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2|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關注「人」的攝影:布列松在中國 1948-1949

這篇文章要談談布列松攝影作品的價值,並分享我看這些作品的觀點與心得。
台北市立美術館現正展出「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 1958」攝影展。在疫情趨緩的當下,這場展覽不分平日假日人氣強強滾,每天都有數千人次到訪。不只售票大廳有時候需要排隊,小小的攝影作品前面也常常擠滿了人。
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是一名法國的攝影師,此次展覽的作品主要拍攝於 1948-1949 年的,地點包含北京、上海、杭州、南京、香港。這是兩岸政治與歷史的關鍵年代,我們對這段歷史或多或少有些認識,也因此在閱讀這些作品時可以產生一定程度的連結。

布列松攝影作品的特色:「人」是核心

布列松之所以前往中國拍攝,是因為 1948 年共軍即將攻下北平(現在的北京),當時知名的美國雜誌《生活》(Life)委託他進行〈北平的最後一眼〉報導攝影。這一趟去中國,原本預計只有兩週,最後卻待了十個月,並留下了數百張的照片。
北平。1948 年 12 月。
雖然布列松接受雜誌社的委託,但其實布列松反對傳統報導攝影的形式。大部分的報導攝影是以「事件」為核心,作品環繞特定的主題,旨在呈現一個事件的樣貌。在這樣的傳統下,相片往往只是配角,因為文字報導能夠更完整地梳理事件的來龍去脈,攝影則像是要點綴、補充或吸引讀者眼球。
人生不是由可以切片的故事組成……我們必須要展現某種情境,某種真實。
相對來說,相比於特定的事件,布列松更關注人們的日常生活,「人」是他真正關注的焦點。閱讀布列松的作品時,可能不會知道這是在哪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卻能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群散發出來的情緒,尋常人民生活的方式、場景、狀態等。這些是布列松攝影作品的重要特色,也因此他的作品文字難以取代,是報導中真正的主角。
北平。1948 年 12 月。
上面這張作品顯示了這樣的風格。沒有紀錄特定的事件,也沒有很強烈的故事衝突。布列松拍下的是 1948 年 12 月 北平早晨一間茶館的狀態。人們提著鳥籠來喝茶,有人坐在窗邊,有人靠著牆,中間的小朋友像是在吃手手。光線斜斜的灑落進來,整體構圖給人溫暖和諧的感覺。透過這張作品,我們得以窺見七十年前人們的生活方式。
history does not seem to interrupt a way of life
〈北平的最後一眼〉系列作品刊登在1949 年 1 月份的《生活》雜誌。他以文字寫下「歷史似乎不會干擾人們的生活方式」,這句話與他的攝影作品相互契合,也值得我們反思。如果我們試著去想像中國 1949 年的情景,通常充滿了戰爭與混亂,這是因為我們接收到的大多是政治和軍事的資訊。
然而,對生活在當下的人們來說,戰爭的相關的訊息可能已經傳播了數十年,政權來來去去,但無論如何終究都必須要過生活。城市居民持續過著一般的日常生活,照舊喝茶聊天,吃麵看報。經歷過納粹德軍侵襲的布列松,或許正是有這樣的體會。
北平。1948 年 12 月。

歷史真的不影響人的生活嗎?

雖然布列松的攝影以「人」為核心,但他的作品不可能完全沒有事件。1948-1949 年,中國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其中有些顯著的影響所有人的生活,而布列松也用攝影機拍下了這些事件中的人們。
上海。1948 年 12 月。
上面這張是本次北美館的主打作。如果沒有文字,我們無從得知人們聚集在這裡的原因。不過,我們能感覺到人群相互攙扶推擠、正在竄動而非靜止。人們的動作和表情流露出不安、焦躁、等待、緊張、期盼、冷漠的複雜情緒。作品的動態感十足、故事性強烈,也讓人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事情的背景是 1948 年 12月 上海金圓券風暴。國民黨治理下的中國金融秩序大亂,政府先是要求所有人把黃金兌換成金圓券,但後來貨幣不斷貶值,又有限度的開放兌換黃金。每天銀行門口都大牌長龍,滿滿的是要擠兌黃金的民眾。許多人放下平常的生活徹夜排隊,也有人在排隊的過程中受傷,甚至在踩踏之中喪生。
所以,布列松說「歷史似乎不會干擾人們的生活方式」,這句話真的對嗎?或許這句話反映了他在北平的觀察。後來布列松在南京和上海待了數個月的時間,並經歷了國民黨和共產黨統治的情景。他在這之中拍下許多照片,除了讓我們看見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顯示歷史非常深切的影響人們的生活
左邊兩張:南京。1949 年 4 月。右邊:上海,1948 年 12 月。
歷史會干擾人們的生活,當人們迫於形勢而選擇逃難,原有的生活方式隨之徹底瓦解。這次攝影展選取許多民眾「逃難」的照片,這也是比較符合我們對這個時代想像的作品。在觀看這些作品時可以看見不同社會階層民眾不同的逃難方式。有些人挨在車站牆邊等待下一個機會,有些人乘坐小船渡江,軍官攜帶大量家當在等車。
還有一張照片拍下立法院的成員拿著網球拍和公事包,在南京的機場準備遷往廣州。另外有些人在這波逃難潮奪取四散各地的棉被和家當。數千萬人因為戰爭而遷徙,但這些照片告訴我們,人不是數字,每個活生生的人背後都有說不盡的故事,他們各自因為不同的原因選擇離開家鄉,前往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斷開既有的生活。
南京,1949 年 4 月。解放軍進城。
展場的最後一面牆上寫下布列松的一句話,也是大部分觀展者都會拍下的一景:
事實並不有趣,重要的是看待事實的觀點。 Facts are not interesting - it's the point of view on facts which is important.
布列松的觀點是呈現時代下每個人的樣貌、每個人的生活。他拍下日常生活的畫面,也拍下充滿戲劇張力的故事。而布列松掌握構圖和光線的能力一絕,使得他的作品受到全球讀者的關注,也奠定他在攝影界的地位。

