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跟監:也許我輕狂,但我只是想善良。@台北電影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男主角為擔任首要任務為監察每封往來囚犯的信件內容的獄警,而在工作之餘,則進行小說撰寫的相關課程研修。因著每日時常觀看不同的信件,起初只是為了自己的寫作作業而偷渡「內容」,卻意外發現一起不人道的複雜關係,身為警察的他,正義感使然,決定開始介入這一切。
2020台北電影節 當代精選 《非法跟監》
在他觀看的信件中,意外發現了丈夫在監獄服刑,妻子卻可能被自己老爸軟禁,甚至還懷有自己老爸的孩子的荒謬事件,讓他認為他絕對不可坐視不管。即便他經由各種旁敲側擊的方式,盡量蒐集所有可能的資訊,甚至試圖與女方聯繫,卻遲遲未果,令他決定就算要強制進行一些可能違法的事,也不能視而不見。

印象深刻的經典對話

「不要碰我。」
當男主角親眼看見並聽見女方對著自己丈夫的父親這麼說時,他更確信了自己的推論,即便無憑無據,卻還是依然想為女方尋找可能說出真相的機會。
「她好像想對我說什麼。」
男主角與女方時常對到眼神,即使情況總是無法讓兩人開口說話,男主角還是利用了女方的眼眉之間,去推敲出故事、驗證自己的推理。
「這可是關係到一個生命的事。」
即使沒有任何證據輔佐,只能透過往來的信件內容推敲,男主角依然說服身邊友人協助,就想為這整件事情揭露真相並且同時讓其落幕。

