓的「實現會社」舉
在香港電影史裡,親中影人為數不少,且對香港電影發展影響深遠,不過今天親中影人的背景跟以往「長鳳新」出身或其他年代不同,今天親中影人的背景更多元,而且人數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議題,以下是他們的部份特徵:  一・九七後突然「愛國」  現今香港親中影人的愛國情操,可用游達志一齣電影來形容—
田啟文 早前田啟文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現時香港電影工作者失業率高,他會對電影業進行改革,以解決問題。筆者把該報導於「筆記電影會」facebook專頁發佈,換來的是對田啟文的冷嘲熱諷,諷刺他思維落後。筆者對於網民對田啟文等影壇前輩的批評,也大致同意。   筆者明白改革雖時,具體方案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公佈
最近疫情對香港電影業帶來具大衝激,電影業幾乎停頓,不少電影從業員失業,連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主席田啟文也對此感到非常憂慮,擔心電影業人才流失後,香港電影被其他地區的電影取代,港產片再無復興希望。   其實,像泰國、韓國早已取代香港電影的國際地位,真不知道田啟文所言,是晚了二十年才說的話,還是
早前政府推出兩輪的「防疫抗疫基金」,引起電影工作者不滿,因為不少電影工作者是自由工作者,而且沒有強積金戶口,因此基金未能顧及他們。 過後,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組織各屬會,發起「香港電影工作者疫境支援計劃」,以補「防疫抗疫基金」之不足。不過,仍有不少電影工作者
網上圖片 約十年前,部份香港影評人用「特區新浪潮」來形容當時的新導演如郭子健、黃真真的湧現;而四五年前起,不少人用「新新浪潮」來形容「鮮浪潮」或「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出身的導演新作。不過,鑑於現時本港電影業低迷,「新新浪潮」的聲勢在大眾及傳媒中稍為減弱。  這是代表「新新浪潮」重蹈「特區新浪潮」覆轍嗎
 「筆記電影會」首次放映會 二零二零年二月二十四日,「筆記電影會」成立五周年! 沒有慶祝活動,因疫情關係,本來今年不少計劃都要延期,包括每月舉行的獨立片放映及收集影片計劃,現不知何時能實現。 五年前筆者還是學生,當初為何成立「筆記電影會」,是因為一個座談會啟發的。五年來,起初由富德樓的「實現會社」舉
在香港電影史裡,親中影人為數不少,且對香港電影發展影響深遠,不過今天親中影人的背景跟以往「長鳳新」出身或其他年代不同,今天親中影人的背景更多元,而且人數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議題,以下是他們的部份特徵:  一・九七後突然「愛國」  現今香港親中影人的愛國情操,可用游達志一齣電影來形容—
田啟文 早前田啟文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現時香港電影工作者失業率高,他會對電影業進行改革,以解決問題。筆者把該報導於「筆記電影會」facebook專頁發佈,換來的是對田啟文的冷嘲熱諷,諷刺他思維落後。筆者對於網民對田啟文等影壇前輩的批評,也大致同意。   筆者明白改革雖時,具體方案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公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中國網友感嘆電影獎項是資本人脈的遊戲,資本想捧的人拿獎提名都容易,電影圈排外,沒有影視行業人脈的年輕導演想往上走不容易。順著電影大導背後的資本關係鏈,演技差強人意的演員能靠背後推手拿獎,而民選出來的票房巨星演員,獎運稀巴爛,角逐提名竟然拿不到評委們手中任何一票。
Thumbnail
香港黑幫電影以黑幫江湖恩怨情仇為主線,充滿政治背景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體現了香港特殊的地理和政治環境。古惑仔系列電影表現了香港在回歸中國後的社會變遷,反映了黑社會的與時並進。本文回顧了古惑仔系列電影的經典之作,呈現了香港黑幫世界的地下秩序以及其與政治和時事的關聯。
Thumbnail