我的觀察:小朋友都在做些什麼?

在觀看這些作品時,關於小朋友的照片特別吸引我的目光。他們的日常生活,他們都在做些什麼?或是在玩什麼?看什麼?吃什麼?穿什麼?這每一個問題都值得探索,都是值得書寫的長篇故事,一個關於人的故事、物的故事。
左,北平,1948 年 12 月。中,上海,1949 年 3 月。右,上海,1949 年 8 月。
左邊這張是一個男孩緊緊抓著他剛剛在市場上買的白鴿,他笑得燦爛、如獲至寶,不知道他買這兩隻鴿子要做什麼?中間的小孩子正在排隊等待發放白米,他穿著棉襖站在長長的隊伍之中,孩子們彼此僅僅依靠著,神情有些空洞漠然,或是有些無奈,可能他剛剛睡醒也不一定。
右邊這張能明顯感覺時序轉入夏季,大家都穿著白色的短袖上衣。畫舖裡掛著滿滿的畫作,男孩靠在肖像畫舖的邊上,隔著玻璃聚精會神的觀看畫師一筆一筆的創作。一張白紙瞬間就出現了一個毛澤東,一個「為人民服務」、頭髮還算多的毛澤東。也或許這個小孩就是下一個肖像畫師。
左邊兩張,上海,1949 年 9 月。右邊,上海,1958 年 9 月。
這三張照片我們看見六、七十年前的低頭族。右邊的一群小朋友正在路邊鬥蟋蟀。左邊兩張圖片的小孩子當然不是在玩手機,而是在看書。他們閱讀的是共產黨政治宣傳的圖畫書,顯然非常有趣好讀,大家在路邊的流動書攤搶著要看。年紀大的可以坐在椅子上捧著書翻閱,年紀小的只能站在後面靠過來探頭探腦的看。
布列松拍下人們日常活動的一個瞬間,作品中的人們在想什麼已經沒有人知道,但依舊留給後人無限的想像空間。這是布列松作品的重要價值,日常比起事件給人更多的共鳴與想像。而這些作品也顯示,想像中混亂的 1949 年,孩子們過著如常的生活。
上海,1949 年 6 月。
共產黨在 1949 年固然帶來新的局勢,但金融貨幣的問題沒有解決,上圖可見人們持續上街遊行抗議。不過這是一場充滿歡樂的抗爭,大家扛著毛澤東的圖像、揮舞五星紅旗愉熱情的上街。國民黨治理下的中國似乎一塌糊塗,人們四處逃難,但下圖顯示公益團體的戲劇表演讓小孩們開懷的笑著,在歷史中留下一張璀璨的照片。
上海,1949 年 3 月。
對我而言,這個展覽最大的啟示是一個時代不會只有一個樣貌。目前的歷史教育過度重視政治層面,讓人容易忽略歷史發展中個人故事的多重可能性,在前面的段落已經反覆談到這個部分。若是更進一步來說,「物」的故事也常常被忽略。在看展過程中我最大的疑惑是:究竟中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穿長袍?這個問題涉及物質的歷史。
這些作品拍攝至今已經度過七十多年,空間上更距離數千公里,但在政治與歷史的因素下,我們對這些作品的背景或許並不陌生。我們能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觀點去閱讀這些作品。而這也是布列松期望的,觀點更勝於事實。
展覽期間從 2020 年 6 月 20 日~11 月 1 日。門票僅 30 元,絕對收穫滿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