正義感作祟

如同片名「非法跟監」般,男主角確實做了很多「違法」的事,但他心裡的迫切,卻令他堅持執行。不論推裡是否正確,都不刻容忍可能一件憾事的發生。
整部電影鋪成平穩,卻能讓你在男主角做出每個選擇並付諸行動時,不斷摸著自己的良心問自己「這樣真的好嗎?」,同時替男主角感到擔憂。
只憑著滿腔的正義感而付諸行動,是不是一種自我滿足?
發現無能為力的時候,又該怎麼辦?
推薦《非法跟監》給無法視而不見不好的事、充滿正義感,或對一切感到好奇的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45內容數
IG:amanoyuki.movi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野由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住民議題也是時常搬上大螢幕的題材。《太陽的孩子》、《只有大海知道》,或者是本部作品《阿查依蘭的呼喚》,不論是劇情片或是紀錄片,似乎都在傳達著一些信念:關於新舊部落、關於文化傳承,關於這個世代帶來的變遷與想要將傳統永續的心。
電影使用許多短篇故事,訴說名為「咆哮二十」的酒吧所發生的故事。一個人喝酒也許孤單,一群人喝酒也許能品嘗快樂,在這間酒吧裡,就訴說著類似的故事。
從韓國電影《熔爐》起,聾啞人士的議題再被重視,事實上,這樣的事件也許許多國家都有,連台灣也不例外。《無聲》在前期田調時,也蒐集到了位於台南的相似事件。聾啞人士的議題再次搬上大舞台,就要更多的人「看見了就無法再視而不見。」。
男孩在一出生時就在當地重要的儀式中被宣判了生命的終點即為出生後的第二十年,從此男孩被村莊裡的人們戲稱「死亡之子」。即便如此,他並沒有放棄想要玩樂、學習的心,反而他的母親的行為,令他百受無奈與煎熬,一體會就是二十年沒變。
看電影名,就好似一切如虛幻般,或是一種疾病,或是一種抽象的、精神的含意,然而這部電影,確實說著一層「精神」:我終究會到那個屬於我的地方。
原住民議題也是時常搬上大螢幕的題材。《太陽的孩子》、《只有大海知道》,或者是本部作品《阿查依蘭的呼喚》,不論是劇情片或是紀錄片,似乎都在傳達著一些信念:關於新舊部落、關於文化傳承,關於這個世代帶來的變遷與想要將傳統永續的心。
電影使用許多短篇故事,訴說名為「咆哮二十」的酒吧所發生的故事。一個人喝酒也許孤單,一群人喝酒也許能品嘗快樂,在這間酒吧裡,就訴說著類似的故事。
從韓國電影《熔爐》起,聾啞人士的議題再被重視,事實上,這樣的事件也許許多國家都有,連台灣也不例外。《無聲》在前期田調時,也蒐集到了位於台南的相似事件。聾啞人士的議題再次搬上大舞台,就要更多的人「看見了就無法再視而不見。」。
男孩在一出生時就在當地重要的儀式中被宣判了生命的終點即為出生後的第二十年,從此男孩被村莊裡的人們戲稱「死亡之子」。即便如此,他並沒有放棄想要玩樂、學習的心,反而他的母親的行為,令他百受無奈與煎熬,一體會就是二十年沒變。
看電影名,就好似一切如虛幻般,或是一種疾病,或是一種抽象的、精神的含意,然而這部電影,確實說著一層「精神」:我終究會到那個屬於我的地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熱血檢察官 About Prosecutor. 有關勞政體系裡的勞資爭議或是安置保護(不含人口販運案-勞力剝削)的案件,鮮少有地檢署的檢察官介入及關切,例如20年來只會遇到一次之類的。 也許是資深運大爆棚,有點棘手、20年以上未曾發生過的安置、雙語爭議、查察的合併型案件,被大家東推西推地落在我身
韓劇《非法正義》探討私刑正義,警察白天執法,晚上私刑,對私刑合理性提出質疑。甚至揚言報復被害人,沒有受到懲罰,法律保護加害人。警察趙憲也或許想過懲罰壞人,最後也許會默默幫助南柱赫。
Thumbnail
結合同志、冥婚和辦案議題,平常鮮少在看國片的我,也被2023年上映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新穎的題材吸引。當然,我不會說這部電影毫無瑕疵,畢竟劇情確實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但若單純從輕鬆看喜劇的角度切入,個人覺得還是有可看性的。 電影劇情描述一名恐同男警吳明翰因一次執行任務,在地上撿到紅包,
Thumbnail
夢見我是女警,正在逮捕一位犯人到案。這位犯人因為之前有緩刑,該報到沒報到,現在抓到他,要把他送監服刑。 在警局中,我幫犯人辦理入監手續。不知為何,其他警察同仁要帶犯人出去。我請那位犯人把相關的證件給我,讓我可以先幫他辦入監服刑的手續。 這位犯人好像是我前一個夢的那位機伶細心的司機大哥。我給他兩包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隨機殺人犯的家屬試圖在輿論指責之下生存、重新開始。 隨機殺人事件的受害者家屬無法走出陰霾,最終導致夫妻間、親子間的關係破裂。 專門替重刑犯辯護的人權律師,因為害家人受到正義魔人死亡威脅,在志業與家庭的衝突中掙扎。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近年來,韓劇中探討私刑正義的題材頻繁出現,影集《殺人者的難堪》突破傳統黑白二分的敘事手法,探討各角色在道德灰色地帶的掙扎,辨析私刑行為與正義的關聯。這篇文章將深入分析《殺人者的難堪》影集中的角色發展和道德議題。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熱血檢察官 About Prosecutor. 有關勞政體系裡的勞資爭議或是安置保護(不含人口販運案-勞力剝削)的案件,鮮少有地檢署的檢察官介入及關切,例如20年來只會遇到一次之類的。 也許是資深運大爆棚,有點棘手、20年以上未曾發生過的安置、雙語爭議、查察的合併型案件,被大家東推西推地落在我身
韓劇《非法正義》探討私刑正義,警察白天執法,晚上私刑,對私刑合理性提出質疑。甚至揚言報復被害人,沒有受到懲罰,法律保護加害人。警察趙憲也或許想過懲罰壞人,最後也許會默默幫助南柱赫。
Thumbnail
結合同志、冥婚和辦案議題,平常鮮少在看國片的我,也被2023年上映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新穎的題材吸引。當然,我不會說這部電影毫無瑕疵,畢竟劇情確實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但若單純從輕鬆看喜劇的角度切入,個人覺得還是有可看性的。 電影劇情描述一名恐同男警吳明翰因一次執行任務,在地上撿到紅包,
Thumbnail
夢見我是女警,正在逮捕一位犯人到案。這位犯人因為之前有緩刑,該報到沒報到,現在抓到他,要把他送監服刑。 在警局中,我幫犯人辦理入監手續。不知為何,其他警察同仁要帶犯人出去。我請那位犯人把相關的證件給我,讓我可以先幫他辦入監服刑的手續。 這位犯人好像是我前一個夢的那位機伶細心的司機大哥。我給他兩包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隨機殺人犯的家屬試圖在輿論指責之下生存、重新開始。 隨機殺人事件的受害者家屬無法走出陰霾,最終導致夫妻間、親子間的關係破裂。 專門替重刑犯辯護的人權律師,因為害家人受到正義魔人死亡威脅,在志業與家庭的衝突中掙扎。
Thumbnail
  他只是同情地看待這一切,看著父權與上層社會的暴力,如何將人們染上暴戾之氣,連同他自己也被捲入其中。他承受,但不是原諒,只是沒有花時間再去追究。   於是故事也由此帶出問題:暴力的惡性循環究竟如何終止?如果生命是一種在時間裡的完成,那麼,剝奪時間不也是相當於剝奪生命?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部的敘事方式,很多這種懸疑電影,多少會營造緊張的氣氛,甚至是提供各種不同可能性,用多個選項去迷亂觀眾。這部電影卻完全不想用這樣討巧的方式,而是非常真實的去剖析一段婚姻的問題,甚至兇手的選項從一開始就侷限在兩個可能,並沒有要讓大家去猜真相,而是從中觀察,當你和對方一定要有一個是兇手,那麼你還
Thumbnail
近年來,韓劇中探討私刑正義的題材頻繁出現,影集《殺人者的難堪》突破傳統黑白二分的敘事手法,探討各角色在道德灰色地帶的掙扎,辨析私刑行為與正義的關聯。這篇文章將深入分析《殺人者的難堪》影集中的角色發展和道德議題。
Thumbnail
繼續看《恩仇鎮魂曲》。 護老院謀殺案中,殺人動機、機會、行兇手法、兇器、證人俱備,而且兇手自白,甚至要求得到應得的懲罰,這次御子柴律師最大的敵人不是檢察官、不是法官或陪審團,而是他所辯護的被告。其實這系列之前兩本,都出現不肯吐露真相的被告或證人,而主角得找出被隱藏的真相,這一次被告更不停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