一個介乎於前現代及現代的香港、介乎於難民社會與經濟起飛的香港、介乎於人情與制度之間的香港、介乎於手工與科技之中的香港──而這個香港,相對於電影說要呈現的八〇年代,更像是六〇年代末、七〇年代初的香港。這裡的香港,蘊含着主創團隊藉城寨四子於電影結尾時說出的不變價值。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今時今日,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後,香港社會各種看似難解的問題再度浮上了檯面——老齡化社會、物價飛漲、樓價高昂、經濟疲弱、房屋供應等,讓人心惶惶,更爆發了一波移民潮。看似失去了曙光的城市,要如何能夠起死回生? 現在,筆者將重點講解香港的現況,以及解決的方法。
Thumbnail
談談設計產業鏈破碎的情形,也希望老闆們能先做好功課,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麼樣的人才,別再把設計新人當套餐員工了,願創意產業更好,遠離爛企業,人生會更好。
Thumbnail
在當代港產電影中,《潛行》的出現可能是對港片的某一種致敬,也是對港式警匪片傳統的一次回味。然而,這部影片也無形中凸顯了香港電影的多重困境和挑戰,以及在數位時代下的文化定位和市場變遷。
Thumbnail
因為最近討論度太強了,只有打開臉書就會看有人在討論。於昨天晚上,開了網飛看了一回。 就是以台灣社會為背景的香港黑道槍戰電影,而且和周潤發等級的片子相比還弱了點。評價應該是:還好還好。 大家也都會帶一下:為什麼中國會放行這部電影在中國上映,同時造成票房大買呢?大部分的評論是說:中國吸引以此片來形塑
Thumbnail
看慣過去港產娛樂商業片的觀眾,總覺得題材越來越…偏門?反正大家總愛說「香港電影已死」,新導演(不代表是業界新鮮人)如何計算都未必取得大眾歡心,還不如拍熟悉擅長的東西,先「說好自己故事」!大家以為「拍自傳」只會流於孤芳自賞、自我沉溺(俗稱「自肥」),其實可以從小見大,從個人片段窺探整個社會的軌跡…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
Thumbnail
從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中國網友感嘆電影獎項是資本人脈的遊戲,資本想捧的人拿獎提名都容易,電影圈排外,沒有影視行業人脈的年輕導演想往上走不容易。順著電影大導背後的資本關係鏈,演技差強人意的演員能靠背後推手拿獎,而民選出來的票房巨星演員,獎運稀巴爛,角逐提名竟然拿不到評委們手中任何一票。
Thumbnail
香港黑幫電影以黑幫江湖恩怨情仇為主線,充滿政治背景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體現了香港特殊的地理和政治環境。古惑仔系列電影表現了香港在回歸中國後的社會變遷,反映了黑社會的與時並進。本文回顧了古惑仔系列電影的經典之作,呈現了香港黑幫世界的地下秩序以及其與政治和時事的關聯。
Thumbnail
一個介乎於前現代及現代的香港、介乎於難民社會與經濟起飛的香港、介乎於人情與制度之間的香港、介乎於手工與科技之中的香港──而這個香港,相對於電影說要呈現的八〇年代,更像是六〇年代末、七〇年代初的香港。這裡的香港,蘊含着主創團隊藉城寨四子於電影結尾時說出的不變價值。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今時今日,經過了疫情的洗禮後,香港社會各種看似難解的問題再度浮上了檯面——老齡化社會、物價飛漲、樓價高昂、經濟疲弱、房屋供應等,讓人心惶惶,更爆發了一波移民潮。看似失去了曙光的城市,要如何能夠起死回生? 現在,筆者將重點講解香港的現況,以及解決的方法。
Thumbnail
談談設計產業鏈破碎的情形,也希望老闆們能先做好功課,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麼樣的人才,別再把設計新人當套餐員工了,願創意產業更好,遠離爛企業,人生會更好。
Thumbnail
在當代港產電影中,《潛行》的出現可能是對港片的某一種致敬,也是對港式警匪片傳統的一次回味。然而,這部影片也無形中凸顯了香港電影的多重困境和挑戰,以及在數位時代下的文化定位和市場變遷。
Thumbnail
因為最近討論度太強了,只有打開臉書就會看有人在討論。於昨天晚上,開了網飛看了一回。 就是以台灣社會為背景的香港黑道槍戰電影,而且和周潤發等級的片子相比還弱了點。評價應該是:還好還好。 大家也都會帶一下:為什麼中國會放行這部電影在中國上映,同時造成票房大買呢?大部分的評論是說:中國吸引以此片來形塑
Thumbnail
看慣過去港產娛樂商業片的觀眾,總覺得題材越來越…偏門?反正大家總愛說「香港電影已死」,新導演(不代表是業界新鮮人)如何計算都未必取得大眾歡心,還不如拍熟悉擅長的東西,先「說好自己故事」!大家以為「拍自傳」只會流於孤芳自賞、自我沉溺(俗稱「自肥」),其實可以從小見大,從個人片段窺探整個社會的軌跡…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